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梦溪笔谈》两则· 示例之一

发布时间:2019-08-24 07:30: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上册《梦溪笔谈》两则· 示例之一

教案示例之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预习第一题导入本课。

  1.划出说明物理的句子(答案见前)。

  2.谈所受启发。

  小结要点:我们的先人,在遥远的古代,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科学实验设备极差的条件下,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穷究物理,有不少的发明创造,对推动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是值得我们引为骄傲的。

  这篇课文作者沈括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二、作者简介。

  沈括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他参加了王安石的变法革新运动,是这个运动中的骨干人物之一,官至三司使(度支、户部、盐铁三司,主管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主持过天文研究、农田水利和军器的制造。后出知延州(今陕西延安),练军有方,威声雄于他府。李贽在《藏书》中将他列为疆(强)主名臣

  沈括晚年退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东郊梦溪园,潜心著作,以笔记形式记述和总结了学术领域内的广泛知识和经验,写成《梦溪笔谈》一书。全书共30卷(包括《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609条。其中,有关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有200多条,内容涉及数学、天文、气象、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医药、工程技术等领域,不仅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表现出作者在这些方面的精辟见解(可以附带指出沈括在石油问题上所作的天才预测——见课本练习,今天已经实现)。

  《梦溪笔谈》一书长期以来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高度重视。美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卷一中,称赞它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三、给课文划分层次。

  1.齐读课文。

  [提示] 这是一篇小科学论文,读时要注意哪些语句是表达作者的观点的。

  2.把重要的语句划出来。答案如下: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要注意这个字,表示了作者极不赞成的态度。)

  皆不可限以时月。,指上文用根、用叶、用芽、用花、用实诸事。这就提出了针锋相对的主张。)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拘以定月跟上文限以时月是同一个意思,为避重而更换。这是用反问形式强调作者的主张,兼批古法,跟篇首呼应。)

  [附注] 在划出重要语句的同时,要根据答案后面括号里的话提出一些简单问题,让学生回答。对划错了的也要加以分析,说明错在什么地方。例如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这是解释原因,不是阐明观点。

  3.划分层次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但二月草已芽……在药则未为良时一句是属上还是属下?(教学参考书以此句属下。)

  讨论后小结:此句应属上。理由是,它解释了古法产生的原因,又以在药则未为良时照应上句此殊未当

  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能否做为前后两层的分界点?(教学参考书将但二月草已芽……拘以定月哉作为一层。)

  讨论小结:皆不可限以时月是上文的总括语,是用实物来验证作者的观点。缘土气有早晚字虽有承上作解释的意思,但这两句又是下文的总领语,由此转入理论性的分析,即用植物的生长原理来证明作者的观点的正确性。因此,以这两句话作为前后两层的分界,可以更明显地看出作者推理的步骤。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这句是否应当专立一层?

  讨论小结:专立一层,可以再次强调作者的观点,并呼应开头,以示批判古法之意。但行文又跟上文联系得紧密,併入上一层也可。

  4.各层大意如下:

  第一层(开头至在药则未为良时)对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一说提出异议。

  第二层(大率用根者皆不可限以时月用实物说明采用部位不同,采药时间也应不同,由此作出不可限以时月的结论。

  第三层(缘土气有早晚此人力之不同也)说明地势、物性、地气和人力对植物的影响,进一步论证采草药不可拘以定月。

  第四层(最后一句)是全文结论。

  四、本文的论证方式。

  1.根据层次分析可以将作者的观点概括如下:

  采草药应根据用药的部位和药草的生长环境选择最佳的采集时间,不能拘以定月

  [说明] 在明确这个观点之后,可以再就本文的体裁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讨论,然后小结如下:

  文章从入手,先指出古法未当

  通观全文,都是从正面阐明作者的主张。

  文章是议论性的。

  至此,教师可以引用夏丐尊、叶圣陶两位先生的话(引文见教学设想),指出:在本文中,说明正是议论的一种手段,所有的说明内容都证明了这样干(按用药部位和药草生长环境选择最佳时间)是对的,而那样干(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是错的。

  2.分析文中的说明成分。

  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分析第二层。可提出下面的问题(括号里的话是答案要点,下同)。

  这一层说明的中心是什么?(采草药的最佳时间。)

  在说明方式上有什么特点?(一是详说和略说相结合,二是按根、叶、芽、花、实的顺序。)

  补充问:详说这一部分(说)又用了怎样的说明方式?(分类:有宿根和无宿根。用实物检验:芦服、地黄、紫草。对比:形态、重量、根色。)作者在说明顺序的安排上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应置于前,这样就完整地概括了植物的生长过程。)

  附板书如下(跟讨论同步进行):

  第二步,分析第三层。可提出下面的问题:

  这一层从整体看,用的是怎样的说明方式?(总领语之后,分条列目地说明。)分几条?(四条:地势、物性、地气、人力。)

  补充问:……不同也是什么句式?(判断句。)应当怎样理解它的意思?(联系上文,应是这是……不同的缘故的意思,这是省意,不是省略句子成分。)

  再看每一条,又用了怎样的说明方式?(前两条可以明显地看出是举例说明,后两条也是举例,但有概括性。)举例的目的是什么?(从现象说到实质。)

  补充问:白居易的诗很短,为什么不引全诗?(后两句跟作者要说明的问题无关,引前两句正是举例。)

  这一层在语言上有怎样的特色?(运用了引文、对偶等修辞方法。)

  3.分析说明与议论的关系。

  可以从比较入手,提问学生:《华佗看病》和《预浩造塔》这两篇短文里也有说明成分,这些说明成分有什么作用?(前者表现华佗医术之精,后者表现预浩用心之精,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讨论题:说说本文中的说明成分是怎样为议论服务的。

  补充题:作者是否认为古法说的采药时间完全错误?作者按部位来说明采药时间的用意是什么?用对比的方式来说明,证明了什么道理?说到皆不可限以时月已将古法基本否定,为什么下还要说土气天时土气”“天时这一层,所举例证大多跟草药无关,是否离题?

讨论后小结如下:

  作者并未完全否定古法,认为在二月、八月采芽还是对的,但采根、叶、花、果则不应限制在这个时间,所以说它殊未当。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作者立论是正确的。

  作者介照根、叶、花、果的顺序来说明采药的时间,因为它们绝对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这是由草药的生长过程决定的,所以多用二月、八月的说法是错误的。

  用对比的方式来说明采根时间不同则效果不同,以此证明不按该部位的最佳采集时间去采,则效果不佳,这是作者的主要论据之一。这个道理既已说清,下文再说到叶、芽、花、果时,就不再做对比说明了——仅此一端即可看出本文的实质是议论,说明是手段;如果是说明文,在叶、芽、花、果中至少可以选出两项作比较详细的说明。

  第二层虽已指出各部位的最佳采集时间,却未指明月份。为什么呢?第三层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植物的生长过程特别是各部位的生长状态,要受地势、物性、地气、人力等因素的制约。有了这一番理论性的说明,采草药不可拘以定月的论点就完全确立了。文中所举例证都不是草药,但草药也是植物,同样要受上述诸因素的制约,不能叫做离题

  五、留作业。

  1.将《采草药》中的对偶句划出来。

  2.预习《雁荡山》,准备整理词语。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第一题。附答案如下:

  工整的对偶有:岭峤微草……望秋先陨诸越……夏荣。还有一些不够工整:土气……愆伏无苗……虚而浮一亩之稼……后种者晚实。

  二、补充介绍: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分两个山群:南雁荡山在平阳县西,北雁荡山在乐清县东北。本文所记的是北雁荡山,山中风景点很多:百有二峰、六十一岩、四十六洞、二十六石、十三瀑、十七潭、八桥七门等。贯休(832913),本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

  三、齐读课文并归纳段意。

  1.读第一段。

   给下面两句话划分停顿,然后朗读。

  阿罗汉诺矩罗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表示较长停顿,下同)。

  皆后人以贯休诗

张咸竹 东北师大

【教学目标】

1.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2.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3.培养学生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文导入】

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宗教方面的小知识。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的不同特色。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他们羽化后,一般有两种葬法,一个是坐缸,就是将遗体封缸后入葬;另一种是棺葬,用棺材盛殓遗体。而佛教徒呢,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但是在七十余年前,在祖国大西北的佛教胜地——甘肃敦煌,却有一个道士在死后被葬在佛徒使用的塔中。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他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学习这篇《道士塔》。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3页。作者余秋雨,江苏余姚人。是我国当代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作品有文艺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选自于《文化苦旅》的第一篇。

【教学进程】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一至三自然段。

作者在一开篇,就向我们交代了他所要描写的对象是莫高窟门外河对岸的塔群,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塔的呢?(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驰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请同学们看这幅图(教师依据王道士塔图手绘覆钵式塔简图)。塔这个词来源于印度。传说当年有弟子问及释迦牟尼身后之事,佛祖将袈裟叠成四方,铺在下面,又将钵盂倒着扣在袈裟上,又把禅杖立于钵盂之上。后来的佛徒弟子就依照这种形状建塔来保存佛祖的真身舍利。这种塔呢,就被称为覆钵式塔。后来这种塔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中国,但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我们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覆钵式的塔已经被我们改造成亭台式或楼阁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形状的塔了。原有的覆钵式的塔到今天只存在于藏传佛教建筑中。作者在莫高窟看到的几座僧人圆寂塔,就是这个样式。今天北京北海的白塔,其型也属于这种覆钵式的塔。

大多数的塔都已经十分破败了,只有一座塔保存的比较完好,自然引起了作者的兴趣。作者移步向前,发现塔上还有碑文。这不读还罢,一读之下,作者竟然是猛然一惊!作者为什么吃了一惊呢?且看下文。啊!原来它的主人,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这个王圆箓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我们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散文家余秋雨倒吸一口凉气,吃了一惊呢?是他长的青面獠牙的,而且把照片贴在坟墓上,把凑上前去细看的作者吓着了吗?不是,因为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罪人竟葬于此塔之内,难怪作者要吃了一惊呢!

我看过他的照片,原来作者以前是预览过王圆箓的尊容的,下面就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描述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王道士的。(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老师这里有几张王道士的照片请同学们看一下(教师出示图片)。从照片上看,王道士非常瘦小,长的并不吓人。

王圆箓是湖北麻城人,他小的时候,因为家乡闹灾荒,不得不随家人远走他乡。曾西行流落于陕西、甘肃等地。后来他入了伍,在肃州(今酒泉)巡防营当了一名兵勇。退伍之后,他又重新回到那种居无定所的生活状态中了。当时的他是很想有一个正式的社会身份来维持自己的生存的,抛开当时民生凋敝的大环境不谈,仅就他个人条件来说,流离失所穷困潦倒又大字不识身无长物的他也实在是难以找到较好的安身立命的法子。于是他选择了出家当道士。当地一名叫盛道的道长收他做了弟子,给他取了法名:法真。

王圆箓选择出家这条路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王圆箓在出家前就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其次,虽说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经糟透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他们生活的越痛苦,他们的精神就越需要有一个慰藉来保证他们不至于崩溃。而宗教呢,无疑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为廉价的医学专用自己的精神鸦片。由于信徒众多,所以相对来说,僧侣道士等宗教人士的日子还是好过些的。这样看来,王圆箓选择了这条路还是比较明智的。但是也许是他过惯了那种漂泊江湖自由自在的日子,当了道士的他并没有安下心来做一个念经布道的道士,而是继续西行。有一天,他来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不禁感叹:西方极乐世界,其在斯乎!。于是他便留在了这里,那一年他已经四十七岁了,已近半百的他便再未云游过。

王道士把持了莫高窟以后,将绝大部分敦煌文物盗卖给外国人。现在全世界共有敦煌文物五万余件,其中大约四万余件在国外。在我国的考古学界里流传着这么一句令人伤心的话: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却在国外。由于研究材料极其有限,我们的专家想要研究我们的祖宗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毫无疑问,王道士这种卑劣的汉奸行径是令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感到愤恨的!但是,我们能把这种责任完全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吗?(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中国文物流失的序幕开始,咱们国家的文物就经受了帝国主义强盗一次更甚一次的劫掠。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对园内四五十处殿堂文物进行了空前洗劫,自康熙以来历代帝王所藏的纯金、镀银、玉雕、铜铸佛像达10万尊以上,自此悉失,圆明园文源阁所藏《四库全书》包括《永乐大典》,被掠到海外。

  接着是1900年八国联军在北京纵兵三日,紫禁城、中海、南海、北海、颐和园全部被劫。自这次浩劫,北京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珠宝奇珍,扫地遂尽,所失已数十万不止

后来便是1905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仅以6包劣质石蜡为代价,就从王道士手中换得敦煌藏经洞珍贵写本5大包。19073月,斯坦因以约200两银子盗走精美的佛经和绢画上千件,共29箱。此后,斯坦因又第二次来到敦煌,以500两银子换取了570多个名贵手卷。后来的法国人伯希和以500两银子的代价,将藏经洞中的精华悉数盗走,计约6000余卷,10大木箱。1923年秋,美国人华尔纳还将莫高窟12幅精美壁画剥去,同时抢走一尊最为优美的唐代彩塑。

从这一系列事件来看,我们能够把敦煌文物流失的罪错全加在王道士身上吗?(不能,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多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封建没落的清王朝在洋枪洋炮面前只能被动挨打,只能坐视列强抢走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流血,却无计可施!

我们再来看课文的第二部分。请一位同学为我们大家朗读一下这一部分的前两自然段。文章的开头说: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王道士能够住持莫高窟千佛洞原因是这样的。首先,王道士是千佛洞自西夏年间封洞以来唯一一个认认真真清扫石窟内积沙的人。光是16号洞窟他就掏了近两年的沙子。而且,自打他入住石窟之后,他一直是四处奔波,到处化缘,积攒钱财来清理积沙和修筑他自己的道观。没人管的地方,谁负责就是谁的。第二,当时的敦煌寺院只有两座且都是藏传佛教所属的喇嘛庙。喇嘛们对千佛洞里的所留存的显宗佛教典籍等根本就没太大兴趣。第三,在咱们国家,佛教、道教、儒教三家难分彼此的情况十分多见。就拿咱们学校边上的大佛寺来说,它里面供奉的护法伽蓝神,不是别人,正是被儒家奉为武圣人的关羽关云长。再看大佛寺正堂廊檐上的彩绘,有八件法器,正是道教八仙所使用的。而且,当时的老百姓也基本都是佛道通信,即使是到了今天,我们汉人也经常是拜完了老天爷再求观音菩萨保佑。所以说王道士能够堂而皇之的以道士的身份来管理佛教圣地,在某些方面来看,还是顺理成章的。

当时的西方的艺术家们正在开创艺术新的时代。而在中国,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正在对连外国艺术家都歆羡的艺术品做什么呢?(我们的王道士此时此刻却在卖力的摧毁以往的辉煌,并且自得的让自己的涂鸦作品取而代之。)下面请同学们齐读一下三四两个自然段。大家注意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在臆想王道士毁坏石窟壁画和塑像情景时所使用的语气。时什么语气?大家读出来了吗?(用褒义的词来形容愚蠢错误的行为是什么手法?嘲讽。对王道士无知的所作所为既感到愤怒却又无法发泄。作者在这里用了几个词认真”“憨厚”“达观。再看第四段,像顽童堆造雪人,这里是鼻子,这里是手脚,总算也能稳稳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它们刷白。画一双眼,还有胡子,像模像样。更是对王道士所作所为的绝妙讽刺。)

我们再来看这一部分的第五自然段,作者面对着王道士所遗存的怪模怪样的几座天师灵官,心中充满了巨大的苦痛。但是,作为后人的他,却又无计可施。那种想为却又无可作为的心理在他内心中不断的冲突升级,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才写出这篇文章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自己阅读中细心体会。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上节课我们说到憨厚”“达观的王道士仅是小部分地破坏了敦煌石窟,来做他的新道观的奠基之处。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看王道士是怎样一步步走上出卖国宝这条路的。

【教学进程】

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三部分。大家注意,这里1900526日指的是农历的五月二十六日,也即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换算成阳历,则是1900622日。

而且藏经洞的发现经过也不是像作者所描述的那样。王道士当初有了一定的资产以后,

   

姚鼐

教学目的: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教学方法:——————四步阅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课时

.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紫阳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一、补充注音:

汶(w en)水  南麓(lu) 石磴(deng) 山颠(dian)  

徂(cu)徕(lai)岱(dai)祠 行(xing)宫 姚鼐(nai)解释加点的字

二、补充释字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三、理清课文结构

写泰山地理形势   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    时间   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       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     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四、.说明游踪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领略了泰山的高峻、雄伟,那么作者是如何登上这五岳独尊,游是如何精彩地描绘险峰之上那无限风光的呢? 

二、精彩片段分析 

讨论:1、第二段作者详写登山的过程,精读,说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写景特点。 

明确:(板书) 

先写:京师——泰安,点明时间和节令。 

再写:山麓——山顶。 

路程:四十五里(远) 

石级:七千有余(高) 

路线:中谷——西谷——山巅(险) 

最后顶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壮阔、上)——晚日照城,汶水、徂徕如画(雄浑、下)半山居雾若带然(高峻)——(远——近) 

2、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变化的?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换面。(板书)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色彩点染——绚丽壮美 

3、全班齐读第三段,体会写法特点和感情。 

.总结:通过描写山顶所见景观和日出胜景,表达出作者的喜悦心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赞美祖国山河的强烈感情。 

4、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三、.写作特点 

讨论、交流、举例分析。 

明确: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归纳.总结; 

本文无论从清晰的思路,还是简洁明净的语言,亦或是色彩鲜明、生动的描景,都可见桐城派古文家锤炼语言的功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中的练习题

2、写一段冬季雪景片段,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特征。 

登泰山记(教师中心稿)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夏永

一、教学目的

1、欣赏并领会近体诗的艺术特点。 

2、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讲解《山居秋暝》,自学《越中览古》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课前引入--复习诗歌的知识 

二、 课文分析详细过程: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刘逸生《唐诗小扎》(有删改)  

    王维的山水诗有个很突出的特点,用热闹的字面不是写出热闹的境界而是写出幽静的境界。我说它是寓静于动动中显静。同样是水飞、云起、鸟啼、花发,在别的诗人笔下,也许只能是热闹的铺排,而在王维的笔下却恰好就是幽静的意趣。你看: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栾家濑》)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  

    这一类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十分热闹,然而意境还是异常幽静的。这些在纸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作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反而是构成这意境的主力。你能说不是有点奇怪吗?照我看来,这就是人们把王维的优秀山水诗和那些冷漠枯寂的作品区别开来,认为他的诗丰缛而不华靡的原因之一。  

    这首《山居秋暝》,通过对于秋色的描写,说明山中仍然是一片美丽和平的恬静,从而作出人们可以继续在山中隐居的结论。开头两句,容易明白,不用多说。这里要着重谈的是中间那四句。  

    中间四句,作者全力描写秋天的晚景,亦即题中点出的秋暝。写秋,前人很容易写出一片哀颓萧杀: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雍陶)  

            ”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僧无可)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司空曙)  

            都不免罩上一层黯淡的色彩。比较豁达的是:  

            ”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杜牧)  

     可是王维在这里却把空山的秋暝写的如此热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一句是所见,下一句是所闻。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上一句是所闻,下一句是所见。错落地把当时的景色、人物勾画得如此幽美,如此绚丽。看起来,这里洋溢着一片热闹;可是,这些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和作者所要表现的幽静基调并不抵触,反而是相反相成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它和那些写幽静就必然是寂寞凄清的寒瘦诗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被称为四灵之一的南宋诗人翁卷(字灵舒),他在雁荡山时,曾写出他的观感:  

            ”背日山梅瘦,随潮海鸭寒。平途迷望阔,峻岭疾行难。”  

            ”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果落群猴拾,林昏独虎行。”  

    我不知道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也许他认为这样才算是真实地写出雁荡山的景色。然而,他未免把幽静看得过分死板了,认为只有使用瘦、寒、迷、难、空、昏、坏、独等类字样,才显得幽静,因而他不能不堕入了枯寂的一途。许多山水诗人也打不破这个圈子,把幽静通向冰冷,甚至通向死寂。然而,幽静并不等于枯寂冰冷(假如不是有意描写枯寂死寂的话),只有知道幽静与热闹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的关系,才不难理解王维的优秀山水诗何以与众不同。  

在诗的结末里,诗人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来点明自己愿意留在山中的意思。翻成现代汉语就是说,春夏两季的许多花花草草,如今都已经衰谢了。由他去吧(所谓随意)!山中的隐士(所谓王孙,是泛指,也包括作者在内)完全能够欣赏这些迷人的秋景,用不着楚山去的。收束了全诗,并点出作者作诗的用意。 

三、 背诵这首诗歌 

四、 自学《越中览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解《登高》,自学其余近体诗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课前故事引入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 课文分析引导 

1 放音乐《二泉映月》 

2 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 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 讲解: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就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老师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楼,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所以,读好一首诗,理解--这是首先要做到的。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好的一个前提。  

可是,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并没有跟我一样非常理性地。深入地理解这首诗呀,你们为什么也读得这么好呢?       

3、启发式教学:(1)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  

2)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3)十四字写六种景,什么特点?  

   4)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飞鸟,你们想像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同学们敢于展开想像,用自己的想像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像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鸡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5)教师提示: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要求学生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师生共读)  

  6)颌联,写了几种景物?  

  由落水,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6184c0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6.html

《上册《梦溪笔谈》两则· 示例之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