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定风波》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10-10 20:19: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定风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读准字音、感悟语言、分析和理解本词的三个理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课件呈现法、诵读法、知人论世法、联想联系法、点拨法、探究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本词盎然的理趣,积极、乐观面对人生的风雨。

教学重点:

逐层深入探究词中理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联系背景材料,领悟词中理趣。

教学思路:

苏轼的《定风波》,作于他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言似简,意实丰;景虽常,理却浓。可谓理趣盎然,启人心智。尤其是作者工于炼字选词,比如“独、遂、轻、任、微、归”等字,“莫听、何妨、吟啸、竹杖、芒鞋、一蓑”等词。这些字词分别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作者守德超然的道家风骨、希望在前的儒家态度、无常归心的佛家思想。我试图抓住理趣这一点,挈领全词,和学生一起对苏轼进行思想探幽。

教学内容:

整个教学以老师唱歌导入,以品字为突破口,以雨为线,串起三个主干问题,并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学以致用,陶冶情操、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最后画龙点睛地板书理趣图和风波三转图。

教学方法:

课件呈现法、诵读法、知人论世法、联想联系法、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

Ppt课件、《竹林听风》乐曲、遥控笔、师生互动、板书

教学步骤:

1.导入:

很高兴能认识我们高一(2)班的新朋友。请允许我唱一首歌的片段,来表达对大家美好的祝愿。师唱《明月几时有》。请问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学生答:苏轼)这首词最吸引我的不是景,不是情,而是人生哲理。外面下着雨,让我想起900多年前苏轼被贬黄州,在沙湖道中也遇到一场雨,并因此写下一首《定风波》词,让我们来探索其中更为丰厚的理趣吧!

2.全班初读一遍全词,了解大意。老师适时正音板书。

3.再齐读一遍,再次领会大意。并思考小序中哪个字给你的印象最深。

4.学生发言,老师点评,并设问引导推进,不断深入探究三个理趣。

(一) 遇雨:为何“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呢?

补充:庾信的《邛竹杖赋》、芒鞋的象征含义

探究理趣一:守德超然

(二) 雨霁:苏轼是否彻底地做到了超然呢?

探究理趣二:希望在前

(三) 思雨:风雨已无,斜照暖人,苏轼为何还要归去?归去何方呢?

探究理趣三:无常归心

5.联系陶渊明《归 园 田居(其一)》,引出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铭》,进而提炼理趣中的思想,即守德超然、希望在前、无常归心大体对应道、儒、佛思想。

6.思维拓展:你如何看待苏轼的这种处世思想?面临人生的风雨,你如何应对呢?

7.总结: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定风波》吧。(配《竹林听风》曲,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师随即板书出简洁、形象的理趣图和风波三转图,最后归结到既是词牌又是题目的“定风波”,突出一个字:定!

8.作业:背诵本词。

课后拓展阅读朱道林的《苏轼诗词的理趣效应 》

9.结束语:感谢亲爱的同学们!感谢尊敬的评委老师!再见!

教学设计理念:

高一的学生正处于如诗如梦的年龄,普遍对诗词有兴趣。但是他们多停留在字词的表面意思上,追求景物表层的优美,浪漫情感的雅致,而较难深入理趣的内核。这就要求教师结合高一学生的原有基础、情感特点、思维习惯进行启发诱导,并适时补充相关资料,搭好阶梯,让学生越学越有成功感。此外,多让学生诵读涵泳文意。学生有所悟,才是有效。本节课攻其一点,深入挖掘理趣,充分彰显苏轼词的思想美。最后简笔画出的理趣图和风波三转图,个人认为既是词牌又是题目的“定风波”,突出了一个字“定”,成为这节课的豹尾!

组织形式:

师生合作讨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选用的教材情况:

 新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鉴赏 

教学使用资料:

1、寂历无心,霜风色古,露染斑深。……蕴诸鸣凤之律,制以成龙之杖。 ——庾信《邛竹杖赋》

译文:筇竹经历了孤独的考验而实心,经历了风霜而颜色古朴,经历了露珠的浸染,印上了深深的斑痕。它内心蕴藏有很多鸣凤般高尚的品质,才制成了龙头杖。

2、芒鞋,即草鞋。据史料记载,古代穿草鞋相当普遍。古代的侠客、隐士似乎以穿草鞋为时髦。草鞋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文化,体现了机智、勇敢、坚强等品格。(摘自百度百科

3、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陶渊明《归 园 田居(其一)》

4、“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铭》)

5、课后拓展阅读材料

苏轼诗词的理趣效应

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人间词话》)“感慨遂深”一语,就指出了后主某些词所带有的“言理”倾向。当然,真能使“言理”与“抒情”成功地结合起来,又能使“言理”形成为“理趣”的,还得数那位“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学天才——苏轼。苏轼既是位覃思深虑、机趣横溢的哲人,又是一位“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的作文高手。他的诗里头就经常可以见到那类富有“理趣”的作品。

如他《题西林壁》诗中的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至今还启迪着人们的思维,蕴含深刻的哲理。 他的某些咏物之诗,如“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诗》),虽其本意并不一定在于“言理”,但因其描咏对象本身含有一定的启示性,加上作者“智慧之光”的涵盖,故也能催人联想、发人深思。

 而在苏轼的词中,也同样有着这类“言理”和富有“理趣”的作用。 我们试读他有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此词本是抒情之作——抒写中秋之夜思念手足之情,但写到后来,那手足情深却久不得见的苦闷终于“升华”成了三句千古传颂的“至理名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像这样在“景语”、“情语”中间用“理语”来“画龙点睛”的写法,苏词中还有不少。 但最能引起人们兴趣和赞叹的,则更是他那些将“说理”如盐溶水般“溶解”进叙事写景的词篇。 比如他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临江仙》和《定风波》,就是极富“理趣”的名作。前词曰:“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毅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在那夜阑人睡之际,东坡倚杖静听江声,终于从中得到了感悟:多少年来之所以在宦海沉浮中弄得身心交瘁,归根到底是因为未能“忘却营营”;如能抛却这些思虑杂念,就定能像奔流的江水那样,还我自由之身!因着思想境界的这一番“豁然开朗”,词人眼前所见的自然景象竟也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原先腾涌的江水顿时变得那么平伏,就连风儿都已止息,它们好像在向词人招手,何不驾一叶之扁舟,在江海的怀抱中作快活自适的逍遥之游呢?所以这一首词,实际上描写了作者精神境界上的一番“自我反省”和“大彻大悟”,其中藏“锋”,耐人寻味;但因它始终结合着叙事写景来写,故读者就像身临其境那样,不知不觉间完成了与作者相似的心路历程的转变。

再读后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表面上写他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实际却是写他的人生态度或人生哲学。人生,犹如自然界一样,经常会“兴风作雨”;但是,风雨过后,却仍旧会复归于晴天。而从更“彻底”的意义上讲,人在到达“终点”的时候回顾一生,则一切悲欢离合、阴晴晦明,都不过如梦幻一场,全无“意义”!它那深刻的哲理和全词的写景叙事已到了水乳交融、浑化无迹的地步,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所以,苏轼的这些“言理”之词,因其深厚的哲学修养和精湛的文学技巧,就表现出相当诱人的“理趣”。它们的艺术性,就大大高出于那类言理流于空洞或仅在词中呈现为“游离”状态的词作,不愧是“智者”之词。 ( 朱道林 )

个性板书:

理趣图

风波三转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a9d8fe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a0.html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定风波》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