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1童年趣事》

发布时间:2020-05-09 18:29: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1.童年趣事》

《习作一:童年趣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例文,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真情,体会细节的描写。

2.引导学生领会题眼,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感受童年的欢乐和情趣。要突出“趣”字。

3.激发学生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和对父母的感恩。

4.能够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并主动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初步感知习作所包含的丰富的生活内容,产生对习作的兴趣,激起习作的欲望。

2.必须是有趣的事,所写的事须趣味十足。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难点:

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教学评价设计:

1.采取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产生对习作的兴趣,激发习作的欲望。

2.评价策略多元化:教师倾听学生向长辈了解发生在童年时的趣事 , 并适当评价。同桌之间交流,丰富自己的感受,打开自己的思路,激发创作的欲望。习作后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评析等多种评价策略结合,学会表达,乐于表达。

3.重视评价学生参与习作活动的全过程的态度、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

向长辈了解发生在童年时的趣事,可以带一些相关的相片或物品来。

教师准备:

1.利用课前谈话或聊天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让学生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讲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是谁做的事,怎样做的或事情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在聊天时不和写作文挂钩,就单单是让学生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 激活愿望

(一)师生聊天,引出话题。

1.昨天老师从网上搜索了许多图片,想送给大家欣赏欣赏。看看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感受到什么?

2.播放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图片,并配上歌曲《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3.指名学生交流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4.适时引题:

这些图片正是为我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童年,像一条络绎不绝的小溪,缓缓地流在我们心里。在这条小溪里,既有欢乐的笑声,也有伤心的眼泪。你觉得自己的童年怎么样吗?有趣吗?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说说自己经历过的最有趣的一件事。

(板书:童年趣事)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照片,围绕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1)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2)要根据我们农村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玩泥巴,可以是帮父母干农活……

(三)品读例文,享受乐趣:

这篇文章是大作家钱钟书先生的女儿在身患绝症后躺在病床上写下来的,题目是《爸爸逗我玩》。

1.读范文《爸爸逗我玩》。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

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在学生认真自学的基础上,组织讨论,读懂例文,

可从以下方面引导归纳:作者紧紧围绕“趣”字组织材料,写了爸爸“逗我玩”的几件趣事(画胡子、画鬼脸;编顺口溜、起绰号;说单词);重点突出,爸爸编顺口溜,起绰号逗“我”玩的经历写得最具体。)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 ?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 说说阅读后的体会。

(交流角度:文章的题目给你怎样的感觉?从文中你读出了什么?你喜欢文中哪些语言?为什么?)

(四)激起回忆,交流趣事。

1.刚才通过图片看到了那么多趣事,现在请你们也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中哪一件事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你从中获得了快乐。它可以是发生在伙伴之间、和家人之间,也可以是自己一个人时做的。

2.交流自己经历过的一件趣事,说说为什么有趣?

(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学生只有打开了自己的情感世界,才会把生活中经历的事情一吐而快;教师随机拓宽学生的思路,随机表扬,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概括 板书:乐趣、傻趣、意趣、情趣……)

3.教师小结(结合学生的发言)

让生明白除了写出事情的趣味外,还应该注意在结尾写出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者说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感悟

4.片段比较,讨论写法。

同学们的趣事还真不少!你们想知道我的童年趣事吗?上课之前我已经把它写了下来,还想请你们帮我指点一下哪一段写得好,写得更有趣?你是从哪些句子比出来的?

出示两段话:

 (1)那天上午,我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口渴极了,便回家喝开水。可是家里的开水没有了,爸爸妈妈也不在家。怎么办呢?忽然,我看到桌上有一瓶啤酒,就拿过来“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没过多久,我就醉了。幸好爸爸回来了,看到我这个样子,就把我抱到了床上。

(2)那天上午,我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口渴极了,便跑回家喝开水。咦,怎么没开水了?爸爸妈妈呢?都不在家!怎么办,我渴得受不了了。忽然,眼前一亮,桌上不是还有一瓶没喝完的啤酒吗?我想:爸爸总是说酒不好喝,可他自己却那么喜欢,一定是在骗我。今天我倒要尝尝酒的滋味。于是,我拿了那瓶啤酒,小心翼翼地打开瓶盖,一闻,有点像雪碧, 口渴的我忍不住咕咚咕咚喝了起来。原来酒是这个味儿!可是慢慢地,我感觉浑身热乎乎的,脸颊烫得像在燃烧。糟了,糟了,房屋里的东西怎么都会转了?我赶紧坐到凳子上。恰好爸爸回来了,他看到我这个样子,先是一急,马上又笑了,问我:“是不是偷酒喝了?我看你是酒喝醉了!”说完,就把我抱到床上,我很想告诉爸爸我没醉,可就是没力气了……

5.指名交流:哪段话写得好,写得有趣?好在哪儿?(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神态)

6.小结:是呀!我们要把事情写生动有趣,就要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和神态进行描写。这样不但具体,还让人感觉真实。

(五)全体参与,说好“趣事”。

1.把自己认为最有趣的部分具体地说给同桌听,相互指正。

2.个别交流,师生共评,肯定说得好的语句,用得好的词语。

第二课时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六)写法指导、动笔习作

请大家静下心来。开始动笔写作,如果你有困难,可以小声和同位或老师交流。

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看学生是否能够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趣味十足。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但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 。

环节三、作后展评——展示作品,评改提高

(七)作后评改

1. 自主评改。

师:我们回顾了童年生活,写下了自己童年趣事,老师很高兴成为同学们作的一读者,这次作文大多数同学是以快乐为主题,写出了童年趣事,更主要的是同学们在作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写得很具体。当然,我们的作文当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有些同学的作文还有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语句,有些同学的作文在表达真情实感方面还有些欠缺? 下面我们进行修改修改。

这次同学们的作文,老师都一一仔细地看过,但老师没有做任何批改,今天把修改的权力留给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互相修改。大家看一看,老师这里有几条修改建议。(大屏幕出示)请同学来读一读。

(1)将精彩语句用浪线标出。

(2)用修改符号修改:错别字、不合适标点、不通顺语句。

(3)是否表达出了真情实感,请你评一评。

学生选择自己想评改的同学的习作,交换作文本。自主评改。

教师随机指导:(评改过程中教师巡视)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写在了空白处,很好!

(引导学生改改错别字、标点以及读不通顺的地方。 没有写清楚、明白的地方,和学生交流后引导他修改一下。同时教给学生几个常用的修改符号)

2.交流评改。

(1)指名:评改的是哪篇文章

(2)请文章的作者上台读自己的习作。

(3)点评者根据出示的评改建议做点评。

(4)其他同学补充。

3.学生根据点评者的点评修改习作。

师:经过同学们互相修改、自己修改,作文更完善了。文章是写出来,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下同学们再把作文反复看看,再工整地誊写在作文本上。

(八)誊写作文

(九)展示评价

老师批阅作文后,选择作文,粘贴在教室的佳作欣赏处。

(既要关注学生文章的质量,也要关注书写的工整性 ,习作内容要多元关化,尤其是富有童真童趣的。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

 

板书设计:

童年趣事

 

 

word/media/image1.gifword/media/image2.gif要有稚趣

要有意思

要有发现

要有真情

要有实感

要有个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次习作,我让学生紧紧扣住“趣”字展开,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都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情感世界是丰富的,我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充分唤起了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1. 我以例文为凭借,以组织习作展示活动为依托,关注学生积极参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多元评价学生的表现,树立习作的信心,培养习作的兴趣。

2.注重留心观察生活的教学渗透,从例文入手,引导学生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入手,积累习作素材。

3.鼓励学生大胆习作,尽量减少习作内容对学生的束缚,把对习作成文质量的评价放在培养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

不足之处

1.大多数学生有话说不出或表达不够流畅,教师对于学困生的帮扶还要加强应对策略。

2.由于是学生第一次参与到自己的习作评改,有点摸不着头脑,还要坚持训练。

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尽量写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将生活体验与习作及时链接,降低习作的难度.

通过鼓励性评价充分调动孩子习作的兴趣。在细节刻画和个性化的语言方面的运用还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意落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e4c42f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0.html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1童年趣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