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发布时间:2019-08-23 08:37: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选择题

1(xx·徐州学测模拟)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不可能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C.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就是神经体液调节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析:选D 抗体存在于内环境中,抗原抗体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基本不变。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结果。

2.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解析:选C 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体液,有运输激素的作用;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3.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解析:选B 摄入过多过咸的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失水,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减少。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使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因吸水而体积增大。发生局部炎症反应导致组织肿胀时,该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会使正常情况下不能透过的血浆蛋白渗出,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形成局部肿胀,因此不是由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引起的。静息电位的形成是由神经细胞内K外流导致的,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会增加神经纤维外K的浓度,导致K外流减少,因此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4.(xx·南通一模)人体的内环境组成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相关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液体①②④构成人体细胞的内环境

B.液体的总量和蛋白质含量均比液体

C.液体的渗透压大于液体,有利于物质交换

D.过敏反应可导致液体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

解析:选D 图中为血浆,为淋巴,为组织液,为细胞内液,①②③构成内环境。体内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在细胞外液中含量最多;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低。细胞生活在等渗溶液中其形态和功能才不会受到影响,所以液体的渗透压等于液体,有利于物质交换。

5(xx·苏州一模)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饥饿条件下,胰高血糖素合成分泌增加可调节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B.组织液渗回血浆或渗入淋巴受阻会导致组织水肿

C.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D.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

解析:选C 饥饿条件下,胰高血糖素合成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提高血糖浓度;组织液渗回血浆或渗入淋巴受阻会导致组织液积累,引起组织水肿;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通过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摄盐过多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

6.(xx·镇江一模)如图为人体内体液物质循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

B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

C.神经递质只能存在于

D是所有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解析:选B 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分别表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神经递质释放后存在于组织液中,不释放的神经递质在细胞内;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但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淋巴细胞主要生活在淋巴中。

7(xx·苏北四市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B.血浆中含有Na、肾上腺素、血红蛋白等物质

C.过敏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

D.剧烈运动时,血浆pH仍保持相对稳定与HCOHPO等离子有关

解析:选B 血浆中含有Na、肾上腺素,但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在血浆中。

8.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B.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需通过内环境才能进行

C.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正常人体内环境的pH7.357.45

解析:选B 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媒介;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血浆pH7.357.45

9.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离子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C.图中过程需要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D.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对内环境稳定的调节没有重要作用

解析:选C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0(xx·开封一模)下列哪项叙述最适于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  )

A.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B.维持体液的pH相对稳定

C.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相对平衡

D.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解析:选D 内环境的稳态主要包括:血糖和氧的含量正常——保证机体能量供应;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细胞代谢正常;渗透压相对稳定——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代谢废物因排出而含量较低——防止机体中毒。由此可推出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1.下列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毛细血管壁破损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淋巴管阻塞 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D 毛细血管壁破损、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均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淋巴管阻塞、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可引起组织液增多,以上情况均可引起组织水肿。

12.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

Bab段上升是因为只进行无氧呼吸

Cbc段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CO反应

解析:选C ab段上升是由于人初进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加强所致,而不是只进行无氧呼吸;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能运输更多的氧气;血浆中NaHCO3ab段产生的乳酸反应,从而导致血液中乳酸浓度降低。

13(xx·扬州一模,多选)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中有葡萄糖、氨基酸、神经递质、抗体等物质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CATP的合成与水解不可能发生于内环境中

D.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同

解析:选ACD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吸水能力增强,细胞内液的量减少。

14(xx·南通三模,多选)下列有关内环境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中Cl浓度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B.血浆中含有蛋白酶,可催化血红蛋白水解

C.淋巴中含有淋巴因子,利于增强免疫功能

D.血浆、组织液可以相互转化,理化性质相近

解析:选ACD 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且血浆中一般不含蛋白酶。

15(xx·南京二模,多选)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餐后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旺盛,血糖浓度下降

B.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组织液增多

D.运动时大量出汗可能会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失调

解析:选BCD 餐后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旺盛,胰岛素增多,以降低血糖浓度;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发生在组织液中,组织液属于内环境;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其渗透压低于组织液,会导致水分流向组织液,组织液增多;运动时大量出汗会排出水和无机盐,可能会导致体内水盐平衡失调。

二、非选择题

16.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干信息可知,胶体渗透压是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而晶体渗透压是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致使血浆中无机盐等小分子的浓度变小,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说,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答案:(1)血浆 (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7.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__系统。

(2)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要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4)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细胞的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述)

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泌尿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循环系统。(2)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5层生物膜(肺泡壁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红细胞1层膜)。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降低,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NaHCO3(缓冲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以分解成CO2和水,血液中的CO2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下进行。(4)Na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消化系统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内环境后才能被细胞利用。

答案:(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环 (2)5 降低(或下降)

NaHCO3 (3)神经体液免疫 (4)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选择题

1(xx·连云港学测模拟)下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若在BE两处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电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在a处比在c处传递速度快

Bc处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刺激d处,电流表指针偏转两次

D.兴奋在c处单向传递

解析:选C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因此刺激d处,b处不会兴奋,仅e会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2(xx·无锡学测模拟)下列有关神经系统中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产生时,兴奋部位的细胞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B.兴奋传递的单向性与递质的存在、释放和作用部位有关

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的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比在突触内的传递速度快

解析:选C 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形成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结构单向传递;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在突触间隙处以化学信号传递。

3.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解析:选A 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到细胞中能量的产生。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4.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解析:选B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口服发挥作用,可通过皮下注射发挥作用;膝跳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仍能完成膝跳反射;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胰腺作为反射弧中效应器的一部分,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同时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5(xx·常州一模)下列有关神经突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的过程离不开内环境

B.抑制性递质不会引起突触后膜发生膜电位变化

C.突触后膜受体能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

D.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穿过0层膜结构

解析:选B 抑制性递质会激活突触后膜上某些阴离子通道的活性,使膜外阴离子进入细胞内,细胞内负电荷增多,电位发生变化。

6.(xx·苏州一模)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以甘氨酸为递质的突触主要分布在脊髓中,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中,甘氨酸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B.过程表示甘氨酸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C.过程表示摄取、回收甘氨酸,会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D.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动作电位绝对值增大,从而产生中枢抑制效应

解析:选A 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过程表示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Cl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过程表示摄取、回收甘氨酸,由于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会导致突触后膜抑制效果减弱至消失;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不会产生动作电位。

7.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而发生肌肉收缩的现象称为反射

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结构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C.图中神经元的细胞体均位于结构

Dab依次表示反射弧的效应器和感受器

解析:选B 反射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和适宜的刺激,刺激发生肌肉收缩的现象只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参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但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不在结构中;ab分别表示反射弧的感受器和效应器。

8.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C受损时,刺激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

解析:选A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兴奋传导方向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受损时,刺激仍能引起发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是脊髓,为低级神经中枢,若损伤,将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

9.如图是较为复杂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B.若B受刺激,C会兴奋;若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Cb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

D.若abbd,若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两次

解析:选D 由图可知,图中含有3个神经元、2个突触;在BC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为BC,若AB同时受刺激,C不兴奋,则可能是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抑制了B神经元的兴奋;静息电位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电位负电位;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如刺激c点,兴奋可以传至d点,但不能传至b点,因此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一次。

10.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人脑干受损,则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

B.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情况,则一定是脊髓出了问题

C.若某人小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地调控

D.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不能形成各种感觉,不能有效进行学习、记忆等

解析:选D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可能是小脑受损,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后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情况,则也可能是大脑皮层出了问题;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11.(xx·苏北四市一模,多选)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其中表示相关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零

B为神经中枢,可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

C为突触,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

D.刺激会引起的收缩,该过程属于反射活动

解析:选ACD 表示传入神经,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表示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功能是对来自传入神经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表示突触,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表示传出神经,刺激会引起的收缩,但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

12(xx·扬州一模,多选)扬州的初冬,气温忽高忽低,人体容易患感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

B.感冒时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刺激黏膜上的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到脑干的神经中枢,引起咳嗽反射,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C.咳嗽反射时,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双向传导

D.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所有流感,因为疫苗具有特异性

解析:选ABD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而疫苗具有特异性,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所有流感。

13(xx·苏北四市三模,多选)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已知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兴奋、B抑制;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瘦素合成后,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

B.当图1中神经元B释放物质甲,并引起的抑制时,处的膜电位无变化

C.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AB分别兴奋、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

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

解析:选CD 瘦素是蛋白质类激素后,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二、非选择题

14.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动物的肢体时,即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屈肌反射,已知屈肌反射中屈肌处于收缩状态。反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只释放一种神经递质(MNEF表示神经元,ab表示一段神经纤维)

(1)动物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E神经元接受了________(兴奋性抑制性”)神经递质,引起膜对________的通透性加大,使________加大,E神经元的活动被抑制。

(2)假设EM不经过N(中间神经元)相连,当神经冲动传导到E时,该神经元的活动仍受抑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发生屈肌反射时,神经纤维中已兴奋的部位和未兴奋的部位间可形成________,兴奋在F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是________(“a”“b”和“→”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是________(单向的双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图可知,E神经元支配伸肌,当屈腿时伸肌舒张,故E神经元应接受了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后可导致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加大,导致膜电位差加大,使E神经元活动受抑制。(2)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E神经元作为突触后膜,其上的受体只能识别特定的神经递质。(3)神经纤维中已兴奋的部位和未兴奋的部位之间存在电位差,会形成局部电流,通过局部电流可实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由图可知,兴奋在F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为ab;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进行传递,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1)抑制性 Cl 膜电位差

(2)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或受体类型不同或E神经元表面没有M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受体)

(3)局部电流 ab 单向的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

15(xx·镇江一模)研究者发现,Ca2通道在神经调节和肌肉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图1表示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Ca2通道内流,会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图2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肌肉收缩的部分过程,当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Ach受体兼Na通道)时,产生动作电位,将兴奋传导至B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抑制图1中甲细胞膜上的Ca2通道,乙细胞检测不到动作电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中细胞乙以________方式释放5­羟色胺到突触间隙,在与丙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丙对离子的通透性________(不会”)发生改变。

(3)2中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_________(结构)组成部分,当Ach作用于A时,在骨骼肌细胞内________(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此时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图2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肌肉会出现__________症状。

(5)已知细胞外Ca2Na存在膜屏障作用”(Ca2在膜上形成屏障,使Na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肌肉会出现____________症状。

解析:(1)抑制图1中甲细胞膜上的Ca2通道,Ca2不能内流,甲细胞无法释放乙酰胆碱,所以乙细胞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2)神经递质5­羟色胺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在与丙上的受体结合后,细胞丙对某些阴离子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3)神经骨骼肌接头在反射弧中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Na内流,膜外的电位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乙酰胆碱不能通过突触后膜进入细胞内,在骨骼肌细胞内不能检测到乙酰胆碱。(4)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导致乙酰胆碱不能分解,不断发挥作用,肌肉持续收缩。(5)因为细胞外Ca2Na存在膜屏障作用,所以血钙含量偏高,会导致Na内流减少,兴奋性减弱,骨骼肌收缩受抑制,表现为肌无力。

答案:(1)Ca2不能经过Ca2通道内流,导致甲细胞无法释放乙酰胆碱 (2)胞吐 会 (3)效应器 不能 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4)持续收缩 (5)肌无力(肌肉不能正常收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e227eb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7.html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