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

发布时间:2016-06-28 10:26: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陈玉华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辉煌的历史。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2)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3)学习作者在观察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针对本文篇幅较长,我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利用高年级学生会预习的优势,在教学设计上决定有一定取舍,直奔中心,突出文章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采用直奔中心段落的教学方法。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在教学我抓住全文的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开教学,由复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入手,然后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4—9),引导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悟语言文字的生动与准确。

针对这一教学重点,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大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着怎样的鲜明形象?仔细读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兵马俑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保证一定阅读时间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的兴趣虽然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但是由于交流汇报占了许多时间,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倒是少了,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做表面文章。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问题设计得不够合理,而且教学没有抓住重点。每个自然段的教学时间几乎是平均分配,教学节奏没有变化。或许,在教学中,我可以先以“将军俑”为例,具体分析一下他的鲜明形象,并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再让学生照样子来介绍分析其它的兵马俑。这样做才是真正“授之以渔”,而且也不至于让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其次立足课堂延伸课外。人们常常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生活处处皆语文。”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世界,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教学目标中说要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想,仅仅凭借书上的介绍肯定是不够的。要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就得对秦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因此我在课前引导学生收集了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课上让孩子们在介绍不同类型与个性的兵马俑时,才能将收集的资料与书上内容有机结合。课后我设计的作业是:准备以导游身份,写一篇导游词,结合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向周围人介绍秦兵马俑。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更加深了理解。

第三,读写结合,启迪学生的想象。课文第10自然段,我引导学生结合省略号展开想象的翅膀,

总之,只有将语文的课程内容与课文内容有机的整合,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197b4ad2e3f5727a4e96286.html

《秦兵马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