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部队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九三六一九部队 曹海鸥

发布时间:2018-07-01 06:50: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形势下部队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九三六一九部队 曹海鸥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给部队群众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军政军民关系得到了新的发展。但是新的环境条件,新的任务特点,也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感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官兵群众观念,解决拥政爱民意识不强的问题

(一)部分官兵对群众工作的片面认识。当前部队大多数官兵尤其是基层官兵,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对我军依靠人民发展壮大的历史了解不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的不牢,对群众感情不深,对群众工作的地位、作用知之不多,甚至还存在一些片面认识。他们没有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部队要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加速部队跨越式发展,实现部队转型建设,不仅需要全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军队装备和后勤保障的现代化需要地方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实施科技强军战略,需要借助地方先进的技术优势;复转退军人、随军家属的安置和军人子女的入学就业等都需要地方政府协助解决;尤其是随着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步伐加快,诸军兵种协同作战、训练、演习的规模越来越大,对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更加依赖。有的官兵错误的认为群众工作是领导机关的事,是有关业务部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也有一些官兵认为部队是遂行作战任务的武装集团,平时主要任务是抓战备训练,支援地方建设是没事找事;还有少数官兵认为,部队是吃“皇粮”的,地方支持部队搞建设是天经地义的事。由于拥政爱民意识不强,致使有些单位抓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和标准不高,官兵群众纪律观念有所淡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政军民关系。

(二)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及增强官兵拥政爱民意识的对策。毛泽东同志指出“紧紧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长期以来,我军之所以被人民看作自己的军队,成为人民子弟兵,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继承和发扬了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大力开展群众工作,始终保持了同人民群众鱼水相依的亲密关系。因此,必须把强化广大官兵的拥政爱民意识,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作为部队群众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要增强官兵拥政爱民意识,首要的是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除了组织好重要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拥政爱民专题教育外,还要坚持传统育人,搞好随机教育,充分利用拥军优属政策出台、群众慰问、执行任务等时机,发挥部队各级军史馆、荣誉室的作用,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大讲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大讲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大讲秋毫无犯的群众纪律,使大家明白“人民军队爱人民”、“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军队搞建设,人民是后盾”的道理,不断强化广大官兵拥政爱民意识。

二、加强群工干部队伍建设,解决“舞台大、演员少”的问题

(一)任务增加、群工干部缩编,群众工作质量难以提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的开展和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等等,军队群众工作的领域越来越宽,任务越来越重,不仅原有的工作没减少,而且又增加了新的内容;不仅原有的标准未降低,而且又面临着新的要求。同时,由于部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改革,群工部门人员特别是群工干部相对减少,目前师(旅)、团级单位只编有一名专职或兼职的群工干部,人少事多的矛盾比较突出,群众工作的力量相对薄弱。这种客观事实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群众工作仅限于应付本级开展的活动,工作标准难以提高,基层群众工作的难以落实。

(二)强素质、抓重点,高标准完成群众工作任务。在群众工作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只有挖掘内部潜力,不断提高群工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抓住群众工作的重点,才能有条不紊的完成各项任务。

一方面要加强群工干部队伍建设。新时期,群工干部应该具备饱满的工作热情、灵活的组织协调能力、牢固的全局意识、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良好的自身修养,才能适应当前群众工作的需要。首先要搞好群工干部的选拔配备,注意选拔思想素质好、政策观念强、有一定写作水平和办事能力的干部,充实群工干部队伍;其次要加强群工干部的教育管理,增强他们的责任心、使命感和纪律观念;再次要抓好群工干部的业务培训,以院校培训为主,注重抓好以老带新、以会代训、短期培训、经验交流等行之有效的辅助方法;最后要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群工干部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摸索经验,总结方法,达到政治强、业务精、效率高的要求,大力表扬、提拔使用优秀的群工干部,激发他们在群众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要增强群众工作的艺术性。群工干部要适应新编制新任务,探索新的工作方式,确立“依靠领导、抓住重点、发动群众”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首先要善于争取领导,群众工作很多都要靠党委、领导来做,单靠业务部门是难以做好工作的。事实上,许多部队改革建设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都是领导亲自出面协调解决的。办法就是多请示,多汇报,有情况及时报告,有困难及时提出,争取领导支持,较好的解决人员、经费等保障问题,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一环。其次要善于重点推进,在人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要统筹安排,通盘考虑,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调整使用力量;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理清工作思路。当前就是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上,倾注力量,加大力度,务求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个龙头抓住了,紧扣了中心,贴近了本职,利于提高战斗力,群众工作就盘活了,地位作用也就明显了,就有助于下一步群众工作的开展。最后要抓牢基层,群众工作最终大都通过基层的实践活动来实现,另外基层还是军民纠纷的“多发区”,所以说抓好了基层群众工作就抓住了群众工作的根本。要抓好基层群众工作,必须在经常性上下功夫,要坚持进行拥政爱民优良传统的教育,提高基层官兵对群众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要积极做好基层单位的协调工作,避免群众工作与官兵的学习、训练发生冲突;要对群众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提高基层参与群众工作的积极性。只有打牢了基层群众工作这个基础,群众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应对军地交往日益多元化的趋势,积极预防军民纠纷

(一)军民纠纷产生的原因。改革开放的发展促使人们的思想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部队周边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军地交往渠道不断拓宽,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由社会环境、政治意识、经济利益、道德法律等因素构成的军民纠纷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心理失衡,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有的官兵不能正确地看待军地待遇差异,对地方先富起来的群体看不顺眼;有的官兵把少数群众的国防观念淡薄,对军人不尊重,看成是对军人的歧视,心理不平衡,一有矛盾就会造成冲突;二是利益冲突,军地双方为了各自的建设和发展,可能会在建设用地、用电、用水,以及在通讯、交通使用等多方面发生矛盾,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纠纷;三是缺乏了解,军地担负使命、任务不同,平时缺乏沟通和了解,在交往和接触中,容易造成彼此的误解;四是行为失范,个别官兵道德观念出现偏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发生“违规”、“犯禁”问题,有的甚至违纪违法,既损害了军队形象,侵犯了地方利益,也破坏了军民关系。

(二)军民纠纷的预防。群众工作做好了,军民纠纷必然就会减少,就会降低对党委工作的干扰,为部队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要打牢官兵拥政爱民的思想基础,端正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从思想根源上杜绝军民纠纷的发生。采取讲传统、谈体会、树榜样、学典型等方法,使官兵认清军民团结的重要性;剖析军民纠纷的典型事例,使官兵认清军民纠纷的极大危害;进行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军人职业道德教育,使官兵在对外交往时做到:自觉服从地方执法人员检查,耐心解释被群众误会的言行,勇于承认交往中的过错,积极劝阻化解遇到的军民纠纷,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品德修养赢得群众的尊重和支持。

二是要健全和完善军地交往的机制制度。一方面要完善军民纠纷预防机制,增强群众工作预见性。对可能出现的军民矛盾和摩擦如果预见不到,处理不当,小问题可能“炒作”成大问题,一个问题可能衍生出几个问题,一般性问题可能演变成政治性问题。针对新形势下军民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抓好小远散直单位和在外人员的管控和外出人员的纠察,以及部队八小时之外、节假日、人员变动和任务转换等重要时机的管理,防止和纠正不正当的军地交往行为。另一方面要增强群众国防观念,健全军地纠纷协商制度,防止军地矛盾扩大化。定期走访地方党政机关和共建单位,征求对部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创新军民共建活动内容,以演说、咨询和发放传单等新颖形式广泛宣传我军政治纪律、群众纪律和有关职能任务,搞好群众的国防教育,增强群众国防观念,促进军地了解,增进军地感情,打牢军政军民团结的基础;坚持把预防军民纠纷和驻地争创“双拥模范区”和“文明社区”结合起来,通过和驻地政府、公安部门建立协商制度,划分联防区,成立军民关系协调小组,互通情报,化解矛盾,及时妥善处理军地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增强工作主动性。

三是要建立军地交往规范,始终保持军地交往的纯洁性。引导官兵既要坚持军地互办实事,又要正确对待军地的钱物支援,防止把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到军民关系中来,坚持不与民争利,不向民讨利,防止军地关系“物化”,当军民利益发生矛盾时,在不损害国家和军队全局利益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姿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加强官兵群众纪律教育和社会交往行为管控,领导带头、以身作则,认真执行部队群众纪律;引导官兵坚持以组织交往为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个人交往,杜绝乱拉关系现象。要加大群众纪律检查力度,尤其在部队外出执行任务时,要跟踪检查官兵群众纪律,确保不发生问题。

四、正视地方改革带来的新情况,妥善处理官兵实际问题

(一)部队解决实际问题难度日益增加的现实情况。群众工作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为部队排忧,为官兵解难,转业干部、复退军人、随军家属的安置、军人子女入学和接兵等工作都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人才和劳动力都按照市场需求配置,必然使有些问题处理起来相当棘手。比如转业干部和随军家属的安置,部队要求地方尽可能妥善解决,而地方下岗人员也在逐年增多,军地双方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很难达到双方满意;在子女入学问题上,部队干部子女都想上重点学校,而重点学校为保证教学质量,对分数不过线的部队子女高价费也不愿意接收;在涉法问题的处理上,过去官兵家庭遇到涉法问题后部队派人出面,基本上可以得到妥善解决,但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有些问题的解决和处理,仅凭部队出面的“政治效益”,收益甚微。

(二)内外结合办实事解难题。在这种形势下,既要维护部队官兵及其家属的权益,又要服从改革大局,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必须采用博弈的观念,促进内因和外因的共同转化,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一方面,要搞好官兵及军属改革利益观教育,改变其择业观念。引导广大官兵正确理解地方的拥军优属工作,克服“事事搞特殊、处处受照顾”的思维定势,正确对待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打破“铁饭碗”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使自身能力适应地方建设的需要,迎接社会的全面挑战,树立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同样能打胜仗的信心。另一方面,要依靠政策法规和军地协调机制促进问题解决。针对拥军优属安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会同地方深入调查研究,修订完善相关法规条例,为保障军人利益寻求政策和制度的保护;建立健全顺畅高效的军地协调机制,实现信息互通,把平等协商与依据政策法规办事结合起来,善于争取地方对部队建设的支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军地双方的合法权益,为解决官兵切身利益问题赢得广阔空间,使军民关系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五、适应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夯实战时群众工作基础

(一)新形势下部队训练、演戏任务加重,对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积极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努力为“打得赢”服务,在抓住部队战斗力建设这项中心任务的前提下,确保拥政爱民工作方向不偏、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一要着眼训练任务重,开展群众工作时间紧的特点,积极与地方协商,合理安排部队平时群众工作时间,最好把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的时间放在训练预备期,放在担负突击性的任务上,放在参加重大活动和完成重要任务上,这样既可以满足地方的要求,又能促进部队的战备训练;二要“兵马未动,群工先行”,军事演习展开地域广,涉及面宽,部队吃、住、行、藏、打一举一动都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协调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及早筹划,及早展开。平时要完善预案,预想军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制定相应对策,做到预有准备;演练筹划阶段,要及时走访地方政府,通报情况,掌握地方政府能给予的支持;组织现场调研,摸清部队演习活动区域的地貌路况、社情民俗,弄准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为军演展开奠定基础。三要抓住部队外出执行任务的时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讲部队的纲领、宗旨,努力在群众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为群众办一些有影响的实事、好事,密切军民关系;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关心部队建设,在人民群众中树立“爱国拥军光荣,支持部队建设有功”的思想,把地方群众爱国拥军热情转化为支持部队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实际行动,帮助部队解决战备、训练、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拥军支训局面。

(二)当前部分群众国防观念不强,未来军事斗争中的群众工作易未雨绸缪

1.长期相对和平的国内环境,使部分群众国防观念有所淡化。有的片面认为现在国家安定了,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动刀动枪准备打仗;有的觉得部队连年战备训练演习不断,影响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给地方建设带来损失等等。这些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和平时期人民群众支持部队建设积极性不高,这必将给部队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带来一定阻力,制约部队战斗力成长,影响战时群众参战支前热情。这就要求部队利用各种形式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安全形势教育,使人民群众认识到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国际格局处在深刻变化之中;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总的形势很好,但也面临着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我军现代化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历史任务十分艰巨;台湾问题和领土纷争是我国安全的近期威胁,部队军事斗争准备工作越来越紧迫等等,转变地方群众观念,增强地方支援部队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人民战争仍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从最近几次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特别是伊拉克战争来看,武器装备、战争形态的变化只不过给人民战争赋予新的内涵,人民战争并没有过时。因此要在平时的群众工作中,以双拥共建为载体,大力宣讲我军民团结奋战、共御外敌的优良传统,宣传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爱护部队的先进事迹,宣传在支持军事斗争中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培养群众战时拥军支前的热情;要深入研究战时如何宣传民众,力争人心向我,结成广泛统一战线,反对民族分裂和维护祖国主权的课题。如部队机动时,如何保障部队“动得快”的问题;如何做好民众工作,保证部队“站得住”的问题等,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解决,制定战时预案,拿出办法。因此,从现在起,在抓好平时群众工作的同时,要多考虑战时的群众工作怎么做、群众工作怎么组织,使群众工作真正为军事斗争服务。

3.与时俱进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时代的变更,技术的发展,战争样式的变革,都对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进行增强战时群众拥军支前科技含量的研究。战时群众工作除完成兵员补充、交通运输保障和物资征集任务外,还要积极动员地方科学技术人员和专家参战支前,确保部队战时装备维修、通信联络和医疗救护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平时要充分借助地方在技术上的优势,下大力搞好部队信息化建设,与地方科研部门和科技含量较高的单位建立战时人才补充机制;其次要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特点,抓紧完善战时群众工作的各类预案,搞好拥军支前的组织体系建设,主要是抓好以科技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服务、生活服务和以劳动、人事、民政等部门为主的综合服务等为内容的“五大拥军支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并适时建立一支军地一体、权威高效的拥军支前指挥协调机制,切实理顺关系,明确责任,确保战时支前工作的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6dcaec3312b3169a451a4a2.html

《新形势下部队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九三六一九部队 曹海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