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二册《鹬蚌相争》word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18-02-03 21:10: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阅读及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

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图片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故事导入 

 师: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赵国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动画片。(课件出示《鹬蚌相争》的动画片,学生观看。)

2.学生思考:看了这段动画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还想知道些什么?

3.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指名试读课题。   

1)板书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  (出示图片)认识鹬。

    师: 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学生自由发言

2)请学生告诉老师字的写法,板书。(出示图片),认识蚌。

3)齐读课题。

2.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自己练习朗读。

两人一组互相读,帮忙指出错处。

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

 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对话练习

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     2.两人一组做动作,把鹬蚌相争的过程表演出来;小组表演。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板书:毫不示弱

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生:估计:两败俱伤;被渔夫捉走)

4.回顾历史故事。

师: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生:自由发言 

师:小故事,大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

板书: 寓言 

5 拓展延伸: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举例)滴水穿石、藕断丝连、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

四、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续编故事:)    

1、小组交流

2 、全班自由发言  

五、贴近生活,拓展练习

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3.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板书设计

       

                      ↘    ↙                                (毫不示弱)                       

↓↓                    

渔夫得利

《鹬蚌相争》说课材料

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力求把语文课上得厚实丰满,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促进语言感悟,获得实践能力。 

2、教师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让语文课程富有创新活力,通过不同方法的情境创设,力求使学生在盎然的情与趣中积极参与,主动获得语文素养的发展。

二、 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文是《寓言两则》中的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被蚌壳钳住了嘴,双方都不肯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双方争执不下,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别人从中获利。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写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从而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教学针对的是六年级学生,课文不长,孩子读起来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读准确,进而能把课文读下来,有一少部分学生能根据课下注解简单了解这则寓言的含义,但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要他们真正了解寓言蕴含的深刻寓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处理不好,可能会让他们读完后兴趣索然,机械谈寓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他们对阅读这样生动的故事的兴趣是关键。

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

2、明白寓言所讲的故事,懂得本故事所讲的寓意。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明白这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教学难点:懂得本课寓意。

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本课生字,因此,本节课我先安排了听写生字的环节,以达到巩固、积累的目的。通过这个环节,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 听故事,了解内容

复习过字词以后,教师带领学生直接进入课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鹬蚌相争》,此时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举起手,跟老师书空练习书写”“二字。由于学生的生活积累有限,有些学生可能不清楚鹬、蚌是什么,因此,教师课前准备好图片,向学生简单介绍鹬、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主角就是鹬、蚌,它们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此时学生会很感兴趣,并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到鹬和蚌的故事。接着老师给学生讲故事——范读。读之前提出要求:同学们注意停一停鹬和蚌的故事,记住故事主演讲了什么,看看谁听得最认真,记得最清楚。这样安排是为了让学生有目的得去倾听。老师讲完故事,让学生说一说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说得不完整可以补充。因为这篇寓言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理解,因此,这里的安排没有什么难度。可以锻炼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安排了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再把这个故事读一读,看看你还会有什么收获或者有什么问题。学生读后可以把自己的收获或者疑问交流一下,看有没有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通过学习课文,师生共同解决。

(三) 朗读感悟

重点朗读鹬和蚌的话,在读中感悟什么是毫不示弱。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因素进行。教师可以问学生:鹬蚌相争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学生会找到文章的开头,指名读一读。鹬和蚌之间发生了这样的事,它们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找一找鹬和蚌的话,并试着读一读。学生找相关的句子很容易,但是朗读出合适的语气对于有些孩子来说不容易。这时,应该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朗读,并引导孩子在朗读中感悟词句的意思。先借助课件出示鹬的话(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指名朗读这句话,如果语气读得不到位,引导学生注意提示语生气了鹬为什么生气?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那怎样把鹬生气的语气读出来呢?再指名读一读。通过对学生的指导,相信学生能够读出语气。接着教师提示学生:鹬这样生气,并且说出了这样的话,河蚌一定作出了让步吧?学生通过读课文,已经知道河蚌并没有示弱。是吗?河蚌居然没有让步,它是怎么说的?学生读句子, 课件出示蚌的话(河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地饿死。河蚌的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读后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能够说出原因,就可以说明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此时引导学生理解毫不示弱”“你们是怎么理解毫不示弱的?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也可以用课文里的内容解释一下。学生理解了这个词语后,引导学生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这样安排可以巩固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下面是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鹬和蚌的话。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感悟。鹬和蚌这样争持不下,结果怎样呢?指名读一读最后两句话。能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鹬和蚌这样做的后果吗?让学生理解双方争持不下,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让别人从中得利的道理。 学习完整篇课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再整体的读一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阐述的道理。

(四) 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在下面的选题中,任选一题,写一写你最想说的话。

1、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会说些什么呢?

2、你想对鹬和蚌说点什么?

给学生时间构思、写话,写完以后全班交流。这样安排既锻炼了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得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五) 布置作业

学生回家后把这个故事将给家长或朋友听。

五、教学效果评价

1、读句子。

2、课堂表现,即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的积极性的检查。

3、读写结合训练,考察学生对寓意的理解情况以及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本节课的特点

1. 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阅读与感悟结合更具实效性。

2、训练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入手分析课文内容。本课教学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因素对课文进行分析。

3. 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

0一一年三月十二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977fc3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a.html

《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二册《鹬蚌相争》word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