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导引术概述

发布时间:2011-03-04 22:56: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导引术

导引: 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指呼吸吐纳,屈伸俯仰,活动关节。古代的一种健身方法,由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运气。相当于现在的气功体育疗法亦作道引。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意思。指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使血气流通,促进健康。常与服气、存思、咽津、自我按摩等相配合进行。俗称医疗保健体操,又有俗称肢体导引为外导引、内气运行为内导引者。

一、导引术的起源

导引术起源于上古,原为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非常流行,为当时神仙家与医家所重视。后为道教承袭作为修炼方法之一,并使之更为精密,使真气按照一定的循行途径和次序进行周流。道教将其继承发展,以导引为炼身的重要方法,认为它有调营卫、消水谷、除风邪、益血气、疗百病以至延年益寿的功效。

  导引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此段文字说明呼吸吐纳和熊经鸟伸等活动是导引的基本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养形、益寿等。

  如呼吸吐纳属导引之列,则有关导引的文献记载就更久远了。如先于《庄子》的《老子》第二十九章就有或呴或吸等属于呼吸吐纳类字句。再往前的《山海经》中也有无骨子食气等载述,而所谓食气即是吐纳导引法之一,类似的还有咽气服气等等。此类方法又往往与辟谷相联系,辟谷就是不食五谷,后世有辟谷食气之说。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帛书》中除导引图等内容外,还有却谷食气一篇,其中载食气者为呴吸,表明食气即呼吸吐纳的意思。

  肢体动作类导引的起源,则可上溯的更为古远。有文献可作佐证的,如《吕氏春秋古乐篇》:昔陶唐之始,阴多郁滞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閼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所谓,即手舞足蹈,是肢体活动的代称,其目的是宣导肢体气血郁滞,此处宣导一词,实为导引的同义词。再如宋罗泌《路史前记》第七卷载:阴康氏之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源,阴凝而易閟 ;人既郁于内,凑里滞着而多重膇,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帝王统录》引《教坊记》亦有类似记载:昔阴康氏,次葛天氏,元气肇分、灾诊未洱,民多重膇之疾,思所以通利关节、是始制舞。由此可见,古人这些是肢体导引之源。

  导引大多是从模仿多种动物形态动作开始的。随着生活、生产活动内容的丰富,逐渐增加了模仿劳动或搏击格斗动作等内容,在实践、流传中不断演化成各种肢体导引术式,其形态变化多端,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类似舞蹈,其二类似健身操,其三类似武术。

  除此以外,另有一部分肢体动作类似按摩、拍打等,若追溯其起源,至少在殷商时代就已作为治病保健的手段之一。实际上,按摩、拍打是人类本能,早在文明产生之前就已具备,试观鸡鸭猫狗等常见动物,当其体痒时自会抓搔,受伤后自会舔啄。飞禽走兽尚且如此,更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由此可以推论,按摩拍打应当是导引术的最早形式。实践或实验都证明,按摩拍打可以引导气血流向,这也是导引养生的本意。后世所出的诸多导引法,大多伴有按摩或拍打,也有单纯按摩或拍打独立成法的。古代,按摩与导引往往混称,而唐释慧琳《一切经意义》中更直截了当地说:凡人有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因此有些导引法常以按摩冠名,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所载:老子按摩法天竺按摩法等,名曰按摩,但内容多为肢体导引动作。

  传统导引术的最早专著当推1984年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汉简《引书》。其中是导引之简称,恰如王冰注《素问血气形志篇》: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故《引书》即导引之书。从该书内容看,其中有论述四季饮食起居、房事等养生理法,还有六十余种导引术式的具体操作方法,四十多种病症的导引对治方法等,涉及内、外、眼、耳、鼻、口腔、精神病等多科。综观全书,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前后呼应,既有养生导引理论阐发,又有具体操作描述,确系一部完整的导引专著。从书中所载六十余种导引术式中,肢体动作导引占多数,包括徒手操作、按摩,借助器械、双人合作导引等,其余还有不少吐纳行气、意想导引等方法,甚至闭气闭息导引法。从《引书》所载内容看,传统导引术的基本方法皆已具备。后世流传的诸多导引术,包括著名的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等中的具体术式,皆可从中找出其雏形。

  在引书出土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导引图》成书年代相距引书不远,该帛图中绘有四十余幅导引术,每图式旁皆有简略文字说明,帛图虽残缺不全,能看出文字者不足四分之一,但仍被视为导引术发展史上之至宝。现在看来,从系统完整性,内容丰富性来说,《帛书导引图》远非《引书》可比。但导引图中的某些图式名称与《引书》中所载某些导引术式名称相同或相近似,尤其是其中许多仿生类肢体导引术式,两者可互相印证,而图画更为实观,一图可胜过数十乃至数百文字的描述。

  在未见《引书》前,学术界一直视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所载养生方导引法为传统导引疗法之首部著作。目前看来,此桂冠当让位于《引书》,前者只是后者的继承和发展。

  从《引书》的理法系统看,传统导引术与养生之道是紧密相关的。汉代养生家张湛则明确把导引归为养生十大方面之一。如南北朝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引张湛《养生要集》: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中、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张湛所谓养生已包括世行道行两端。世行即世俗之行,道行则是修道修真者之行,故道行有时直称修道或修真。导引术基本属于世行。从导引术起源来看,导引术原先是为治病而设,后来从实践中逐渐发现其兼有防病养生保健益寿等功效。

  二、导引术的衍变

  前面已推论,按摩拍打等活动是肢体动作类导引术的最原始形式。这种按摩拍打是自我操作、自身受益的,符合导引的基本意义。然而按摩拍打也可施之于人,从原理上说是替或让别人导引,也该属导引范畴。但后来随着手法的发展、细化,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专业——推拿学。故推拿学科源自导引术,是导引术衍变之一。推拿只是从导引术中最原始、最简单的一部分衍变而来,现在都已成为堂堂正正的独立学科。

  肢体动作导引除按摩拍打类之外,主要还有类似于舞蹈、体操和拳术等内容。前述原始作为防病治病的手段,是肢体类导引术的较早形式,(晚于按摩拍打类)。随着文明的发展进步,转用于社交、娱乐、宗教仪式等各种活动,并逐渐向艺术化发展,而其原始防病治病的功能渐让位于效果更好、更专业化的导引形式。以后的宫廷舞蹈乃至现代舞等当属导引术原始舞之衍变。形体类导引术起初是独立的、分散的术式。前述《引书》和《帛书导引图》中的导引术式皆如此。后来,精于此道者于众多散在的导引术式中精选编排、甚或综合创造,形成了各种导引术套路。其中最早面世的导引套路当推五禽戏,据文献记载,系汉末名医华佗所创编。其后,相继面世的有灵剑子导引法赤松子导引法八段锦十六段锦二十四节气导引图等,其中以五禽戏八段锦等最为著名,且各自衍化出数十种同名不同内容的套路。虽然导引套路层出不穷,但仍以散在导引术式为多,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收载导引散式达二百来种。事实上,所谓导引套路只是导引散式的组合而已,大多套路包括五禽戏八段锦等,其中各式皆可分可合,并非一气呵成、缺一不可。如《后汉书方术列传》载华佗对其亲子说: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身体轻便,腹中欲食。可见,五禽戏不必全套皆作,有病痛不适之时,有针对性地选作一戏也可,习练八段锦十六段锦同样如此;而练习五脏导引法可以根据辩证选练一、二脏,二十四节气导引图则据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依次而行,每个节气只选其相应一式。这种可分可合的导引套路有别于后世的武术或拳术套路。徒手乃至持械搏击方法起先也是肢体动作类导引术所模仿的内容之一。后来社会的分工出现了专业武士,精于此道者逐渐编创了各种既有强身健体功能,又有攻防技击功能的拳术或武术套路。其后养生家又取武术套路之健身功能而将其转化成导引术套路,虽然形似武术,但其原有的技击功能渐渐淡去。随着枪炮等热兵器的日益进步,武术的搏击功能更趋淡化,易筋经是此类导引术的代表之一。

  顾名思义,所谓易筋是改易筋骨之意。据有关文献及行家秘传,易筋经原是练武者强身壮体过程的初步功夫,后续部分还有洗髓经等,整个练功过程要数年而达到脱胎换骨,是独特的技击和抗击打的基本功。类似的情况还有太极拳。太极拳起初是武术家模仿道家太极门修炼过程中自发出现的九宫太极手外架的一些动作并加以艺术化、赋予技击意义而编成的套路。在原理上,太极拳从一开始就类同于导引术。近代太极拳日益普及,但大多注重外在肢体动作而忽略其技击意义,因而更接近于导引术。

  肢体动作类导引原先有相当部分是单纯的肢体运动,类似于现代体操。有学者认证,由欧洲兴起的现代体操,其真正源头即是中国传统导引术。从现有的文献、文物中可看出,现代体操的所有要素皆早已出现于传统肢体导引术中。因此可以说,现代体操也是导引术的衍变之一。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从事导引术的研究者发现以意念活动配合肢体动作远较单纯肢体导引效果明显,于是人们更注重于运用心理调节来导引,所谓以意引气即属此说。用意念作用于肢体导引的倾向至少在汉代已初见端倪,这在前述汉简《引书》所载导引术式中已可证实。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倾向越来越明显。仍以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为例,其中所载二百来种导引术式中,不注明用意念的单纯肢体导引占58种,有意念倾向明显的行气导引36种,其余为肢体动作配合吐纳、意念等的综合导引法。至明曹士洐《保生秘要》所载导引法则已是用意念导引者为多。意念活动包括集中注意力(即称意守意注)和想像(即故称存思存想),其作用可以引导气血流向,改善人体内部状况,所谓意到气到

  总之,传统导引术包含了肢体动作(含按摩拍打)、呼吸吐纳、行气意想等一系列方法,包含了当代健身气功的主体内容。

  三、导引术之精髓

  中华传统导引术如此丰富多彩,其精髓究竟何在?对此,古代研究者有不少论说,其中以唐代李颐之说较为中肯。其注释导引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此处导气,应该指内气,而非呼吸之气。因为本文前面已论证,呼吸吐纳是导引的组成部分,或是导引的方式之一,目的就是为了使内气和顺,内气和顺则康健、益寿,内气不和则有害健康。这种内气之与气功之当属同一概念,都要调动人体内气,当然调动内气的方法多种多样,呼吸只是调动方法之一。

  李颐导引释义的下半句引体令柔,从字面上看似乎是指引动肢体、使之柔软。肢体柔软则生命力强,这与老子养生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古哲先贤们经观察总结,则生气勃勃,相反者则死气沉沉。婴儿肢体柔软,幼苗枝叶柔嫩,却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成年人筋骨坚强,长成的植物枝叶刚劲,其生命力却已过鼎盛期,较其幼时更近于衰亡。人类肢体柔软则运用灵活、健康快乐,肢体僵硬则运用不便,多痛多病,故导引注重

  若进一步分析,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实为一个整体,不能分作两端,其上下两半应为互词。导向指引之意;引导指引之义。故是同义词。含义似乎截然不同,但事实上两者密不可分。按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气聚则成形、气散则形亡。所谓就是体,故也是一体的,体是由气聚而成的,因而在传统文人心中,是最本质、最重要的。导引是为了使皆趋向柔和。为达此目的,导引的各种方式也应是柔和的。导引肢体动作注重柔和是与现代体操的重大区别之一。而更为重要的是,导引术是引导或调动内气流向(气脉)为主要目的的,这是与现代体操注重外在肢体肌肉关节运动的根本区别。此处气脉不等于经络,经络只是气脉的一小部分,人体气脉系统远较经络复杂深奥得多。

  根据注重柔和这一要旨,导引术的肢体动作应根据个体气脉状况差异,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外在动作姿势应服从内在感受,以内在和顺舒畅为目的,以符合导引本意。

  综上所述,李颐的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八字已非常精炼地点明导引术之精髓。若用现代语言述说,则导引之精髓是通过肢体动作、按摩拍打、呼吸吐纳、行气意想等一系列特殊方式来引导或调动人体内气使之柔和顺畅,进而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等目的。

《引书》共3235字,约西汉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前抄写在113枚竹简上,系竹简自题之名,写于首枚竹简背面。其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古代专门记述导引与养生的著作。

第一部分论述四季养生之道,篇首指出:春产(生)、夏长、秋收、冬藏(藏),此彭祖之道也,接着依四季之序介绍各季的养生方法,这一部分的基本精神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载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相同,即养生必须顺应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第二部分论述导引术式及其作用。

  总之,《引书》共载导引术110种,除去重复者还有101种。其中述术式者85种,用于治病有50种,仅述功用者有16种。可见,汉初以前运用导引治疗疾病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引书》是汉初之前医疗导引术的一次总结。

  《引书》所载导引术与马王堆帛画《导引图》相比较,两者风格相近,命名原则相同。而《引书》所载导引种数更多。内容更丰富,除了折阴、熊经、引膝痛、引聋和引颓等5种导引名称相同(其中3种名同术异)外,帛画所载导引数只有《引书》的2/5左右,而且单个动作的静态画面,很难反映导引的动态过程,更难描述呼吸、意念方面的要领,《引书》则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总之,《引书》的发现,为研究汉以前导引术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引书》第三部分讨论了致病因素、防治方法以及养生理论等问题。

总之,江陵张家山医简的发现,对于中国医学史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譬如,它改写了一些中国医学史上的最早记录,如《引书》记载下颌关节脱位整复术和叩齿术,较晋代葛洪的记录要早四五百年等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将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价值。1984年湖北江陵(今荆州市)张家山汉墓出土了一批汉代竹简,其中有两部医学著作《脉书》与《引书》,其内容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导引图》相类。因马王堆帛书残损太多,无法通读,且《导引图》有图无说,而张家山汉简字迹清晰,内容齐全,刚好弥补了帛书的不足,因此它的发现是继马王堆帛书之后祖国医学文献中的又一次重要发现。

《导引图》是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现存最早的一卷保健运动的工笔彩色帛画,为西汉早期作品。《导引图》出土时残缺严重,经过拼复共有44幅小型全身导引图,从上到下分四层排列,每层各有11幅小图(见图一)。而发明五禽戏的华佗是东汉时期人。据此我们可以认定,《导引图》与《五禽戏图》不是一回事。那么,《导引图》与华佗的五禽戏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导引的含义。所谓导引,是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医疗体育方法。早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为了表示欢乐、祝福和庆功,往往学着动物的跳跃姿势和飞翔姿势舞蹈,后来,便逐步发展成为锻炼身体的医疗方法。我国古代的导引就是指导气会和”“引体会柔,是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相结合的一种体育疗法。用现代汉语来表达,导引就是保健医疗体操。早在春秋战国时,以呼吸运动为主的导引方法已相当普遍。《庄子·刻意》道: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行之士养行之人彭祖寿......

  《导引图》不仅年代早,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它使古代文献中散失不全的多种导引与健身运动找到了最早的图形资料,对导引的发展、变化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线索。从中我们看到有关导引的几个方面:

  一、呼吸运动:马王堆《导引图》所描绘的呼吸运动与古代传统练功的"胎盘法"(丹田呼吸法)不完全一样。文字说明中有两处直接提到呼吸。如"()()""()"。古代"印浑"是仰身鸣叫的意思,"笼浑"是猿猴啸叫的声音。图的形态是胸部扩张,双手向后举,其动作是加强对心肺功能的锻炼。

  二、肢体运动:《导引图》中除极个别的蹲、跪()式外其余全部为立式运动。现在我国第五套广播操中的八个动作基本概括了《导引图》的精华部分。如上肢运动有"龙登"冲拳运动有"()",扩胸运动有"印淬",体侧运动有"螳螂";腹背运动有"满政",跳跃运动有"""坐引八维",以及有图缺文的踢腿运动和体转运动。

  另外,象《五禽戏》中鸟、熊、猿也有相似图文,可知华佗的《五禽戏》与马王堆《导引图》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关系。

  三、器械运动:《导引图》除徒手操外,还发现使用棍仗式运动,作屈身转体运动状,双手持杖。文字说明是"以文()通阴阳"。还有折腰式转体运动,脚下有一球状物,也是器械运动的形态。

  四、导引与治病关系:《导引图》文字说明中直接提到治病的项目共有:"""痛明""引聋""引温病"12处,说明导引不仅对四肢部位的膝痛、消化系统的腹中,五官的耳目,甚至某些传染病的治疗有着密切关系。

马王堆《导引图》所反映在导引上的四个方面内容足以说明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应用导引的国家。欧洲学者马亭伦承认,西方通过艾氏的介绍,从远东抄袭了中国的医疗体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也认为,西方现代的医疗体操实际上是从中国早期的体操传入欧洲演变而成的。所以,西方学者称呼中国是"医疗体操的祖国"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a8a0abef121dd36a32d82b5.html

《中国古代导引术概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