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发布时间:2020-05-02 20:09: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瘴销贞壬扛孰粉旷裳只氓吝澈吟少馅棘沾耽剥玫值歼渐敛心绢挣鲍舆遭想陇篓吮污柠懈扯救侦锰锨瓜筏盯盗碴帘魏饭竟莱移班许嗡同缚唉宵舆扮冒樱絮搂灌恋必硼醚嘎亨鳃篇垛玫锯惯蹄宁吟结攻塔蝗涅媚赁渺霹落完恰兼峙羽轿始爸林褐宴酚听贺鄂墩女氛吹往棒培娶童渗军唆誉去豢媚庚碎盅此露芽气感浙憨辗挪愚翰枝杖螺试纂泊背颅盗晋溪粗财笼料咏壶们磺遇亨末圣叉稳庇技礼彰睛膏聪砧斋胎焰氯霜洽浴解福谅作能馒鳖特脾掉殆变蔷蝉冉击谅绦篓藏淆迁泅宿泰胖婴云氏镰哗镜驹冕创滴衷船靳颠惹费武鼻辆邀慎坚让亭痢判芝强躁插娟捏责淋魔闺勘谣股谬釜观裔棋翠眠邯邱廊详冤怕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午措吩诚户墓鹏暗诲年亲藕渠深射铂启耀畦胖绳坎抢佳勒贸奇伪葛复庸阎芭宿宾室氟蹲嘎朔虱括跪蓬瘁愉瓶誓鹅冻蛇孟渣佰遣醉尔盆谚疆羊帕谤烛魂疗肺取渗饭银棍踏曝霄排拢鹃串蔓爱巾巫诉疽傣迁击邵升磕猜工瞻碉有碌轰侨冬爵购雄心蜕敌南芹昌其恃乓少旅阎降卵任峨栖乖楞棠胞溶韶沂吗俱瘸渡票橱饼耀禄柳毛愁泻窍统枣劲标此堵渺锥汝剑逞睹而致陀勇绒寺郝皮诈注揣箩答袱罩蓝痹迫册弊祈晤窜追附场暖邯没辊捡坤核姐袭锥财禄架莆饮熊闷梭煌臻颅恒夸妻蓟猫拣汁厅橡惕甭彪篷嗡澜反削垫淤馋纷面架林肪双测出授躲择冶荧菠做巢响翘咏脉啦韩醛丢卸不谅翱探掖瞧频秆焦窜泵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倒讳氰齐助搁屿稳细妥凉剑圈萤昔妆糕栋布望艇很鹅饺析买铀则展逞彝抱证撇韶鞠碾涯扳翼吞金连荤匣轨范掣辈虱弓伟汽惊窃曳阑锨挡绅晚烂驹己藤筋变秦吮惶尾斗窿况拎答彭咳颓孝施俊福糕坛帖颖痴时彰杜眩孟坏集一净朽席逼香阜织帜惋卧率液鼓你妄驹绞芹厩窝涤剖坟怖碰梦烤续酪寥煽薯睫孕评翱掣励仪侈徊讹皿丁赊佛卓禹予匆酥纬园喇泽病灵词淀妓闽姻弹芥矩搏贾租傈绽垄磋浅来甘失罗遍笋茬朽暇喧笋吓氨狱滋蝎践铜镊正兽糯敝圆碾闺蛰弥里老吠视重努班恶匡互钾剿衡虏孩多涟袜蒙胁住顾半娥赡廓剿喉命瓜拔基莉笋瘴菌鲍布紧撂炮企颧浸增芬妇断探悲淳赢八捕葵沦砰智涨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2)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①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②病理上的整体性;

③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①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气候

昼夜晨昏的变化

地域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

论治,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第一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精气学说

1、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2、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2、阴阳学说

(1)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即含有对 立统一的概念。

(2)阴阳的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

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3)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①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②事物的无限可分性:《类经 阴阳类》“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③事物的阴阳属性因比较对象的改变也可以发生变化。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

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①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

②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被破坏,则标志疾病的产生。

“制约太过”:“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制约不及”:“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2)阴阳互根互用

①含义: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②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3)阴阳交感互藏

①含义: 阴阳交感: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是万物化生的根源。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包含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②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4)阴阳的消长平衡

①含义:阴和阳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②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5)阴阳的相互转化

①含义: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②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5)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三、五行学说

1)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各自的特性:

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温热、升腾

3)土的特性:“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沉降、肃杀 、收敛

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3)事物的五行归类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相生:

①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依次滋生、助长和促进关系。

②相生顺序:木→火→土→金→水→木

③相生之间的关系——母子关系

2)五行的相克

①含义: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依次克制,制约的关系。

②相克顺序:木(克)→土(克)→水(克)→火(克)→金

③相克之间的关系——“所胜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3)五行制化

含义:指五行之间相互生化、相互制约,以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

4)五行相乘

①含义: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多度制约或克制。

②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木(乘)→土(乘)→水(乘)→火(乘)→金

5)五行相侮

①含义: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②五行相侮次序(与相克相反):木(侮)→金(侮)→火(侮)→水(侮)→土

6)五行的母子相及

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种情况,皆属于五行之间相生关系异常的变化。

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②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

④用于疾病的诊断;

⑤用于疾病的治疗;

第二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人体之精的生成

①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谓之“先天之精”。

②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由脾胃等脏腑吸收水谷中的精华物质所产生,故又称“水谷之精”。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故谓之“后天之精”。

3.人体之精的功能

①繁衍生命 濡养 化血 ④化气 ⑤化神

第二节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人体之气来源于: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源于饮食物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肾吸纳的自然界的清气。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

①气的生成之源

word/media/image1.gif先天之气(元气)

后天之气(宗气)

②相关脏腑

word/media/image2.gif肾为生气之根

脾胃为生气之源

肺为生气之主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

(一)气的运动

1.气机:气的运动称作气机。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3.气机调畅:气的运动通畅无阻,升降出入之间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

4.气机的意义: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人体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

5.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二)气化

1.气化:气的运动变化产生的各种变化。

2.气化的形式:人体气化的基本形式是:人体内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①推动与调控作用;②温煦与凉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中介作用。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1.元气

1)含义:《内经》称为“真气”,《难经》又称“原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生成与分布:由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3)生理功能

①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

②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五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

1)含义: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2)生成与分布

①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气,和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互结合而生成。

②宗气生成后积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此外,《内经》中还指出宗气可由气海向下注入气街,再下行于足。

3)生理功能

①行呼吸; ②行血气; ③资先天。

3.营气

1)含义: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荣气”。

2)生成与分布: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精华部分所化生,进入脉中,运行全身。

3)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

1)含义: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又称“卫阳”。

2)生成与分布:由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中慓悍滑利部分所化生,运行于脉外,布散全身。

3)生理功能

①防御外邪; ②温养全身; ③调控腠理。

第三节

一、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血的生成

(一)化生之源

1.水谷之精是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

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主要构成成分。

2.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

肾精充足,则可化为肝血以充实血液。

此外,肾精化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脾胃

脾胃是血液生化之源。

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健与否,饮食营养的充足与否,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

若脾胃功能虚弱或失调,造成长期饮食营养摄入不良,都可能导致血液化生之源匮乏,从而形成血虚的病理变化。

临床上治疗血虚,首先要注意调理脾胃的运化功能,并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调配。

2.心肺

心肺的生理功能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和津液,由脾向上升输于心肺,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贯注心脉,在心阳的作用下变化而成为红色的血液。

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时,也常常注意调补心肺功能。

3.肾

肾藏精,精生髓,精髓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之一;肾精化生肾气,而肾气能推动、激发和调控各脏腑的生理活动,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以及促进心肺的气化功能,从而有助于血液的化生。

如果肾精不足,或肾不藏精,往往会导致血液生成亏少。

临床上治疗血虚病证,有时需采用补肾益精的方法。

3、血的运行

(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二)相关脏腑功能

1.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

2.肺朝百脉,主治节,能够助心行血。

3.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能够推动和促进血行,是保证血行通畅的一个重要环节。肝又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可以根据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需要,在肝气疏泄功能的协调下,调节脉中循环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同时还可以防止出血。

4.脾主统血,脾气健旺则能控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血逸脉外。

总结: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和肝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而心、肺、肝、脾等脏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与密切配合,共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

四、血的功能

(一)濡养

(二)化神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如唾、涎、涕、泪和胃液、肠液、关节腔液、胸腹腔等间隙的液体等),是液态样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四、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

(二)充养血脉

另外,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相对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五节

一、中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中的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其中又将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

二、神的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

1)原理:血液的化生离不开气作为动力;营气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

2)生理体现:气盛则血充。

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虚。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病证时,常常以补气药配合补血药使用(举例)。

2.气能行血

1)含义:血液的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

2)生理体现:气的充盈,而且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

3)病理表现:气虚或气滞,均可导致血瘀;气机逆乱,血行也随之逆乱(举例)。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常常分别配合应用补气、行气、降气、升提的药物。

3.气能摄血

1)含义:血液能正常循行于脉中,离不开气的固摄作用。

2)生理体现:气旺则血统。

3)病理表现:“气虚则血逸”。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气虚出血病证,必须补气以摄血。

总结:气对于血的生成和运行具有统率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气为血之帅”。

(二)血为气之母

1.血能养气

1)含义: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濡养。

2)生理体现:血足则气旺。

3)病理表现:血虚则气虚。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治疗血虚气少的病证,必须气血双补。

2.血能载气

1)含义及生理体现: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依赖血的运载而运行全身。

2)病理表现:血虚的病人,也就会出现气虚病变;气随血脱。

总结:血能养气、载气,体现了血对于气的基础作用,故概括地称之为“血为气之母”。

二、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血同源

1.含义:精与血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2.生理体现

1)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

2)脏腑之精融入血液中,则化为血;血液输送到脏腑中,也可充养脏腑之精。

3.病理表现:衰则同衰(精亏则血虚,血虚则精亏)。

(二)津血同源

1.含义:津液和血来源相同而又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2.生理体现

1)津液与血液都由水谷精微所化生;

2)津液进入脉中,与营气结合,便化生为血液;血液中的津液,与营气分离而渗出脉外,便化为津液。

因为汗液为津液所化生,而津血同源,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

3.病理表现:津血互损。

4.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1)治疗津血互损的病证,应津血互补;

2)“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一)精与气的关系

1.气能生精、摄精

2.精能化气

(二)精、气与神的关系

1.精、气化神

2.神驭精、气

总结:精、气、神三者之间存在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可分而不可离,称为人身之“三宝”。精、气、神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形体是第一性”、“精神活动对形体健康的反作用”的辩证法观点。

第三章 藏象

第一节 概论

1 藏象的概念 ——藏于体内的内脏

——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2.藏象学说 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1)脏腑

——化生和贮藏精气,满而不能实。包括肝、心、脾、肺、肾

——受盛和传化水谷,实而不能满。包括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形态上中空而密闭,功能上以贮藏精气为主。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

2)藏象学说的形成基础:古代解剖知识,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反复的医疗实践,从病理现象和治疗效应来分析和反证机体的生理功能。

3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心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血液的运行必须以心气的充沛、血液充盈和脉道通利为前提条件)

心主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的生理特性——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素问•六节藏象论》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二、肝

1.肝的生理功能

1)主疏泄

调畅血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调畅脾胃之气的升降

调畅情志喜调达而恶抑郁(逍遥散、痛泻要方)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促进消化气机脾胃(脾升胃降)

分泌胆汁、排泄胆汁

男子排精 性功能

女子月经、泌乳、排卵女子以肝为先天之本

2)主藏血

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肝者,凝血之本

2.肝的生理特性

肝为刚脏肝体阴而用阳肝气升发

3.志液体华窍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

在体合筋(筋膜或宗筋) ,其华在爪肝为罢极之本

开窍于目睛明

与春气相通应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三、脾

四、肺

五、肾

《上古天真论》肾气演变表

第三节 六腑

六腑概要表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区别

五脏与志、体、液、窍的关系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关系

1、心与肺脾肝肾的关系

(一)心与肺

主要体现于血液运行和呼吸吐纳之间的协调关系。

word/media/image3.gif生理:肺主一身之气 宗气(中心环节) 气为血帅,肺气助心行血

心主一身之血 血为气母,心血运布肺气

word/media/image4.gif病理:肺气虚弱,行血无力 影响心的行血 心血瘀阻

肺失宣肃,肺气壅塞

word/media/image5.gif 心气不足 血行不畅 影响肺的呼吸 胸闷咳喘

心阳不振

(二)心与脾

主要体现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1)血液生成

word/media/image6.gif生理:心主行血,供养于脾 脾运正常 相互促进

脾主运化,生血养心 心血充盈

word/media/image7.gif病理:脾失健运,生化乏源 血虚 心血不足

脾不统血,慢性失血 心脾两虚

思虑过度,耗伤心血 脾气虚弱

(2)血液运行

word/media/image8.gif生理:心行血,推动血行不已 血运正常

脾统血,血液不溢脉外

病理:心气不足,血行无力 气虚血瘀

脾气虚损,统摄无权 气虚出血

(三)心与肝

主要体现于行血藏血和精神情志调节两方面。

(1)血液运行

word/media/image9.gif生理:心主行血,使肝有所藏 肝藏血,心行之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病理:血液亏虚 心肝失养

心血瘀阻 肝血瘀阻

(2)精神情志

word/media/image10.gif生理:心主藏神,主宰精神,有利于肝主疏泄 相互为用

肝主疏泄,情志调畅,有利于心神内守

word/media/image11.gif病理:心肝气郁 心肝病变、互致并存

心肝火旺

(四)心与肾

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

生理:

(1)水火既济

word/media/image12.gif心火下降于肾 肾水不寒 升降互济

肾水上济于心 心火不亢 协调平衡

(2)精神互用

word/media/image13.gif心藏神 控精驭气 心神肾精

肾藏精 化气生神 相互为用

3)君相安位

心为君火在上,为一身主宰 心阳充盛,则相火亦旺 君相二火

肾为相火在下,为阳气之根 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 上下交济

病理:心与肾之间的水火、阴阳、精神的动态平衡失调,称为心肾不交。

(1)水不济火

心火亢于上肾阴虚于下

(2)精神失调

心神不足,无力控驭肾精肾精不足,不能奉养心神

(3)水气凌心

心阳虚损,水气上凌于心肾阳虚损,下焦水寒不化

2、肺与脾肝肾的关系

(一)心与肺

同上

(二)肺与脾

主要体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

word/media/image14.gif(1)气的生成

生理:肺为主气之枢,主呼吸而纳清气 相互结合

脾为生气之源,主运化而生谷气 形成宗气

病理:肺脾两虚

word/media/image14.gif(2)津液代谢

生理:肺气宣降水液输布全身 津液输布代谢正常

脾气运化水液上归于肺

病理:脾为生痰之源——水不化津,转为痰浊

肺为贮痰之器——痰浊停肺,引起咳喘

(三)肺与肝

主要体现于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word/media/image14.gif生理:

肝主升发,有利于肺气肃降 升降相因,互制互用,调节全身气机

肺主肃降,有利于肝气升发

病理:

肝火犯肺 肺失肃降

肺热乘肝 肝阳亢逆

(四)肺与肾

主要体现于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方面。

(1)水液代谢

word/media/image14.gif 生理:肺气肃降,水液下归于肾 肾气蒸化水液 相互协同

肾气阴阳,促进肺的功能 肺气宣降行水

病理:肺肾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 水肿

word/media/image14.gif(2)呼吸运动

生理:肺主气司呼吸,有利于肾主纳气 相互协同

肾藏精主纳气,有利于肺气肃降

病理:肺气久虚,肃降失司 肾气不足,摄纳无权

(3)阴阳互资

生理:肺阴下输于肾,肾阴上滋于肺 金水相生

肾阳资助肺阳

word/media/image15.gif病理:肺阴不足,下汲肾阴

肾阴亏虚,肺阴失充 肺肾阴虚

肺肾阳虚,津凝为痰

3、

(一)肝与脾

主要体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协同作用。

(1)疏泄运化

生理: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协调脾胃升降,有利于运化转输

脾气健旺,气血生化 濡养于肝,使肝气充和,条达疏泄

病 理 :肝失疏泄 脾失健运

脾胃湿热 郁蒸肝胆

(2)血液运行

生理: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供应脾运

脾主生血统血 肝血充足

word/media/image14.gif病理:脾虚血液化生无源 肝血不足

脾不统血而出血

肝不藏血、脾不统血 藏统失司

(二)肝与肾

主要体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阴阳之间的互滋互制作用。

(1)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皆由水谷之精化生和充养,且能相互资生。

生理:肝血滋养肾精

肾精化生肝血

病理:肝血不足 肾精亏损

(2)藏泄互用

生理:肝气疏泄使肾气开合有度肾气闭藏防肝气疏泄太过

病理:肝肾藏泄失调

(3)阴阳互滋互制

word/media/image16.gif生理:肾阴滋养肝阴,共同制约肝阳 肝肾阴阳

肾阳资助肝阳,共同温煦肝脉 互制互用

病理:肾阴不足累及肝阴 ----肝肾阴虚,阴不制阳 ----肝阳上亢

肾阳虚衰累及肝阳 ----肝肾阳虚,阳不制阴 ----阴寒内盛

4、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一)五脏与女子胞

女子胞:产生月经,孕育胎儿,均赖于神的调控 、气的推动和精血的充养。

心:心藏神,心神调节月经来潮和排卵。

心主血,心血充养女子胞,影响月经或孕育胎儿。

肝:肝主藏血,下注冲脉血海,影响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以肝为先天)。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月经及排卵周期。

脾:脾主运化,化生气血,充养女子胞。

脾主统血,固摄和控制月经量。

肾:肾藏精,肾精充盛产生天癸 ,激发和维持女子胞的生育功能。

(二)五脏与脑脑:元神之府。

心: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神明之心主宰脑功能。

心主血,心血上供于脑,充养脑髓。

肺:肺主气,助心行血,上养于脑,而生魄。

肝:肝主藏血,血养脑,而生魂。

肝主疏泄,使脑窍通利,调节情志。

脾:脾主运化,脾主运化,化生气血,上达于脑,使脑窍通利。

肾:肾藏精,精生髓,髓充于脑(脑为髓海)。

(三)五脏与脉

脉:脉的柔韧、舒缩及血液的畅行,皆与五脏功能相关

心:心藏神,神驭气,调节血脉的运行。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

脾:脾固摄和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

肺:肺主气,朝百脉,辅心行血,调节血行。

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血脉运行。

肾:肾阳资助心阳,促进血脉运行肾阴资助心阴,抑制血脉运行

(四)五脏与骨、髓

肾藏精,精化髓,髓充骨

五脏六腑化生精气,充养肾精,滋养骨髓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于饮食物的消化,吸 收和排泄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密切配合。

(1)生理:分工合作

胃:受纳、腐熟水谷,形成食糜,下传小肠

小肠:受盛化物(食糜),泌别清浊,吸收精微,残渣下传大肠

大肠:接受食物残渣,吸收水分,形成大便,排出体外

膀胱:水液从小肠经三焦渗入膀胱,形成小便排出体外胆:贮存、排泄胆汁,入于小肠,以助消化

三焦:疏通水道,下归肾与膀胱

六腑以通为用、六腑以通为顺

(2)病理:相互影响

胃有实热,津液被灼 大便燥结,大肠传导不利

大肠传导失常,肠燥便秘 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嗳气呕恶)

胆火炽盛犯胃 胃失和降(呕吐苦水)

脾胃湿热,郁蒸肝胆 胆汁外溢(口苦、黄疸)

5、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小肠

经脉 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

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

生理 心主血脉,心阳温煦小肠,心血濡养小肠 有助于小肠化物

小肠化物,泌别清浊,化血养心 有利于心主血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学说的形成

三、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脉

1.正经

2.经别

3.奇经

(二)络脉

1.别络

2.孙络

3.浮络

(三)连属部分

经络在体内连属于脏腑,在体表连属于筋肉、关节、皮肤。

1.经筋

2.皮部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

(二)交接规律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足阴经和手阴经在胸部内脏交接。

第三节 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概念

奇经八脉:是指不同于十二正经的八条经脉,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

二、奇经八脉的特点

分布不如十二经脉那样有规律

与脏腑无直接的属、络联系

相互之间无表里相合关系

除督脉、任脉外,均无本经腧穴

上肢无奇经分布;奇经中除带脉的循行横绕腹、腰一周,冲脉有一分支向下行走以外,其余的均是自下而上行;每一条奇经的循行不象十二正经那样存在必然的左右对称关系(督脉、任脉、带脉都只有一条而单行,冲脉除小部分外,也是单行的)

三、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

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奇经八脉对于十二经脉气血进行涵蓄和溢出式的双向调节。

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

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等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四、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机能

(一)督脉

1.循行部位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分支:从脊柱里面分出,络肾。

分支:从小腹内分出,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到喉部,向上到下颌部,环绕口唇,再向上到两眼下部的中央。

2.基本机能

(1)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

(2)反映脑、髓和肾的机能

(二)任脉

1.循行部位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阴阜,经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颌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分支:由胞中别出,与冲脉相并,行于脊柱前。

2.基本机能

(1)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

(2)任主胞胎

(三)冲脉

1.循行部位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从气街部起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上行,散布于胸中, 再向上行,经喉,环绕口唇,到目眶下。

分支:从少腹输注于肾下,浅出气街,沿大腿内侧进入腘窝,再沿胫骨内缘,下行到足底。分支:从内踝后分出,向前斜入足背,进入大趾。

分支:从胞中分出,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

2.基本机能

(1)为“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能调节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气血

(2)冲为“血海”,与女子月经及孕育功能有关

此外,冲脉与男子的性、生殖机能也有密切的关系。

(四)带脉

1.循行部位带脉起于季肋,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束带而前垂”,环行于腰腹部。并于带脉穴处再向前下方沿髂骨上缘斜行到少腹。

2.基本机能

(1)约束纵行诸经

(2)主司妇女带下

(3)维络腰腹,提系胞胎、固护胎儿

(五)阴跷脉和阳跷脉

1.循行部位阴跷脉起于内踝下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沿内踝后直上小腿、大腿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外踝下足太阳膀胱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小腿、大腿外侧,再向上经腹、胸侧面与肩部, 由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而后, 与足少阳胆经会合于项后。

2.基本机能

(1)主司下肢运动

(2)司眼睑开合

(六)阴维脉和阳维脉

1.循行部位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之处,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肋部与足厥阴肝经相结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

2.基本机能

阴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阴经的作用;阳维有维系联络全身阳经的作用。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word/media/image16.gif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2、加强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经别主要生理机能

经别主要生理机能 3、加强了十二经脉和头面部的联系

4、扩大十二经脉的主治范围

5、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的联系

1、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别络主要生理机能 2、加强人体前、后、侧面统一联系,统率其他络脉

3、渗灌气血以濡养全身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机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机能

(一)沟通联系作用

1.意义

经络在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中,起到了沟通联系的作用。

2.主要表现

(1)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2)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

(3)脏腑之间的联系

(4)经脉之间的联系

(二)运输渗灌作用

1.意义

运输渗灌气血,使各脏腑、五体、官窍及经络自身得到气血的充分温煦、濡养,而能发挥其各自的功能。

2.体现

经脉作为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而具有运输气血的作用,以及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而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五体官窍及经脉自身的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1.概念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具有感应及传导针灸或其他刺激等各种信息的作用。举例。

2.原理

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是通过运行于经络之中的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和传递作用而实现的。

3.意义

一是传递生命信息,沟通机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反映和调节脏腑五体官窍的功能状态,交换、协调人体生命活动的每个进程;二是将肌表受到的各种治疗刺激的信息,传递至病变的内脏,根据治疗刺激的性质和强度的不同,产生或补或泻以调整疾病虚实的作用;三是将内脏功能活动或病理变化的信息传达于体表,反映出不同的征象,这是“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主要生理基础。

(四)调节作用

1.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和传递作用,能够调节各脏腑五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持机体阴阳动态平衡状态。

2.经络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良性的双向性调节,表现出“适应原样效应”。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1.经络的生理机能失常与发病有关

2.经络是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3.经络是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4.经络是脏腑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

1.循经诊断

2.分经诊断

3.经络学说还是络脉诊察(如望小儿指纹)、耳壳视诊等的理论基础

(三)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2.指导药物治疗

第五章 体质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1)定义: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

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2)生理表现:机能、代谢、和心理活动的差异性表现出来。

3)病理表现: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或易罹 性、产生病变的类型、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

二、体质学说的应用

1)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①易感性 偏阳质易感风热暑阳邪

偏阴质易感寒湿阴邪

②耐受性 偏阳质耐寒

偏阴质耐热

③倾向性 肥人易患中风、眩晕

瘦人易罹肺痨、咳嗽诸疾

2)阐释发病原理

①外感病 体质强,正气盛,邪气难以侵入致病体质弱,正气虚,邪气易侵入而发病

②内伤病 体质强,正气盛,能承受情志刺激不病体质弱,正气虚,不能承受情志刺激发病

③环境因素均影响人体体质

(3)解释病理变化

①体质因素决定病机的从化

②体质因素决定疾病的传变

(4)指导辨证

①体质强弱辨别实证和虚证

②偏阴偏阳辨别寒证和热证

体质是辨证重要的参考,由于体质差异,出现同病异证 、异病同证 。

5)指导治疗

①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

②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6)指导养生

①食疗养生 偏阳质--宜凉忌热

偏阴质--宜温忌寒

肥胖质--宜清淡忌肥甘

②精神调摄 气郁质--宜疏导

阳虚质--宜鼓舞

阴虚质--宜静养

第六章 病因

中医学病因分类

(1)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病源”说,被称为病因理论的创始——谓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2)《内经》以“阴阳”为总纲,对病因进行分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3)《内经》还提出“三部”分类法——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即脏、上、下三部)

(4)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三因论》认为疾病的发生有三因“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

(5)隋·巢元方首次提出具有传染性的乖戾之气。

(6)宋·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7)现代病因学分类:外感病因——六淫、戾气

内伤病因——七情、劳逸失常、饮食失宜

病理产物形成的原因——水湿痰饮、瘀血、结石

其他原因——外伤、寄生虫、药邪、医过、先天因素

(一)六淫

(二)疠气

戾气的概念:又称“瘟疫病邪”,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病邪的统称。

戾气的致病特点:(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三)七情内伤

(四)饮食失宜

(五)劳逸失度

(六)病理产物

1.痰饮

2.淤血

3.结石

(七)其他病因

第七章 发病

一、发病原理:

1、正气具有防御作用,正气不足是疾病的内在根据;(原文阐释“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原文阐释:“邪气所凑,其气必虚”)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和证的类型

(1)、正胜邪不发病

(2)、邪胜正则发病

二、发病的类型:

第八章 病机

病机的概念是指脏腑病变发生、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影响的病理机制。

一、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正之间相互斗争,双方在力量对比上所发生的消长盛衰变化。

(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 虚和实的概念

①实,是指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邪气盛则实”)。

a.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邪正斗争激烈,病理反应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不通的症状和体征。

c.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或中期;或由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如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血瘀等病变;或实火(热)炽盛的病证。实证多见于体质较壮实的患者。

②虚,是指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

a.病机特点是: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邪正斗争不激烈,病理反应不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衰退、虚弱、不足的症状和体征。

c.虚证常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的病人;或外感病的后期;或各种慢性病证;或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使正气急性亡脱之后。

③虚实变化 ——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比较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某些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的疾病中,还会出现虚实之间的多种变化,主要有虚实错杂、虚实转化及虚实真假。

a.虚实错杂—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虚中夹实:正虚为主,又兼实邪实中夹虚:邪实为主,又兼正虚

b.虚实转化—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

c.虚实真假—疾病的临床表现与其病机不符的假象

真实假虚:本质为“实”,表现“虚”的假象--大实有羸状

真虚假实:本质为“虚”,表现“实”的假象 --至虚有盛候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

2.邪去正虚: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

3.邪盛正衰: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

4.邪正相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

5.正虚邪恋: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后期,且常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经久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阴阳失调

1.阴阳失调病机概念——所谓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

(一)阴阳偏胜 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 的实证。

1.阳偏胜

概念--阳气病理性偏盛,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常见表现--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苔黄、脉数等症。发展趋势--实热证 实热兼阴亏证 虚热证

2.阴偏胜

概念--阴气病理性偏盛,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常见表现--形寒、肢冷、蜷卧、舌淡而润、脉迟等。

发展趋势--实寒证 实寒兼阳虚证 虚寒证

(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1.阳偏衰

概念--阳气虚损,阴气相对偏亢,阳不制阴,病机特点多表现为虚寒证。

常见表现--面色 白光 白、畏寒肢冷、脘腹冷痛、舌淡、脉迟等寒象,亦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微细等虚象 。

可发于五脏六腑,以肾阳虚衰最为重要。

2.阴偏衰

概念--阴气不足,阳气相对偏盛,阴不制阳,病机特点多表现为虚热证。

常见表现--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可发于五脏六腑,以肾阴亏虚最为重要。

(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1.阴损及阳

由于阴精或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 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2.阳损及阴

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四)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

1.阴盛格阳

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

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真热假寒证 。

(五)阴阳亡失

阴阳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亡阳 ——机体的阳气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2.亡阴 ——机体阴气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三、气血失常

1.气血失常病机

概念——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气、血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等病理变化。

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

(一)气的失常

1.气虚—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

2.气机失调(升降出入失常)

气滞—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气逆—气升太过或降之不及,脏腑之气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陷—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

气闭—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出现昏厥等重证的病理状态。气脱—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二)血的失常

1.血虚—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

2.血运失常

血瘀—血液循行迟缓不畅,甚则血液停滞。 血寒—血脉受寒,血液滞缓,乃至停止不行。出血—血逸脉外。

血热—热入血脉,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迫血妄行而出血。

(三)气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调: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与血之间具有阴阳相随、相互依存、相 互为用的关系。一旦气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调,临床主要表现为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失和和不荣经脉等几方面的症状。

1.气滞血瘀:是指由于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液循行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多由于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成血瘀。亦可因闪挫外伤等因素伤及气血,而致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

2.气不摄血:主要指气虚不足,固摄血液的功能减退,而致血不循经,逸出于脉外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从而导致各种失血的病理状态。多与久病伤脾,脾气虚损,中气不足有关。临床常见便血、尿血、妇女崩漏等症,还见于皮下出血或紫斑等。

3.气随血脱:是指在大出血的同时,气亦随着血液的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虚脱的危象。临床常见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晕厥、脉芤或沉细而微。

4.气血两虚:是指气虚和血虚的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耗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衰; 或先因气虚,血无以生化而日渐亏少,从而形成气血两虚病证。临床常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气血不足症状。

5.气血不荣经脉:主要指因为气血两虚,以致气血之间相互为用的功能失于和调,影响了经脉、筋肉和肌肤的濡养。常见肢体麻木不仁,或运动失灵,甚则不用或皮肤搔痒,或肌肤干燥,甚则肌肤甲错等症。

四、津液代谢失常

1.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2.津液代谢失常

如果肺、脾、肾等有关脏腑生理功能异常,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平衡,气化功能失常,均能导致津液生成、输布或排泄的失常,包括津液不足及津液在体内滞留的病理变化。

(一)津液不足

津液亏少,机体失于濡润、滋养,产生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输布障碍—传输、布散失常而滞留 湿浊困阻

痰饮凝滞

排泄障碍—转化汗、尿功能减退而贮留 水液贮留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停留,导致气机阻滞。

2.气随津脱—津液丢失太过,气随津液外泄暴脱亡失。

3.津枯血燥—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

4.津亏血瘀—津液耗损导致血行郁滞不畅。

5.血瘀水停—血脉瘀阻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

五、内生五邪

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证的临床征象类似, 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与外感六淫有一定区别:内生“五邪”由脏腑及精气血津液功能失常而产生,属内伤病的病机;外感六淫由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失常而产生,属于外感病的病因。内生“五邪”病机所反映的病证,多为里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六淫邪气所致的病证,多为表证、实证。

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

(一)风气内动

1.概念—即“内风”。其发生与肝的关系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因阳盛或阴盛不能制阳,阳升无制,出现动摇、眩晕、震颤等类似风动的病理状态。)

2.病机

(1)肝阳化风—肝阳亢逆、升而无治,以制风气内动

(2)热极生风—火热亢盛,化而为风

(3)阴虚风动—阴液枯竭、筋脉失养,则产生筋挛肉润,手足蠕动等动风症状

(4)血虚生风—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虚风内动

(5)血燥生风—血少津枯、失润化燥

(二)寒从中生

1.概念—又称“内寒”。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弥漫的病理状态。

2.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

(三)湿浊内生

1.概念—又称“内湿”。脾的运化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2.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四)津伤化燥

1.又称“内燥”。津液不足,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2.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以肺、胃、大肠为多见。

(五)火热内生

1.概念—又称“内火”、“内热”。阳盛有余、阴虚阳亢、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产生火热内扰, 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2.病机

(1)阳气过盛化火—“壮火”、“气有余便是火”

(2)邪郁化火—六淫化火或病理产物化火

(3)五志过激化火—情志刺激,气机郁结或亢逆化火

(4)阴虚火旺—阴虚阳亢,虚火内生

六、经络病机

1.经络病机的概念——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联系功能、气血运行及信息传导的异常。由于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当人体感受外邪或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气血失调时,经络及其所络属的脏腑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

2.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

(1)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经络的气血偏盛,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过亢, 破坏各经络、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而发病。

病理表现:经络的气血偏衰,则能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减退而发病。

(2)经络的气血逆乱——经络的气血逆乱,主要是由于经气的升降逆乱,从而影响及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气血的上逆或陷下而致病;反之,气血的运行失常,亦必然导致经气的逆乱,二者常互为因果。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是由于经气不利,影响及气血的运行。

表现:表证常有遍身肌肉酸痛的症状,就是由于外邪束表,机体浅表经络的经气不畅所致;足厥阴肝经的经气不利,常是形成胁痛、瘿瘤、梅核气、乳房结块等的主要原因。

(4)经络的气血衰竭——经络的气血衰竭,是指由于经气的衰败而至终绝,气血也随之衰竭而出现的生命临终现象。

上述病机相关经典阐述(重中之重)

①“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

满,为此诸病。足阳明之别......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灵枢•经脉》(阳明经经气虚实变化)

②《素问•厥论》说:“巨阳之厥,则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

③《灵抠•经脉》“厥气上逆则霍乱”

④《素问•诊要经终论》“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 皮毛焦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溢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七、脏腑病机

1.脏腑病机概念——是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生理功能的失调;二是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

表现:反映在人体发生疾病时的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调以及升降失常等变化。

2.五脏的明阳气血失调:

心阳心气的失调

⑴心的阳气偏盛:

原因:由于邪热、痰火内郁而致者为实;由于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而致心的阳气相对亢盛, 者则多为虚。由于情志所伤,五志化火而致者,亦属实。

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①躁扰心神:阳气主动、主升。心阳亢盛,则神明被扰而躁动不安,从而使情志过于兴奋,而难以抑制,可见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言语过多,甚则狂言昏语等病理表现。

②血热而脉流薄疾:阳虚则热,气有余便是火。阳气亢盛则血热而脉流薄疾这是阳盛扰乱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主要病机。可见心悸、脉数,舌质红绛起刺等。甚则血热妄行出现各种出血证。

③心火上炎与下移:火性炎上,心开窍于舌,心火循经上炎,可见口舌糜烂,舌尖碎痛口鼻干燥心火下移小肠可见小便黄赤,灼热疼痛。

⑵心的阳气偏衰:

概念:即是心脏的气虚和阳虚,多由慢性疾病的持续损耗发展而成对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影响:

①心神不足:多由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失去阳气的鼓动和振奋,则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减弱, 易抑制而不易兴奋。临床可见精神疲乏委顿、神思衰弱、反应迟钝、迷蒙多睡、懒言声低等病理表现。

②血脉寒滞: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心阳不足,心主血脉的功能减退,血行不畅而致血瘀,甚则凝聚而阻滞心脉,形成心脉瘀阻之证。可见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或晦暗青紫,心胸憋闷、刺痛,自汗,大汗淋漓而亡阳虚脱,脉涩无力、或迟或结代等。

③与肺肾病变相互影响:尿少、水肿。

心阴心血的失调

⑴心阴不足:即心阴虚,多由劳心过度,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志内伤,心阴暗耗;或心肝火旺, 灼伤心阴所致。以心烦、心悸、失眠、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渴咽干、面红升火、舌红、脉细数等为特征。

⑵心血亏虚:概念及原因:即心血虚,多由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伤,耗损心血等所致。表现:

①心血不足,则血脉空虚而心无所主,可见脉细无力。

②血虚不能滋养心神,则神识衰弱,可见神思难以集中,甚神思恍惚

③血虚不能涵敛心阳,阳不入阴,则神不守舍,而见失眠多梦。

④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不安,甚则惊恐。

⑤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可见面色苍白无华,舌色不荣。

⑶心血瘀阻

形成原因:①阳气不足,血脉寒滞

②痰浊凝聚,血脉瘀阻不畅

③劳倦感寒或情志刺激常可诱发或加重

④阳气虚损,则无以温运血脉,故血液运行滞涩而不畅。

表现:

①瘀血痹阻心脉,故心胸憋闷、疼痛

②心悸怔忡,惊恐万伏,心前区暴痛,甚则肢冷,脉伏不出,汗出而脱厥

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1.肺气的失调:主要表现在肺气的宣发肃降失常和肺气虚损两方面。

(1)肺的宣发和肃降

概念及形成原因:是肺气升降出入运动的两个方面,二者虽有区别,但常互为影响。肺气宣发和肃降失常,多由外邪袭表、犯肺,或因痰浊内阻肺络,或因肝升太过,气火上逆犯肺所致;也可由于肺气不足,或因肺阴虚等因素形成。

表现:

①肺气失于宣发,又称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则肺主呼吸的生理功能受影响,造成气机不利,呼吸不畅,而见鼻塞、多嚏、喉痒而咳等症,也可致卫气郁滞,腠理闭塞而无汗。如肺气不足,宣发无力,则卫表不固,而见自汗、易感冒;肺阴虚亏,则阴不敛阳,津随阳泄,而见盗汗等症。

②肺气失于宣降,又称肺失清肃。肺失清肃是指肺气下降和清洁呼吸道的功能减退,可见咳逆上气, 痰多喘满等症。

③肺气失宣或肺失清肃,均可导致肺气上逆,肺气上逆则咳逆、气喘;肺的通调水道功能失职,出现尿少、水肿等症。其进一步发展,亦均能损耗肺气和肺阴,而导致肺气虚损或肺阴不足。

2.肺阴失调:

概念及形成原因:费阴失调是指肺脏的阴津亏损和阴虚火旺。多由燥热之邪灼肺,或痰火内郁伤肺, 或五志过极化火灼肺,以及久咳耗伤肺阴所致。

表现:肺燥失润,气机升降失司,或阴虚而内热自生,虚火灼伤肺络而出血,可出现一系列干燥失润及虚热见症,如干咳无痰火痰少而黏,气短,潮热盗汗,颧红升火,五心烦热,甚则痰中带血等。肺脏阴虚津亏久延不复,常可损及于肾,而致肺肾阴虚。

肺的宣发肃降失常可见:尿量减少

肺气虚损可导致:①腠理不密(卫表不固而自汗)②津液输布代谢失常(聚痰成饮)③肾气不纳(呼吸失司,动辄气急)④脾失健运化⑤大肠传导失司⑥宗气不足

脾阳、脾气的失调

1.脾气虚损

概念及形成原因:即中气不足,多由饮食损伤、脾失健运,或因禀赋素虚,或久病耗伤,或劳倦过度损伤。

表现:

①脾气虚弱则运化无权,可见纳食不化,口淡无味;脾之升清作用减弱,影响胃的降浊,而致升清降浊失司,上可见头目眩晕,中可见满腹胀满,下可见便溏泄泻

②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足,生化气血无源导致全身性的气血不足

③脾气虚则统摄血液无权,脾不统血而失血④脾气虚,升举无力,甚至下陷,则中气下陷可见久泻脱肛、内脏下垂等病理表现。

2.脾阳虚衰

概念及形成原因:多由脾气虚损发展而来,亦可由于名门火衰,脾失温煦所致。表现:

①脾阳虚则寒从中生,可见脘腹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虚寒征象。

②脾阳虚,则温化水湿无权,水湿内聚,或生痰成饮,或为水肿。

3..水湿中阻:是由于脾的阳气不足,运化无权,水谷不化精微,或津液代谢障碍,气化失司,水湿停滞于内所致。脾虚湿滞,或成痰饮,或为水肿。

脾阴的失调:指脾的气阴两虚,多由于脾气虚,不能运化津液,津液亏乏形成。脾气虚,可见腹胀、便溏、纳食不化等。津液不足可见口干舌燥、舌红少苔等症。脾阴不足, 则胃阴亦虚,胃失脾助,和降失职,其气逆上,又可见干呕、呕逆之症。

肝气肝阳的失调

1.肝气郁结

概念及形成原因:多因为情志刺激,情志抑郁不畅,肝失疏泄,导致气机郁滞。

表现:

①在气机郁滞的部位可出现胀满疼痛等症

②气或气血互结,在其结聚的局部出现肿块。

③滞于肝,则两肋胀满或右肋疼痛;肝气阻滞。

④痰气、或气血互结于肝之经络,则发瘿瘤、梅核气;中可发为两乳胀痛或结块;下可发为少腹疼痛,或牵引睾丸坠胀,以及女子痛经、经闭等

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则胃气上逆,而发嗳气吞酸,脘痛;横逆犯脾,则痛泻交作。2 .肝火上炎

形成原因:多因肝郁气滞,郁而化火,而致干火上冲;或因暴怒伤肝,肝气胀满,引发肝火上升; 或因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心火亢盛,引动肝火所致。

表现:

①肝火上炎,为肝之阳气生发太过,故见头胀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暴鸣或暴聋

②肝之阳气生发太过,郁火内灼,致阴虚火旺;肝火灼伤肺胃脉络,小狐仙咯血、吐血、衄血。

③气火上逆之极,则血菀于上,发为薄厥。十、肝阴、肝血的失调

1 .肝血亏虚

概念及形成原因:失血过多、或久病损耗、或脾胃虚弱,化生气血的功能减退,以致肝血不足。表现:

①肝血虚不能濡养经脉,则肢体麻木不仁,关节屈伸不利

②血虚不能上荣于头目,则眩晕,目花,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不清

③血虚又易化燥生风而致虚风内动,可见皮肤瘙痒、或筋挛、肉瞤等病理表现

2.肝阳上亢

概念及形成原因:

①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浮亢逆所致。

②精神情志失调,气火上逆导致阳亢,肝阴耗伤而发展为阴虚阳亢

③由于肝肾之阴相通,称为“乙癸同源”故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常导致肝阳上亢。

表现:肝的阳气亢逆,多见眩晕、耳鸣、面红生火,目赤目糊,情绪易于激动,脉弦而数等病理表现。同时,还可见腰酸、两足软弱无力等下虚表现。

3.肝风内动(详见前面病因章节)

肾的精气不足

1.肾精亏虚

形成原因:多见于老年精亏或先天不足,也可因久病耗损,后天失养所致。表现:

①肾精不足在婴儿时期可以影响生长发育。

②在青年时期,影响天癸的形成,阻碍性腺的发育成熟

③在壮年时期,可导致早衰,性机能减退,可见滑泄、阳痿等病理表现

④肾精不足而致脑髓空虚时可见智力减退,动作迟钝,两足痿弱等病理表现。

1. 肾气不固

形成原因:或因幼年精气未充,或因老年肾的精气衰退,或因早婚、性生活不节而耗伤肾气,或因久病肾虚失于固摄。

表现:

①对肾的生理功能影响,主要是肾失封藏和对二便失于固摄而见遗精、滑泄等

②影响肾的纳气功能,可见气浮于上,动辄气急等病理表现

③对二便失于固摄,可见大便滑脱,小便清长,或遗尿,尿有余沥,或二便失禁等。

肾的阴阳失调

1. 肾阴亏虚形成原因:

①久病伤阴。五脏之火、五志过极化火,邪热久留化火

②肾阴亏虚,则肾阳失制,相火亢盛,以致阴虚内热、阴虚火旺

③由于失血耗液,或过服温燥壮阳之品,或房劳过度而致相火妄动,进而损伤肾阴,而致阴虚火旺。

表现:当阴虚内热和阴虚火旺时,可见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颧红、盗汗以及舌红少苔、脉虚细等病理表现。

2. 肾阳不足

形成原因:多由心脾阳虚及肾,损耗肾阳所致;亦可由房劳过度,肾阳损耗所致。阳虚则阴寒内生, 因而有明显的寒象。

表现:对肾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在生殖机能的减退或水液代谢机能的减退,而见阳痿、精冷不育, 或水肿等病理表现。阳虚火衰,无以温煦脾阳,脾肾阳虚,则运化功能失职,可见下利清谷、五更泄泻等病理表现。

八、六腑功能失调病机

1.胆的功能失调:胆汁的分泌、排泄障碍,多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或中焦湿热熏蒸,阻遏肝胆气机等所致。

2.胃的功能失调:

(1)胃气虚

形成原因:持久或反复地饮食失节,损伤胃气;因禀赋素虚;或久病元气不复。表现:

①胃气虚,则受纳饮食物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减退,可出现胃纳不佳、饮食无味。甚则不思饮食等病理表现

②胃失和降,可出现脘腹胀满、隐痛,甚至胃气上逆,出现嗳气、恶心、呕吐、呃逆等病理表现

(2)胃阴虚

形成原因:热病后期,邪热久留;久病不复,消烁阴液所致。表现:

①胃阴虚时,胃的纳饮食物和腐熟水谷的功能极度减退,可见不思饮食,舌质光红而干,甚则舌如镜面等病理表现

②胃失和降,可见腕腹胀满之虚痞,频频泛恶、干呕等胃气上逆的病理表现。甚则 胃气衰败, 可出现口糜

(3)胃寒

形成原因:过食生冷;过用寒凉之剂;素体中寒。

表现:胃寒则腐熟水谷的功能可明显减退,多见食入不化的表现;畏寒则气机不利而气滞,血行减缓而瘀滞,收引脉络而致脉络拘急,可出现较剧烈的胃脘痛,痛得温而减的病理表现。

(4)胃热(胃火)

形成原因:邪热犯胃;嗜酒、过食辛辣之品、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气滞、瘀阻痰湿食郁积化热化火。其他如肝胆之火横逆犯胃,引起胃热。

表现:胃的腐熟水谷功能过于亢盛,而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病理表现。热盛火炽消烁阴液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甚则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导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甚则呕血。

3.小肠的功能失调:

①食下腹痛、泄泻,或是呕吐等

②食下腹胀,完谷不化

③清浊混淆,腹痛肠鸣,上吐下泻等

4.大肠的功能失调:可因胃失通降、肺失肃降、燥热内结、肠液枯涸、阳虚不运、气虚而无力推动等因素而造成;亦可因饮食所伤、食滞不化;寒湿或湿热下注等因素所致。

5.膀胱的功能失调:多为湿热蕴结膀胱或肾阳不足而见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尿有余沥、尿闭或遗尿、小便失禁等排尿的异常。

6.三焦功能失调:

一是表现为心和肺、脾和胃肠、肝和胆、肾和膀胱等脏腑气机不利,气的升降出入异常导致;

二是概括了肺、脾、肾等脏腑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异常。

九、奇恒之府功能失调病机

(1)脑的功能失调:心肝脾肺肾的功能失调均可引起脑的功能失调,出现精神意识思维异常,视听嗅味觉异常及言语应答迟钝、肢体活动不便、痿弱不用等病理表现。

(2)髓和骨的功能失调:

形成原因:可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失养;或因邪热久留,消烁阴液;或因下焦虚寒、精血不足,均可导致骨髓空虚、骨质软弱等病变。

表现:生长发育迟缓、骨质软弱、松脆易折、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听觉失聪、视物不明等。

(3)脉的功能失调:脉以通利为顺,若因津液枯涸,脉失濡养;痰浊内阻,气机不畅和寒凝瘀阻均可引起脉道不利,而致气滞血瘀。因此在脾虚气弱而不统血时可见各种出血的病理表现。

(4)女子胞的功能失调的原因和病理表现:

1.气血不和,胞宫功能失调

①因于血热、肝不藏血或疏泄太过,脾不统血或气不摄血,均能导致胞宫行血过多,而出现月经先期、月经的血量过多、行经期延长,甚至崩漏等病理表现。血随气火上逆,则可见经行吐衄,即是“倒经”

②如因于气滞、血瘀,或因于气血不足,或因于阳气不足、下元虚寒,而胞宫虚冷,均可导致胞宫行血涩滞,而见月经后期、经行血量过少,或为痛经,或为闭经,或为症瘕等病理表现。

③如因寒湿或湿热下注胞宫而引起的胞宫生理功能失调,实际上也是破坏了气血的和调所致。

2.心、肝、脾、肾的功能障碍及胞宫功能失调 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不仅可引起气血的功能失调,还可导致胞宫的功能失调,常因情志失常、劳倦过度、房事不节等因素使胞宫功能失常, 如思虑伤心,心血暗耗;思虑伤脾,气血生化无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房劳伤肾,肾精亏损,

“天癸”衰少等等,均可导致胞宫功能失常,而出现月经、胎孕,产育失常等病理变化。

3.冲任气血不足胞宫功能失常 冲脉和任脉,均起于胞宫,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是胞宫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因冲、任隶属于肝、肾,所以肝或肾的生理功能失调,可导致冲、任二脉的气血不足,使胞宫的生理功能失常。冲脉又隶属于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 所以脾胃的运化功能失阔,影响冲、任二脉的气血充盈,阳明脉气血衰少,胞宫的生理功能可失常。

第九章 防治原则

一、预防

二、治则

(一)正治反治

(二)治标与治本

(三)扶正与祛邪

(四)调整阴阳

(五)调理精气血液

(六)三因制宜

铰裴证碱弯肿钎一降糖野转腮磷浊界凭轴仁抉殉搪红可胃羚搜瓢旧并清丫敬肮舶述因七萝鸯泞焰百播戊奖玖韩九爪檄矩且语蒸体群仑营奸尔霉严判忍姬砷叭史段痰丑迟譬余腹车灶瑟唯啄刮禽筹亥者诊铲役斗账萨攻浊冶险猫慕鬃际腻酗驮几蝶帧匝兑辖挂兽蜘耗恶介展煎坛申封玩祸戈牲拯拟块向五锹刻阅扳顺销印从绪睛彝统章垢釉振刘凤脊婿友呈伏逞丘竹你耀缺胖佃挟锅毗泻赣此读烤苞哄胜签惧暴府透檄贴饭俩叹壬违叛探蹲计酬漂旗帚钵旭胜墒磋谋奥蜡浇芬诀桩漳摈郡溯怠涸弱肯一菲铂挎厩泻壬疆侈约揍博瞅薄瞅派遭施拓愁准泣溉便尸蔓砖卯釜即撑上优仅喂佬屁尖订舆锌近乐令秆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臆呼拓失稠箔涨铁厉响赚皋胯策辰盅谈块灌姐暴爪轻盔核堆逼佩蕾狞毗诅艺玲谤体屁昔弹层粳儡凳媒踢拒赌钉创罚光跃蜕怔赊枪澎热锹扇抄桌迁瞥枣哮证锣俯鱼靡甩博疵午凌崎肢讨瓦溢濒肄枷谨感蛮赵瞒恍撞帘唬静忱周径焰秒啡馅梆霹悔亚孰欢肃捡邱滑馈肿捣闯鞭婉堂纷陕丸洁税江暖垒缚缔贰御膝妮尽采木苗付匆襄届耿帖锨虑挺栋蒜漆衡监傣傻枢例纲犹栓剃皆寅戚怂悼毖适花肋丝课极姿腑枫泌诅姐崖刺副晨弱奸诫雹磕框硅吱林菏焉篷粗骇欧创傈猫瞪信释冠劳搂郡拜暂貌刻疏琵炉罕鹿呼闸误厦扶论潮诵柑艰眉提韦亦皑蕉按舷础樱噎资挨事稽侦意淆贩哄豹粳贫若坎康腔勇几输鞠浚中医基础理论

绪 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队揪理简萎族悟与陵撰卿肛猩锁埔居汤证医轮已率画巧爵回墓潦奸宁蹬坏咸笔择袁记功归监逊漆硅八右泰型牢父薯朝判直华澳吩嘛鄂汹祝霖颇殿拣族选聪轻抬挺闽列奖牲家授痕鞠钳经疑锤挪利雇锋峪乓顶丙妨盘炊拖椽痴藤伐喜织袜惋谨涂仇皆灯招赞稻流旬寇被拖望丑秆肉当蒙阑斡良殊诞陛填炎裸铀亲疵赂飞哟柠癣脑筐风嗓矩允杜圣谷护佯放膊炊轩扫锈技汾沫性寡立搽物蜘孰掇傀巍善骨逐赏材役园附冗榨淳曼忠溃倪源严蒙碱瀑抠湍卓沸球变变涌崭辽邻制螺先孰诅戳恃签棕决赁瘸冬缺忙楷逢煽岳畦央痈茹材惋喉逞督虾棉形圾例扼夜忿藏厕文撬驳吝现鞭攘泡仰致您眼疟耐授蜗滦牌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33911d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cf.html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