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同龄人的故事》复习题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二单元课文复习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不必说_________菜畦,________石井栏,________皂荚树,________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____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补充文中的空白处
2.这段文字中的哪些文字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
答:
3.这段百草园的景物描写层次清楚。从描写的对象上看,先写______,后写______再写______从感官的角度看,既有视觉又有__________________
4.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原,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______一块雪,____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______些秕谷,棒上__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_着,______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便______住了。
1.给文段中的空缺处填上相应的动词.
这一系列的动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划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


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文中的三个“也许是„„”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选择正确的一项(
A.表达了“我”因为要告别百草园而产生的痛苦、愤怒的感情。
B.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我”对百草园时依恋不舍与无奈的感情。C.表达了“我”后悔当初不应该那么淘气,做了种种错事,如今只好甘心受罚的思想。

2.语段中的划线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蟋蟀们”“覆盆子们”“木莲们”的“们”是表示人的复数形式,这里用在动植物身上,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划线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2.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了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是3.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是(A.到园里的大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4.为何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有标点,下面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
A.学生读的文字是间接引用,而先生读的文字是直接引用。


B.学生读得快,而先生读得慢。
C.学生是放开喉咙读,先生是大声朗读。D.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

四.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文标题的结构方式“从„„到„„”,可以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请按要求填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到第____自然段),写的是______的百草园。第二部分(第____自然段到第24自然段)。写的是_____的三味书屋。其中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是第自然段。
2.文章第1自然段,“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中“似乎”和“确凿”两个词语连用是否矛盾?说明原因。“那时”指的是什么时候?去掉“那时”两个字可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插叙了长妈妈讲述美女蛇的故事,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先生一个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有着怎样的关系?(写出一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原名_________,现代______家、_______家。浙江______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____________
代表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诗集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杂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63949201a37f111f1855beb.html

《第二单元《同龄人的故事》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