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必修二讲义(含答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课标要求] 1.知道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 2.能够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写出常见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通过分析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它们的递变规律,并由此认识元素周期律。 4初步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1个最低3个最多 (11个最低——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23个最多——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最外层电子数最多8个;次外层电子数最多18个。 2.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4.微粒半径大小的变化规律 (1电子层数相同时,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以钠原子为例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的能量与电子层 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电子运动的主要区域离核有远有近,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可以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且把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看成不同的电子层,各电子层由内向外的序n依次为1234567……分别称为KLMNOPQ……电子层。 (2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元素 K 2He( 10Ne( 18Ar( 36Kr( 54Xe( 86Rn(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L 8 8 8 8 8 M 8 18 18 18 N 8 18 32 O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8 18 P 8 2 2 2 2 2 2 (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电子排布规律 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总是尽量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布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L层等。 ②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中最外电子层都已经填满,形成了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M层最多可容纳18<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个电子,为什么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是<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而是 提示:若钾原子的M层排布9个电子,此时M层就成为最外层,这与电子排布规律中最外层上排布的电子数不能超过8相矛盾。 2.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微粒是否是同种元素? 提示:不一定;如Na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 3.核外电子排布与Ne相同的阳离子有哪些? 提示:NaMg2Al3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是哪种原子?那3倍的呢? 提示:分别为CO<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10电子微粒及其推断方法<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核电荷数120的元素中常见特殊结构的原子 ①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K ②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Ca ③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 ④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C ⑤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 ⑥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Ne ⑦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 ⑧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 ⑨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 ⑩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都为金属原子(× (2Ca<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K层电子离核比L层电子离核近,但能量高(× (4核电荷数118的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一半的原子有LiSi(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序数 B.同一原子M层上的电子数一定比L层上的电子数多 C.如果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不超过2 D.核电荷数118的元素,每层电子数都满足2n2个电子的元素只有2 解析:B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A正确;当M为最外层时,可能的电子数18,而此时L层电子数为8,故B项错误;如果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即只有K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C正确;核电荷数118的元素,每层电子数都满足2n2个电子的元素只有HeNe 2种元素,D正确。 3.下列短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一定能生成强碱的是( A.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 B.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 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 D.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8倍的元素 解析:D A项,元素可能为HB项,元素为LiSiC项,元素为MgD项,元素为Na 4ABCDE五种微粒(分子或离子,它们分别含有10个电子,已知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 ACDE BC2D (1写出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E外,请再写出两种含10个电子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外,请再写出两种10个电子的阳离子: __________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解析:常见的含有10个电子的微粒中,分子有:NeHFH2ONH3CH4;阳离子有:NaMg2Al3NH4H3O;阴离子有:FO2OHNH2等。结合题目中的转化关系可推知ANH4BH3OCOHDH2OENH3 答案:(1NH4OH=====NH3↑+H2O H3OOH===2H2O (2NeCH4 (3Na Mg2 [方法技巧]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0e微粒间的转化<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ABC<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D均为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若它们之间存在如图关系:<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则该反应一定是NH4OH===== NH3H2O。此转化关系常用 作推断题的突破口。 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原子序数 (1概念: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2数量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变化规律 (1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 由上图可得,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除HHe元素外,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重复出现从1递增至8的变化。 (2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39,1117的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由大到小的变化 规律。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310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及1118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何变化规律? 提示:其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递增到8,呈周期性变化。 2.试比较NaMgAl原子半径的大小。 提示:r(Nar(Mgr(Al<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 (1同种元素的微粒半径比较 核外电子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 ①阳离子半径小于相应原子半径;如r(Na<r(Na ②阴离子半径大于相应原子半径;如r(Cl>r(Cl ③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 r(Fe2>r(Fe3 (2不同元素微粒半径的比较 ①具有相同电子层数而原子序数不同的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稀有气体除外 r(Na>r(Mg>r(Al>r(S>r(Cl ②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不同的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其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也是如此。 r(F<r(Cl<r(Br<r(I r(F<r(Cl<r(Br<r(I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微粒,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如r(S2>r(Cl>r(K>r (Ca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一定越大 B.电子层数多的原子的半径一定比电子层数少的原子的半径大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C.原子序数大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多 D.从NaCl元素原子的半径呈逐渐减小趋势 解析:D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等均呈周期性变化,故ABC三项均错误,仅有D项正确。 2.比较下列微粒半径的大小(用“>”“<”或“=”填空 (1r(H________r(H(2r(S________r(Cl (3r(Na________r(Na(4r(H________r(Li 答案:(1 (2 (3 (4 元素周期律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变化 (1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图示<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 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由+<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递增到+<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7(OF除外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由-<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4递增到-<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②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元素的最低化合价=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8;最高化合价+|最低化合价|<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8 2钠、镁、铝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与水 反应 (加酚 热水 冷水 11Na 12Mg 13Al 剧烈反应, 溶液变红 无明显现象 有气泡,溶液 微红 剧烈反应, 反应较剧烈, 有气泡 Al(OH3 与盐酸反应 放出大量气泡 Mg(OH2 最高 化学式 NaOH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价氧 化物 的水 化物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NaMg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NaMg (2MgAl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MgAl (3NaMgA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NaOHMg(OH2Al(OH3 (4NaMgAl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NaMgAl 3硅、磷、硫、氯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单质与 H2反应 气态氢 化物 最高价 氧化物 的水化 (1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ClSPSi (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SiH4PH3H2SHCl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弱到强H4SiO4H3PO4H2SO4HClO4 (4SiPSCl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SiPSCl 4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酸性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化学式 热稳定性 化学式 14Si 15P 16S 17<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Cl 碱性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氧化物<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高温下 反应 SiH4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不稳定 H4SiO4 磷蒸气 能反应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PH3 不稳定 H3PO4 加热时 反应 H2S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受热分解 H2SO4 光照或 点燃 HCl 稳定 HClO4 酸性 更强 5元素周期律 (1概念: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实质: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特别提醒]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以根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比较,而不是元素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如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但不能说明硫的非金属性强于碳。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设计实验比较H2CO3H2SiO3酸性强弱?能否根据二者酸性强弱比较CSi非金属性强弱? 提示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强酸制弱酸规律可证明酸性:H2CO3H2SiO3。因H2CO3H2SiO3分别是CS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则非金属性CSi 2.在1117号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有什么变化规律? 提示1117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从原子结构判断<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ANaMgAl CNOF BFON DSPSi 1.下列各组元素是按最高正价由高到低、负价绝对值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解析:D A项中最高正价由低到高,且无负价;BC两项中F无正价;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D项中各元素的最高正价分别为+654负价绝对值分别为234,故D项正确。 2.下列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HClH2S稳定 HClO氧化性比H2SO4 HClO4酸性比H2SO4 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S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Cl2Fe反应生成FeCl3SFe反应生成FeS A.②⑤ C.①②④ B.①②⑥ D.①③⑤ 解析:A 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或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正确;不能根据含氧酸的氧化性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错误;Cl2H2S发生置换反应:Cl2H2S===S2HCl,氧化性:Cl2>S,非金属性:Cl>S正确;不能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多少判断元素非金属性,错误;与同一变价金属反应时,金属被氧化的程度越大,则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正确。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原子核越远 B.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排有8个电子 D.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18个电子 解析:B 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原子核越近,A项错误;He原子最外层只2个电子,C项错误;任何电子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8个电子,D项错误。 2.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解析:C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着 原子序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最高正价:NB.金属性强弱:KC.氢化物稳定性:H2SD.碱性强弱:NaOH2 解析:C N元素最高正价为+5价,而F无正价,A错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故金属性NaB错误;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增大,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则稳定性H2S,碱性NaOH>Mg(OH2,故D错误,C正确。 4.下列微粒半径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r(Na>r(Na Cr(Ca2>r(Cl Br(Cl>r(Cl Dr(Mg>r(Na 解析:B 同种元素价态越高半径越小,r(Na<r(Nar(Cl>r(Cl;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r(Ca2<r(Cl;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r(Mg<r(Na 5.用“>”或“<”回答下列问题: (1酸性:H2SO4____H2SiO3H2SiO3____H3PO4 (2碱性:Ca(OH2____Mg(OH2____Al(OH3 (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S ______PH3H2S______HCl (4还原性:H2O________H2SH2S________HCl 从以上答案中可以归纳出: 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________ ②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________ 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________ ④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再由此判断其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答案:(1 (2 (3 (4 >①强 ②强 ③强 ④弱<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不符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的是( A.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 B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CN电子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 D.各电子层(n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
解析:D 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n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ABC正确,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C.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 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 变化 解析:B 元素性质不包括核外电子排布,A错误;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C误;由HHe最外层电子数从12D错误。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解析:选C A<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图为D<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AlNa C.原子序数:NaCl B.金属性:NaAl D.原子半径:ClNa 解析:B A项中核电荷数大小关系为AlNa,错误;B项中元素的金属性关系为NaAl正确;C项中Na11号元素,Cl17号元素,所以原子序数:NaCl错误;D项中1117号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所以原子半径:ClNa错误。 5.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钠>>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SO4>H3PO4 C.最高正化合价:氯>> D.热稳定性:硫化氢>氯化氢 解析:D 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则生成相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应为氯化氢>硫化氢,故D项符合题意。
6.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半径为: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半径(10m 10N O Si P 0.74 1.17 r
0.75 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r可能是( A1.43×10C1.20×101010 m m B1.10×1010 m m D0.70×1010解析:B PN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P>N,则原子半径r>0.75PSi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P>Si,则原子半径r<1.17,故0.75<r<1.17B正确。 7.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酸性H2CO3H2SO4,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DBr2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的难易,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 解析:B A项符合金属与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因Na的金属活动性太强,与溶液反应时会先与H2O反应,故B项不能作为判断依据;C项中H2CO3H2SO4都是最高价含氧酸,由它们的酸性强弱可以判断硫的非金属性比碳强;D项所述符合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反应难易判断非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依据。 8.下列事实与推论相符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选项 A B C D 实验事实 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 盐酸的酸性比H2SO3的酸性强 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HF的热稳定性比HCl的强 推论 非金属性:O>S 非金属性:Cl>S 金属性:Na>K 非金属性:F>Cl 解析:D A项,H2O常温下是液体,H2S常温下是气体,沸点:H2O>H2S,但沸点高低是物理性质,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无关,错误;B项,盐酸是无氧酸,H2SO3不是最高价含氧酸,即两者都不属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虽然盐酸比H2SO3酸性强,也不能证明非金属性:Cl>SC项,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就越容易,则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则金属性K>Na,错误;D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热稳定性:HF>HCl,则非金属性:F>Cl,正确。
9XYZW118号中的四种元素,其最高正价依次为+1、+4、+5、+7核电荷数按照YZXW的顺序增大。已知YZ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均为2WX的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为8 (1写出元素的名称: X________Z________ (2画出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Y________W________ (3写出X的最高价氧化物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碱性减弱,酸性增强的顺序排出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YZ原子的次外层均有2个电子,结合最高正价知Y为碳,Z为氮;又知WX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结合最高正价知W为氯,X为钠。 答案:(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3Na2O2HNO3===2NaNO3H2O (4NaOH H2CO3 HNO3 HClO4 10ABCD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它们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 回答以下问题: (1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依次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它们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比较酸性或碱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气态氢化物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比较其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 解析: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所以A的核电荷数为2×816A为硫元素,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则D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8×220,为钙元素。根据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并都形成离子,排除氩元素,B为氯元素,C为钾元素。 答案:(1S Cl K Ca r(K>r(Ca>r(S>r(Cl (2H2SO4HClO4KOHCa(OH2 酸性:HClO4>H2SO4,碱性:KOH>Ca(OH2
(3HClH2S HCl>H2S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 B.质量数相同的不同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C.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在反应中越易失去电子 D.非金属性越强,其阴离子越难失去电子 解析:B A项中原子呈电中性,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正确;B项中决定化学性质的是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而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所以质量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相等,错误;C项中金属性越强,金属越活泼,还原性越强,越容易失去电子,正确;D项中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越活泼,越易得电子,得电子后的微粒越难失去电子,正确。 2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B分别是( A.硅原子和钠原子 C.碳原子和铝原子 B.硼原子和氢原子 D.氮原子和碳原子 解析:C 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说明B原子的M层最少有3个电子,而B原子的L层为8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原子的L层有4个电子,故A<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是碳;B的原子结构示<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意图为,是铝。 3.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增强 B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DNOF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解析:C A项,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减弱,错误;B项,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错误;C项,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正确;D项,NOF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错误。 4.关于1117号元素性质的比较中:①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②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③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减弱;④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② B.③④
C.全都不正确 D.①②③④ 解析:D 1117号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1升高到+7价,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5.下列叙述中能说明A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 D.常温下,A能从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 解析:D 选项A中只指出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而不能确AB的金属性强弱。选项B中电子层数多的原子不一定比电子层数少的原子的金属性强。选项C中说明了等物质的量的AB与酸反应生成H2的多少,未说明与酸反应的快慢,与酸反应生成H2多的金属活泼性不一定强。如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时,1 mol Al1 mol Na生成的H2多,Al不如Na活泼。选项D正确,只有很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才与水反应,而较活泼的金属在常温时不与水发生反应。 6.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B.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2 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 解析:B 根据元素X的化学式H2X,元素X显-2价,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3,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存在气态氢化物的为非金属元素。 7.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2,则在其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A5n2 C3n6 B3n12 Dn10 解析:B X的最高化合价为yny2(2n20,所以y3n4,则在氢化物中显负价:-[8(3n4]3n12 8.原子序数1117XYZ三种元素,已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单质的非金属性:XYZ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D.原子序数:XYZ 解析:B 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知: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XYZ,原子序数为ZYX。根据元素周期律可得,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ZYX,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XH2YZH3,即XYZ 9.某同学做元素周期律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记录现象时随手记在纸片上,不对应,需整理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实验方案 ①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实验现象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F.生成淡黄色沉淀 ③钠与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反应 ④镁带与 2 mol·L⑤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1的盐酸反应 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 请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_、砂纸、镊子、小刀、________ (3实验内容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实验方案(填序号 (4实验结论 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金属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每个实验可知:①③做的是镁、钠分别和水反应的实验,比较两者和水反实验现象 (填序号 B E F 有关化学方程式
应的难易程度,及两者碱性的强弱;Cl2能从H2S中置换出硫;④⑤可分别得出镁、铝和盐酸置换反应的难易;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把上述分析结果连成一个整体从中可比较出钠、镁、铝三种元素金属性强弱和氯、硫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2回忆每个实验过程可知,这些实验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等。 (3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可确定实验操作顺序和相关实验现象。 答案:(1验证NaMgAlSCl元素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2试管 酒精灯 胶头滴管 (3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实验方案(填序号 (4Na>Mg>Al S10.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按ECD AB依次增大,E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AB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D最高价氧化物中D的质量分数为40%D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C的原子序数D9,比B12,其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17.65% (1写出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画出AB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 (3A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与过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D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DO3D的质量分数为40%,可推出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从而推出DS元素;C原子序数比D9,比B12CN元素,BK元素;A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ACl元素;E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且原子序实验现象(填序号 A D C 有关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Mg2H2O=====Mg(OH2H2 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AlCl33NaOH=== Al(OH3↓+3NaClAl(OH3NaOH=== NaAlO22H2O H2SCl2===2HClS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数按ECDAB依次增大,则EC元素。 答案:(1Cl K N S C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3HClO4 H2SO4 2(4CO22OH===CO3H2O (5KOHHNO3===KNO3H2O 第二课时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课标要求] 1.知道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 2.能说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以及周期、族的概念。 3.能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会比较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知道元素周期表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划分。 5.明确元素“位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元素推断中的应用。 6.感受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几个数据: (17个周期,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 (218个纵行,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族,1个零族 2.元素周期表中的几个关系: (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2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8|最低负价| 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同周期,自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原子半径减小; (2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原子或离子半径增大。 4(1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可寻找半导体材料。<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7个周期。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②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③分类: 短周期:包括1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3周期。 长周期:包括456<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7周期。 (2 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8个纵行,但只有<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6个族。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②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③分类:<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特别提醒] (1族和0族既不属于主族,也不属于副族,因此在写族序数时不能加AB (2元素种数最多的是第B族,因为B族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3同周期AA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23周期11(45周期25(67周期<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元素周期表中为什么把CNOFNe等元素编排在同一周期?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周期?16周期中各含有多少种元素?
提示:CNOFNe等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都有两个电子层,故编排在第2周期;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16周期中所含的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 2.为什么把FClBrI等元素编排在元素周期表的同一主族?元素周期表中共有多少个族? 提示:FClBrI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都有7个电子,故编排在第A族;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6个族,分别为7个主族,7个副族,1族和0族。 3.原子序数为34的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何种位置? 提示稀有气体Kr(36号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0族,故34号元素处于第4周期A族。<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即横行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类别 周期序数 1 短周期 2 3 4 长周期 5 6 7 (2(18个纵行,16个族 族的分类 主族 族的构成 短周期+长周期 纵行序数 1,2,1317 族的表示方法 A,ⅡAA~ⅦA B~ⅦBB,ⅡB 0 7 族的数目 起止元素 1H2He 3Li10Ne 11Na18Ar 19K36Kr 37Rb54Xe 55Cs86Rn 87Fr 包括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6(未满 核外电 子层数 1 2 3 4 5 6 7 副族 Ⅷ族 0 长周期 长周期 短周期+长周期 37,11,12 8,9,10 18 7 1 1 2.元素周期表的记忆口诀 横行叫周期,现有一至七,四长三个短。 纵行称作族,共有十六族,一八依次现,一零再一遍
一纵一个族,Ⅷ族搞特殊,三行算一族,占去8910 镧系与锕系,蜗居不如意,十五挤着住,都属ⅢB族。 说明:AABBBBB8个族依次排列。 BBAAAAA08个族依次排列。<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我国的纳米基础研究能力已跻身于世界前列,如曾作为我国几年前十大科技成果之一的RN就是一种合成纳米材料,已知该化合物的Rn核外有28个电子,则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 ( A.第3周期ⅤA C.第5周期ⅢA B.第4周期ⅢA D.第4周期ⅤA 解析:B Rn核外有28个电子,又因为纳米材料化学式为RN,因而n3,所R原子核外共有31个电子,R元素处于第4周期A族。 2.填写下列空白。 (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全为金属元素的主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周期表中全为非金属元素的主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元素周期表中常温下单质固、液、气三态都有的族:__________________ (6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B(含有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6周期(327个主族中,只有A族全为金属元素,A族全为非金属元素,且A族单质中F2Cl2为气体,Br2为液体,I2为固体;铝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3周期A族。 答案:(1B (26周期 (3A (4A (5A (63周期ⅢA [方法技巧]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判断方法 1.0族元素及其信息 0族元素 周期数 原子序数 2.根据原子序数判断元素位置的方法 He 1 2 Ne 2 10 Ar 3 18 Kr 4 36 Xe 5 54 Rn 6 86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比大小定周期 比较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与<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0族元素的序数大小,找出与其相邻近的0族元素,那么该元素就和序数大的<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0族元素处于同一周期。 (2求差值定族数<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若某元素原子序数比相应的0族元素多<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2则该元素应处在0族元素所在周期的下一个周期的A族或A族。 若比相应的0族元素少15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AA族。 若相差其他数,则由相应差数找出相应的族。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区及性质递变规律 (1请填写出图中序号所示内容: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①增强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②减弱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③增强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④增强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Al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Si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⑦金属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⑧非金属 (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4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确定其结构。如铅(Pb位于第6周期第ⅣA族,则可推知铅(Pb<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6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4个。 ②由元素的位置比较元素的性质递变。如同主族元素性质的比较,同周期元素性质的 比较。 (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指导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4指导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①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元素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②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根据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分析,什么元素的金属性最强(放射性元素除外?什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它们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什么位置? 提示:铯的金属性最强,氟的非金属性最强;分别位于周期表的第6周期A族和第2周期A族。 2.依据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区,判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有何性质?如何在元素周期表中寻找半导体材料? 提示:既表现出金属性又表现出非金属性。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硅、锗等。<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比较项目 核电荷数 电子层结构 原子半径 失电子能力 得电子能力 金属性 非金属性 同周期( 小→大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逐渐减小(0族除外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同主族( 小→大 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逐渐增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最高正价由+1→+7非金属主要化合价<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元素负价-4→-1负价=主族序数-8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稳定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 最高正价数和负价数均相同,最高正价数=主族族序数 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 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 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1.卤素(A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元素,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卤素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B.卤族元素的单质只有氧化性 C.从FI,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 D.卤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为F2Cl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Br2I2 解析:C 卤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而不是单质最外层有7个电子,A项错误;氯、溴、碘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项错误;氟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卤族元素,C项正确;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为F2Cl2Br2I2D项错误。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 B.第2周期元素从Li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因为Na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K的还原性强 DOS为同主族元素,且OS的非金属性强 解析:C 在元素周期表中,根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知,第2周期从Li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知,O的非金属性比S强,K的还原性比Na强。 元素周期表中“位、构、性”关系的应用 1元素位、构、性的关系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①核外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数(OF除外 ③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①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差异性。 ②处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如AlSi,它们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Si2NaOHH2O===Na2SiO32H2↑。 2.“位、构、性三者关系的应用 (1比较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 (2比较同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时,要找出参照物。 (4推断或预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全国丙卷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Y同族,Z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XZ BW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解析:B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
素原子中最大的,则XNa元素;ZX(Na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则ZCl元素;因WX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且WY同族,则W可能为N(O元素、Y可能为P(S元素。A项,NaN3(O2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NaN3(O2ClB项,WX形成的化合物Na2ONa2O2(Na3N溶于水后的溶液均为NaOH溶液(NaOHNH3的混合溶液,呈碱性。C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故热稳定性:WYD项,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HClO4是最强的无机酸。 2.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盐,由此可知(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W X Y Z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解析:A 由题意知WN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可推得:XOYSZClB项应描述为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B错误;X对应单核阴离子O2的还原性小于Y2(S2C错误;Cl2在化学变化中可以表现氧化性也可表现还原性,D错误。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 B.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 C.周期表中的金属元素都位于长周期 D.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主族和0 解析:D A项,如第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错误;B项,如第A族,全部是非金属元素,错误;C项,如NaMgAl都位于短周期,错误;D项,正确。 2.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若发现119号元素,请在“元素大厦”中安排好它的“房间”( A.第7周期0 C.第6周期第ⅡA B.第8周期第ⅠA D.第7周期第ⅦA 解析:B 7周期排满,零族元素是118号元素,所以若发现119号元素,则应该在第8周期第A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2周期元素从CF,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B.第3周期元素从NaCl,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增强 DLiOHNaOHKOH的碱性逐渐增强 解析:D 同周期,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增强,则第2周期元素从CF非金属性逐渐增强,A项错误;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则第3周期元素从NaCl,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项错误;非金属性F>Cl>Br>I,则HFHClHBrHI热稳定性逐渐减弱,C项错误;金属性K>Na>Li,则LiOHNaOHKOH的碱性逐渐增强,D项正确。 4XYZ是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Z 请回答: (1X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Y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它所在的周期数是________ (3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短周期为13周期,故X为第1周期的氦元素,Y为第2周期的氟元素,Z为第3周期、第A族的硫元素。 答案:(1 (29 2 (33周期第ⅥA 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Y X 表中所列元素中: (1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周期______族。 (4k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解析:123周期为短周期,故bhjacfilm为短周期元素。ba为第A族,cd为第A族,f为第A族,hg为第A族,i为第A族;jk为第A族,l为第A族。c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第A族;k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第A族。 答案:(1abcfhijlm
(2abcdfghijkl (33 第ⅡA (44 第ⅥA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不可能为10 B.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值一定是1 C.催化剂一般在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寻找 D.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解析:D A项,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可能为10,如H元素与Na元素,错误;B项,短周期第A族与第A族相邻,若为长周期原子序数差不一定是1,如第4期,相差11,错误;C项,在过渡金属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元素,错误;D项,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正确。 2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AF CBr BCl DI 解析:A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选A 3某元素的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为置是( A.第2周期零族 C.第2周期ⅥA B.第3周期ⅡA D.第3周期ⅢA 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解析:B 由题意知,<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3周期A族,故B正确。 4.下列性质递变规律错误的是( A.金属性:KNaLi B.氧化性:F2Cl2Br2 C.还原性:IBrCl D.酸性:HClOH2SO4H3PO4 所以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第解析:D D项,HClO为弱酸,而H2SO4为强酸,故D错。 5.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解析:C O无最高正价,F和稀有气体元素没有正价,A错误;多电子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B错误;PSCl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得电子能力与最高价含氧酸(H3PO4H2SO4HClO4的酸性均依次增强,C正确;过渡元素是第3纵行到第12纵行的元素,包括了七个副族与第族,D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性:NaOHMg(OH2Al(OH3 B.ⅠA、ⅡA族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非金属性:FClBrI,则酸性HFHClHBrHI D.氟元素为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氟无正价 解析:D 由于金属性:NaMgAl,故碱性:NaOHMg(OH2Al(OH3A错误;A族中的氢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错误;元素非金属性强,可说明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C错误。 7.短周期元素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序数之和A元素所在族序数的二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依次是( ABeNaAl BCAlP COPCl DBMgSi 解析:C 设空格处元素为X,其原子序数为x,则据题意知ABC原子序数的关系:(x1(x1(x8×4,解得x16,所以ABC分别为氧、磷、氯。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X Y Z A.若Z的核电荷数是Y的两倍,则X为碳元素 B.若XYZ的单质常温下都是气体,则Y为氧元素 C.若XYZ都是非金属元素,则它们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显酸性 D.若XYZ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25,则它们都是非金 属元素 解析:D Z的核电荷数是Y的两倍,Z是硫元素,Y是氧元素,X是氮元素,A错误;常温下O2F2Cl2都是气体,故Y是氟,B错误;如果XYZ分别为OFClO的氢化物H2O显中性,C错误;设XYZ的原子序数为y1yy8,则(y
1y(y825,则y6,故三者分别为BCSiD正确。 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列出的10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周期 2 3 A Na A Mg A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Al A Si A N A O S A F Cl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0 Ne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________ (2Ne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NO中,原子半径较小的是________ (4H2SHCl中,热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 (5MgOAl2O3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 (6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解析:(1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稀有气体除外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因此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2Ne10号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同周期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NO中,半径较小的是O(4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根据(1的分析,非金属性Cl>S,即HClH2S稳定;(5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Al2O3MgO是碱性氧化物;(6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根据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Na的金属性最强,即碱性最强的是NaOH 答案:(1F(或氟 (2(5Al2O3 (6NaOH (3O (4HCl 10.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X Z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X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Y W
解析:由于第1周期只有2种元素,根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Z只能是第3周期的元素,假设其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有28x3x解得x5Z为磷元素,据此可以判断出W是硫、Y是氮、X是碳。 (1磷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A族。 (2NH3的水溶液碱性最强。 (3CS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H2CO3H2SO4H2SO4酸性较强。 (4氮元素最高正价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为N2O5 答案:(13 A (2NH3 (3H2SO4 (4N2O5<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A.虚线左下方的元素均为非金属元素 B.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都是具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金属元素 C.可在虚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GeSi D.在虚线的右上方,可寻找耐高温材料 解析:C A项,虚线左下方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错误;B项,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不一定都是金属元素,如硅是非金属,错误;C项,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往往都既具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可在虚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GeSi,正确;D项,在过渡元素中可寻找耐高温材料,错误。 2下列排列顺序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OS B.稳定性:PH3H2S C.酸性:H3PO4H2SO4 D.碱性:Al(OH3Mg(OH2 解析: B OS同主族,但S原子的电子层数多,所以半径比O原子大,故选项A正确;PS同周期,由于非金属性PS,则稳定性PH3H2S,故选项B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减弱,酸性增强,故选项CD均正确。 3.现在含有元素硒(Se的保健品开始进入市场,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主族,与钾元
素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34 B.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 C.非金属性比S D.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Se 解析:C A项,硒元素与氧元素同主族,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其原子序数是881834,正确;B项,Se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eO3正确;C项,同一主族的元素,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所以SeS的非金属性弱,错误;D项,Se的负化合价为-2价,其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Se,正确。 4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①原子半径:ZYX 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碱 Y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解析:D 由图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及原子序数由左到右依次增大等信息,可以判XOYNaZAlWSRCl。原子半径为NaAlO错误;Cl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HCl的稳定性强于H2S正确;SO3与水发生反应生成H2SO4H2SO4为酸类化合物,错误;NaA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正确。 5.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若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则Y元素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X A.碳 C.硫 Y B.氧 D.氯 Z 解析:C 据题意可知XZ为第2周期元素,Y为第3周期元素,设Y原子序数
y。则XZ的原子序数分别为y9y7,故y(y9(y732y16,即Y 元素。 6. (Ge是第4周期ⅣA族元素,处于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锗是一种金属性很强的元素 B.锗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C.锗化氢(GeH4稳定性很强 D.锗酸(H4GeO4是难溶于水的强酸 解析:B 依据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可知,气态氢化物稳定性:CH4>SiH4>GeH4(SiH4GeH4H2CO3>H4SiO4>H4GeO4,故H4GeO4为难溶于水的弱酸。因为锗处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所以锗单质应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7(全国甲卷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解析:A 由题中所给的信息可知,aHbOc NadSA项中,HNa可以形成化合物NaHH的化合价为-1B项中,O与其他三种元素可以形成H2OH2O2Na2ONa2O2SO2SO3等二元化合物;C项中,四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SOH; D项中,HS形成化合物H2S,其水溶液呈弱酸性。 8XYZ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族,YZ位于同一周期。X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少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H3YO4 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 ④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D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知,X为氧元素,XY为同一主族的短周期元素,Y为硫元素;又由YZ同周期,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原子少1Z为磷元素。由元素周期律知,3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为O>S>P,原子半径的大小为P>S>O,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H2S>PH3,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 9.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的非金属性(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W(填“强于”或“弱于”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序数比R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能分解为它的另一种氢化物,此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 L的甲气体与0.5 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R含氧酸盐只有一种,则该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解析:根据T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及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判断TAlQCRNWS;然后根据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和题给信息就可解决问题。其中(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氮的氧化物是NO,2 LNO气体与0.5 L的氧气混合,反应生成1 L NO2,剩余1 L NONO2+NO+2NaOH===2NaNO2+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含氧酸盐为NaNO2 答案:<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2弱于 (3S2H2SO4(=====3SO2↑+2H2O (42H2O2=====2H2OO2 (5NaNO2 10.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元素编号 A B C D E 元素特征信息 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阴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其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与B可以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 其氢氧化物和氧化物都有两性,与C同周期 C同周期,原子半径在该周期最小 MnO2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C________E________ (2BCD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3①写出E单质与ABC形成的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D单质与ABC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元素特征信息知,A是氢元素,B是氧元素;C与氧可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且与B的阴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C是钠元素,D是铝元素,E是氯元素。 答案:(1 (2r(O2>r(Na>r(Al3 (3Cl22NaOH===NaClNaClOH2O 2Al2OH2H2O===2AlO23H2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一课时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离子键 [课标要求] 1.通过NaCl的形成过程,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条件。 2.知道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3.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了解3概念: (1化学键: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离子键: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3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2.知道3个一定 (1稀有气体一定无化学键; (2只要有离子键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会书写3个电子式<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化学键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特别提醒] 并不是任何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如稀有气体中就不存在化学键。 2离子键 (1离子键的形成过程(NaCl为例 Na原子和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7,均不稳定。<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通过如图所示它们通过得失电子后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Cl-,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NaCl (2离子键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①概念: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是阴离子和<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阳离子。 ②实质:静电作用。这种静电作用不只是静电引力,而是指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之间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③成键条件:<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④成键原因:原子间相互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3离子化合物
(1概念:许多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合物。 (2常见类型: ①强碱:如NaOHKOH等。 ②大多数盐:如NaClK2SO4等。 ③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CaO等。<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是否所有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都能形成离子键? 提示:不一定;如AlCl3中不存在离子键。 2.是否只有非金属元素都不能形成离子键? 提示:不一定;如NH4Cl晶体中,NH4Cl之间形成的是离子键。<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离子键的存在 (1A族、ⅡA族的金属元素单质与ⅥA族、ⅦA族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发生反应时,一般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2 (2金属阳离子与某些原子团(NO3CO3SO24OH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3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酸式酸根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 (4活泼金属的氧化物、过氧化物(Na2O2中存在离子键。 2离子键的三个一定和两个不一定 (1三个“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2两个“不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NO3等。 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关于化学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中任何原子间的相互作用都属于化学键 B.任何分子中都含有化学键 C.物质溶于水时一定发生了化学键的断裂 D.化学变化必定包含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两个过程 解析:D 并不是物质中任何原子间的相互作用都属于化学键,只有物质中直接相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或离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才称为化学键;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分子,其分子中不含化学键;物质溶于水时,有的有化学键的断裂,如氯化钠、氯化氢等,有的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如蔗糖、酒精等;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生成的 过程。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元素周期表ⅠA族内的元素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解析:C AlCl3中含有铝元素,但其不属于离子化合物,故A项错误;元素周期表A族内有非金属元素氢和很活泼的金属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离子键,如离子化合物NaHB项错误;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但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是离子化合物,但不含金属元素,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电子式 在元素符号周围用“·<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或“×”来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2电子式的书写 (1原子 Na原子:<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Na·Mg原子:·<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Mg·S<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原子:(2阳离子 钠离子:Na<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镁离子:Mg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铵根离子:<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3阴离子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氯离子:<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4离子化合物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硫离子: 氯化钠:<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硫化钾: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MgF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的电子式书写为提示:<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不正确,应写为,正确吗? 2NH4Cl<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的电子式写为,正确吗? 提示<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不正确,应写为<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电子式的书写方法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示例 书写规范 原子 简单阳离 简单阴离 NaMg2 一般将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写在元素符号的上、下、左、右四个位置上 电子式就是其阳离子符号 在元素符号周围标出电子,用[ ]括起 来,并在右上角注明所带电荷数 复杂阴、离子 标明电子,要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注明所带电荷数 2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方法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3电子式书写的三大错因 (1阴离子漏写[ ]和电荷数,如将NaCl的电子式写成<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错写电子对,如将Na2O2的电子式写成<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3将多个相同的离子归在一起,如将K2S的电子式写成<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关于电子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种元素的原子都可以写出电子式 B.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与它的离子符号相同 C.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加方括号表示 D.电子式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式子 解析:D 电子式是指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以简明的表示原子、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式子,ABC正确,D错误。 2.下列电子式中,正确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解析:C 简单阳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其电子式,不用加方括号,A项错误;所有阴离子电子式都要加方括号,B项错误;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时,离子不能合并在一起表示,D项错误。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 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D 离子键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斥力和静电引力,A项错误;活泼金属元素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原子间易形成离子键,但也有例外,如AlCl3B项错误;CaCl2中,两个氯离子(都是阴离子之间不存在离子键,离子键存在于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C项错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项正确。 2.下列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解析:C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由阴离子电子式和阳离子电子式构成,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阳离子的电子式和离子符号相同,原子失去几个电子就带几个单位正电荷,简单阳离子不用方括号;阴离子是原子获得电子,使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K层为最外层时,为2个电子,用方括号把电子围在内部。Na2O2的电子式正确的书写为<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3.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不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A68 C129 B811 D1117 解析:A A中对应的元素是CO,都是非金属元素,不能形成离子键;B中对应的元素是ONaC中对应的元素是MgFD中对应的元素是NaCl,它们都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故都能形成离子键。 4.下列有关离子键或离子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离子键
B.不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C.食盐、纯碱中都含有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必定含有阴、阳离子 解析:B AlCl3中不含离子键,A正确;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离子键,B错误;NaClNa2CO3都是离子化合物,都含有离子键,C正确;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D正确。 5.已知:氢化钠(NaH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是+1价,NaH跟水反应放出H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氢化钠中存在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 (2NaH中的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__________ (3写出NaH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4写出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属于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___ 解析:NaH为离子化合物,由阴离子H和阳离子Na构成。LiH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但由于Li的核电荷数大,所以离子半径小。 答案:(1离子键 (2 (3Na[<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4NaHH2O===NaOHH2 H2O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NaH 1.对于NaCl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一个氯化钠分子 BNaCl之间存在离子键 CNaCl的结构示意图相同 D.在氯化钠中存在钠原子和氯原子 解析:B NaCl是离子化合物,氯化钠固体中不存在分子也不存在原子,AD项错误;Na的结构示意图是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只存在于分子之间 B.化学键只存在于离子之间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Cl的结构示意图是<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C选项错误。 C.形成化学键的微粒可以是原子也可以是离子 D.化学键是相邻的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解析:C 化学键是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在把握概念时注意:相邻,因为若不相邻,其作用必然很弱;原子或离子是成键微粒;
烈的相互作用区别于弱的相互作用。 3.关于离子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称为离子键 B.只有金属阳离子与其他阴离子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C.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金属卤化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解析:C 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两个方面,故选项A错误;并不只是金属阳离子与其他阴离子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NH4Cl是不含金属元素,但靠离子键结合而成的物质;形成离子键时必须含有阴、阳离子,即至少含有2种元素,故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金属卤化物不一定含有离子键,如AlCl3BeCl2中就不存在离子键。 4.最可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A.任意两种元素之间的化合 B.两种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 C.任何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 D.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 解析:D 活泼金属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阴、阳离子形成离子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C.离子化合物均能溶于水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 解析:D 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有金属、离子化合物,A项不正确;离子化合物也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如NH4ClB项不正确;像BaSO4等离子化合物难溶于水,C项不正确;只要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D项正确。 6.下列微粒电子式错误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解析:B S2的电子式是<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因为它是阴离子,必须加“[ ]”。 7.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Cl2 BCO2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CNaCl DCH4 解析:C 离子键一定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Cl2为单质,CO2CH4分子中不存在离子,无离子键,NaCl为离子化合物。 8.能以离子键相结合生成A2B(B为阴离子离子化合物的是( A.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 B.原子序数为209的元素 C.原子序数为1317的元素 D.原子序数为1916的元素 解析:D 原子序数是1117的元素分别是NaCl形成离子化合物NaCl(ABB项的两元素是CaF,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aF2(AB2C项的两元素是AlCl,形成AlCl3不是离子化合物;D项两元素是KS,能形成化合物K2S(A2B 9.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 (1X元素的单质分子式是________,分子中________(填“有”或“无”化学键。 (2Y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Z与钾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 解析:依据题意知X处于第1周期,故为氦元素,其为单原子分子,无化学键;Y于第2周期A族,为氟元素,与钠化合时生成NaFZ处于第3周期A族,为硫元素,与钾形成的化合物为K2S 答案:(1He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0.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Y均为周期表前20号元素,其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1 mol XY2含有54 mol电子。 (1该融雪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该物质中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电子式是________ (2元素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Y相邻,则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3W是与D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Z是第3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的单质在W常见单质中反应时有两种产物:不加热时生成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化学键类型________;加热时生成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1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 mol XY2中含54 mol电子,则每摩尔XY的离子含18 mol e可推出其化学式应为CaCl2XCaYCl(2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其为HeCSKr又因DY相邻,DS(3W是与硫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W是氧;Z是第3周期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ZNaNaO2中反应不加热时生成Na2O,加热时生成Na2O2Na2ONaO2间形成离子键,故Na2O属于离子化合物。 答案:(1CaCl2 离子键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3Na2O 离子键 Na2O2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离子所带电荷的符号和数目与原子成键时得失电子有关 D.阴、阳离子间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B 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A项正确;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所以B项错误;原子形成离子键时,失电子带正电荷,得电子带负电荷,且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得失电子数一致,C项正确;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项正确。 2.下列有关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 B.强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D.原子序数为119的元素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 解析:D A中,NH4Cl中含有离子键,但不含金属元素;B中,NaOHNa2SO4Na2O等为离子化合物;C中,离子化合物固态时不能导电,只有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才能导电;D中,原子序数为119的元素是NaF,属于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可形成离子键。 3.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解析:C 4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元素的质子数为8AB化合形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形成+1价阳离子 BZ一定与水反应 CZ一定是MO型离子化合物 DZ中含有离子键 解析:C ANaBO,它们可以形成Na2ONa2O2,均可以与水反应,均含有离子键。 5.阴离子和阳离子都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且阳离子比阴离子少两个电子层的离子化合物是 ( AMgCl2 BBaF2 CNaBr DNaI 解析:C AD项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都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结构。MgCl2BaF2NaBrNaI中阳离子比阴离子分别少1、多3、少2、少3个电子层。 6.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不易形成离子键(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原子 M层电子数 Aaf Cbg a 1 b 2 c 3 d 4 e 5 f 6 g 7 Bag Ddg 解析:D 由原子agM层电子数可知,M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元素ag为第3周期元素,ab均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g均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fa
gbg均可形成离子键,而dg不易形成离子键。 7.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C.水溶液能导电 B.具有较高的熔点 D.熔融状态能导电 解析:D 不是离子化合物的物质也可以溶于水,且能电离出离子使溶液导电,如HClH2SO4等;不含离子键的单质和化合物也能具有很高的熔点,如金刚石、SiO2等;在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因其在熔融状态下离子键被破坏,产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8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AKCl CNa2O BNa2S DK2S 解析:D 由信息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可确定Y素位于A族,为SK2S电离出的KS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9ABC三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3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5AC同主族,B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则: (1ABC三种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2ABC三种元素两两之间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B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可推知B为钠元素,设A的原子序数为x,由AC同主族知,C的原子序数为x8,即x11x835,则x8,故A为氧元素,C为硫 元素。 答案:(1氧元素 钠元素 硫元素 (2Na2O Na2O2 Na2S 10.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键形成。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____种盐,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Na3N中两种微粒的半径:r(Na________r(N3(填“>”“=”或“< 解析:(1Na位于A族,易失去一个电子成为+1价的NaN位于A族,易得到三个电子成为-3价的N3,所以Na3N应属于离子化合物。 (2Na3NHCl反应时,N3HCl电离出的H结合成NH3NH3再进一步与HCl反应生成NH4ClNaCl形成NaCl,故可生成两种盐。 (3NaN3电子层结构相同,故离子半径r(Na<r(N3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答案:(1Na<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3<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第二课时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NaN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3Na 离子 ClH<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H<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Na<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Cl 共价键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分子间作用力 [课标要求] 1.知道共价键的概念和实质。 2.学会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用结构式表示简单的共价分子结构。 3.知道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了解3概念: (1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3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22关键词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1只要有离子键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2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3.熟悉常见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认识HCl的形成 (1图示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分析<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各提供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个电子组成共用电子对,从而使各原子的最外层都形成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2共价键 (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成键三要素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成键微粒:原子;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成键本质:共用电子对; 成键元素: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3共价化合物 (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概念: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2四类常见的共价化合物 ①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O等; ②非金属氧化物:如CO2SO3等; ③含氧酸:如H2SO4HNO3等; ④大多数有机化合物:如甲烷、酒精等。 4共价分子的表示方法 (1电子式:共用电子对标在成键两原子之间,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标示,即使有相同的原子也不能合并。<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结构式:在结构式中,原子间的一条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 用结构式表示共价分子时,一对共用电子对画一条短线,两对共用电子对画两条短线,三对共用电子对画三条短线。 如:N2的结构式:N<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N CO2的结构式:<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O===C===O (3球棍模型:用球表示原子(可用不同颜色或大小的球来区别不同的原子,用棍表示
共价键(单、双、叁键,通过球和棍连接反映分子结构的模型叫球棍模型。 (4比例模型:按照合适的比例,以不同大小的球表示不同的原子,真实地表示原子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分子的结构的模型称为比例模型。 几种常见共价分子结构的多种表示方法: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物质 球棍模型 HCl ClCl HOH HCl Cl<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 H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O NH3<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H4 比例模型 5.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几种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 1.含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提示:不一定;如非金属单质(O2N2中含有共价键,但不属于化合物;某些离子
化合物(NaOHNH4Cl中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 2.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吗? 提示:不一定;如NH4Cl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属于离子化合物。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概念 成键微粒 成键元素 离子键 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 阴、阳离子 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铵盐除外 阴、阳离子间的电性作用 共价键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原子 大多数为非金属元素 共用电子对对两原子核产生的电性作用 HCl的形成过程如下:成键实质 形成过程 NaCl的形成过程如下: 多数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及部分离子化合物<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2CCl4NaHCO3 存在范围 实例 活泼金属氧化物、强碱、大多数盐 CaCl2Na2O2NaOH 2.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化学键 达到稳定结构的途径 构成微粒 构成元素 特例 离子化合物 离子键或离子键和共价键 通过电子的得失达到稳定结构 阴、阳离子 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 NH4Cl是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共价键 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原子 不同非金属元素 AlCl3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共价化合物 1.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KOH BMgO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CC2H6 DNH4Cl 解析:C AB属于含有活泼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D为铵盐也属于离子化合物;CCH都不易失电子,只能形成共价键,C2H6属于共价化合物。 2.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 解析:D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故AC两项错误;共价化合物中仅含有共价键,不含离子键,故B项错误,D项正确。 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分子间作用力<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氢键 (1概念:存在于某些氢化物分子(HFNH3H2O之间的较强的作用。 (2特点(强度: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化学键。 (3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特别提醒] 分子间作用力、氢键不属于化学键。 3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的比较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化学键 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概念 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存在相邻原子(离子之间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 分子间 氢键 某些氢化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电作用 HFH2ONH3等分子间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范围<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强弱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下列物质内存在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CaCl2 CSO2 BKOH DNa2O 主要影响化学性质 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熔点、沸点升高 使得物质的熔点、沸点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较强 很弱 比化学键弱,比分子间作用力强 解析:C 分子间作用力一般存在于大多数共价化合物和非金属单质的分子之间,SO2是共价化合物,其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而另外三个选项均为离子化合物,是以离子键结合的,没有分子间作用力。 2CO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金属镁反应,干冰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形成CO<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气体,这两个变化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作用力分别是 ( A.化学键,化学键 B.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 C.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 D.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 解析:B CO2与金属镁反应是化学变化,反应过程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需要克服化学键,干冰形成CO2气体是状态之间的转化,仅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H2O CNaOH BCaCl2 DCl2 解析:C H2O是只含HO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分子;CaCl2是离子化合物,且只含离子键;NaOH是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Cl2是共价单质分子。 2.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解析:D NaOH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A错误;NH3<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电子式应为B错误;H2S为共<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价化合物,电子式应为合,电子式正确,故选D C错误;H2O2O原子与O原子之间以共价单键结3.以下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 B.分子间作用力较弱,破坏它所需能量较少 C.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沸点有影响 D.稀有气体原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解析:A 分子间作用力不是化学键,化学键是物质内成键原子或离子间较强的相互作用,而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间微弱的相互作用,破坏它所需能量较少;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其原子就是气体分子,在稀有气体中仅存在着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4.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化学键被破坏的是(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冰的融化 C.食盐溶于水 D.氢气和氯气生成氯化氢 解析:B 冰的融化为物理变化,只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H2O分子中的化学键未 变化。 5.下列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 AHCl BNaCl CNa2SO4 DNa2S EHe FN2 请回答(1(3题: (1这些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 (2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 (3试写出DF的电子式、F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HClN2只含共价键;NaClNa2S只含离子键,Na2SO4含离子键和共价键;He无化学键。 答案:(1AF (2C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B.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CNa2SO4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共价键 D.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解析:B A项,离子化合物中还可能有共价键,如NH4ClC项,SO24S原子O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D项,AlCl3中没有离子键。 2.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CaCl2 CH2O BKOH DHF 解析:B CaCl2KOH属于离子化合物,前者只有离子键,后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A项错误,B项正确;H2OHF属于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无离子键,CD两项错误。 3.下列电子式错误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解析:C C<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项,四氯化碳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4.当碘升华时,下列各项不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间距离 B.分子间作用力 ,错误。
C.聚集状态 D.分子内共价键 解析:D 碘升华是物理变化,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距增大,聚集状态由固态转变为气态,但分子内的共价键没有变化。 5.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ANaClHClH2ONaOH BCl2Na2SHClSO2 CHBrCO2H2OCS2 DNa2O2H2O2H2OO3 解析:C A项,NaCl只含有离子键,HClH2O只含有共价键,NaOH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B项,Cl2HClSO2分子中只有共价键,而Na2S中只有离子键;D项,Na2O2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H2O2H2OO3分子中只有共价键。 6.离子键、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构成物质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力的是( A.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解析:B 冰含有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氯化钠只含有离子键;氢氧化钠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碘含有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故B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 AHCl MgCl2 NH4Cl BH2O Na2O CO2 CNH3 H2O CO2 DCaCl2 NaOH H2O 解析:C A项,HCl中含有共价键,MgCl2含有离子键,NH4Cl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错误;B项,H2O中含有共价键,Na2O中含有离子键,CO2中含有共价键,错误;C项,三者都只含有共价键,正确;D项,CaCl2中含有离子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H2O中只含有共价键,错误。 8.下列原子序数对应的元素间易形成共价键的是( A1117 C1317 B199 D208 解析:C 1117形成的为氟化钠,离子键,A项错误;199形成的为氟化钾,离子键,B项错误;1317形成的为氯化铝,共价键,C项正确;208形成的为氧化钙,离子键,D项错误。 9(1有下列物质:HeN2CaONH3Na2SKOHNaHCO3。其中: ①只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 ②只含离子键的是________
③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 ④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 ⑤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2下列变化中,既破坏离子键又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_ A.氯化氢溶于水 B.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C.碘溶于CCl4 D.氯化钠溶于水 解析:(1N2NH3分子中只含共价键;CaONa2S中只含离子键;KOHNaHCO3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He分子中不含化学键。 (2氯化氢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NaCl溶于水离子键被破坏;KClO3受热分解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I2溶于CCl4后,共价键未被破坏。 答案:(1N2NH3 CaONa2S KOHNaHCO3 NH3 CaONa2SKOHNaHCO3 (2B 10.按要求写出: (1一核10电子的原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核10电子的阳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核10电子的阴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核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核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四核10电子的阳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四核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五核10电子的阳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五核10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答案:<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Ne (2NaMg2Al3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各项表达正确的是( AH2O<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BF<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的结构示意图:C.乙烯的结构式:CH2CH2 DCaCl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的电子式: 解析:A F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原子核表示错误,应该标明为9B错误;乙<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烯的结构式为ClC错误;CaCl2的电子式为<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ClCa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D错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中,一定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C.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解析:C 非金属元素在形成化学键时,可能通过共用电子对成键(即共价键,也可能通过得电子成键(形成离子键,在离子键和共价键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A正确;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B正确;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C错误;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只要含有离子键就属于离子化合物,D正确。 3.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NaOH溶于水 C.酒精溶于水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DHCl气体溶于水 解析:D A破坏的是离子键;B溴分子内共价键没有被破坏;酒精溶于水后,分子没有被破坏,所以共价键也没有被破坏;而HCl气体溶于水后,HCl分子的共价键断裂,而形成了离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水分子内存在氢键,所以水分子非常稳定 B.氢键属于化学键 C.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使水分子间作用力增加,导致水的沸点较高
D.水分子之间无分子间作用力,只有氢键 解析:C 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也存在氢键,由于氢键的存在,使得水的沸点较高,化学键是分子内相邻原子或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由于H2O中氢氧共价键较强,故水分子较稳定,氢键不属于化学键。 5.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共价键断裂和形成的是( AN23H<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B2NaCl=====2NaCl2 C2NaHCO3=====Na2CO3CO2↑+H2O D2NaOHMgCl2===Mg(OH2↓+2NaCl 解析:C A项,反应中断裂的是N2中的NNH2中的HH,形成的是NH3中的NH变化的都是共价键,错误;B项,反应物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共价键,错误;C项,在反应中有离子键的断裂(NaHCO3又有共价键的断裂(HCO3中的共价键成物中有离子键的形成(NaCO23,又有共价键的形成(H2OCO2,正确;D项中没有通电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错误。 6下列数字代表各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各组中相应的元素能形成XY2型共价化合物的( A38 C1217 B116 D616 解析:D 题干要求有两点:一是形成XY2型;二是形成的是共价化合物。ABCD分别可形成Li2O(X2Y型离子化合物H2S(X2Y型共价化合物MgCl2(XY2型离子化合物CS2(XY2型共价化合物 7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NH5中含有5NANH(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BNH5中既有共价键又有离子键,NH5是离子化合物 CNH5<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的电子式为 D.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5H2O===NH3·H2OH2 解析:A 根据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可知,一个氮原子不可能同时结合5个氢NH4H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其中NH4内部存在NH键,因此1 mol NH5中含有4NANH键。H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与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H5H2O===NH3·H2OH2↑。 8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XZ可形成常见的XZXZ2型分子,Y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同体积氢气的8.5倍,W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最高价含氧酸酸性:XBXY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CWM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DMW形成的化合物含共价键 解析:A 首先结合题意判断出XYZMW五种元素,XZ可形成常见的XZXZ2型分子,应该是CO元素,则YN元素,Y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质量是相同条件下同体积氢气的8.5倍,可推出MHW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元素,则Na。酸性H2CO33A选项正确;CNO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选项不正确;NaH形成的NaH是离子化合物,C选项不正确;NaH只含有离子键,D选项不正确。 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一部分,列出了九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周期 2 3 4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 (2①~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物质化学式出①和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③和⑨形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 (4表中元素①和⑦可以形成一种淡黄色物质X写出X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所含化学键类型:________________0.1 mol X与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 A A A A A A A 0
(5表中元素⑥和⑧可形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6的共价化合物YY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Y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题目所给信息,金属性强的在A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故的金属性最强,为K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Mg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OF没有正价,故氯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分子式为HClO4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NaO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两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3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属于离子化合物,<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4Na2O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Na2O22H2O===4NaOHO2↑,生成1 mol O2时转移2 mol电子,0.1 mol Na2O2反应生成0.05 mol O2,共转移电子0.1NA (5⑥、⑧形成相对分子质量为66的共价化合物Y的分子式为N2F2,其电子式为<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答案:(1K Mg (2HClO4 Al(OH3OH===AlO22H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O 10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反应生成盐FDA同主族,且与E3<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4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CDE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2写出分别由ADC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ACE间分别形成甲、乙两种共价化合物,且甲有10个电子,乙有18个电子,则沸点较高的是(填化学式________ (4F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5D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AC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反应产生C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则AH元素,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F,则BN,因HNO3NH3===NH4NO3FNH4NO3DA主族,且与E同周期,则DNaE为第3周期元素,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3<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3<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外层电子数的,即最外层电子数为8×6,即ES,能与HNNaS形成原子个44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的元素C应为O (1由以上分析可知,COO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2周期第A族;CDE三种元素简单离子分别是O2NaS2S2三层电子,O2Na只有2层电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三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S2O2Na (2分别由ADC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分别是H2O2Na2O2 (3甲为H2O,乙为H2S,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H2S分子间没有氢键,则沸点较高的是H2O (4由推断知FNH4NO3,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共价键。 (5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 答案:(12周期第ⅥA S2O2Na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3H2O (4离子键 共价键 (52Na2O22H2O===4Na4OHO2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课时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同素异形现象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同分异构现象 [课标要求] 1.以碳元素的几种单质为例,认识同素异形现象。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以正丁烷和异丁烷、乙醇和二甲醚为例,认识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3.以同素异形现象和同分异构现象为例,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学会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 1.“二同概念: (1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2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2三组常见的同素异形体: (1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 (2O2O3 (3红磷和白磷。 3.有关同分异构体的三组一定和不一定 (1分子式相同,一定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反之不一定成立; (2分子式相同,一定有相同的最简式,反之不一定成立; (3分子式相同,一定有相同的元素的质量分数,反之不一定成立。 同素异形现象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 (1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的现象叫做同素异形现象。 (2同一种元素可形成不同单质,这些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常见的同素异形体 (1碳的同素异形体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物质 导电性 不导电 导电 不导电 颜色状态 硬度熔点 金刚石 无色透明固体 坚硬、熔点很高 石墨 灰黑色固体 质软、熔点高 足球烯(C60 灰黑色固体 硬度小、熔点低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微观结构
差异分析 (2氧的同素异形体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物质 颜色 沸点 气味 相互转化 差异分析 (3磷的同素异形体 物质 白磷 红磷 3对同素异形体的理解 (1组成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 (2物质类别: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只能是单质。 (3性质关系: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有差异,但化学性质相似。 (4相互转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因为转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5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但由于没有涉及化合价的变化,一般认为这种转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O2O3互为同素异形体( (2水和冰互为同素异形体 ( (3金刚石、石墨、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 答案:(1 (2× (3 2.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色态 白色蜡状固体 红棕色固体 毒性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有剧毒 无毒 稳定性 易自燃 加热或点燃可燃烧 保存 冷水中 直接存放在广口瓶中 O2 无色 O2O3 无味 3O2=====2O3 分子中氧原子个数和氧原子的成键方式不同<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放电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和排列方式不同 O3 淡蓝色 鱼腥味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它们原子的排列方式各不相同 D.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解析:B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由于其结构中各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使其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如金刚石不导电,石墨能导电等。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如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O2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同分异构现象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现象主要表现在有机化合物中。 2实例 (1正丁烷和异丁烷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名称 分子式 正丁烷 C4H10 异丁烷 结构式 球棍模型 结论 沸点 差异分析 分子结构不同 0.5 11.7 结构简式 CH3CH2CH2CH3 原子的连接方法不同,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物质类别相同
(2乙醇和二甲醚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名称 分子式 乙醇 C2H6<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O 二甲醚 分子结构 结构式 结论 分子结构不同<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78 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23 性质 沸点 3.四角度认识同分异构体 (1从物质看: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只能是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若共存则为混合物。 (2从分子式看: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其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分子式不一定相同,如甲酸(HCOOH和乙醇(CH3CH2OH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6 (3从结构看: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空间结构不同。 (4从性质看: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可能相似。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一定不可能具有( A.相同的分子式 C.相似的化学性质 B.相同的结构 D.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B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的分子式相同,其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但其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 2.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白磷和红磷 B.干冰和CO2
解析:D 白磷和红磷两者属于同素异形体,A项不符合题意;干冰和CO2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B项不符合题意;C项属于同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D项中两者的分子式均为C6H14,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符合题意。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科学家发现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如C50C70C120C540等,它们互称为( A.同一种物质 C.同素异形体 B.同分异构体 D.同位素 解析:C C60C50C70C120C540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 形体。 2.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3O2互为同位素 BO2O3稳定 C.等体积O3O2含有相同质子数 DO3O2的相互转变是物理变化 解析:B O2O3互为同素异形体,A不正确;温度、压强不确定,不能确定O2O3的物质的量,也就是不能确定质子数,C不正确;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D不正确。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金刚石和C60 CO2O3 B.红磷和P4 D.干冰与冰 解析:D 干冰是固态CO2,冰为固态水,二者不属于同素异形体。 4.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氧气和臭氧 CCH4C2H4 B.正丁烷和异丁烷 D1H2H 解析:B 氧气和臭氧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A项错误;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称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CH4C2H4分子式不同,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C项错误;1H2H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属于同位素,D项错误。 5.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或微粒,请将合适的序号填写在空格上。 ①金刚石与“足球烯”(C60
DT 16O17O18O ④氧气(O2与臭氧(O3 ⑤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 (1是同素异形体的________ (2是同位素的________ (3是同分异构体的________ 解析:(1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则是同素异形体的为金刚石足球烯(C60,氧气(O2与臭氧(O3 (2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则是同位素的是DT,16O17O18O (3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则是同分异构体的为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 答案:(1①④ (2②③ (3<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机物之间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B.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可以存在同分异构现象 C.同分异构体的性质相同 D16O18O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B 无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也可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故A不正确,B正确;同分异构体的性质不同,16O18O互为同位素,CD不正确。 2.造成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碳原子种类不同 B.同体积两种物质中碳原子个数不同 C.碳原子成键方式不同 D.物质状态不同 解析:C 因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不同造成金刚石与石墨性质不同。 3O2O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 C.氧化还原反应 B.化学变化 D.以上都不是 解析:B 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各项描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选项 描述 结论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A B C D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N4 红磷转化为白磷是物理变化 纳米泡沫碳和金刚石是同素异形体 正确 正确 错误 错误 解析:C 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混合气体属于混合物,A错误;N4只含有一种元素,是一种新单质,不属于化合物,B错误;红磷和白磷属于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均是化学变化,C正确;纳米泡沫碳和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的结论错误。 5下列各组中互为同素异形体关系的是( AH2D2 39C.4019K19K BT2OH2O DS4S8 解析:D H2D2均是氢气分子,A项错误;T2OH2O均是水分子,B项错误;4019K3019K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C项错误;S4S8均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D项正确。 6.下列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②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一定不是同种物质 ③同分异构体之间物理性质一定不同,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④同分异构体一定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解析:C N2CO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的结构,但不是同分异构体,错误;同分异构体之间的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如乙醇与二甲醚错误。 7.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一种新分子,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其化学式为C7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70是一种化合物 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C.它的化学性质和金刚石相似 DC70和金刚石、石墨一样,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解析:A 依题意,C70是一种分子,从其化学式可知,一个C70分子由70个碳原子构成,C70应是碳的单质,不属于化合物。 8.下列关于臭氧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臭氧比氧气的氧化性更强,常温下能将AgHg等较不活泼的金属氧化 B.臭氧可以杀死许多细菌,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
C.臭氧和活性炭一样,能够吸附有机色素,是一种良好的脱色剂 D.臭氧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C 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能把有机色素氧化成无色物质。 139.有下列各组物质①12 6C 6C<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②<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③金刚石与石墨,④乙醇(CH3CH2OH与二甲醚(CH3OCH3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 1213解析:两者相同的是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6C 6C互为同位素,不同的是原子核内中子数。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但物质的结构不同,<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乙醇与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分子组成即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各原子的连接顺序和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1 (2 (3②、④ 101982年两位日本科学家在南极拍摄到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照片。 (1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氟利昂(CF2Cl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破坏作用,有关反应为O<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3 O2OClO3===ClOO2ClOO===ClO2 ①上述变化的总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上述变化中,Cl______________ A.反应物 C.中间产物 O2O3______________ A.同分异构体 C.氧的同素异形体 B.同一种物质 D.氧的同位素 B.生成物 D.催化剂 (2超音速飞机排放的氮的氧化物(NONO2也会破坏臭氧层,它们和O3O原子发生如下反应:O3NO===NO2O2ONO2===NOO2,这两个反应反复循环,其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氮的氧化物在破坏臭氧层过程中起了________作用。 (3臭氧除可吸收紫外线外,又由于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工业上可用臭氧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中三个化学方程式相加,消去中间产物,可得到总反应方程式:2O3===3O2Cl作催化剂,O2O3属于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把(2中的两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可得O3O===2O2,其中氮的氧化物作催化剂。 答案:(12O3===3O2 D C (2O3O===2O2 催化 (3漂白、杀菌、消毒<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SO3互为同分异构体 B.碘晶体、碘蒸气是同素异形体 C.同分异构体的分子组成相同,分子结构不同 D.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 解析:D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物质间互为同分异构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由概念可知D正确。 2.下列各组物质中,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CuSO4·5H2OCuSO4·3H2O NH4CNOCO(NH2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 D.②③④ 解析:B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组中分子式不同;②③组中,两者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故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组中水分子的结构相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3.下列各组物质中,不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红磷和黄磷 CSi60和晶体硅 B.斜方硫和单斜硫 DH2OH2O2 解析:D A项,红磷和黄磷应是磷元素的两种单质;B项,斜方硫和单斜硫应是硫元素的两种单质;C项,Si60是分子晶体与晶体硅,是硅元素的两种单质;D项,H2OH2O2为化合物,不能成为同素异形体。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4.在化学中,每种物质都有自己对应的化学式,但往往同一化学式,可能表示不同的物质。下列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C CC2H6O BCH4 DC4H10 解析:B A可能是金刚石、石墨,C可能是乙醇、二甲醚,D可能是正丁烷、异丁烷。所以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 5.现代无机化学对硫-氮化合物的研究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SNn是迄今唯一已知的具有超导性质的链状无机高分子。有关如右图所示的硫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SN B.该物质与化合物S2N2互为同分异构体 C.该物质是电的良导体 D1 mol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8×6.02×1023 解析:C 根据分子结构可知,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4S4N,所以它的分子式是S4N4A项错误;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所以S4N4S2N2不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由于硫氮化合物具有超导性质,故在一定条件下为电的良导体,C项正确;示分子中有8SN键,1SS键,故1 mol分子中,共价键数目为9×6.02×1023D项错误。 6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BN4转化为N2属于物理变化 CN4的摩尔质量为56 DN4N2互为同素异形体 解析:D N4是一种单质,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二者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N4的摩尔质量为56 g·mol1 7白磷在高压下隔绝空气加热后急速冷却,可得钢灰色固体——黑磷,其转化过程如:1 215.9 MPa473 K白磷―黑磷,黑磷性质稳定,结构与石墨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隔绝空气( A.黑磷与白磷互为同位素 B.黑磷能导电 C.白磷转化为黑磷是物理变化
D.黑磷能在空气中自燃 解析:B 黑磷也是磷元素组成的单质,A错误;类比石墨的导电性知B正确;白磷、黑磷是不同的物质,C错误;黑磷性质稳定,D错误。 8.科学家发现铂的两种化合物ab,二者的结构式分别为<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a有抗癌作用,b没有,二者的关系为( A.同分异构体 C.同一种物质 B.同素异形体 D.同位素 解析:A a有抗癌作用,b没有,说明二者属于不同的物质,且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必须是单质,互为同位素的必须是143537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12 6C 6C17Cl17Cl 9.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有________;属于同位素的有________;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有________ ①二氧化碳 CH3C(CH32CH2CH3 ③金刚石 ④干冰 ⑤氢溴酸 ⑥溴水 ⑦液溴 12C 14C CH3CH(CH3CH(CH3CH3 石墨 解析:互为同分异构体;互为同素异形体;属于同位素;属于同一种物质。 答案:②与⑩ ③和 ⑧和⑨ ①和④ 10.硫通常是一种淡黄色晶体。有橙色、无色、红棕色三种颜色的硫蒸气,它们都是硫的单质,但每个分子中硫原子的个数不同,可用Sx表示。对三种蒸气测定结果是: (1橙色蒸气密度折算到标准状况后是11.34 g·L1则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26.62________________ (3无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64,则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实说明硫有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1中硫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11.34×22.4254,其单质的分子式为S8(2中硫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29×6.62192,其单质的分子式为S6(3硫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64×2128,其单质的分子式为S4。综上分析,可知硫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答案:(1S8 (2S6 (3S4 多种同素异形体 第二课时<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不同类型的晶体 [课标要求] 1.熟知晶体的类型及其分类依据,学会判断晶体类型的方法。 2.知道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会比较晶体的熔、沸点。 1四种晶体的含义: (1离子晶体:阴、阳离子按一定的方式有规则地排列形成的晶体; (2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 (3原子晶体: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4金属晶体:由金属单质或合金形成的晶体。 2.四种晶体的判断: 由离子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由金属单质及合金形成的晶体为金属晶体;常见原子晶体有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除此以外为分子晶体。 3.四种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熔点差别较大。 离子晶体与分子晶体<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晶体<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特点<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3离子晶体 (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概念:离子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按一定的方式有规则地排列形成的晶体。
(2性质: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①熔点较高、硬度较大。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②固态时不导电,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够导电。 (3实例——NaCl的晶体结构:<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构成氯化钠晶体的微粒是Na+Cl-,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离子键,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 4.分子晶体 (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分子晶体是分子之间依靠分子间作用力按一定规则排列所形成的。 (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性质:熔、沸点较低、硬度较小,不能导电。 (3实例——干冰晶体的结构:<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①构成干冰晶体的微粒是CO2分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晶体类型 是分子晶体。 ②干冰汽化时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对其分子内的共价键无影响。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不属于晶体的特点的是( A.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B.具有固定的沸点 C.具有固定的熔点 D.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解析:D 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固定的熔、沸点,但却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紫黑色晶体碘及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2.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其水溶液导电的一定是离子晶体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B.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晶体 C.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D.固态不导电、熔融态导电的一定是离子晶体 解析:D 部分分子晶体的水溶液也能导电,如HCl晶体,A错误;金属单质在熔融态导电,但不是离子晶体,B错误;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可能是分子晶体,如干冰,也可能是原子晶体,如石英晶体,C错误;固态不导电、熔融态导电是离子晶体区别其他晶体的性质,D正确。 原子晶体与金属晶体<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原子晶体 (1概念: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并以一定方式有规则排列成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能导电。 (3实例——石英晶体的结构<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①构成石英晶体的微粒是硅原子和氧原子。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共价键,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 ②石英晶体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型的空间网状结构。 ③在石英晶体中,不存在SiO2分子,SiO2表示的意义是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 2.金属晶体 (1概念: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强烈的作用结合形成的晶体。 (2性质:有金属光泽、能导电、传热,具有延展性等。 3常见晶体的物理性质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晶体 熔点/ 硬度 晶体类型 氯化 801 较硬 氯化钡 1 560 较硬 金刚石 3 550 很硬 二氧化 1 723 硬而脆 112.8 白磷 44.1 97.8 柔软 3 410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晶体特性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熔点较高 硬度较大 熔点很高 硬度很大 熔点较低 硬度较小 不同金属的 熔点、硬度 差异大 1.二氧化碳、二氧化硅都是Ⅳ<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A族元素的氧化物,但二者的物理性质相差较大,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试比较二者熔点的高低。 提示:CO2属于分子晶体而SiO2属于原子晶体,故二者物理性质差别较大。SiO2的熔点高于CO2 2.判断下列物质属于何种晶体类型? ①氯化镁 ②干冰 ③金刚石 ④硫磺 ⑤二氧化硅 ⑥氧化镁 ⑦钠 ⑧冰 提示:属于离子晶体的是,属于分子晶体的是,属于原子晶体的是,属于金属晶体的是 1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晶体类型 晶体微粒 形成晶体的作用 硬度 离子晶体 阴、阳离子 原子晶体 原子 分子晶体 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或氢键 很小 金属晶体 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 金属键 不同晶体间差别较大 不同晶体间差别较大 离子键 共价键 较大 很大 熔、沸点 较高 晶体不导电,熔很高 很低 晶体不导电,一导电性 化状态、水溶液可导电 不导电 部分溶于水可以导电 导电 实例 氯化钠、氢氧化 金刚石、二氧化 冰、干冰 NaZn 2.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规律 (1不同晶体类型物质的熔、沸点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等,有的则很低,如汞等。
(2同种晶体类型的物质,晶体内微粒间的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①原子晶体。一般来说,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牢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C>水晶(SiO2>晶体硅(Si ②离子晶体。一般来说,阴、阳离子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熔、沸点越高。如熔点:MgO>MgCl2NaCl>CsCl ③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SiO2 CsCl I2 Br2 BSiO2 CsCl Br2 I2 CCsCl SiO2 I2 Br2 DBr2 I2 CsCl SiO2 解析:A 先区分各选项中各物质的晶体类型,原子晶体的熔点>离子晶体的熔点>分子晶体的熔点。其中I2的熔点高于Br2的熔点。 2.下表中是几种物质的熔点。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物质 熔点/ Na2O 920 NaCl 801 AlF3 1 291 AlCl3 190 BCl3 107 Al2O3 2 073 CO2 57 SiO2 1 723 I2 113.5 据此作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是离子晶体 B.表中只有BCl3、干冰和I2是分子晶体 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 D.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 解析:B AlF3是离子晶体,A项正确;AlCl3的熔点与分子晶体I2的熔点比较接近,而远低于离子晶体Na2ONaClAlF3的熔点,可推知,AlCl3是分子晶体,B项错误;CSi是同主族元素,但CO2是分子晶体,而SiO2是原子晶体,C项正确;NaAl是不同主族元素,但它们的氧化物Na2OAl2O3均为离子晶体,D项正确。 [方法技巧]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四种依据巧判晶体类型 (1依据晶体的组成微粒及其相互作用力判断 阴、阳离子离子键离子晶体。 原子共价键原子晶体。 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分子晶体。 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金属键<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金属晶体。<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依据物质的类别判断 金属氧化物(K2O强碱(NaOHKOH和绝大多数的盐类是离子晶体。 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硅、晶体硼外、气态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SiO2、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都是分子晶体。 常见的原子晶体单质有金刚石、晶体硅、晶体硼等;常见的原子晶体化合物有碳化硅、二氧化硅等。 金属单质(汞常温下为液体与合金是金属晶体。 (3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 离子晶体一般熔点较高,常在几百至1 000多度。 原子晶体一般熔点高,常在1 000度至几千度。 分子晶体一般熔点低,常在几百度以下至很低温度。 金属晶体多数熔点高,部分较低,如汞常温下为液体。 (4依据导电性判断 离子晶体固态时不导电,熔融状态能够导电。 分子晶体固态或熔融状态均不导电。 原子晶体固态时不导电。 金属晶体固态或熔融状态均导电。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1.我们熟悉的食盐、金属、刨冰、钻石、水晶等都是晶体;而同样透明的玻璃却是非晶体。下列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否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B.是否是具有固定组成的物质 C.是否是具有美观对称的外形 D.内部构成微粒是否在空间呈有规则的重复排列 解析:D 有规则几何外形或美观对称的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具有固定
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晶体,如某些无定形体也是有固定的组成。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微观结构不同。 2.下列物质中,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石英 C.干冰 B.硫磺 D.食盐 解析:C 分子晶体是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而成的晶体,石英是原子晶体,食盐是离子晶体,而硫磺,干冰是分子晶体,但硫磺是单质,干冰是化合物。 3.关于几种常见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分子间作用力,但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B.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但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C.原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硬度大,熔沸点高 D.原子晶体都不导电 解析:D 晶体硅属于原子晶体,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故D项错误。 4.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C(金刚石CO2 CCH4H2O BNaBrHBr DCl2KCl 解析:C 各物质中的化学键和所属晶体类型如下: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化学 晶体 类型 5.有下列几种晶体:A.水晶,B.冰醋酸,C.白磷,D.金刚石,E.晶体氩,F.干冰。 (1属于分子晶体的是________,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________ (2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________ (3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晶体是________ (4受热熔化时,化学键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需克服共价键的是________ 解析: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有BCEF。晶体氩是单原子分子;原子晶体和单原子分子晶体都由原子直接构成,原子晶体有AD,但化合物只有A;分子晶体熔化时,一般不破坏化学键;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化学键。 答案:(1BCEF E (2A (3ADE (4BCF AD 金刚石 共价 原子 晶体 CO2 共价 分子 晶体 NaBr 离子 离子 晶体 HBr 共价 分子 晶体 CH4 共价 分子 晶体 H2O 共价 分子 晶体 Cl2 共价 分子 晶体 KCl 离子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离子 晶体
1.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解析:B A选项,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与分子的稳定性没有关系;C选项中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不发生断裂;D选项中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 2.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氖 C.干冰 B.食盐 D.金刚石 解析:D 氖、干冰属于分子晶体,食盐属于离子晶体,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 3.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都很高 D.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解析:C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一定不存在离子键,只要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就一定是离子晶体,但在离子内部可能含有共价键;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在常见的晶体类型中,只有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有的熔沸点很高,如钨,有的熔沸点很低,如汞。 4.下列物质中,属于分子晶体且不能跟氧气反应的是( A.石灰石 C.白磷 B.石英 D.固体氖 解析:D 属于分子晶体的是白磷和固体氖,而白磷易和氧气反应,固体氖不能跟氧气反应。 5.下列晶体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 A.镁 C.氟化钾 B.干冰 D.金刚石 解析:C A项镁是金属,属于金属晶体;B项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分子晶体;D项是原子晶体。 6.具有下列性质的物质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 A.熔点1 070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和熔融状态均能导电 B.熔点10.31 ℃,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能溶于CCl4,熔点112.8 ℃,沸点444.6
D.熔点97.81 ℃,质软,导电,密度0.97 g·cm3 解析:A 溶于水和受热熔化时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其晶体为离子晶体。再根据晶体的熔沸点、溶解性和导电性等特点,可推断出B中晶体为分子晶体,C中晶体也是分子晶体,D中晶体为金属晶体。 7.下表列出的对晶体的说明中,错误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选项 晶体名称 晶体中的微粒 微粒间的作用 A 碘化钾 阴、阳离子 B 干冰 分子 C 石英 原子 D 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 离子键 分子间作用 离子 解析:C 碘化钾为离子晶体,微粒间作用力为离子键;干冰和碘都是分子晶体,微粒间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石英是原子晶体,微粒间作用力为共价键,C错误。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不可能存在其他化学键 BSiO2CO2的晶体类型相同 CNaHSO4NaOH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D.晶体熔点:金刚石>食盐>>干冰 解析:D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存在共价键(如强碱、Na2O2SiO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是原子晶体,CO2是分子晶体;NaHSO4NaOH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 9.根据下表给出的几种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回答问题: 名称性质 熔点/ 沸点/ (1SiCl4________晶体;单质B可能是________晶体。 (2NaClMgCl2晶体类型均为________晶体。 (3AlCl3在升华时破坏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表中所给熔、沸点数据,可知SiCl4熔、沸点最低,应为分子晶体;单质B熔、沸点最高,因此可能为原子晶体;NaClMgCl2的熔、沸点较高,应为离子晶体;AlCl3的熔、沸点较低,为分子晶体,且沸点比熔点低,易升华,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1分子 原子 (2离子 (3分子间作用力 10.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NaCl 810 1465 MgCl2 710 1418 AlCl3 180 160 SiCl4 68 57 单质B 2300 2500
数的二倍;bd均可形成A2B型氢化物,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__________c__________ (2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__________ (3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它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填一种 解析: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故aCbd均可形成A2B型氢化物,则bOdS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ce均为第3周期元素,故cNaeCl 答案:(1C Na (2COO2Cl2 (3金刚石 NaCl Na CO(O2Cl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化学式表示物质分子的是( ANa2SO4 CH2SO4 BSiO2 DAl 解析:C 在四种晶体中,只有分子晶体才存在分子,所以四个备选项中只有H2SO4是表示物质分子的化学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B.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解析:A 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Hg常温下为液体,B错误;干冰为分子晶体,升华时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但分子内共价键不变,C错误;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D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重水、超重水互为同素异形体 BC60C80互为同位素 C.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DNaCl是离子化合物,其晶体是离子晶体 解析:D A中水、重水、超重水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不可能互为同素异形体。BC60C80由碳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两者属于同素异形体。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其晶体中不含化学键,C项错误。
4.下列各组中,既含有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又含有原子晶体的是( AKClH2SO4P4 CNH4FC60、金刚石 BCO2Na3PO4Mg DSiSiO2K2CO3 解析:C A项中的H2SO4P4都是分子晶体;B项中的Mg是金属晶体;D项中SiSiO2都是原子晶体。 5.一种新型材料B4C,它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关于B4C的推断正确的是( AB4C是一种分子晶体 BB4C是一种离子晶体 CB4C是一种原子晶体 DB4C分子是由4个硼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 解析:C 根据B4C的用途可知,B4C的熔点高、硬度大,所以应为原子晶体,构成微粒是原子。 6.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解析:C 在反应中Al2O3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没有 变化;在反应中N的化合价0价降到-3价,每生成2 mol AlN应得到6 mol电子;耐高温、抗冲击不是分子晶体所具备的性质;氮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与铝结合时,应当显示-3价。 7.已知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沸点: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物质 熔点/ 沸点/ NaCl 801 1 413 KBr 730 1 380 AlCl3 190 180 单质X 1 415 2 355 SiCl4 70 53 高温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lCl3晶体加热易升华 BSiCl4是分子晶体 C.单质X可能是原子晶体 DAlCl3是原子晶体 解析:D AlCl3的沸点比熔点低,加热易升华;SiCl4的熔、沸点比较低,一定是分
子晶体;未知物熔、沸点很高,有可能是原子晶体;AlCl3是共价化合物,且其熔、沸点较低,是分子晶体。 8X是第2周期元素,能与氧形成X2O5。则有关X的叙述正确的是( AX的单质在常温下以分子晶体的形式存在 BX的氢化物在固态属于分子晶体 CXO2晶体中的作用力只有分子间作用力 DX所在族元素的单质在固态时属于同一类晶体 解析:B X2O5X的化合价是+5X又是第2周期元素,则X是氮元素。N2常温下是气体而不是晶体,A项不正确;NH3的晶体是分子晶体,B项正确;NO2晶体是分子晶体,NO2分子间有分子间作用力,NO2分子内的NO原子间有共价键,C项不正确;N在第A族,其中NP单质的晶体是分子晶体,Sb(Bi(单质的晶体都是金属晶体,D项不正确。 9.现有几组物质的熔点数据如下表: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A 金刚石:3 550 硅晶体:1 420 硼晶体:2 300 二氧化硅:1 723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属于________晶体,其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________ (2B组晶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有金属光泽 ②导电性 ③导热性 ④延展性 (3C组中HF熔点反常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组晶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硬度小 ②水溶液能导电 ③固体能导电 ④熔融状态能导电 解析:A组熔点高,而且已知金刚石、硅为原子晶体;B组为金属晶体,所以应该具备金属晶体的性质;C组中HF分子间存在氢键;D组为离子晶体,具备离子晶体的性质。 答案:(1原子 共价键 (2①②③④ (3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其熔化时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只要答出“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即可 (4②④ 10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Z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3W4是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UW2两种气体。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 B Li181 Na98 K64 Rb39 C HF83 HCl:-115 HBr:-89 HI:-51 D NaCl801 KCl776 RbCl718 CsCl64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V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U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_ ①原子晶体 ②离子晶体 ③分子晶体 ④金属晶体 (3UVW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 化学式________ (4YW2气体通入BaCl2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VW,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VWYW2还原性较强的是(化学式 ________ 解析:结合元素周期表进行推断。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可知,YSWO;由Z3W4是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可知,ZFeU的原子序数最小,可与W形成UWUW2两种气体,可推知,UC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再由原子序数的顺序可知XMgV的原子序数介于UW之间,故V只能为N(1V的单质为氮气,其结构式为NNZFe,位于第4族。(2UC,由碳形成的同素异形体中金刚石为原子晶体,C60为分子晶体,故应选①③(3UVW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分别为CH4NH3H2O,因NH3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沸点较低的是CH4(4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NOSO2相比,还原性较强的是SO2 (1NN 4Ⅷ族 (2①③ (3CH4 (4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 SO2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第一课时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化学反应速率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能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转化与比较,学会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方法。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Δc2.计算公式:v Δ<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t3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之比=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4.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五个因素 (1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2升高温度; (3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 (4加入催化剂; (5增大固体物质表面积。 化学反应速率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化学反应速率<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2实例 在一个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填写下表: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有关反应物质 物质的量浓度变化(mol·L1 2SO3,经过5 s后,测得SO3SO2 0.4 O2 0.2 SO3 0.4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化学反应速率(mol·L1·s1 0.08 0.04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 0.08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特别提醒]<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Δ<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c表示浓度的改变量,由于固体和纯液体物质的浓度是一个常量,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通常用slg 表示。 1.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7 g/17 g·mol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 LΔc提示v(NH3 Δt5 min2NH3,在5 min内,测知NH3的质量增加1.7 g,则这5 min内,用NH3表示的反应速率是多少? 0<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01 mol·L1·min1 2.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4NH35O24NO6H2O(g,已知NH3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你能计算出O2的反应速率吗? 55提示依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O2v<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NH3×0.2 44mol·L<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min10.25 mol·L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min1 3.对于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能否用CaCO3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提示不能;因为CaCO3为固体,其物质的量浓度视为常数,故不能用其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1Δt表示某一时间段,故由v率。 (2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具体的物质,因为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例如,化学反应N23H2应速率时写成v(H2 (3对于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是按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的,所以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aAbB===cCdD(ABCDv(Av(Bv(Cv(DΔn(AΔn(BΔn(CΔn(DΔc(AΔc(BΔc(CΔc(Dabcd 2NH3,用H2表示该反应的反Δc计算所得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非瞬时速Δt
(4在同一时间内的同一个化学反应里,虽然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相同,但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即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就代表了整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1。对此化学反应速率的正确说法是( A.用A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0.4 mol·L1·min1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min1 D.在这2 minBC两物质的浓度都逐渐减小 解析:B A物质是固体,其浓度被视为常数,故一般不用其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项错误;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B项正确;v(B0.3 mol·L1·min12 min内的平均速率而非2 min末的瞬时速率,故C项错误;B物质为反应物,其浓度逐渐减小,C物质为生成物,其浓度逐渐增大,故D项错误。 2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B(g2C(g,若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Δc(B已知反应物B的转化率=c(B<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00%( 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2 s末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B 解题时先利用所给条件列出浓度: 2A(g<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B(g2C(g 起始浓度/mol·L1 2 1 0 变化浓度/mol·L1 0.6 0.3 0.6 2 s后的浓度/mol·L1 20.6 10.3 0.6 依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可得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0.6 mol·L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v(A0.3 mol·L1·s1 2 s0.3 mol·L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v(B0.15 mol·L1·s1 2 s 0.6 mol·LΔc(AA的转化率=×100%L<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00%30%2 sB的浓度为0.7 mol·c(A<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 mol·L111 [方法技巧]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应用三段式<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1基本步骤: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起始加入量; 确定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量; 确定反应进行至某时刻时各物质的量; 依据题干中的条件建立等式关系进行解答; 应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浓度变化之比=物质的量变化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2计算模式: a mol·L1b mol·L1分别为AB两物质的起始浓度,mx mol·L1为反应物A的转化浓度,nx mol·<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L1B的转化浓度,则:mA(gnB(gpC(gqD(g 起始浓度(mol·L1 a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b 0 0 转化浓度(mol·L1 mx nx px qx 终态浓度(mol·L1 amx bnx px qx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探究 产生气泡速率最慢 对于反应率越快,反应越快 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试管中均为23 mL相同浓度的滴有FeCl3溶液的H2O2溶液 产生气泡速率最快 来说,温度越高,H2O2的分解速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实验操作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 除温度和催化剂外,还有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状态、固体表面积、压强、溶剂、光照等许多因素。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因素来调控化学反应速率。 [特别提醒] (1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其反应速率只与接触表面积有关,而与用量的多少无关。 (2体系压强的改变只有引起参加反应物质浓度的改变,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而不是外界因素。 1.把形状、大小相同的锌粒分别投入到10 mL 1 mol·L盐酸中,哪个化学反应速率较快? 提示盐酸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通常用锌粉代替锌粒,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锌粉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比锌粒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大,故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为什么能迅速产生气体? 提示MnO2H2O2的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作用,故加入H2O2能加快H2O2的分解 速率。 1内因——决定因素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例如:MgZn分别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时,Mg发生的反应更剧烈,反应更快。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时 1有少量气泡出现 产生大量气泡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产生大量气泡 MnO2FeCl3可以使H2O2分解的速率加快 的盐酸和10 mL 4 mol·L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sCO2(g===2CO(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炭块磨成粉末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C.容器体积不变时, 向其中充入N2,反应速率不变 D.增加炭的质量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解析:D A项,将炭块磨成粉末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正确;B项,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正确;C项,容器体积不变时,向其中充入N2CO2CO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正确;D项,炭是固体,增加炭的质量,CO2CO的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错误。 2.在下列事实中,各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 (1集气瓶中H2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__________ (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矿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则很快产生气体: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 (5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与0.1 mol·L1盐酸和1 mol·L1盐酸反应,速率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夏天食品容易变质,而冬天不易发生该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有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答案:(1 (2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3催化剂 (4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5反应物的浓度 (6反应温度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CaCO3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时,改用浓硫酸 CC(sH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O(gCO(gH2(g,将炭块改成炭粉进行实验 D.锌与盐酸反应制H2,将稀盐酸换成浓硝酸 解析:C A项,增大水的用量并不能增加反应物的浓度,错误;B项,把稀盐酸换成浓硫酸,CaCO3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附着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错误;C项,将炭块改成炭粉,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正确;D项,如果把稀盐酸换成浓硝酸,反应将不能制得H2,错误。 2.化合物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化合物A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A0.20 mol·L1·min1 B0.25 mol·L1·min1 C0.30 mol·L1·min1 D0.50 mol·L1·min1 解析:B vΔc/Δt(2 mol·L11 mol·L1/4 min0.25 mol·L1·min1 3.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条件,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增加SO2的浓度 C.升高温度 2SO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B.充入一定量稀有气体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解析:B A项,增加SO2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正确;B项,充入一定量稀有气体,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错误;C项,升高温度一定加快反应速率,正确;D项,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一定加快反应速率,正确。 4.用6 g CaCO3100 mL稀盐酸反应制取少量的CO2,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2的体(已折算为标准状况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E段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最快,可能的原因是该反应放热,反应的温度升高 BEF段用HCl浓度的减小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 C.在F点收集到的CO2的体积最大 D.在G点以后收集的CO2的量不再增多,原因是稀盐酸已反应完全 解析:D A项,由图可知1 min时间内,EF段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最多,EF段反应速率最快,错误;B项,由图可知,EF段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为672 mL224 mL448 m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448 L<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0.02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CaCO322.4 L·mol12HCl===CaCl2CO2H2OΔn(HCl2n(CO22×0.02 mol0.04 mol,故用盐酸表0.04 mol<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0.1 L<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 mol·L1·min1,错误;C项,由图可知,G点收1 min集的二氧化碳最多,错误;D项,根据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6 g CaCO3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应该是1.344 L,而G点是784 mL,说明CaCO3未反应完,则盐酸完全反应,正确。 5.对于反应4FeS211O2=====2Fe2O38SO2,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常选用哪些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 (24 s内,生成SO2的速率为0.4 mol·(L·s1高温时,O2减少的速率是________ (3测得4 sO2的浓度为2.8 mol·L1,则开始时O2的浓度为________ 解析:(1因为FeS2Fe2O3为固体,O2SO2为气体,故可用O2SO2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1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v(O2v(SO2×0.4 mol·(L·s10.55 mol·(L·s1 88(34 sO2的浓度减少了0.55 mol·L1·s1×4 s2.2 mol·L1,故开始时O2的浓度为2.8 mol·L12.2 mol·L15.0 mol·L1 答案:(1O2SO2 (20.55 mol·(L·s1 (35.0 mol·L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 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1·s1是指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1 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解析:C 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以某物质单位时间内的浓度(mol·L1的变化量来表示,A错误;反应速率为0.8 mol·(L·s1表示1 s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了0.8 mol·L1而不是1 s时的实际浓度,B错误;化学反应进行快慢有时不一定能观察到,如酸碱中和反应瞬间即能完成,但几乎没有明显现象发生,D错误。 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反应物的浓度 C.使用催化剂 B.反应温度 D.反应物的性质 解析:D 反应物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催化剂等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3.下列做法利用了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是( A.将食物保存在电冰箱里 B.做粉尘爆炸实验时选用很细的面粉 C.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MnO2 D.铁与稀盐酸反应太慢时加入较浓的盐酸 解析:D A项,将食物保存在电冰箱里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错误;B项,做粉尘爆炸实验时选用很细的面粉是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错误;C项,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MnO2是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错误;D项,铁与稀盐酸反应太慢时加入较浓的盐酸改变了盐酸的浓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正确。 4.某反应物A的浓度是2.0 mol·LA的化学反应速率是( A0.4 mol·L1·min1 1,5 min后,A的浓度变为0.5 mol·L1,在这5 minB0.3 mol·L1·min1 C0.1 mol·L1·min1 D0.3 mol·L1 解析:B Δc(A2.0 mol·L10.5 mol·L11.5 mol·L1Δt5 minv(A1.5 mol·L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Δc(A/Δt0.3 mol·L1·min1 5 min5.已知4NH35O2===4NO6H2O(g,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4<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A.v(NH3v(O2 5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C.v(NH3v(H2O 35<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B.v(O2v(H2O 64<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D.v(O2v(NO 5解析:D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5<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6<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3<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故有v(O2v(NH3A错误;v(H2Ov(O2B错误;v(H2Ov(NH3C错误;4524<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v(NOv(O2D正确。 5
6.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A.在炭粉中加入KClO3,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锌与稀硫酸反应中加入少量浓硫酸而使反应放出H2的速率加快 C.双氧水中加入少量MnO2,可迅速放出气体 D.固态FeCl3和固体NaOH混合后,加入水能迅速产生沉淀 解析:C A中,速率加快的原因是KClO3分解产生的O2助燃;B中,增大了硫酸的浓度;C中,MnO2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D中,水的加入,使固体溶解,增大了物质的接触面积。 7.已知反应:2H2O2===2H2OO2↑,下列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10 ℃,5 mL 3%H2O2溶液 B10 ℃,5 mL 5%H2O2溶液 C30 ℃,5 mL 5%H2O2溶液 D30 ℃,5 mL 5%H2O2溶液且加入少量MnO2 解析:D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 8.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3AB===2C (均为气体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B都是4 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2 mol·L1·s1,则10 s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3.2 mol C3.6 mol D2.8 mol 解析:B 依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Bv(A/30.12/3 mol·L1·s10.04 mol·L1·s1消耗的B的物质的量n(B2×v(B×102×0.04×10 mol0.8 mol容器B的物质的量为4 mol0.8 mol3.2 mol 9(1对于反应N23H<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22NH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NH3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填入空格里(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编号 (2对于反应AB改变的条件 升高温度 增大N2的浓度 使用催化剂 压缩体积 生成NH<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3的速率 C,下列条件的改变一定使化学反应加快的是________ A.增加A的物质的量 B.升高体系的温度 C.减少C的物质的量
D.增加体系的压强 (3在用纯净的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的实验中,为了加快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条措施 解析:(1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N2的浓度、使用催化剂、压缩体积均能增大生成NH3的化学反应速率。 (2AC是固体,则增加或减少它们的物质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ABC都不是气体,则增大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3根据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知,升高温度、增大盐酸的浓度或将块状碳酸钙改为粉末状均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1①增大 ②增大 ③增大 ④增大 (2B (3升高温度;将块状碳酸钙改为粉末状;增大盐酸的浓度 10.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B(gxC(g2D(g,经5 min时,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1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 mol·L1·min1 回答下列问题: (15 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mol·L1·min1 (2x________ (3此时B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 0.5 mol·L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解析:5 minD的浓度为0.5 mol·LD的平均反应速率v(D0.1 5 min1mol·L1·min1v(Cv(D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2同理可知,3<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v(Av(D0.15 mol·L1·min1v(Bv(D0.05 mol·L1·min1由此可知,5 min22A的浓度减少量为0.75 mol·L1, B的浓度减少量为0.25 mol·L1假设AB的起始浓度x0.75 mol·L13<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x,可得L1,故5 minB的浓度为1.5 mol·L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1,解得x1.5 mol·5x0.25 mol·L0.25 mol·L11.25 mol·L1 答案:(10.15 (22 (31.25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1.高温高压下,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H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COCH3OH。反应开始时H2的物质的量为5 mol5 min时变为0.5 mol5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位:mol·L1·min1( A9.0 B0.9 C0.45 D4.5
解析:B 5 min内氢气减少5 mol0.5 mol4.5 mol,则5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4.5 mol应速率v(H20.9 mol·L1·min1 1 L×<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5 min2.对于反应:N2(gO2<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g反应速率的是(假设温度不变( ①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②体积不变,充入N2使气体压强增大 ③体积不变,充入Ne使气体压强增大 ④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中能加快化学解析:A 缩小体积,气体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正确;体积不变,充入N2,反应物N2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正确;体积不变,充入NeN2O2NO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不正确;减小压强使体积增大,N2O2NO的浓度都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不正确。 3NO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物质,它们能很缓慢地反应生成N2CO2对此反应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用适当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降低压强能降低化学反应速率 D.增大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解析:D 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反应速率降低,而增大压强,可增大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的反应速率。 4.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解析:D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求在催化剂相同,H2O2浓度相同,而温度不同的条件下做对比实验,通过产生气泡的快慢来体现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在密闭系统中有反应C(sCO2(g=====2CO(g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措施是( ①通过减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 ②升高温度 ③将炭粉碎 ④通入CO2 ⑤增加炭的
⑥恒容条件下通入N2 A.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 解析:C 中,增大压强和通入CO2都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中将炭粉碎,增大了炭与CO2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中增加炭的量,由于炭是固体,浓度不会改变,故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中恒容条件下通入N2,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6.在密闭容器里,A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2A3B===2C C3AB===2C BA3B===2C DAB===C 解析:A 由于AB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而且物质反应时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比。2vB3vA3vC2vB,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3B===2C 7.下列条件中,锌和硫酸开始反应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 <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 class='_1'>选项 A B C D 解析:C Zn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2H===Zn2H2,影响化学反应金属 2.4 g锌片 2.4 g锌粉 2.4 g锌粉 5.6 g锌片 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3 mol·L1 mol·L1温度/ 40 30 40 30 硫酸50 mL 1硫酸200 mL 硫酸50 mL 3 mol·L3 mol·L11硫酸100 mL 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及固体表面积的大小。对表中的反应条件分析,锌和硫酸开始反应时放出氢气的速率最大的是C 8.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 mL 2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50 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10 20 mL 3 mol·LB20 30 mL 2 mol·L1X溶液 X溶液 X溶液 X溶液 111C20 10 mL 4 mol·LD10 10 mL 2 mol·L解析:B 在本题中要考虑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先比较浓度的大小,这里的浓度应该是混合以后的浓度,由于混合后各烧杯中盐酸的浓度相等,因此只需要比X的浓度,X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为反应后溶液的体积均为50 mL,所以X物质的量越大,浓度就越大;通过观察可知,混合后AB选项中X的浓度相等,且最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01b8be450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99.html

《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必修二讲义(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