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释书历代名句选录

发布时间:2012-02-13 15:45: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甲骨文释书历代名句(此材料仅供参考)2008.1

序号

出处

内容

个人心得

字数

1

道德经

圣人恒善救人,故无弃人;恒善救物,故无弃物。

圣人总是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因

此才不会使人才浪费;总是善于利

用物资,因此才没有使物资浪费。

18

2

道德经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始而不辞。

圣人无为的方式处理世事,行不发号施令的德政教化.让万物自行发展而并不创始.

20

3

道德经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谦让退身于后反而在众人中领先,置自身于度外反而保全自身生存。正是因为无私所以反而能够成就自身。

21

4

道德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高层次的品德就象水一样。有利于万物,却不和万物相争;正是因为不与万物相争,所以不会招至忧虑。

19

5

道德经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保此道者不欲盈,夫不欲盈,故能敝而新成。

古代那些善于运用道的人,见解微妙而深远通达无法认识。保持这种道的人不探求满足,因为不探求满足,所以才能不断地从陈旧中创新而永远不会穷尽。

31

6

道德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不目空一切所以才能明白事理,不自以为是才能显扬,不自我夸耀所以才能有功,不自尊自大所以才能长存。

21

7

道德经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大丈夫身居德厚的地方,不居住在德浅薄的地方,与朴实的人相处,不与浮华的人往来。所以要舍弃浅薄与浮华,取得敦厚与朴实。

22

8

道德经

贵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真正的尊贵是以卑贱为根本的,真正的高尚是以低下位为基础的。

最高的荣誉是不需要称赞的。不希望华丽光洁的像玉一样,而宁愿坚硬蹋实得像磐石。

25

9

道德经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贵重大型的器物最晚形成,最大的声音反而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形状。大道幽隐无名无形,也只有大道,才能使万物善始善终。

23

10

易经句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用敬重谦和的姿态体现内心的正直,让坚持正义的原则在行为的外表体现出来。只要操守内心的正直、坚持正义的原则,其道德就会被众人所崇尚,行为就会被众人所拥戴。

17

11

易经句

学以聚之,问以辩

之,宽以居之,仁

以行之

通过学习聚集知识,通过调查了解

辨是非,以心胸宽广而自居,以仁

爱作为行为的准则。

16

12

易经句

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善事而不伐,德博而化

品德正直、办事适中的人,日常说话

言而有信,日常行为谦恭谨慎,有了

成绩和做出了贡献,不夸耀自己,以

博大的德行赢得社会的信任而倡

扬天下文明。

21

13

易经句

同声相应,同气相

求,本乎天者亲上

本乎地者亲下。

见解相同者能产生共鸣,意趣相同者

相互吸引,以天为本者蓬勃向上,以

地为本者扎根向下。

20

14

易经句

与天地合其德,与

日月合其明,与四

时合其序,与鬼神

合其吉凶。

圣人的德行与天地养育万物吻合,

日月普照万物一样明亮,治理事物

像四季有规律地运行那样井然有序,

实行奖惩时如同鬼神向人间降落祸

福那样准确。

25

15

易经句

先天而弗违,后天

而奉天时,天且弗

违,而况于人乎

办事抢在天时之先却不违背天意,若

在天时之后又能充分把握住天赐良

这样天意都不违背,更何况人呢?

20

16

易经句

含章可贞,或从王

事,知光大也。

含藏美德不向外张扬固守自己做人

之道,与时俱进不论是发展自己的

事业,还是为国家效力,其智慧得

以更大的发挥。

16

17

易经句

黄中通理,正位居

体,美在其中,而

畅于四肢,发于事

业,美之至也。

象黄土地那样在坚守自己的本位中

通达道理,让本身立于正确的位置

上,使美德在内心中滋养起来,并且

在行为上畅扬,在事业上发挥,美好

的一切就会来到。

25

18

易经句

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处于险境而能致悦,处于困境而能不失去变困窘为亨通的可能性。只有君子能做到这点。

15

19

《孟子》

38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以他的快乐为快乐;以百姓的忧虑为忧虑的人,百姓也以他的忧虑为忧虑。

20

20

《荀子》

50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安。

没有道德规范的约束,人无法立足;办事无法成功;国家无法泰安。

19

21

《荀子》

51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没有听见不如听见,听见不如看

见,看见不如了解,了解不如去

实施。

24

22

《韩非子》

57

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人体有了疾病,经过针刺治疗,虽然一时小痛,但终究病愈了;人有了过失经过逆耳的批评,虽然一时难受,但终究改正了错误。

24

23

《吕氏春秋》

70

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

世界上没有纯粹白的狐狸,却有纯粹白的裘皮大衣。是因为取之众多狐狸纯白的皮毛制作而成。

18

24

《汉书》

91

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世上一定先有不平凡的人,然后有不平凡的事;有了不平凡的事才有不平凡的功绩

27

25

(汉)

刘向

97

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进善言则善无由入也。

吸纳善言,则不善就无由以进入的路子;不吸纳善言,则善就没有由以进入的路子。

20

26

(晋)

葛洪

123

得人者,先得之于己者也;失人者,先失之于己者也。

要想得人心,必先对自己赤诚;之所以失去人心,因为自己先失去自己的心。

20

27

(唐)

韩愈

148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只有独具慧眼,远见卓识的行家,才能识别和选拔杰出的人才。人才常有,卓识的行家不常有。

20

28

(宋)

胡宏

181

先道而后言,故无不信之言,先义而后行,故无不果之行。

诚信在先,你说出的话就没有不信的;行义在先,做事就没有不好的结果。

22

29

(宋)

李之仪

182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滔滔江水连着彼此绵绵的情思,绵绵情思长似滔滔江水。

22

30

《韩诗外传》

220

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非贤者莫能用贤。

同是发光东西,才能彼此相间;同是发声的东西,才能彼此都听得见;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形影不离;不是贤人就不能任用贤人。

19

31

《大戴礼记》

239

君子已善,亦乐人之善;已能,亦乐人之能也。

嫉贤妒能,小人之为。君子则反之。此句反应了君子无私的精神。这是许多人所不具备的。

17

32

(清)

龚自珍

243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嶺上云。

不是我逢人就喜欢夸奖你,实在是因为你有狂气有侠情又温文儒雅。作者对友人黄容石的衷心赞美。黄堪称中国传统书生典范。

28

33

五台山·

殊像寺

5

微笑拈花,佛说两般世界;拨观照影,我怀一片冰心。

20

34

峨眉山·

清音阁

20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28

35

乾隆题

33

现象香国身,增五福德;说最上乘法,证八吉祥。

18

36

湖北

崇仁古寺44

崇仁崇德尚崇智;修道修仙须修身。

推崇仁义推崇道德还要推崇智慧;不论是修道还是修仙必须首先修身。

14

37

《摸子洞·楹联》48

有意焚香,何必远求真像;一心向善,此地即是灵山。

有意烧香何必去远处寻求真的佛像;只要一心向善,此地就是灵山真佛。

20

38

《五灯会元·开先行瑛禅师》

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学道须到佛祖道不得处。

登山要达到山顶,入海要下到海底,学道要超过佛祖水平的见解。

20

39

《金刚经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

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拯救一切众生完毕之后,却不认为哪个是自己救的,不为自己记功。

17

40

《理惑论》

196

毫毛虽小,视之可察,太山之大,背之不见。

毫毛虽细小,认真去看就可以看的很清楚;泰山虽然高大,但背对着它就什么也看不见。世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样的,只要“有心”哪怕小小的苗头也能发现,如若“无心”多么明显的东西摆在你面前也不会被发现。

16

41

《增一阿含经·》卷28 26

佛言:我身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于人间得佛。

佛教主张:“出世”是摆脱尘世的污染,而不是脱离社会。

17

42

《长阿含经·坚固经》14

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有了功劳不自吹自擂;有了错误不遮遮掩掩、文过饰非。

16

43

《佛遗教经》65

知足之人,虽卧地

上,犹为安乐;不

知足者,虽处天堂,

亦不称意。

“知足”并非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安定的心态。有了此种心态总会很坦然,很快乐;否则,总是感到不满足,不平衡。

24

44

《法律三昧经》 54

称己智者,皆非智也;自处明者,其迷甚矣。

自以为聪明的人,都不是聪明人,自以为明白事理的人,往往非常糊涂。

16

45

《灵峰宗论·论语点睛》305

仁是心上功夫,若向言色下手,则愈是而愈非。

仁慈是由心而生的,考察一个人不要被一时的假象蒙蔽,考察时间愈长,才能明辨是非。

18

46

《灵峰宗论·与曹源三书》302

人不难有志,难有忍;事不难有察,难有容。

人在还没遇到困难时就要有意志,有了困难就会忍耐;在事情没暴露时就要有所观察,事情发生时就能包容。

16

47

五经格言

200

君子容止可观,作事可法,德行可象,有威仪也。

君子的言谈举止可以观赏,做事可以效法,德行可以取象,可以称的上是有威仪的人。

18

48

五经格言《礼记·玉藻》199

君子之容: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

君子的态度举止,目光不斜视,说话时面额不抽动,声音要温和,头颈要端正。

16

49

五经格言左传》

203

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

美好啊,大禹的功绩!如果没有大禹,我们现在也许成为鱼了!

14

50

五经格言

(唐)

林嵩

士君子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大丈夫岂寄篱下,还将台阁占山巅。

28

51

五经格言

206

唯此圣人,瞻言百里。

惟有这位圣人,才能高瞻远瞩。

8

52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弗。教我念佛三昧。比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b594abc1a37f111f1855b3f.html

《甲骨文释书历代名句选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