23马说

发布时间:2020-05-18 00:25: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3马说

导读: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牢记“说”的文体知识。
  3、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研(独立)——初次解读
  (一)背景导入:《马说》大约作于贞元11-16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在想求擢用,但“志不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它仍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和武宁节度使幕下,郁郁不乐。所以,常常有怀才不遇的感叹。在这种情况下,韩愈写下了《马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此文表达的是韩愈什么样的情感?——一种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二)对比导入:投影1:刘翔跨栏照片
  刘翔是中国运动员的骄傲,他在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平了世界记录,取得男子110米栏冠军,书写了中国田径新的历史,除了个人努力以外,还要靠什么?
  教师引导:从儿时的矮小瘦弱,到如今的身高臂长,从平庸的跳高选手到奥运会冠军,年轻的刘翔,早已习惯了鲜花和掌声,但在刘翔的背后,有那么一位默默无闻的教练孙海平。连刘翔自己也说过:“除了自己的天赋外,师傅有很大的功劳。”孙海平就是能识刘翔这匹“千里马”的“伯乐”。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文章,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
  (二)疏通文字:
  1、解词
  (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词语
  然后有千里马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交流答案,教师适时对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千里”、通假字“见”“材”“食”“邪”和等加以总结
  总结明确:
  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同“饲”,sì喂。
  不能尽其材“材”同“才”,cái才能。
  其真无马邪“邪”同“耶”,yé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才美不外见“见”同“现”,xiàn表现,显现。
  词类活用
  虽有千里之能“千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日行千里。“骈”“尽”
  古今异义
  然后故虽称等安策道通临是或
  一词多义
  “食”“以”“虽”“其”“而”“之”“策”
  虚词
  而之其以也
  特殊句式
  倒装句:
  ①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即“千里马”。
  ②副语前置:“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即“欲与常马等且不可得”。
  介宾短语的用法:
  ①策之
  ②骈死
  ③祗辱
  省略句:
  ①(人)策之不以其道
  ②(人)食之不能尽其材
  2、释义
  挑出本文重要句式进行翻译,形式有三种:
  (1)、给出原句,要求动笔翻译并核对答案讲解翻译要点。
  (2)、给出译句,要求对照译句默写出原句。比照原文后明确字词要点。
  (3)、给出原句和不严谨的译句,要求找茬评分。通过这种形式强化记忆句中重要字词和句法。
  3、自读会意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读原文,一人说译文后互换任务。
  (三)走近作者,通读文本。
  1.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唐朝河南人,郡望昌黎,所以,后人称“韩昌黎”。三岁而孤,勤奋苦学。24岁中进士后为官,官至吏部侍郎。为官的生涯中因为民说话指斥朝廷和谏唐宪宗迎佛骨而两度贬官。因晚年任吏部侍郎,卒谥“文”,所以,后世又称他为“韩吏部”和“韩文公”。
  文学上: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开启了一代文风,所以后世将他和柳宗元并称为“韩柳”。
  诗与孟郊齐名。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多样,达到了思想、艺术完整的统一。著名的诗有《早春》等,著名的散文有《马说》《师说》《进学解》等。韩愈的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集》中。
  后世评价: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
  2.了解“说”的文体:
  ①以前我们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还记得“说”这种文体吗?请同学们说一说。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事物又可以发表言论,还可以叙事抒情,但都是为了阐明一种道理。所以,由此可见,“说”在内容上偏重于议论,类似于现在的议论文。
  ②《爱莲说》题目的含义是“谈谈关于对莲花喜好的问题”,那么《马说》该怎样翻译呢?试着借助本文的写作背景来谈谈。
  ——表面意思是“谈谈关于如何发现千里马的问题”。深层含义是“谈谈关于发现人才任用人才的问题”。
  3.通读文本
  1、正字音:骈死、槽枥
  2、明停顿
  (1)、明停顿的要求:
  文言文领字或领词之后有个短暂的停顿,可以用音调的延长读出停顿。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等
  段与段之间停顿时间要稍长,文言文的词尾“也”“邪”等虚词要延长声调读。
  其他根据句意稍作停顿读,不要将意思读破。
  (2)、学生尝试划出文中的停顿并尝试自由朗读
  二.演(合作)——初次体验
  (一)确立表演点:
  1.辱于奴隶人之手,重在表现“辱”(一辱在“策之”,二辱在“饲之”,三辱在“鸣之”,四辱在“临之”。身体之辱,心灵之辱,能力之辱)。2.骈死于槽枥之间。3.作者的愤慨:其真不知马也!
  (二)自由合作表演。
  三.评(合作)——二次解读
  (一)借助“评”品味出文本的主旨和细节。
  1.评出千里马的内心世界:
  策无道——痛
  辱食不饱——苦骈死
  鸣不通——冤
  执策临之——悲
  2.评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伯乐不常有━━不以千里称也(痛惜)┑托
  ││物
  马说┝食马者不知━━安求其能千里(愤怒)┥
  ││寓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嘲讽)┙意
  3.评出文章的角色的象征意义和文本主旨。
  物象象征义
  千里马——怀才不遇的人才
  伯乐——赏识人才的人情感:怀才不遇的愤懑
  食马者——埋没人才的人/统治者
  常马——庸才
  (二)评出表演杰出小组和三类杰出个人(语言设计杰出个人、情态设计杰出个人、情节设计杰出个人)。
  (三)确立示范表演组。
  四.诵(独立中合作)——二次体验
  (一)音频朗读示范或教师范读
  (二)比赛读: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读,教师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强化重要字词的读音并点评停顿。
  (三)自由诵读,尝试背诵。
  (四)朗诵式背诵和计时背诵。
  五.结(合作中独立)——三次解读
  (一)主旨所在:首句议论和末句抒情。共2句。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文中洋溢强烈不平和悲愤之情,暗示出明君对人才的重要性。
  (二)表现力所在:内容对比(千里马与常马);排比反问设问修辞;漫画描摹(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六.悟(独立中合作)——生活延伸
  讨论: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其实封建社会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太守(欧阳修);还有李白、苏轼、王维……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那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
  1、伯乐的作用很重要,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2、是金子总会发光,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金。
  3、不是说能日行千里的马才是好马,能拉车耕地的马只要不偷懒也应该算是好马。
  4、既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拥有真本领,又要积极寻找机会,寻找伯乐,大胆展示自己的才华
  (可联系实际来谈,如飞人刘翔和教练孙海平。一代影后章子怡和张艺谋等)
  七.练(独立)——全面检测
  一、自主练习
  ⒈给加点字注音。
  骈死()槽枥()()
  粟()外见()
  食马()祗()
  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⒊填空。
  ①韩愈,字,代著名家,他的著作收在《》里。
  ②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二、阅读延伸
  (一)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⒋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⑤不以千里称也
  ⒌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⒍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
  通含义: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含义:
  通含义:
  ③其真无马邪
  通含义:
  ⒎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其真无马邪?
  ⒏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⒐归纳第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⒑第二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⒒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蝜蝂①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②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③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朴④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⑤。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⑥,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⑦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所累⑧,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⑨矣。苟能起,又不艾⑩。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选自《柳河东集》)
  [注释]①蝜蝂(fùbǎn):一种黑颜色的小虫。②卬(ánɡ):高举着头。③困剧:劳累非常。④踬朴(zhìpū):跌倒。这里是被东西压倒的意思。⑤负:作名词,指背的东西。⑥上高:往高处爬。⑦嗜(shì)取者:这里指贪得无厌的人。⑧累:负担。⑨病:疲惫。⑩艾(yì):停止,悔改。 前之死亡:指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
  ⒓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①辄持取()
  ②人或怜之()
  ③苟能行()
  ④又持取如故()
  ⑤又不艾()
  ⑥亦以病矣()
  ⒔选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A以厚其室B为去其负
  C日思高其位D大其禄
  ⒕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今世之嗜取者
  B其背甚涩
  极其力不已
  C卬其首负之
  人或怜之
  D虽困剧不止也
  虽其形魅然大者也
  ⒖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
  ②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
  ③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⒗这则寓言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寓意是什么?
  《马说》全面检测答案
  一、自主练习
  ⒈piáncáolìs”xiànsìzhǐ⒉①只是②并列而死喂牲口用的食器③可是⒊①退之唐文学昌黎先生集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⒋①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②表示句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③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愤慨之情;④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⑤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
  二、阅读延伸
  (一)⒌①临(面对)②见(通“现”)③遣(派,打发,派遣)④捐(丢弃,捐弃,花费,扔掉)⒍A⒎①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或: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日行千里而喂养它。②死了的千里马尚且花五百金去买它,何况活的千里马呢? ⒏①半开放性题目,大意扣住: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才,鸣之能通其意。②开放性题目,能自圆其说即可。答案略。
  (二)⒐①就,总是②有的人③如果④先前,从前⑤停止,悔改⑥疲惫⒑B⒒B⒓①在路上爬行遇到东西就拿,举着头背在背上。②天天思考怎样使自己的职位提高,使自己的俸禄加大,因而贪取财物更加厉害,已接近摔死,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又不知道引以为戒。③他的外形虽然庞大,他的名称是人,可是他的见识却和小虫一样,也太可悲了。⒔这则寓言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用了对比写法,用蝜蝂的生活习性同嗜取者的思想行为作对比。寓意:深刻地讽刺了那些贪得无厌的贪官污吏,指出他们实际上跟小虫一样愚蠢,结果必然自取灭亡。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bef349252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c.html

《23马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