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运动和力》全章8节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9-03-20 09:23: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二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 运动和能的形式

【教学内容】

浙教版《科学》第二册第2章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运动的多种形式和能的多种形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等运动形式,从而确认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2.能结合实例说明动能、势能、化学能、电能、光能的存在,从而确认能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通过事例让学生确认各种形式的运动和能。

【教学难点】

确认各种形式的能。

【教具准备】

小车、钩码、细绳、定滑轮、饮料罐、橡皮筋、吸管。

【学生课前准备】

按图2-9制作一个玩具。做一个风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自然界中,万物都在不断的运动中。那么,运动有哪些形式?听说过能吗?能有哪些形式?现在学习这部分内容。

二、 学习新课

运动和能的多种形式

1.运动的多种形式:(1)小组内说说你见过的运动。(2)自读课文和插图。思考运动有哪些形式?(3)分组讨论,机械运动有哪些特征?运动有哪些形式?(教师参加讨论)。交流讨论结果。(4)小组内试举一例上述运动。

2.能的多种形式:(1)学生在室外展示自己的玩具,并思考是什么原因使玩具运动的。(2)演示图2-82-9的实验,思考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3)自读课文,分组讨论上述“思考”题(教师参加讨论)(4) 交流讨论结果。(势能可以积蓄,可以转化为动能;风是流动的气体,风使风车转动,流动的气体也具有动能。(5)读图2-6,你知道该图的故事吗?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讲故事谈发现。(我国劳动人民利用水利的故事。流动的液体也具有动能。)(6)分组讨论,说说能有哪些形式?能量可以储存吗?试举一例说明。机械能包括哪些能?你家里要消耗哪些能?(能的形式有:动能、势能、化学能、电能、声能、光能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能可以储存。)

三、小结本节所学内容

小结()

四、作业

1.49123题。

2.谈谈你见过哪些运动,它们都具有哪些能?

第二节 机械运动

第一课时 运动和静止

一、学情分析

在前一节中学生学习了运动的各种形式,学生对运动和静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认识上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运动和静止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从而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再提出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引出参照物的概念。结合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来判断参照物,学生兴趣往往比较浓厚,但参照物的选择只要让学生有常识性了解即可,不必展开。

机械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让学生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是物体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学生接受这个概念是有困难的,主要让学生接受用这种浅近的说法来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要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知道什么叫参照物。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能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将机械运动划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能够根据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将直线运动划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2. 过程与方法: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投影课本第51页阅读材料------《手为什么能抓住飞行中的子弹》。组织同学阅读。

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1  什么是机械运动?

科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也有位置的变化。科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提问: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教师: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真的就那么简单吗?

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投影课本图2-17观光电梯。

思考:为什么对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有不同的看法?

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电梯里的人,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电梯里的人是在做机械运动。说电梯里的人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人的运动情况时,选定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电梯里的人认为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学生:以电梯为标准,乘客相对于电梯的位置没有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地面上的人认为乘客是在运动,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学生:地面上的人、路面、路旁的树木或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的位置在改变,所以地面上的人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事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了一个标准,即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平时人们在描述运动或静止时都没有指明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但参照物都是存在的。

练习:

⑴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依据的参照物是什么?

⑵说“乌云遮住太阳”又是以什么为参照物?

⑶将一支笔放在书本上面,将书本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问这支笔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说出参照物。

教师小结: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就不同。!!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

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这说明所选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

3.匀速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便于研究,人们将它们分成简单的几类。

⑴读图2-182-19,你能发现汽车和过山车的运动有什么不同?(要求找出它们的差异)

根据物体运动的路线的形状,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一般说来直线运动比曲线运动要简单的多,但直线运动也千差万别。

⑵请大家读图2-20,比较两辆汽车运动存在的差异。

小组讨论后回答:甲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这种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运动快慢不相等的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那么我们可以根据什么标准来将直线运动进行分类?

教师小结:根据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直线运动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百米跑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跑到终点,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三)课堂小结

1.机械运动的定义。

2.参照物的选择。

3.机械运动的两级分类。

四、评价与反馈

1  学校举行的运动会上,我们是用哪一种方式来比较参加100米赛跑的同学谁跑得快?

 2  一诗句是这样写的“坐地日行八万里”,你是如何理解这诗句的?

拓展资料

参考系

亦称参考系参照物,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其机械运动而选作标准的另一物体或物体群,叫参考系。对于物体运动的描述和研究,只有在选定参考系后才能正确进行。同一物体的运动从不同参考系看,往往是不同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在运动学中,对于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研究同一物体运动时,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是否简单有很大的关系。在研究物体在地面上的运动时,人们常根据习惯取地面为参考系,而研究行星运行时,常把太阳取为参考系。动力学问题通常选择惯性参考系。

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是人为发射的一种卫星,它相对于地球静止于赤道上空。从地面上看,卫星保持不动,故也称静止卫星;从地球之外看,卫星与地球共同转动,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故称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距赤道的高度约为 3.58×107m,线速度的大小约为3.08×103 ms

     发射同步卫星需要有高超的技术,一般先用多级火箭,将卫星送入近地圆形轨道,此轨道称为初始轨道;当卫星飞临赤道上空时,控制火箭再次点火,短时间加速,卫星就会按椭圆轨道(也称转移轨道)运动;当卫星飞临远地点时,再次点火加速,卫星就最后进入相对地球静止的轨道,如图所示。

  若把三颗同步卫星,相隔120°均匀分布,卫星的直线电波将能覆盖全球有人居住的绝大部分区域(除两极以外),可构成全球通讯网。

目前已经有十几个国家和组织发射了100多颗同步卫星。19844月,中国的同步卫星发射成功。

第二课时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学情分析

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有定性的比较和定量的比较。教材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获得比较物体快慢的不同方法。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时,通过只提供一辆小车向学生提出解决两辆小车运动路程和时间不相等的矛盾,为建立速度概念奠定基础。速度公式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一个用字母来表达数量关系的公式,对此学生可能不太习惯。速度的单位是一个组合单位,学生也是第一次见到,教学中要注意强调,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学习这块知识,速度公式的变形在此可以降低要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学习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只提供一辆小车向学生提出解决两辆小车运动路程和时间不相等的矛盾情景,使学生体验速度概念建立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首先说明,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个重要问题。赛跑时,谁得冠军,看快慢。汽车、火车、飞机运动的快慢也是人们所关心的。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围绕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进行思考。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路。

问:蜗牛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自行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沿直线飞行,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何区别?

答: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问:步行人和骑车人同时由同地出发,假如手中没有钟表,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答:只需观察他们哪个在前。

教师归纳: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远的人运动得快。

播放动画片---百米赛跑片段。

问:百米赛跑时,如何比较运动员们运动的快慢?

答:测量出100m的距离,让运动员们同时起跑,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

问:如果有好几组运动员比赛,他们怎么比较运动快慢呢?

教师归纳:因为通过路程都是100米,是相等的,用的时间短的人运动得快。

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那么,我们应当怎样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每组给两辆快慢不同的玩具小车AB,四位同学一小组,利用它们来寻找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二)探究实验

1议一议:怎样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

小组交流后得出: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的两种方法

1)比较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长短,通过路程长的运动较快,反之较慢。

2)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用的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长的运动较慢,反之运动较快。

2做一做:定性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

思考:这两种方法存在着什么缺陷?

3想一想:如何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测量哪些数据?用什么测量工具?

4试一试:每组只给一辆小车,利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有关数据。

提问:

你认为可以只用运动时间的长短来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吗?为什么?

你认为可以只用通过路程的长短来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吗?为什么?

5.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问:怎样定量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师可启发学生回答: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况下,1秒内通过的路程多的物体运动得快。

(三)速度

1.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速度的计算公式v= vt分别是英语单词速度和时间的第一个字母,s是德语移动距离的第一个字母。

3.关于速度的单位,要说明它是依据公式v= 得到的。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所以速度的单位是路程的单位除以时间的单位。如果路程的单位用米,时间的单位用秒,速度的单位就是“米/秒”。如果路程的单位用千米,时间的单位用小时,速度的单位就是“千米/时”。

问:“米/秒”和“千米/时”这两个单位之间有怎样的换算关系?

介绍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并推导出:1米/秒=3.6千米/时

教学中要注意纠正有些学生说“速度是每秒××米”或“速度是每小时××千米”的习惯。

4.读一读:阅读课本图2-22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感受这些物体的运动快慢。

5.例题教学

分析:(如何通过读图获得解题所要的信息)

汽车在两块指示牌之间通过的路程是牌上这两个数据之差。

汽车通过两块指示牌所用的时间是两次时钟读数之差。

根据速度公式统一单位后求解。

(四)平均速度

讨论:用速度公式能够精确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吗?

师:虽然无法用一个速度值来描述物体在不同时刻运动的快慢,但可以利用公式得知一段时间内或一段路程上运动的平均快慢,由公式v= 算出来的速度称为平均速度。严格说来,

任何一个平均速度总是对应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离开了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平均速度就失去可意义。

(五)课堂小结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2.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

3.速度公式的应用。

4.平均速度。

四、评价与反馈

1.看着刚刚学会爬行的孩子在地板上爬行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下表是小明记录兰兰和敏敏爬行时的情况,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1) 是匀速爬行的,他爬行的速度是

2)请描述另一个孩子的爬行情况 。他俩爬得较快的是

时间(秒)

1

2

3

4

5

兰兰爬行的距离(米)

0.3

0.5

0.75

1.25

1.75

敏敏爬行的距离(米)

0.4

0.8

1.2

1.6

2.0

2.根据天气预报,强热带风暴的中心距某地160千米处,正以20千米/小时的速度沿直线向该地接近。预计多少时间后强热带风暴的中心到达该地?

3.下雷雨时如果我们看到的闪电和听到的雷声相隔2.5秒,则雷击的地方离我们大约有多远?(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

 

四、拓展资料

音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斗机的最大速度,已超过每小时700公里.要进一步提高速度,就碰到所谓"音障"问题.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数值是有变化的。飞行高度不同,大气温度会随着高度而变化,因此当地音速也不同.在国际标准大气情况下,海平面音速为每小时1227.6公里,在l1000米的高空,是每小时1065.6公里。时速700多公里的飞机,迎面气流在流过机体表面的时候,由于表面各处的形状不同,局部时速可能出700公里大得多。当飞机再飞快一些,局部气流的速度可能就达到音速,产生局部激波,从而使气动阻力剧增。

  这种"音障",曾使高速战斗机飞行员们深感迷惑。每当他们的飞机接近音速时,飞机操纵上都产生奇特的反应,处置不当就会机毁人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的"喷火"式战斗机和美国的"雷电"式战斗机,在接近音速的高速飞行时,最早感觉到空气的压缩性效应。也就是说,在高速飞行的飞机前部。由于局部激波的产生,空气受到压缩,阻力急剧增加。"喷火"式飞机用最大功率俯冲时,速度可达音速的十分之九。这样快的速度,已足以使飞机感受到空气的压缩效应。为了更好地表达飞行速度接近或超过当地音速的程度,科学家采用了一个反映飞行速度的重要参数:马赫数。它是飞行速度与当地音速的比值,简称M数。M数是以奥地利物理学家伊·马赫的姓氏命名的。马赫曾在19世纪末期进行过枪弹弹丸的超音速实验,最早发现扰动源在超音速气流中产生的波阵面,即马赫波的存在。M数小于1,表示飞行速度小于音速,是亚音速飞行;M数等于1,表示飞行速度与音速相等;M数大于 1,表示飞行速度大于音速,是超音速飞行。

第三节  力的存在

第一课时 力的作用效果

从这节内容开始学生要接触力,力在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存在,学习力的知识要从感受力的存在开始,认识力是今后学好力的其它知识的基础。

一、学情分析

1  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一些浅显的认识,但有的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

感受到力的存在,最好是根据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存在的一种方法,从大量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判断力的存在的方法——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⑴有的情况下,力作用下物体的形状改变无法察觉,需要对微小的形变放大。⑵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较难理解。

2  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两个有关力存在的具体表现:

l)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子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力既具体又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不要出现力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去逐步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从力的作用所产生的现象概括出力作用的两种效果,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能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认力的存在。能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事实,确认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能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解释有关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

认该事物存在的一种方法,尝试简单的归纳。利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动手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察与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习惯,利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三、教学设计

  (一)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你们一定了解了很多关于力知识,也一定还有很多不清楚的问题,现在请你们四人一组交流一下,有哪些你们还不清楚,把想要知道的问题写下来。(学生交流并记录)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

①什么是力?

②力是怎样产生的?

③力有哪些种类?

④力的大小怎样测量?

⑤我们怎么知道有没有力?

……

学生的问题肯定还有很多,不过有些问题你们在小学常识中已经有所了解,有些问题你

们可以相互之间交流回答。(留2~3分钟时间由学生互问互答)

筛选问题: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一下子全部回答,今天我们先来解决如何来确认力的存在的问题。

问题:我们如何来确认力的存在呢?

  (二)力的存在

教师:我们根据电灯发光、电热丝发热就能确认电路中有电流;根据小磁针发生偏转来确认磁场的存在。在科学研究中我们经常根据某事物所产生的效果,来确认该事物的存在。那么对于力的存在,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来证明呢?

1.【做一做】

⑴把重物提起来要用力,你在用力时手的肌肉有什么感觉?(肌肉紧张)

但是在大量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例如,用磁铁去靠近小磁针,你们发现了什么情况?这能说明有力存在吗?

⑵投影:树动知风图片,能说明有力存在吗?

⑶请大家动手做一下可以证明有力存在的实验:

 手拉橡皮筋

 手压矿泉水瓶使之变瘪。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教师也可补充其他具有启发性的实例,如: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手用力弯锯条,锯条受到力时变得弯曲;手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这些都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议一议】

  学生讨论:以上实验或事例是通过什么来证明力的存在的?(引导学生围绕物体由于什么原因,发生了什么变化展开思考、讨论)

教师:以上实例中都有力存在,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时物体会有什么效果?

学生:物体的形状会发生改变

教师:有力存在时,物体的形状一定会发生改变吗?我把书本放在桌面上,书本对桌面

有压力,我怎么就看不出桌面的形状发生改变了呢?

学生:物体的形状改变得太小了,所以看不出。

教师:你说的也许是对的,但你要事实证据或通过实验来说服我。

学生:将微小形变放大

教师:你有什么办法使这些微小的肉眼看不清的形状改变让老师看到呢?

3.【微小形变放大实验】

取一只容量为900毫升的扁墨水瓶,罐满染色的水,取带有毛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紧紧地塞住墨水瓶口。

①先挤压扁平的一面,观察毛细管中的液柱高度的变化。

②再用力挤压瓶的另一侧面,再观察毛细管中的液柱高度的变化。

以上实验说明了桌面受到压力时发生了肉眼无法察觉到的微小形变,也说明了物体形状

的改变可以证明力的存在。

问题:除了物体形状的改变可以证明力的存在外,还有什么现象也能证明力的存在呢?

4.【看一看】

指导学生看书本图2-30、图2-31、图2-32,并进行简单讨论。

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教师:乒乓球向自己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不论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还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

发生了改变,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结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可以证明力的存在。

物体由运动到静止

物体由静止到运动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物体的速度由大到小 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

物体的速度由小到大

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思考与讨论:力的作用是否一定要通过物体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产生?不接触产生的力有吗?请举例说明。

地球对周围物体的吸引、磁铁吸引铁块等,说明力的作用并不一定需要相互接触而产生。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做一做】探究实验:

两人一组,每组两只相同的吹足气的气球。

⑴如图2-33所示,两个颜色不同的气球相互挤压,两个气球受压压后都发生了形变,请你猜一下,下面哪些挤压方式能产生这种效果?

A.左球不动,右球压向左球。

B.右球不动,左球压向右球。

C.两球同时向中间压。

实验结果发现:能产生如图2-33所示效果的是

  ⑵演示实验:把钢锯条固定在台钳上,用弹簧将锯条拉弯。

实验结果发现:用弹簧把锯条拉弯时,弹簧对锯条有一个拉力,同时弹簧也被拉长。

2.【议一议】通过上面的两个实验,你对力的作用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汇报交流。

3.【试一试】怎样用橡皮筋来做一个实验,用来说明同样的道理,试试看。

4.【看一看】看书本图2-34、图2-35,并讨论导弹的推力来自哪里、汽车为什么会被撞坏?

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一个力,同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有一个力。

生活中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还有许多,请你举出几个。(如划船、游泳等)

(四)小结

1.物体形状的改变可以证明力的存在。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可以证明力的存在。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评价与反馈

1.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______力,力的效果是______

  2.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是______

  3.玻璃杯落在地上,杯子给地一个力,同时杯子也会破碎,原因是______

五、拓展资料

  从力产生的本质上讲,力是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如果从力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上讲,力的概念可进一步推广为: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引起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力的物质性、矢量性和相互性反映了力的基本属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强调了力产生的物质基础,即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这是力的本质所在。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体现了力的矢量性。牛顿第三定律进一步揭示了物质的作用具有相互性的特点,并总结了这种相互作用所遵循的规律性。

    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直接接触发生相互作用。另一种是通过某种场(如引力场、电场、磁场等)传递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通常把以前一种方式发生的相互作用称为接触力,以后一种方式发生的相互作用称为场力。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性质的不同将力被划分为许多种。其中有的即以力的性质来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分子力、核力等。也有的则以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如压力、支持力、浮力、表面张力、向心力、引力、斥力、动力、阻力等。从本质上讲,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相互作用可归结为四种: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

  重力的本质就是万有引力,分子力、摩擦力、弹力等在本质上起源于物质内部带电的或具有磁矩的微粒间的电磁力,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联系着本质上不同的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第二课时 力的测量

一、学情分析

首先通过力的大小不同它的作用效果也不同,引出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本节主要讲述力的单位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教材首先通过文字和插图说明力是有大小的,因此需要进行测量,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测量力的大小。对于力的单位,课本中只讲了牛顿,因为这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也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由于初中无法讲解牛顿这个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课本中只是给出了单位的名称、符号,并通过例子使学生认识1牛顿的力有多大。

  教材通过对弹力的研究,简单介绍了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教材通过学生实验——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通过几个插图说明弹簧秤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弹力,确认弹力存在的普遍性。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力的测量是由力的大小引入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不难懂得力有大小,为了直观,可以准备一个拉力器,请男女学生各一名分别拉,大家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由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引出力有大小的区别。为了准确地搞清力的大小,就要进行力的测量,并指出在科学中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主要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二)新课教学

  1.力的单位

  教师可向学生直接说明国际上力的通用单位是牛顿,简称牛,要学生记住。并通过举例使学生对1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除了课本中的例子外,还可以补充一些学生常见的例子,例如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对手的压力大约是1牛顿;一个质量是4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400牛顿;也可以让学生拿起两个鸡蛋,感受一下1牛顿的力有多大。

  2.弹簧测力计

  有了力的单位还不够,要测量力的大小还需要有测量工具。测量力的工具是测力计,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秤。

1)弹簧秤的原理

①准备如图所示的一个弹簧,标出弹簧下端所对的位置。

②找学生用力去拉弹簧,弹簧长度将 ,用的力越大,弹簧的长度就

③撤去拉力 ,弹簧将

  教师讲解:我们知道,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弹簧秤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弹簧秤的构造

  把弹簧测力计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也可用大型演示弹簧测力计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外形和内部构造;钢制弹簧、挂钩、指针及刻度。讲刻度时应该明确单位、零刻度线、每一小格、每一大格所代表的示数以及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要强调测量时不得超过量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跟着将指针调零,并读出几个演示的数据。

3)学生实验:练习使用弹簧秤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弹簧秤的量程是:

  最小刻度值为:

  将弹簧秤挂在铁架台上,用手拉弹簧秤秤钩,使指针对准1牛顿处,感受一下1牛顿的力有多大。

  增大拉力,弹簧的长度将 ,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 牛顿。

你的头发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牛顿,你同学的头发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牛顿。

  教师在总结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人的头发的强度因人而易,与人的年龄、性别而变,一般成年人的头发强度大,小孩和老人的头发强度小。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三)总结,扩展

  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科学家胡克和牛顿的生平,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评价与反馈

1.测力计的发展

【课  题】 测力计的发展

【组织形式】 学生活动小组

【参考方案】 

利用网络查找相关信息;调查市场上测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况.总结测力计的发展概况。

【要 求】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2.体验力的大小

【课  题】 体验力不同大小的感觉

【组织形式】 学生活动小组

【参考方案】 

  用测力计等工具体验不同力的大小的感觉;调查市场上测量力的工具和其使用情况。

【备  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五、拓展资料

1.测力计

    测力计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但它们的主要组成部分都是弹簧或弹性钢片。当外力使弹簧或弹性钢片发生形变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指针转动,在刻度盘上就指示出外力的数值。

  如图为一种用弹性钢片制成的测力计的构造示意图。当外力将弯曲的弹性钢片A拉伸时,通过杆B带动齿轮C转动,C又带动与它啮合的齿轮D转动,从而带动指针转动,在刻度盘上指示出力的大小。

 

2.胡克

胡克(16351703),英国实验物理学家、仪器设计师和发明家。他的实验技术精湛,物理思想活跃,他还对当时出现的各种仪器做过重大改进或创新,如显微镜、望远镜、毛发湿度计、航海仪器等,并改进了天文观测时计时所用的摆。他根据弹簧试验的结果,提出固体弹性定律(后经柯西、格林改进为现在的胡克定律),为弹性理论和材料力学打下了基础。他曾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柱的结构,并引入细胞(cell)这一名词。

选自《中学教学实用全书》

 

3.弹力

  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因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或发生弹性形变物体内部相邻两部分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弹力。

    弹力的产生以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为先决条件,因而不可认为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从本质上讲,弹力起源于物质内部带电的或具有磁矩的微粒间的电磁力。

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物体的形变来决定的。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大小成正比。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第四节  力的图示

力这个量与学生学到的其他量不同,力不但有大小、方向,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力的图示的画法对要求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力的图示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教学时宜边教师示范、边学生练习,有一个技能巩固的过程。通过力的作用效果的实例,引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一、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力的大小、单位与测量的方法进行了学习,学生对力有大小比

较好接受,这是学生第一次遇到矢量,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有关,而且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并能说出力的三要素;知道可以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一个力。能用力的三要素解释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为什么不同。会正确作出力的图示年根据力的图示,说出某过力的三要素。了解力的示意图的意义和作用,并会用它来表示具体的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表示一个力的方法,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能力,初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作力的图示的训练,培养认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出发,探求科学真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科学质疑精神。

三、教学设计

(一)问题引入新课

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当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一定会产生某种效果。

⑴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状变化、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请几位学生用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把力的作用效果演示出来:

学生演示:①手拉弹簧,弹簧伸长(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②将一本书向上抛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

教师:投影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实例图片。

⑵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哪些因素有关呢?

分别让一名女学生和一名男同学拉同一个拉力器,让学生观察拉力器伸长程度有什么不同。指出力的大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放映幻灯片,内容为排球比赛、马拉车。提出问题:想想看,除了大小外,还有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二)新课教学

1  力的三要素

【做一做】

学生实验1:用力拉弹簧,一次用力小,一次用力大。体验不同大小的力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力的大小)

学生实验2:用力拉或压弹簧。用力向两边拉与用力向中间压,感受一下两种情况弹簧受力后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力的方向)

学生实验3 :用力推门上的AB点,感受一下两种情况下力作用效果为什么不同?

【议一议】

学生交流:(小组合作)

通过上面的三个实验,你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有什么新的认识?

从具体的事例中分析中得出出力的三要素:为了表示一个力,光有大小不行;还要有方向、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问题:谁能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呢?

【试一试】请几位同学举例说明力的三要素,要求讲清各个效果所对应的要素。

结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2.力的图示

教师:力有三个要素,说某个力有多大,能不能完整地描述这个力呢?为什么?

学生:不能,因为没有反映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教师:现在我用20牛顿的力将图钉垂直压入墙面,如果要你完整地把这个力叙述出来,该怎样叙述?

学生:压力的大小是20牛顿,方向是垂直墙面,作用点在图钉帽上。

教师: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叙述一个力很繁,怎样来表示力的三要素呢?引出力的图示。强调力的作用点是线段的起点,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在科学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图来表示一些现象和过程。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用到过这种方法,如作光路图。

教师:那么我们怎样用简洁直观的图来表示力的三要素呢?

例如开门的窍门,用文字表示不容易讲清楚,而用图就可以简单明了直观地表现有关内容,为了表示力的三要素,我们就用力的图示。在科学上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各个要素,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读一读】

指导学生读图2-44

思考力的大小是怎样表示的,说出力的三要素在图中是怎样表示的。

例题: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受到100牛顿水平向右的拉力,画出这个拉力的图示。

教师一边讲作图规则,一边示范。对于作图的技能练习一定要规范、严格。

⑴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

⑵线段上箭头的方向必须与力的方向一致。

⑶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要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时要标出单位长度表示的力的大小。 

【练一练】

当堂练习

1.重物受到一个25牛顿的竖直向上的提力,画出提力的图示。

2.物体对水平支承面有一个5牛顿的压力,画出压力的图示。

3.用一个与水平面成30°角,向右上方的50牛顿的力拉小车,画出拉力的图示。

学生作图训练,老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有:

⑴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外面。

⑵将表示方向的箭头画在线段之外。

⑶漏掉比例线段。尤其是练习3,与水平面成30°角的拉力的画法是一个难点。

3.力的示意图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关心力的方向,而不太关心力的大小和作用点,这时我们只需在力的方向上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例:悬挂着的电灯受到的力有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画出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第五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利用问题来引出重力,由此吸引学生进一步学习重力的相关知识,重力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最为熟悉的一种力,重力是学习力的其它知识的重要基础。

一、学情分析

重力是学生在学习了力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探索物体为什么会下落而引出的探究学习。它是后面学习力的平衡、压力和浮力等知识的基础。学好这部分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分析、实验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重力是最常见的一种力,是力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对重力三要素的正确理解是学习的关键。其中,重力的方向是一个难点。为了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中应立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活动来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合作互动中自主探索,积极主动地学习,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综合能力。

    在组织教学时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便于学生实验、讨论;学生也可以自由组合,互助合作;通过开展课外小制作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叙述重力的意义,确认重力的方向,确认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G=mg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能叙述式中g的意义,说出g的数值。知道重力的测量方法,会用弹簧秤测物体受到的重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互助合作等实践能力;通过语言表达、解释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与体验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真理的愿望。

教学流程

通过感受性实验引入新课实验探索讨论交流开拓创新课外延伸。

三、教学设计

1  重力

感受性实验引入新课,让学生亲身体验以下实验:

乒乓球离开手的下落;

乒乓球在滚离桌面时会落地;

粉笔头释放后将会竖直下落向;

抛出去的物体总是落回地面上;

水会往低处流。

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产生这些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即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向下的吸引力。

投影: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也叫物重;重力的符号:G;重力是最常见的一种力。

思考:⑴重力的单位是什么?

⑵重力也有三要素吗?(引出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2  重力的方向

【做一做】

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知道,重力的方向是向下的,为了正确理解重力的方向,可以做以

下实验:

⑴如图甲所示,铁架台放在水平桌面上,重锤静止时观察

悬线所处的状态。

⑵如图乙所示,铁架台倾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重锤静止

时观察悬线所处的状态。

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无论铁架台是否倾斜,重锤

静止时悬线总是处于竖直状态。

特别强调,不管外界条件如何变化,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始终保持竖直向下。

结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议一议】

为什么重垂线可以用来检查墙面是否竖直?能用重垂线来制作一个水平仪吗?(出示重垂线、 T字架、三角尺等,请同学用着试试。)

步骤:①把重垂线挂在倒T字架的钉子上。②用三角板在T字架上找出表面水平时的位置。

3  重力的大小

重力有大有小,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桶水比一杯水重,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来测

量,你们猜测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教师: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做一做】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探究实验一: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器材:2~3人一组,4只质量为100g的钩码、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

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先后测出4个钩码的重力,并填在下表中:

钩码数/

质量(千克)

重力(牛顿)

重力跟质量的比值(牛顿/千克)

1

0.10

2

0.20

3

0.30

4

0.40

分析数据:

师: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师: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有什么关系?

生: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成正比;

生:重力跟质量的比值为9.8牛顿/千克;

师:9.8牛顿/千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生: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投影:1.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2. 重力/质量=9.8牛顿/千克。

重力用G表示,单位是牛(N);质量用m表示,单位是千克(kg)9.8牛顿/千克用g表示,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可以表示为G=mgg=G/m,式中的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在粗略计算中,g常取10牛顿/千克。

【练一练】

例:一袋质量为50千克的水泥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强调规范,对典型错误作出纠正与评价。

4  小结

⑴重力的意义

⑵重力的方向

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G=mg

g的数值与意义

四、评价与反馈

1.阿根廷人生活在地球的另一边,看起来是头朝下的,他们为什么不会掉下去?

2.假如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学生讨论)

3.小制作(简单水平仪)或小论文(题目:在没有重力的世界里)

4.关于超重与失重的探究活动

  一、在电梯中做实验

  和同学一起带着家用弹簧测力计到电梯中做实验。先用吸壁钩子,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电梯壁上,测力计钩下挂着质量为0.5kg的重物。

  当电梯静止时,示数是5N;当电梯向上加速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了,可能变成了6N;当电梯到“站”前减速时,示数又减小了,可能变为4.5N;当电梯匀速运动或静止时又回复到5N

  电梯中的弹簧测力计出现示数增大或减小,是物体的质量改变了吗?是地球引力改变到?还是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改变了呢?

  电梯中的有趣现象不仅反映在弹簧测力计上,你自己的身体也会感受到这种现象。你一定会感觉到电梯加速上升时自己对地板的压力特别大;当电梯减速上升时,感觉有些。“轻飘飘”。这种现象同样会发生在宇航员乘座火箭加速时及太空中。

  二、在家中做实验

  (1) 在家用测体重的台秤上做超重与失重的实验。

  先站着不动,读出台秤的示数;接着突然下蹲,读出开始下蹲时台秤的示数变化;再读出下蹲结束时台秤的示数的变化。

  由于整个过程时间很短,要仔细观察并多做几次,并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在一个开口塑料瓶的下部侧壁用图钉打几个小孔,在瓶内灌水之后,发现不断有水从孔中流出,这是因为水受到重力作用对瓶壁有压力的缘故.

然后将瓶子抛向空中,观察其在下落过程中,小孔中有没有水流出,说明原因。 

五、拓展资料

航天员的太空生活

  航天员回到地面后,有人问他们在太空生活中,都遇过什么麻烦?

  大多数人说是处理个人卫生,如洗脸、漱口、刷牙、刮胡子和洗澡等。因为处理个人卫生都要涉及到水,而水在失重环境中形成水滴后会飞起来的。就拿刷牙、漱口来说吧,美国人最初是用一种特殊胶姆糖经过在嘴内充分咀嚼来代替刷牙的,苏联的航天员则是用手裹着毛巾在口腔内按摩擦洗来代替刷牙。这两种方法很简单,但口腔中的细菌不易清除。有一次苏联的医疗人员在给返回地面的航天员检查身体时发现,航天员口腔内存在许多致病细菌,引起了航天医学专家的高度警惕,于是提醒航天员在太空不彻底刷牙是不行的。后来,专家们要求航天员们使用电泳牙刷和特别牙膏刷牙,但直到发明了用密封式吸水法处理水的方式后,才使航天员有了较彻底清洁牙齿和口腔的可能。航天员平时洗脸是用湿毛巾擦洗,所以只有当洗澡时他们才能彻底洗。

  航天员刮胡子也不是一件乐事,因为刮下来的胡碴要飞起来的,一旦不慎胡碴落在空间中则很难清理。所以,他们使用一种密封式刮胡刀,它通过一条密封管同吸尘器联起来,吸尘器能把胡碴吸进废物处理箱中。

  航天员在太空洗澡更为麻烦,但再麻烦也得洗,特别是较长期生活在太空的人。因此,在一些空间站中,都有“洗澡间”,它实际上是由一个不透水的强力尼龙布制成的圆柱型淋浴罩,上连天棚下接地板固定在架上,将整个圆筒支撑起来,顶部有水箱、喷头和加热器。洗澡前航天员要戴好呼吸器(面罩式)、耳塞和护目镜,然后像潜水员那样钻进这个透明的圆柱型罩中.待密封后呼吸器与外界相连,这时可打开水龙头洗澡了。由于没有重力,水是不会自动从喷头中流下来的,需要给水箱中的水加压,使水流通过喷头喷出来,洗完澡的水要被净化吸附装置收集到废水箱中,经净化后再重复使用。

为航天器座舱除尘也是不太容易的,因为在失重条件下,残渣、尘埃不会自动下落,而会在舱内到处乱飞漂浮。除用吸尘器外,还得用湿布擦拭舱内器壁和物体上的灰尘。如果遇上水珠、胡碴、饭碴、甚至粪便等垃圾不慎飞入舱内空间,就得大清理。例如,有一次在航天飞机上做动物实验时,不慎将动物笼中的粪便微粒逸出笼外,在舱内乱飞,结果搞得几个航天乘员不得不像防瘟疫那样,载上口罩、手套、穿上罩衣,用吸尘器吸,用湿布擦,才把这些垃圾除掉。

第六节 摩擦的利弊

一、学情分析

摩擦有利有弊,但学生开始容易认为摩擦因为阻碍物体运动总是有害的。教学时可先问学生,有摩擦好不好?让学生通过讨论,用事实说明摩擦有时好,有时不好。教师再作总结:摩擦有时是有益的,有时有害的。我们应当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的摩擦。对于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如果学生有困难,实验方案可以由教师给出,再让学生亲手做一下。气垫船是利用气垫减小摩擦的典型应用,学生可能不太理解,教学时可以简单地介绍气垫船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事例说明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会产生摩擦力。能说出摩擦力的利与弊,说出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具体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学会研究摩擦力的简单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科学、辨证的观点来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弊,能够想象没有摩擦世界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三、教学设计

(一)悬问征解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有什么办法在不使用任何工具情况下,用手竖直地把一本书提起的同时,将另一本书也“粘”起?

  学生:边思考边动手实验,探求可行方案。

教师:演示右图中做法的同时问学生,为何一本书能“粘”起另一本书呢?

结论:说明两书接触处有摩擦。

教师提问:有摩擦好不好?

学生讨论。用事实说明摩擦有时好,有时不好。

教师总结:摩擦有时是有益的,有时是有害的。我们应当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的摩擦。

引入新课: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为了了解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摩擦:

1.摩擦力

【做一做】

实验(1) 用力将橡皮擦在写有铅笔字迹的纸上滑动,有什么感觉?用不同大小的力试几次,感觉一样吗?

实验(2) 将手掌压在桌面上,并慢慢地拖动,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3) 用手指沿水平方向推桌面上科学书做匀速直线运动。

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受到的桌面阻碍它们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想一想】

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那么两个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是否也存在摩擦力?

实验(4) 筷子提米

问:筷子能将杯子提起,靠的是什么力?

这种摩擦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吗?请举几个例子。

问:上面的例子中的摩擦力都是固体间产生的。那么,液体、气体间会有摩擦吗?

投影: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坠入大气层时因摩擦烧毁的情景图。

⑵船在水中高速航行时的情景图。

为了使学生对气体的摩擦有多大有一个概念,可以补充一个例子:子弹不受空气阻力时可以射到40千米远,子弹实际只能射到4千米远。

讨论得出结论:气体、液体也会产生摩擦力。

2.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有益摩擦吗?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回答问题。

问:增大有益摩擦可采取哪些方法?

生答,师总结: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a、增大压力 b、使物体接触面变粗糙

师提问: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点评。(如果学生有困难,实验方案可以由教师给出,再让学生亲手做一下)

实验方案如下:将直尺用手压在桌面上,尺的一端露出桌沿。用另一只手拉动直尺,可以发现,手对尺的压力越大,越难将尺抽出。

师提问:除了书上例子,你们能说出一些增大有益摩擦的例子吗?(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参与讨论)

增大压力:自行车下坡,用力捏刹车,使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增大,从而增大刹车皮与钢圈间的摩擦力,使车轮不再滚动;将传送带的皮带张紧等。

使接触表面变粗糙:天平的调节螺母刻有条纹;刀柄刻有花纹;钢丝钳口刻有花纹;冬天结冰的时候,汽车运动加防滑链等。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摩擦毫不例外地也存在有害的一面,说到摩擦有害,也是害人非浅。因为摩擦,使衣服摩破了,鞋底薄了,刀子钝了,机器的轴磨损了……,每年成千上万吨钢材、塑料等白白地消耗掉,在这些有害的场合,就要减小摩擦。

师问:如何减小有害摩擦呢?

学生答: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

师问:就这两种方法吗?在实际中都行得通吗?阅读教材有关内容。

师问:你们找到了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了吗?

学生答,师总结。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a、用滚动代替滑动。 b、减小压力。

c、给接触面加上润滑油。 d、气垫的方法。

如机器的转轴用滚动轴承代替滑动,各个转动部分加润滑油就是这个目的。

减小压力,使物体表面变光滑是可以减小摩擦力的。如,推木箱推不动,可卸下一些物体,减小压力,就能推动了;火箭头部造得很光滑是减小火箭与空气的摩擦。不过这两种方法,由于条件,技术水平的限制,有时是行不通的。如在旱冰场上溜冰,要求旱冰鞋与地面的摩擦越小越好,但就不能采用减小压力的方法;机器转轴间摩擦太大,就不能采用将轴与轴间接触面刨光的方法减小摩擦。所以生产实际中,通常用滚动代替滑动、加润滑剂两种方法。

演示课本图2-61,学生观察总结出:利用气垫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力。

教师简单地介绍气垫船的原理。水翼船虽然与气垫的原理有所不同,但当高速行驶时,利用水翼来提高船身位置,减小船体与水的接触面,同样可以达到减小水的摩擦力的目的。

四、评价与反馈

1、清朝建造皇宫时,有一块巨大的汉玉重有450吨。当时恰遇大寒天,要从100多里外山脚运进皇宫,那时没有汽车、火车,要将这块巨石完整地运走,实在不容易,于是负责修建的官员召集了许多人讨论搬运办法,提出了以下四种方案,你认为哪个最佳?说出根据。

①开一条运河到皇宫。 ②造一辆特大马车拉。

③用几百根圆木滚动。 ④在冬天路上反厚泼水结厚冰。

2、课后练习

回家观察自行车。要求指出:哪些地方利用摩擦?哪些地方减小摩擦?分别利用了

什么方法?

拓展资料

摩擦小史

人类很早就对摩擦现象有了认识并加以利用,许多早期的文献里,都有把摩擦的影响减至最小的多种尝试的记载。2000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就已经提到摩擦力的概念,但是真正对摩擦进行定量的研究,则始于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下面是对摩擦认识的一段过程。

①达芬奇、阿蒙顿、库仑等人在研究摩擦定律的同时,就对摩擦的物理机制提出了一个凹凸说。他们认为摩擦的根源在于两表面的凹凸相互啮合,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互相啮合的凹凸部分,就会相互撞碰,并且被破坏,阻碍物体运动,就产生了滑动摩擦。但是这一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表面越光滑,反而摩擦越大,新生成的结晶表面在空气中停留时间一长,摩擦系数会急剧减小等现象的产生。

1734年,贝萨克利基于光滑铅柱的粘合实验,认为摩擦的物理机制在于相互摩擦的表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因而提出了一种分子说,他预言:“只要把平面无止境地研磨得很光滑,摩擦迟早会增大的。”这一理论得到了英国物理学家文斯(1749——1821)的赞同,到了本世纪还被哈迪的实验所证实。

凹凸说认为摩擦源于凹凸体间的相互挤压、剪切的机械阻力;而分子说则认为摩擦来源于接触面上晶体分子间电性引力。其是非焦点在于前者认为摩擦是凹凸间的斥力,后者认为是接触面间的粘着引力。

1939年,克拉格尔斯基统一了争论很久的凹凸说和分子说,认为摩擦具有二重性:它不仅要克服两表面分子相互吸引所决定的作用力,还要克服由于表面粗糙互相啮合而发生变形所引起的机械阻力,从而提出了一套分子机械理论学说。

1950年,包登等人认为两物体个别接触区产生的高压引起局部热熔而粘为一体,这样形成的连结又因表面相对滑动而剪断,粘着点的形成和剪断在接触表面上交替进行,构成摩擦的粘着分量;较硬表面的微凸体犁削较软材料的基体,构成摩擦的变形分量,总的摩擦力是二者之和。这种理论被称为粘着说,被普遍承认适用于金属间的摩擦。

⑤近年来,由于表面技术加工的发展,半导体工业所带来的高真空、高洁净环境技术的发展等有利条件,相继又出现了表面微凸体的塑性作用学说和热活化分子动力交换学说,这些学说也能在一定范围内说明摩擦所产生的物理机制。

但是,由于影响摩擦的因素相当复杂,现有的这些学说都不是包罗万象的,无法完整和圆满地将摩擦的物理机制说清楚,一句话,摩擦的原因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

第七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一课时 牛顿第一定律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能力。而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宜采用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运动物体速度变小的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探究活动的第1项是分析小车停止运动的原因;第2项是让学生建立假说(猜测);第3项是小组讨论,制定检验假说的实验方案。前3项活动应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来完成。因为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可能有多种,也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此,应安排一个组际之间的交流活动,让学生比较方案的优劣,及时纠正错误。实验表格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在学生交流评价设计方案之后,教师集中大家的意见,统一给出一个标准的样式,让学生将课本中的不完整的表格补完整。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叙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确认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能懂得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与受到外力之间关系,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以及科学的推理从而获得规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使他们能建立如何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与体验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推理的科学意识。

三、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为实现教学目标使用的教学策略如下:

1.直觉地推测——导谬。

2.问题定向性策略: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求学生在记忆中找到和提取与解决方案有关的适当的知识。

3.实验操作式讨论——怎样动手完成特定的任务:实验与讨论。

4.探索性的讨论——怎样发现原先未知的定律:问题式练习,结果交流;

5.综合能动性策略:提供情景的初始变量和条件;评估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不断努力后提出下一轮重复的变量和条件。

6.有步骤地变换因素——选择具有可对比性的水平面来控制变量。

7.提出假设科学推理(能够超越感官及现实的界限)—正确结论。

四、 教学设计

(一)  新课引入

在前面几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机械运动和力的有关知识。那么,运动和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实验1:手用力推动小车,使其前进一段距离。

问题⑴ 小车为什么会运动?⑵ 为什么又会停下来?

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直觉容易推测导出错误的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学生实验2: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

分析:根据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出另一个结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提出问题:物体受到的力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究会是做什么运动呢?

引出新课: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二)新课教学

问:放在桌面上的小车,假如没有别的物体对它们施加力的作用,它们会不会运动?

学生回答:不会运动

教师总结: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

问题: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别的物体对它们施加力的作用,它会怎样呢?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究。

【科学探究】

1.探究目标: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如何运动?

2.实验思路:我们很难为运动的物体创造一个“不受力的作用”的实验条件,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实验加推测。

3.本实验人为地控制了实验条件:

相同条件: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放手(相同的速度),在平面上作直线运动(相同的方向)。

不同条件:受到的外力大小(采用控制小车运动表面的粗糙程度)

4.教学准备:每四人一组,每组给1个斜面,1条毛巾,1张纸板,1块玻璃,1辆小车。

5.探究过程:

⑴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为什么最终会在水平面上停下?

⑵如果水平面辅的材料不同,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减小的快慢一样吗?

⑶组内讨论:用你所给的器材,怎样检验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⑷在学生交流评价设计方案后,教师集中大家的意见,统一给出一个标准的格式。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实验,作好记录。

材料种类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填“大、较大、最小”)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填“短、较长、最长”)

毛巾

 

 

纸板

 

 

玻璃

 

 

⑸实验结果表明,小车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受到的阻力越 ,通过的距离越 ,运动时间越 ,速度减小越

⑹推测:假如小车在运动中不受任何阻力,情况又会怎样呢?

教学时注意:

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时,要求学生明确这个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把实验现象及分析填入表格中,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实验过程中,要学生把小组实验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大家共同探讨解决。

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速度改变越慢)

4.推理:若阻力变得很小很小(小到0)时,物体运动的距离将很长很长(一直运动下去),速度改变将很慢很慢(速度将会不变,即为匀速)

5.问题1:若运动物体的速度为v,在光滑的平面(阻力为0)上将如何运动?

问题2:若物体的运动速度为0,在光滑的平面(阻力为)上会处于什么状态?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1) 要提醒学生注意定律中的字不能写成字。

(2) 对定律的理解:任何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原来静止的,将永远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将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3)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这个定律,并知道这个定律的因果关系。

(4) 这个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最后,简介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教育学生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独立思考,有主见,敢于创新,并使学生初步了解理想实验这一研究方法。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①要提醒学生注意定律中的“或”字不能写成“和”字。

②对定律的理解,任何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原来静止的将永远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将永远保护匀速直线运动。

③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这个定律,并知道这个定律的因果关系。

④这个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经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五、评价与反馈

1.试分析“雨天路滑,请慢行”这句话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2.判断: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一个在足球场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静止下来,没有保护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与牛顿第一定律是否矛盾?为什么?

4.地面上的一张桌子,当人用力推动它时它会运动起来,但一旦人不推它时就会立即静止下来。由此有人说,要使物体保持运动速度不变就必须要有力。你认为这种说法对还是牛顿第一定律对?产生这种“要保持物体运动速度不变就必须有力,没有力作用物体就要停止运动”认识的错误根源是什么?

5.举出一个物体在平面上滑动起来后,尽管没有人或别的物体一直在推它,但它却能滑得很远的例子,由这个例子你能推想出什么道理? 

六、拓展资料

伽里略的理想实验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的看法,在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里略最早对亚时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提出了一个理想实验: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让小球从斜面 h高处由静止滑下,由于没有摩擦,小球将滚上右侧斜面相同的高度h(如图9-1-1a面);如果减小右侧斜面的坡度,让小球仍从h高度滚下后,小球仍到达右侧斜面的同样高度h,只是小球在这个斜面上所通过的距离将长一些(如图b面)。

  推理:若将右侧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进一步减小,则小球都应到达原来的高度,但是所通过的距离将更长。如果右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变为零(如图cd面),则由于小球总要到原有高度将沿水平面永远运动下去。

  这就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伽利略由此实验总结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这一规律是从实验事实出发经过深刻的推理思维得到的,这是一种恒重要的科学认识方法。

伽利略的研究,对以后牛顿归纳、总结牛顿第一定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八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材对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两幅图片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的讨论引入,以生活素材为基础,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通过实验操作和对比观察让他们在观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并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本节包括力的平衡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问题。

一、学情分析

  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二力平衡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学习,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自我发现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特点,通过学生自己进行具体的实验作为知识的载体,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教学时可以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本章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二力平衡的意义,能说出二力平衡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

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能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发言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情景创设:(播放课件:静止在马路上的汽车,正在匀速起吊的物体,正在匀速直线前进的火车等画面)

提问:刚才我们所看到画面里的物体的运动有些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保持静止状态或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提问:他们为什么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回顾复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学生回答。

提问:既然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我们能不能说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就不受外力的作用呢?

议一议: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否受力的作用。

提问:生活中有没有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又能保持静止状态的物体呢?有没有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匀速上升的物体呢?或者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

议一议:学生小组讨论、举例。

教师从同学们举例中选出三个实例:

静止悬挂的电灯,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保持静止。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受到重力和支持力静止。

③正在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拖车

做一做:请3名同学上台画出上述三例中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实验证明: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新课教学

教师:如果物体受到两个外力作用的时候,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二力平衡。

分析:茶杯受到了重力G与支持力F属于二力平衡,电灯受到了拉力F与重力G是二力平衡。

议一议:正在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几对二力平衡。

提问:是不是只要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就能够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哪它需要些什么条件呢?

做一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师前期准备:实验器材、活动记录单。

活动一:研究在改变物体受力大小的情况下,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状态。

做一做:学生合作完成甲、乙、丙三个实验。

实验过程:学生分别用手使塑料片静止在桌面上,先后改变钩码的个数,放手后,请同学观察塑料片是否还静止不动?若运动,塑料片向哪个方向运动?

 

 

学生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内容包括:实验现象、得到结论)

议一议: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

师生互动: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得到结论: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活动二:研究在改变物体受力方向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做一做:学生合作完成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过程:步骤一:先在塑料片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钩码,使塑料片静止在塑料板上,观察塑料片的运动状况,步骤二:然后将塑料片往下拉,观察塑料片的运动状况,对照分析实验现象。

 

 

学生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内容包括:实验现象、得到结论)

议一议: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

师生互动: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的方向关系。

得到结论: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的方向必须相反。

活动三:研究物体受到二力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做一做:先在塑料片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钩码,使塑料片静止在塑料板上,然后将塑料片的两条细绳相互平行,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放开塑料片,观察塑料片的运动状况,并注意绳子最后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学生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内容包括:实验现象、得到结论)

议一议: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

师生互动: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是否需要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得到结论: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活动四:研究二力平衡是否需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提问:哪么是否只要满足这几个条件就是二力平衡了呢?

议一议:二力平衡还需要其它条件吗?

师生互动:二力平衡还需要的条件是在同一个物体上。

提问:你们能不能根据桌面上提供的实验器材和刚才的实验操作自行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实验方案。

议一议: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汇报交流:开展探究活动的实验方案。

教师对学生汇报的实验方案进行点评,并从中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做一做:将两块塑料片分别用一个铁丝弯的钩子钩在上面,再用细绳连接两块塑料片,观察泡沫塑料片是否运动,剪断细绳后,再观察泡沫塑料片发生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学生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内容包括:实验现象、得到结论)

议一议: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

师生互动: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是否需要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得到结论:要使两个力相互平衡,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了解到了二力平衡需要哪些条件呢?

结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1.当物体受到二力平衡时,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提问:你能够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二力平衡的事例吗?

学生回答。

议一议:二力平衡条件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拓展:当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并举例说明。

学生合作讨论,并回答交流。

归纳: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改变其中一个力的方向、让二力不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或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就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四、评价与反馈

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二力平衡条件有(1 ;(2

3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重物受力: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______重力;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______重力。(填大于小于等于

3.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不动时,对杠铃来说,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A.人对杠铃的支持力和杠铃对人的压力 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杠铃对人的压力

C.杠铃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杠铃的支持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4.一个物体受二力平衡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这两个力都同时消失,那么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逐渐停下来          B.保持原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将BA两个磁环先后套在光滑的木支架上,并使两磁环相对面的极性相同,此时可以看到上方的磁环A“悬浮在空中,如图所示,设两磁环受到的重力相等且都为G,则磁环B对木支架底座的压力F与重力G的大小关系是   

AF

6.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7.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五、拓展资料

为什么走钢丝要摆动双臂

走钢丝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杂技节目之一。看过这个节目的人,都会赞叹表演者的精湛技艺。

杂技演员踩在细细的钢丝上,可谓毫无“立足之地”,但他们却能在钢丝上如入平地,灵活地表演出各种惊险和优美的动作,不时赢得观众们一阵阵掌声。杂技演员走钢丝时,为什么不会摔下来呢?我们知道,不管什么物体,如果要保持平衡,物体的重力作用线(通过重心的竖直线),必须通过支面(物体与支持着他的物体的接触面),如果重力作用线不通过支面,物体就要倒下。

根据物体平衡的条件,这就要求走钢丝的演员,始终使自己身体的重力作用线通过支面——钢丝。由于钢丝很细,对人的支面极小,一般人很难让身体的重力作用线恰好落在钢丝上,随时会倒。杂技演员走钢丝时,伸开双臂,左右摆动,是为了调节身体的重心,将身体的重力作用线调整到钢丝上,使身体重新恢复平衡。平时,我们也有这样的感受:当身体晃动即将倒下时,我们也会立即摆动双臂,使身体重新站稳。这时,我们也是靠摆动双臂来调节身体平衡。

有的杂技演员在表演走钢丝时,手里还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或者是花伞等其他东西。你可千万别以为这些东西是表演者多余的负担,恰恰相反,这些是表演者平衡身体的工具,它们起到了延长手臂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0ab1cb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a.html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运动和力》全章8节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