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中国古代非西方历史发展道路的特色

发布时间:2010-11-12 13:44: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再认识笔谈认清中国古代非西方历史发展道路的特色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沈长云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讨论,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我看似乎尚不在于给中国古代社会定一个什么具体合适的名义,而在于端正下面这样一种认识,即要不要尊重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要不要把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亦即我们的国情放在重要地位的问题。因为至今仍有不少人把不按照主要是西方所经历的/五种社会形态0的次序来解释中国历史的做法视做不能容忍的/离经叛道0行为。从事情的来龙去脉看,/五种社会形态0说在中国的提出,是同否认中国社会发展有自己的国情亦即特殊性联系在一起的。当年郭沫若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适用性出发,论证中国同资本主义发祥地的西欧同样经历了由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为此,他们曾对那些以/中国国情不同0为由反对/五种社会形态0说的人们展开过批判。我们不否认当年那些反对/五种社会形态0说的人中包含有不少从根本上反对马克思主义暨中国革命的人,郭老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强调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共性,也是无可非议的。在他们的著作中不乏真知灼见,至今仍彪炳史坛。但是,从实事求是的观点出发,我们也应当看到,老一辈史学家毕竟是初次涉足马克思主义,当时许多重要的马恩著作又尚未介绍到中国来,因而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解难免肤浅,也难免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他们在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普遍适用性的同时,往往/走向完全否认中国国情、否认中国历史确有特殊性一面的极端0。这就造成了以后中国历史研究,尤其是有关中国社会形态的研究长期忽视中国历史特点,忽视中国国情的错误倾向。时间过去了五六十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一直未曾对这一错误倾向作过认真清理,以至我们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演进的估计仍基本停留在三四十年代的水平上,教科书上的许多结论还是几十年一贯的老调子。在中国是否按/五种社会形态0依次演进的问题上,长期以来争论最激烈的,莫过于中国古代是否经历了奴隶社会。迄至今日,在从事古史研究的学者中,可以说坚持中国古代有过一个奴隶社会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因为越来越清楚的史实表明,无论是作为商代主要劳动生产者的众人,还是作为西周春秋主要劳动者的庶人,都不是什么奴隶;至于战国秦汉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是为国家提供租赋徭役的自耕小农,这也是越来越清楚的史实。甚至许多过去在古史分期讨论中主张中国在某个历史阶段经历过奴隶社会的人们,也逐渐放弃自己曾经坚持的观点。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过去本来就不那么赞同中国古代有过一个奴隶社会的说法,但迫于政治气候,只好采取一些特殊方式曲折表现自己的意思。这里面最突出的是一些/西周封建论0的学者。我的导师、著名的西周封建论者赵光贤先生对我说,他原想写一本5商周社会辨析6,但感到商代社会不好说(即不好把它说成是何种社会形态),所以就只写了5周代社会辨析6。但是他支持我的中国无奴隶社会说的观点,当我80年代初还在念他的研究生的时候,他就打算指导我写一篇5中国无奴隶社会论6的论文。四川大学徐中舒先生的研究生介绍说,徐老实际也是采取的这种做法。他支持张广志在四川大学学报上发表中国无奴隶社会说的文章就是证明。最近,我又拜读了何兹全先生的新著5中国古代社会6,这位著名的魏晋封建说的代表也表示要##2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2822100bed5b9f3f90f1c9d.html

《认清中国古代非西方历史发展道路的特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