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设计与调控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设计与调控
作者:严亚平
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6年第10
一、动静交替
体育课堂教、学、练、赛的量和强度要高度关注中小学生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别,要在单元体系中突出运动负荷的整体性、层次性,并针对学生年龄、性别实际精心设计学练内容,施加相应的运动负荷。如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硬度小,韧性大,不适宜采用过多的负重练习,教学内容重点放在发展协调、灵敏、柔韧等能力上,运动负荷的量要适中,强度要相对较小。针对学生实际,教师要精心策划各课时的器材、量、强度、间歇时间、注意事项,力求运动负荷的高低结合,练习形式的动静交替。如跳远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反复进行大负荷的跳远练习,学生在体力下降的情况下进行练习,既直接影响练习效果,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因此,在学生大负荷练习后,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展示、纠错、游戏等,使学生得到暂时休整,然后再进行练习,这样,动静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练效果。二、学练穿插
不同课型对运动负荷的要求有所不同,教师应针对不同课的类型采用相应教、学、练、赛法等来调整运动负荷。如新授课,教师讲解、示范、纠错的时间相对较多,运动负荷相对较小,我们可增加补偿性的身体素质练习、游戏来提高运动负荷。复习课中教师多采用精讲多练,学生练习次数增加,运动负荷也会加大,可采用学生汇报表演及相互纠错和评价来让学生相对休息和休整一下,减小运动负荷。考核课的运动负荷相对较大,特点别是耐久跑活动的运动负荷更大,可穿插小负荷的乒乓球、游戏等来调节运动负荷和运动密度。三、科学调控
课堂教学负荷的施加应当是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波浪式地推进,教师要善于针对影响和制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采用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来调节和把控运动负荷,突出负荷推进的目的性、针对性、顺序性,提高教学有效。
1.加大运动量。体育课堂教学练中可以通过增加或延长练习的时间、距离、组数、次数来调节运动负荷。如在进行规定次数的跳绳练习,可进行单绳、双绳、多绳、短绳、长绳的搭配方式;采用长短结合、快慢结合、单双结合、难易结合、内外结合、赛练结合、跑跳结合等新颖方法,激发学练兴趣,提高运动负荷。
2.提高运动强度。针对的调整每次的练习速度的快慢、用力的大小、动作幅度的大小、改变间歇时间等提高练习强度。如途中跑的技术练习,要求学生用100%跑、中长跑用90%的速度跑等。原来间歇时间6分钟/次,改变为间歇时间5分钟/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bf4697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3.html

《中小学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设计与调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