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在农村发展的现状和建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0

发布时间:2019-05-09 01:51: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农业银行在农村发展的现状和建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农业银行在农村发展的现状和建议

农业银行在农村发展的现状和建议

作者:王延门初涛

来源:《金融周刊》20XX年第20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中国13亿人口,有9亿以上是农民。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其实现必须借助于农村金融的有力支持。随着我国农村受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也在不断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全面转型期,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倾向十分明显。现阶段,我国农村绝大多数的农户的金融需求主要是在存款与贷款方面,但农村在资金融入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限制。

农业银行在农村发展的制约来自于多方面。第一,在资金的利用上,农户多会选择单一的定期存款,缺乏多样化投资的意识。农户对于理财、基金、期货等了解的太少,甚至会认为后者就是一种风险存款,只会让资金减少,不会增加。这是农户对金融产品的误解,更是缺乏金融知识的一种体现。第二,在货款方面,首先农村市场化水平低,农民的市场意识低,对市场反应不灵敏,难以承载高本成的商业性金融。农业是弱质产业,抗风险能力低,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且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单一,难以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经营效益普遍低于其他产业,经营风险大。由于农村经济货币化程度低,农户的经济活动信息无法在市场上得到反映,农村信用体系尚未健全,导致农户和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金融机构难以掌握贷款申请人的真实资信状态,加大了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其次,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仍处于农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发展阶段,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农户,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小,信息不灵,由此决定了农户贷款小、散、多的特点:首先,分散经营条件下,农户的贷款需求多为小额贷款。除此之外,对农户提供贷款需要较广的营业网点设置和足够的信贷人员配置。最后,随着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户的贷款用途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除建房、子女上学、看病医疗、婚丧嫁娶等生活需求以外,对生产性资金的需求在不断上升,农户的小额贷款需求不断增加。农户贷款的以上特点决定了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贷款的成本较高。一方面,为农户提供贷款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有足够的业务覆盖能力,需要设置较多的营业网点、配备足够的信贷业务员,金融机构的营业成本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仍未完善的条件下,农户的分散分布将增加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而为了防范道德风险,金融机构需要付出较高的监督费用和契约执行成本,大大增加了金融机构对农户放贷的成本。

当然,所存在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个契机,就需要我们面对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

在存款方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类型和金融产品种类。随着经济的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农村市场的需求,为农村发展提供动力。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的融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农村供需

矛盾。优质的服务,金融知识的普及,对农户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让理财、基金以及各种代理业务走进千家万户。

在货款方面,首先,建立涵盖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保险机构在内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扩大覆盖程度,把金融服务产品扩展到广大农村地区,最大程度上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创新主要信贷产品的创新、担保方式的方式的创新、信贷模式的创新。首先,可以探索实行动产抵押,规范程度很高的、收购的农产品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以期解决三农实际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其次要加强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合理构建信贷资金的风险管理和补偿机制。地方政府、保险机构、农户和农业银行共同承担风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因农村借贷成本高而造成贷款难的窘状,为三农提供最为根本的融资支持。这样的制度安排可以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一个可靠的信贷客户群,既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为农业银行培养了优质客户。其中,在创新信贷模式方面,打破传统银行的客户识别方式,利用农户信用评分、担保替代,农户现金流分析等评估农户的信贷资格,使信用贷款逐步成为农村金融的主流产品。通过发展信贷产品多样化,不同农户的信贷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市场的有效信贷供给极大增加。另一方面,可根据农户的经营模试差别对待,利用风险模型测评农户的风险承受能力,采用差别化利率方式提供小额贷款,灵活开办各类新业务,既可以为农户提供融资服务,又可以降低风险。比如,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三位一体农业经济生产联合体,产量高、质量好、外向型农产品产销基地和批发市场给予重点(信贷资金)扶持。除此之外,建立农村支农贷款的保险机制,针对支农贷款风险较大的现实,可由农户、农业银行和保险公司进行三方协商,在农户、农企贷款时向保险公司投保,既拓展了保险公司的服务领域又减少了支农贷款的风险损失。农民专来合作社也是提高信贷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集中信贷支持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以政府配套政策为支撑,对合作社开展信贷业务,可以产生规模效应,节约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政府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建立风险基金等形式,撬动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合作社发展,有利于合作社集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民、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及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发展。金融机构以合作社为单位开展授信工作,将之前对农户一对多的信贷业务转变为对合作社一对一的信贷业务,相当于间接对农户提供了批量贷款,节约了之前向农户发放贷款所需信息费用、监督费用和契约执行成本,有效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

再次,在提供金融工具可根据农民自身特点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乡镇,扩大辐射范围。比如,可以利用惠农卡,小额循环货款使用;增加自助设备使用数量,培养农户自助服务的意识;加强网上银行的宣传和农户的体验,让农户不出门进可以所需服务,让农户充分体会到农行的优越性。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仅需要有针对性的整改,也需要从农行员工自身出发,加强农行员工的素养,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改善员工的服务质量,保证服务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d9c85b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07.html

《农业银行在农村发展的现状和建议,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