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由投资向消费转型

发布时间:2011-05-06 23:49: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述我国的内需能否成功从投资型转向消费型

以内需不足和过度投资为主要特征的投资消费失衡是中国经济内部失衡最突出的表现长期困扰着中国经济过度投资造成投资效率低下,使得银行不良资产不断累积导致过度能耗和资源破坏还蕴藏着通货膨胀风险消费率过低有违经济发展的初衷内需不足使得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投资和消费失衡造成了大范围的产能过剩且当前中国不断刷新消费份额最低和投资份额最高的历史正警示着爆发经济危机的风险

为了能更好的分析我国的内需能否成功从投资转向消费,我们分别从投资、消费和其他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望得出一些有用结论,为我国社会发展献计献策。

一、投资方面

我国从2008年以来不断加大对消费的重视程度,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消费,拉动内需,提出了靠消费来拉动内需的号召,欲使我国的拉动内需形式从投资型

向消费型转变。下图为近几年来我国GDP组成增长曲线图。

图一

图二

注:资本形成率指资本形成总额占支出法GDP的比重;最终消费率指最终消费支出占支出法GDP的比重

由图一可看出,我国的投资数额大体上逐年增长。由图二可知,投资率不断上升,但是消费率却呈现下滑趋势。2008年后,投资率有较大上涨,并且有超过消费率的趋势,而消费率相对稳定并无较大增长。这说明拉动GDP增长的主要是投资,而消费拉动GDP增长的力量显得相对不足。所以,根据图一和图二可以知道,投资在近几年的发展比较快,而消费发展则相对缓慢,投资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

2008年之前,我国的银行贷款利率一直在下降,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企业家们去投资,以保持住GDP的快速增长。投资增长了,按理说我们应当高兴。但实际情况显然不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从08年的次贷金融危机到现今一直持续的通货膨胀看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形式是不合理的。我们不能被投资持续增长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更多的去思考为什么投资和GDP增长了,而人民的消费却没跟上。自2008年以来,我们出台了很多政策来鼓励消费,但根据图二显示,成效并不显著。

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分析宏观经济行为,投资=储蓄(i=s)。上图的数据表明,人民的收入更多的用来储蓄而不是消费,因此才出现了投资增长而消费下降的结果。自2008年来,我国相继停发3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减少1年期和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频率;四次下调基准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实施首套住房贷款利率7折优惠等等促进消费的政策,但效果不佳。

从美国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过热导致的一系列严重后果。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热,投入大笔金额于投资带动生产,在短期内可以达到比较明显的拉动内需的成效。但最终为这些投资买单的始终是老百姓,投资过多,社会需求不变,生产出的消费品必然过剩,从而导致大规模的供过于求。最后必将达不到推动经济发展的初衷,甚至会更坏的结果------经济危机。因此,要预防经济过热及其严重后果,国家应该出台相应政策来规范整个市场的秩序,推动社会的和谐平稳发展。

二、消费方面

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制度正处在改革时期,加上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居民预期收入降低。居民的防范意识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有尽可能地通过增加存款来获取“安全感”,因而造成人们消费心理趋于保守,近期消费行为更加谨慎,也就是说城市居民对未来养老、医疗、教育支出预期增加,居民消费意愿降低。

基于上述这些情况,理性人要使自己一生总效用达到最大,总要力求有稳定的 生活消费水平,不愿意过“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的生活,从而他们要根据一生所得到的收入和财产来决定各个时期的消费支出。从而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比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更适合分析中国消费情况。

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有:

C=aWR+cYL

其中,WR为实际财富(人们一生收入); 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的财富比例;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掉工作收入的比例。

一般来说,年轻人家庭收入偏低,这时消费可能会超出收入。随着他们进入壮年和中年,收入日益增加,这时收入会大于消费,不但可能偿还青年时期欠下的债务,更重要的是可以积些钱来养老。等到年老退休时,收入下降,消费又会超出收入,形成所谓的负储蓄状态。

根据这一理论,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消费倾向就会提高,反之就会下降。如下图所示:

图三

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图四

由图三可以看出未来几十年我国老年人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大。由图四可以看出我国近几年虽然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大,但由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口计划生育导致出生人口急剧下降,从而使年轻人人口比重也急剧下降。最终导致年轻人和老年人所占总人口比重稍微下降。

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于我国近几年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下降(他们属于入不敷出群体),所以a(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c(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

所以,近几年我国出台的刺激消费来使我国内需从投资转向消费型效果不会很明显,甚至可能会有下降趋势。

图五

但同时我们你也应该联想到,既然近几年我国年轻人所占比重下降,也意味着未来十几年后中年人所占比重会下降。观察图五,我国在七八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后,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但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大致水平状态。这说明到了21世纪四十年代后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平稳(图三),我国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阶段,人口年龄结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从而使我国年轻人和老年人所占总人口比例增大。

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十几年后我国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就会提高a(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c(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就会提高,我国出台的刺激消费来使我国内需从投资转向消费型效果会不断增大。

综上,近几年我国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会稍微下降,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我国出台的刺激消费来使我国内需从投资转向消费型效果不明显。但未来十几年后,我国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我国出台的刺激消费来使我国内需从投资转向消费型效果会不断增大。

所以,虽然我国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十几年后我国的这种转型将会成功。而且一国合理的经济结构应是消费主导内需。我们应该循序渐进地坚持出台一系列刺激消费的相关政策,同时也应该注意近期投资对我国内需的重大作用,投资和消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三、政策建议:

1、坚持实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较稳定的水平。

1)、实施计划生育有助于“少生、优生”,减轻父母抚养小孩负担,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能使家庭消费能力提高。(2)、实行计划生育,把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上升,提高社会消费能力。

2、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1)、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在城镇,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教育、住房覆盖到所有劳动者。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农村新型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2)、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重点投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等领域;三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3、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增长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深化消费领域的改革,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

1)、加快清理和修订不利于消费结构升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信贷消费政策,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扩大信贷消费的规模和领域;(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财政对城乡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资,特别是要要加强对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3)、加大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四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稳定物价,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结构升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0 中国统计出版社

2、《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 许红琳

3、《为什么中国会发生投资消费失衡》 邹卫星 房林

4CNK知识元数据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830612fe2bd960590c677db.html

《论述中国由投资向消费转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