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小屋影评

发布时间:2019-02-19 03:33: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要问《林中小屋》的编剧乔斯韦登(也就是复仇者的导演)在将近九十分钟的究竟干了什么,其实就是一件事,那就是把辛辛苦苦架构起来的恐怖气氛循环往复的毁灭给人看。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冲着恐怖片而不是恐怖要素来看的观众大失所望的原因所在。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在看一部名叫《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的伪温情片,仅凭观影经验来判断你会很轻易地就相信的这是部家庭主题的主旋律电影,实际剧情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儿子学大卫卡拉丁,在极端的性快感中驾鹤西游了。这样的转折无疑增大了剧情的变数,打破了观众预期,颠覆了期待。而《林中小屋》通篇都是这样具有毁灭性的转折。它丢给你一个脑筋急转弯,却用不到一秒的时间就告诉你答案。它调用一切视听元素来涂抹恐怖色彩,却又马上将其淡化至无。它在一边吓人一边逗人的同时,用极富调侃的黑色幽默与饱含讽喻的情节安排完成了对传统恐怖片的致敬与毁灭。

毁灭恐怖片的叙事套路

传统恐怖片的叙事模式十有八九都是单线线性叙事,也就小学时语文老师常说的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即主角一行遭遇危险,不断有人死去,最后真相大白或是暂时脱离危机的递进式剧情。这种简单而保险的故事结构可以最大程度上满足恐怖片的商业诉求和感官刺激,也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类型套路。也正因为如此,拥有复杂剧情和一定思考的恐怖片实在是稀罕之物,但即使是《孤儿怨》,《死寂》这类故事过硬的优质恐怖片,也都是以主角为第一视角不断设悬念,将真相深埋至结尾处的单线叙事,带有浓厚的主观误导性。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小岛惊魂》和《第六感》了,直到影片最后你才知道影片的主角其实在一开始就死了(没看过的不要看了,我都把唯一的悬念剧透了...),这就是导演在用一家之言来独裁观众的思维,误导观众。 当然,单线叙事更适用于根本不强调剧情的杀人狂电影或是B级片,你能想象盗梦空间版的《猛鬼街》拍出来是个什么样吗?

交叉叙事的转场非常讲究,转场精妙与否是体现双方时空关系和彼此联系的关键所在。

《林中小屋》虽然也属于线性叙事,但却是不折不扣的交叉蒙太奇。从商业的角度讲,交叉叙事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保持叙事空间的开阔和流动,以打破纪实性的方式来突出双方之间的联系和对立。这样说可能有点晦涩,那么《源代码》看得过瘾吧,如果不用交叉叙事而只表一方的行为,比如只描写卡罗尔在总部指挥,把列车上求生心切的柯尔特留给你想象,那《源代码》不就和《十二怒汉》,《活埋》一样成了标准的反电影了吗,对剧情的直观感会大大降低。正是交叉叙事但戏份平分成就了《林中小屋》的另类,正因为如此它的幕后一方才才得以完完全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有组织有军队有女Boss(西格尼韦弗一出场,整部片子的调侃意味顿时爆表)甚至还有实习生,当然这些细节描写都是为了增强整个组织的可信度。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利用染发把乖乖女变成荡妇,如何把一个社会学高材生变成无脑肌肉男,如何用药剂控制性欲,如何用机关来释放怪物等等等等。交叉叙事让观众对整个组织的科技含量和逆天本领有了非常直观的了解。而理查詹金斯(他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怪咖老头)和布莱德利·惠特福德所饰演的项目负责人则代表了这个组织的目的和手段,由他们带出整个组织的安保措施,等级制度,体系规章,部门分工和内部状态,甚至是忙里偷闲的工作态度。 为的就是在银幕上建立一个真实可信的怪兽管理局。而显然导演的目的也达到了,最能体现导演思维的莫过于下面这两个角色

这两个角色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他们代表了观众的疑惑和质疑,同时用员工间的各持一态,来增强这个虚构组织的可信与合理。男的看得出并不赞成这种道德沦丧的做法,但他知道这样做是为了地球的终极利益,而观众则不知道,因此这个角色再明显不过的矛盾心理就可以引出许多悬念。女的也不喜欢这种方式,但只能对这五人报以同情。一句他们在庆祝,我是在喝酒就把她和项目负责人已经工作到麻木的精神状态区分开来,谁是老鸟谁是新人一眼就看得出来。

同样的,交叉叙事可以形成内容和气势上的对比,体现在本片中就是一明一暗,一强一弱,一惊一乐,一悲一喜,一因一果,一张一弛。这边一男一女正在宽衣解带,那边一众色狼屏息注视。这边一女惨遭斩首,那边两男假惺惺地为其祈祷。这边女主角眼看就要被僵尸杀死,那边自以为大功告成的员工们已经开始开香槟了。这种极端的行为落差带给观众的是一种非常另类的观影体验,你可以像《鬼玩人》前两部一样感受被怪物追逐的刺激,也可以坐山观虎斗看这两个项目负责人是如何整死五个大活人。说白了,交叉叙事可以让你同时扮演受害者和杀手,而在一般的恐怖片中你只有逃命的份。而正所谓交叉叙事,在平行叙事接近尾声时,两条线必定会交叉成为一条线,(也就是所谓的平行叙事不一定是交叉叙事,交叉叙事一定是平行叙事),当这两条线在结尾处交汇成一股绳后,故事的结构也变得完整,这样就避免了诸多剧情BUG的产生,因为双方的一举一动我们都尽收眼底,因果关系再没有这么明晰了

镜头间的组接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上面这两个镜头组接不单能让观众邪恶的一笑,还将双方之间的监视与被监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巧妙的展现了出来。

当然交叉叙事最大的好处就是形成悬念,由于打破了空间的连续性,人物的命运也就悬而未决,再加上恰到好处的转场来起承转合,观众会始终保持着对故事的高度关注。《林中小屋》层出不穷的悬念就得益于交叉叙事。

毁灭恐怖片的气氛营造

凶手本人都这么没溜儿,你还会怕他们释放出的玩具吗?这就是《林中小屋》最让人欲罢不能之处对于经典类型要素的戏仿与调侃,和《惊声尖笑》等恶搞大电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想说的这种毁灭气氛,可不是什么营造手法上的创新。而是先用老法子营造起恐怖氛围,然后再用违和感爆表的转场镜头将恐怖氛围驱散殆尽,片中有好几处这样对经典恐怖片要素的戏仿与调侃。下面就简单举几个典型镜头

片子从一开场就满是违和感,观众感受的先是片头血淋淋的仪式场景和凝重的音乐,恐怖片惯用的片头。而就在你以为影片基调将要定下时。镜头很粗暴地直接切到了这两个没溜儿的项目负责人身上,而他们则在自动售货机旁惬意之极地聊着天,两人之间的对话更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从安全门聊到日本,从化学部聊到电钻。同时值得注意的大量的环境描写,让我们身处一个秘密的政府机关中。这个片头我想把很多人都雷到了,树林呢?小屋呢?说的都哪儿哪儿啊?接下来出片名的方式更是有悖观影习惯,不加任何视频特技直接出片名,背景还是离题万里的政府机关和两个开电力车的老白领。至此,气氛没了,悬念设下,恐怖基调?基本没有.......

这个桥段我想大多数人都快笑疯了,但为什么会笑却说不上来。其实它就是在对经典恐怖片要素进行戏仿,也是导演这一创作手法最典型的体现。回想一下,其实在许多恐怖片中都有这样一个神神叨叨,心怀鬼胎的警告者,而在结尾处他们往往都是凶手的帮凶。比如《德州电锯杀人狂前传》中的警长,《恐怖列车》中的女乘客等等。这些角色的存在无疑是为了强化危机感,暗示接下来人物的命运会急剧恶化。《林中小屋》也有这样一个角色加油站老板。而这个人的出场也太恐怖片了,看似空无一人的房间,随着主角视角的转移转出意外之物,也就是这个嘴里一直在嚼着东西的怪老头,这种被其他恐怖片用了无数次的出场方式直到后来才知道是导演的刻意为之,目的还是恶搞和戏仿。当他说出那一大段满是比喻和书面语的话剧台词时,却悲催地发现自己被免提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其怪人形象的彻底坍塌和碎了一地的节操,一个本可以制造压抑气氛的角色,就这样被导演给先扬后抑,调戏的体无完肤........

我想很多观众都忘不了这个充满悬念与意外的镜头吧,通常的这样环境描写都是用来表现被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联系。鹰在山间飞翔,车子驶入隧道,蜿蜒的山路暗示着接下来的人物的命运必定不顺,镜头跟着那只鹰继续前行,不料却撞到了一个隐形护盾上被秒杀了。值得注意的是护盾的表面的蜂窝纹路,不管是蜘蛛侠3中黑衣蜘蛛的面料,还是质量效应米兰达的紧身服,亦或是孤岛危机中纳米战甲的面罩,都有着相同的纹路设计。说这些可能有些跑题,但这些纹路往往是科幻元素体现在视觉上的符号性设计。如此浓郁的科幻色彩并不符合恐怖片的美学特征,而突然出现的隐形护盾也不是恐怖片惯用的封锁空间的伎俩。《雾人前传》中也有一个看不见隐形的护盾将主角一行与外界隔离,但它重点表现的是车祸之后司机被撞的血肉模糊,五官挪移的脸。而《林中小屋》中出现的这个护盾,从全篇来看只是用来提醒观众这样一个政府机关有多么的逆天,同样的带给观众一种从未在传统恐怖片中体验过的新鲜感。

人们都可以用这些鬼怪做筹码来小赌怡情了, 哪还把这些能要人性命的凶神恶煞放在眼里,

《林中小屋》有多处比较泄劲的转场,这种泄劲就是对恐怖气氛的毁灭。举一个很没创意的例子,这里的恐怖气氛仿佛就是一个气球,导演用更多的视听元素越吹越大,但压根就没想把它吹爆达到高潮来感染观众。而是用见好就收,用戏谑这根针将其扎爆,让恐怖感荡然无存。很典型的一个桥段就是当Dana念出召唤僵尸的咒语时,僵尸们纷纷都从地下钻出,此时的背景乐将恐怖气氛烘托到高潮,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则让人大跌眼镜,Sitterson站在监视器的大银幕前宣布获胜结果,而此时背景音乐也戛然而止,员工失望的喧哗声作为环境音响代替了未转场之前的恐怖音乐。这就是导演在利用声画对比来毁灭恐怖气氛。从音效上,现场感极强的环境音响代替了设计感极强的恐怖音乐。画面内容上,人群嘈杂的幕后总部代替了僵尸横行的林中小屋,而这些员工竟然用哪个怪兽先出场作为赌注的筹码,仿佛这些能要人性命的凶神恶煞只是他们用来消遣娱乐工具。如此的大不敬显然让观众也倍感轻松,哪里还有恐怖片的紧张氛围。

贞子就这样被一群萝莉变成了一只青蛙,对经典恐怖形象的恶搞是《林中小屋》毁灭恐怖气氛的主要方式

楼上Dana还在挣扎求生,楼下已经开始放摇滚乐,办庆功Party了,毫无下限的声画对立啊!甚至还有屌丝员工向美女献殷勤。

其实,最破坏恐怖氛围的,恰恰是一群鬼怪同时挤在一个镜头里群魔乱舞。为什么呢,因为恐怖形象本身并不恐怖,如果不将其放在电影这个特定环境中中砍瓜切菜,那就跟货架上摆的人物手办没什么两样。而《林中小屋》正是用强大的怪兽阵容来达到互相弱化彼此妖气的目的,群魔忙着开会聚餐,互相抢戏,观众则看得眼花缭乱,这不是养鬼吃人里的XX吗,这不是求生之路里的Boomer吗,这不是金刚吗?这不是贞子吗? 注意力都在辨别怪兽出处上了。可见,宅神乔斯韦登(此君的成功不单是复仇者联盟,还有萤火虫号和吸血鬼猎人巴菲这两部神剧撑腰)和德鲁高达身为编剧兼导演,从一开始就是抱着娱乐的心态来创作故事的,怪兽扎堆的跨界演出也使得《林中小屋》颇具后现代审美风格,俗一点说,宅男最为受用。

都拿出来当玩偶了,杰森还像电影中那样恐怖吗。遇到这个Smoker,你还怕队友不来救你吗.《林中小屋》就是要让这些名角唱一出戏,只留形象和存在。就像这些失去了电影土壤就无法产生恐怖感的玩偶

同时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传统恐怖片对于反派角色的塑造,最大的特点就是劲往一处使,不管是主角一方的受害者,还是反派一方的喽啰兵(千尸屋那一家子)都是为了侧面塑造那个潜在的大反派而存在的。同时剧情上也会设尽悬念来强化这个反派的神秘感和危险性,吉尔莫德托罗的《鬼童院》和约翰卡朋特的《病房》都是用大量的人物互动来集中塑造反派形象的。《林中小屋》倒好,那么多鬼怪可怜到连开场白都没有,直接在镜头前裸奔,更别提什么集中塑造的意识了。

如此重口的场景,烘托气氛的背景乐到这个场景竟然停了,不科学啊,僵尸怎么突然之间变得好无辜...........典型的黑色幽默,用电梯铃声的环境音响来制造冰点笑料

本文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c844bb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1a.html

《林中小屋影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