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苏教版

发布时间:2020-05-15 03:04: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幽径悲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课文标题的评论,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圈点批注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学会像作者一样,说出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章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2、难点:强烈的悲剧效果。 

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越美的事物被毁灭,其悲剧性就越强烈。在北大燕园,一条幽径发生的这一场悲剧,使得季羡林先生伤心落泪,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板书《幽径悲剧》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作家、学者。

本文写北大燕园内,作者自家住处附近一条幽径上的一株

古藤萝的悲剧。作者把这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二、揭示目标

1、学习本文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理解文章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三、检查预习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 释题:师:我们不要看课文内容,你认为文章会写些什么?

(学生进行自由猜想)同学们都猜了很多,文章到底是写的什么呢?就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时间三分钟,在读的过程中要求你们能用笔圈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语句,读完后交流;并请你们谈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阅读情况以及阅读习惯,为待会儿的点评作准备。学生读完后交流,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教师点拨。然后请学生谈谈这篇文章写了什么,教师指导他们从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把握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全文共17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写幽径美景。

        第二部分(7—10),写幽静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11—17),写藤萝悲剧。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这一部分可分为几层?怎样写幽径的美景?

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1—2),写幽径自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第二层(3—6),写幽径四季之美。

第二层写幽径四季之美。先交代幽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的环境,然后分从“山上”“湖中”两个方面写景物之美。写山上之美,按时间顺序,从“春天”写到“夏天”,再写到“秋天”,突出“总有翠色在园”。春天小花的生命灿烂,“过一阵换一个颜色”;夏天绿阴之浓烈,“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秋天别具一格的生机,“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绿叶接天,红荷映日”的“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在分写山上与湖中春、夏、秋三季景象的基础上,文章又以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突出“白雪覆盖”,松柏“绿色更加浓烈”,着意表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索”之感。总起来看,作者写幽径之美,更注重表现的是浓烈勃发的生机。

五、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这一部分怎样写藤萝之美?采用什么方法来写的?

写幽径,其实是为了托出幽径藤萝,写藤萝不仅是与幽径的其他“神奇的东西”相比显得不寻常,而且与燕园的其他藤萝相比,这一棵古藤萝也显得“最得特色”。文中既有侧面烘托,又有对藤萝的正面描写。文章具体描写了这棵古藤萝“盘曲而上”之形,“蓦地”扑鼻之香,“万绿丛中一点红”之色,甚至还写了“袭入耳内”的蜜蜂声,真是有形有色,可观可闻可嗅,使藤萝形象立体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六、学习第三部分

思考:作者运用哪几种表达方式来写藤萝的悲剧?

明确:作者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来写。

先描写了“今年春天”所见的吓人景象“成了吊死鬼”,而尚未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这种景象令人无比震惊、害怕和痛心。从此以后,“我真有点怕走”这条幽径。文章具体描写了“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的景象,渲染了“我简直是悲哀至极”的心情,又具体摹状了“我隐约听到”的“古藤的哭泣声”,又以议论之笔,指出二三百年来“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只是“为人间增添美丽的藤萝”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孤立无助,只有哭泣,哭泣等,这一切笔墨,充分表现了真、善、美毁于愚氓之手的悲剧,抒发了强烈的痛悼之情,有着催人泪下的笔力。

这一部分的最后,作者从自身的角度论述“我”为古藤伤心的原因。维护真善美的责任,一个倔强的老人,表现了矢志不移的决心。

七、品味语言

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为什么作者对一棵古藤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2、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是什么感情?你是怎样理解的?

3、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作者批评世人缺了点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1、对古藤的感觉,是与特定的环境分不开的。“经过了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这一棵藤萝成了仅存的一棵,因而也就成了唯一的精神寄托和安慰。

2、作者对他所说的伟人有着鄙视的感情。“这样”是指的是富于感情,具有博爱之心。伟人们决不泛爱生灵,处事铁面无情,甚至滥杀无辜。作者将“伟人们”置于自己的对立面,无疑怀着鄙视厌弃的感情。

3、作者批评世人只知道追名逐利,缺少对于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

八、探究

课文中说:“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  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怎样看待“愚氓灭美”的事实?从中可悟出什么道理来?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作者用“毁于愚氓之手”来概括藤萝的悲剧,这是非常慎重、准确而发人深思的。文章写于1992年,“十年浩劫”已结束十五六年,改革春风劲吹,取得了重要成绩。但是,由于国民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出现了“愚氓灭美”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到努力实行科教兴国、提高国民思想文化和审美素质的重要。

九、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如果有一位“愚氓”看到作者的这篇文章,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写在家本上

课后小结

小结

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事实,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课后习题

一、下列句子中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wān yán)

B.因为天天见面,也就司空见惯,对它有点然了。(mù)

C.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yiè)

D.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jīn jí)

二、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加以订正

鲁殿灵光 口诛笔伐 和睦相处 林林总总 闲情逸志

相应成趣 精神抖擞 等闲视之 屈径通幽 莫不关心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几乎让人不四时了。(    )

2.这几天心里不宁静。(    )

3.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    )

4.伐无道,暴秦。(    )

5.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季羡林对一棵古藤却有着一种独特的感受。(    )

四、根据下列诗句的意境,围绕“环保”问题写一句广告词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为下列拟物诗选择恰当的名称(先不看备选答案,猜一猜)

1.只不过是水的化身,惹得天鹅痴心追求。(    )

2.把大自然的恩赐,一次次铭刻在心。(    )

3.狂风企图摧残你的生命,你却借此繁衍后代。(    )

4.弯着腰,绝不是对人尊敬。(    )

5.满嘴胡须,并不能证明你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    )

6.横行霸道,并不是一种骄傲。(    )

A.年轮  B.虾  C.螃蟹  D.蒲公英  E.云  F.羊

板书

幽径悲剧

季羡林

语言         精练  雅致

情感         爱美  护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9b346c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94.html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3课《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