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正数和负数》优质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0-06-17 09:16: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初中七年级《数学》的第1章第1节  人民教育出版社 

《正数与负数》是在学生对温度有一定的认识,对负数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我将确定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教学本节课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它们是怎样产生的,数0表示着怎样的意义及能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因为授课的对象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数学有了一定的概念,但因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三类: ①认知目标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②能力目标 

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③情感目标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从不同角度对有理数分类,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着新课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②教学难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二、教学对象分析 

对象:初中七年级学生 学生特点: 

学生刚刚升初中,基础不一,为了能让学生都吸收本节课的知识,我采取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的讲解中,我采用了讲授法与发现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情境创设法:通过情境创设,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2)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研究实际问题→认识负数→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及数学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引入课题     (2)新课讲解    (3)课堂练习       (4)知识小结       (5)布置作业

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1) 引入课题(3min) 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首先展示一张标有气温的地图,同时说“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天气预报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就接着说,“那你们看看这张地图上的数字,它们有着怎样的区别呢?”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其特点,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及时提出:“那你们知道它表示什么意义吗?”观察学生的反应,引入本节课所要讲解的课题。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情境中主动、积极的接受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就可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

在创设了情境,明确了学习任务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主要从以下方式进行讲解:从旧经验中引导新学习

首先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互相补充回答。接着,教师指出: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日常生活中,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为了表示一半的事物,我们经常用1/2;为了更能准确的读取尺子上的数值,我们经常要用到小数;当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我们总是用0来表示。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来表示的。 像零下温度、低于海平面某地的海拔高度等等,我们如何去表示呢?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5℃ 要表示这两个温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可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那我们又如何去区别它们呢  接着再进行课本内容讲解;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旧知识,同时也引导他们发现在所学过的知识中,没有找到相关的知识来回答我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课堂在一个在一个积极、主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3) 课堂练习(20min) 

教师活动: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再提问一两个同学 

设计意图: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肯定答对的同学,纠正错误的同学 下面是详细的阐述: 

学生在明确了教学任务,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知识之后,就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欲望,这时教师应把握时机让学生独立练习,而在学生练习的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提问一两个同学,肯定他们的能力及纠正其存在的错误,这样学得好的学生感觉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会更加的努力,同时可以让那些自学能力差的学生及时的学到新知识,不至于掉队。 

4) 知识小结(5min) 

 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详细阐述: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用“这节课,我学会了……”、“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会做……了”这样的形式来让学生总结,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纠正或提示学生,并且显示相应的内容以课件形式展示出来。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总结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使知识成为一个体系。

5)布置作业(2min) 

 拓展练习:布置有点难度的作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详细阐述: 

在本节课讲授结束后,我将给学生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较有难度的作业,让学生在自我独立完成作业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可以从中发挥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思维。 

五、教学效果预测 

上面是我对《七年级数学》的这一小节的授课方式,最后,我对本节课进行预测,总结如下: 1)通过情境创设,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使用讲授法和发现法,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从不同角度对有理数分类,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 3)让同学们独立完成练习,意在加深同学们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 4)最后小结及布置作业,让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258aae4ff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aa.html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正数和负数》优质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