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送别诗教学

发布时间:2023-04-05 09:46: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经典诵读之送别诗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古诗涵盖面宽,意蕴深远,本课设计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对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美,读中悟情。
以“送别”为迁移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导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讲一首,联一组;《送元二使安西》以酒送别,《赠汪伦》以歌送别,《别董大》以话送别。学生在这种“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迁移性拓展中,既开阔了视野,又强化了语文实践。教学目标
1、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反复诵读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朋友情深。2、拓展学习。创设情境,学习《送元二使安西》,感受朋友情,离别愁。3、诵读送别的诗,感受友情的可贵。以诗引诗,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诗中描述的意境“美”,朋友情。课前
师:上课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乐曲,看你们从中能联想到什么?(教师播放《送别》曲)
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你想到了什么?一、读懂诗题把握情
师:古代呀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以送行表达深情厚谊就成了当时一种习俗!更成了诗人笔下竞相歌咏的题材。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两首很有名的送别诗。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先自己读读这两首诗,想想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这两首诗都是写作者送别好朋友的。生:两首诗题目中都有“送”。

生:他们送别时都挺舍不得离开的。
师:不错,目光敏锐!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情怀。让我们先来学第一首。齐读诗题。
师:自己再轻声读读课题,看看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有关“送”的内容。生:送别的地方是黄鹤楼,要去的目的地是广陵,送的友人是孟浩然。师:黄鹤楼了解吗?生: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师:不错,滕王阁,岳阳楼是另外两个。师:下面,谁能连起来把题目的意思说说。
师:瞧瞧!光题目里就有这么多学问。可见,读懂诗题是我们理解古诗的重要一步。接下来让我们从具体诗句中体会李白送别好友时的那种真挚情感。师:他们是怎样的“故人”?生:能交心的故人。生:情同手足的故人。
师: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读这首诗,你的感觉会有不同。师:为什么要称“烟花三月”呢?大家怎么看?
师:老师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烟花三月的世界,让我们在音乐声中闭上眼睛去想象一下。(乐起,师生共同在美好的音乐声中想象)
(师低声缓引)晚春时节,鲜花盛开,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灿灿的油菜花„微风轻拂着大地,彩碟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师:谁能说说你刚才仿佛看到的烟花美景?可以是一个词,可以是一句描写春天的诗,也可以是自己的话。
师:一路的繁花似锦,沿途的春意浓浓!烟花三月的景美,你们的语言也很美。我想你们的朗读会更美。(先自己练练,再指名读师:真是:名楼美景遥相送,诗情画意在其中啊!船开动了,孟浩然走了,李白还久久地站在江边望啊,望啊!望着好朋友的船越走越远。此情此景正是诗中后两句所描写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示课件,李白站在江边送孟浩然的场景,请你们读一读这两句古诗。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生较有感情地诵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d4b02f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d.html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送别诗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