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发布时间:2020-05-30 01:40: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6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四个选项中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空气污染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空气的是(  )

A.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B.加强空气质量检测

C.加高工厂烟囱,向高空排放废气

D.提倡低碳,重视绿化建设

2.下列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固体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 B.稀有气体用于填充霓虹灯

C.液氮用作制冷剂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word/media/image2.gif

倾倒液体

B.word/media/image4.gif

过滤

C.word/media/image6.gif

加热液体

D.word/media/image8.gif

稀释浓硫酸

4.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使蜡烛隔绝了氧气

B.室内发生火灾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D.扑灭油、气灯物质着火可使用干粉灭火器

5.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制品涂油、刷漆可以防锈,因为隔绝了氧气和水分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C.食用补铁酱油补充铁元素,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6.肼(N2H4)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如下:N2H4+O2=X+2H2O,放出大量的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一定有化合价改变 B.肼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2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X的化学式为N2

7.根据图中提供的氯元素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word/media/image10.gif

A.图中m的值是17

B.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C.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失去电子

8.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word/media/image12.gif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5℃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因为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所以能使酚酞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C、H和O

D.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1.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word/media/image14.gif

A.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B.要除去H2中的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可装满水,气体应从a端通入

D.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

12.下列物质能在pH=1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NO3、K2CO3、NaOH B.HCl、AgNO3、K2SO4

C.BaCl2、NH4Cl、ZnCl2 D.KNO3、FeCl3、NaCl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农业上常用做复合肥的盐是      ;最简单有机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4.“水是生命之源”,饮用酸碱性太大或硬度太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      测定水的酸碱度;生活中可通过的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5.河南烩面是中国五大面食之一,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调味所用的食盐NaCl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16.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所选药品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答一点即可),该实验对装置的要求是      (答一点即可).

17.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2)水沸腾时可将烧水的壶盖顶开,用微观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3)工业上可以Cl2与NaOH溶液作用制取漂白粉:Cl2+2NaOHNaCl+NaClO+H2O.与此类似,可用Cl2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反应来制取漂白粉,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已知A﹣D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的化学式是      ,请写出D的一种用途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D与BC反应的生成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word/media/image16.gif

 

三、简答题:共12分.

19.运载火箭的发射使用液氢燃料,下表是某种制备氢气的反应,A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1)氢能源的优点有哪些?

(2)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20.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

(1)写出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1.某学校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word/media/image32.gif

(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B中出现的现象有什么?写出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为避免CO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CO,B装置后边应连接的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什么?

2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铝和铁的混合物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制取氢气时应采用与      相同的发生装置.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实验完毕后,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过滤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请分析滤液中的溶质成分      (写化学式),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综合应用题:10分.

23.化学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是      (填序号).

A.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水,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止水夹未加紧

(2)甲同学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将稀盐酸慢慢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分析:

①中和反应过程中      (选填“吸热”或“放热”).

②AB段溶液的pH值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

③C处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④为验证C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同学提出可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进行验证.甲同学不合理,甲同学的理由是什么?

(3)乙同学探究金属钠的性质:金属钠非常活跃,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可燃性物体,将一小块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丙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取10g样品,加入50g稀盐酸使其完全反应后剩余溶液总质量为57.8g,求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word/media/image34.gif

 


2016年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四个选项中只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空气污染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严重问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空气的是(  )

A.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B.加强空气质量检测

C.加高工厂烟囱,向高空排放废气

D.提倡低碳,重视绿化建设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分析】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根据选项中的说法确定是否在于保护大气.

【解答】解:A、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

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

C、加高工厂烟囱,向高空排放废气,污染空气不在于保护大气,故选项正确.

D、提倡低碳,重视绿化建设,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下列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固体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 B.稀有气体用于填充霓虹灯

C.液氮用作制冷剂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解答】解:A、固体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用于填充霓虹灯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液氮用作制冷剂利用吸热汽化,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word/media/image2.gif

倾倒液体 B.word/media/image4.gif

过滤 C.word/media/image6.gif

加热液体 D.word/media/image8.gif

稀释浓硫酸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液体加热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

D、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试管口和试剂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在外面,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已经超过试管体积的.故本选项操作正确;

D、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故错误;

故选C

 

4.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使蜡烛隔绝了氧气

B.室内发生火灾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D.扑灭油、气灯物质着火可使用干粉灭火器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室内发生火灾时的注意事项进行.

C、根据促使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D、根据灭火的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A、用嘴吹灭蜡烛时,气流使蜡烛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从而熄灭,故选项错误;

B、室内发生火灾时不能贸然打开门窗,以防火势增大.故解释正确;

C、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故解释正确;

D、扑灭油、气灯物质着火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故解释正确.

故选:A.

 

5.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制品涂油、刷漆可以防锈,因为隔绝了氧气和水分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洁精能溶解油污

C.食用补铁酱油补充铁元素,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分析】A、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B、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元素的生理功能和摄入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铁制品涂油、刷漆可以防锈,因为隔绝了氧气和水分,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食用补铁酱油补充铁元素,可预防缺铁性贫血,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6.肼(N2H4)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如下:N2H4+O2=X+2H2O,放出大量的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一定有化合价改变 B.肼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2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X的化学式为N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A、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析化合价的变化;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结合置换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分析.

【解答】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之一是单质(氧气),生成物中氧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该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

B、肼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2):(1×4)=7:1,故错误;

C、该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D、由N2H4+2H2O2X+4H2O可知,反应前氮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

反应前氢原子是8个,反应后是8个;

反应前氧原子是4个,反应后是4个;

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2个氮原子,是氮气,化学式是N2

故选:B.

 

7.根据图中提供的氯元素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word/media/image10.gif

A.图中m的值是17

B.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C.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失去电子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 ),为稳定结构;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所以m的值为17,故正确;

B.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故正确;

C.由氯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故正确;

D.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17﹣2﹣8=7,所以氯原子的最外层为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故错误.

故选D.

 

8.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A、根据酚酞在酸性、中性溶液中都不会变色进行分析;

B、根据氧气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C、根据肥皂水在硬水和软水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

D、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进行分析.

【解答】解:A、酚酞在酸性、中性溶液中都不会变色,不能鉴别,故A错误;

B、取样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火焰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取样品,加水溶解,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A.

 

9.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word/media/image12.gif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5℃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3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shi60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word/media/image43.gif×100%=37.5%,故B错误;

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C正确;

D、10℃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0.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因为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所以能使酚酞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C、H和O

D.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物质的元素组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常见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显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换成分,价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推理错误.

B、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但能使酚酞变红色的不一定是碱,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故选项推理错误.

C、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推理错误.

D、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11.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word/media/image14.gif

A.用排空气法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B.要除去H2中的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a端通入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可装满水,气体应从a端通入

D.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

【考点】分离物质的仪器;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分析】A、本装置中,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长管进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短管进入,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从装置的b端通入;

B、据NaOH的性质,洗气,被干燥的气体应通入NaOH中;

C、根据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进行解答;

D、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水应该从长管进入.

【解答】解:A、本装置中,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长管进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短管进入,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气体从装置的b端通入,故A错误;

B、用NaOH洗气干燥气体时,被干燥的气体应通入NaOH中,所以气体应从a端进,故B错误;

C、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若用排水法收集O2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装置b端通入,故C正确;

D、用水将装置的氧气排出,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水应该从长管进入,气体从短管出.

故答案为:C;

 

12.下列物质能在pH=1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NO3、K2CO3、NaOH B.HCl、AgNO3、K2SO4

C.BaCl2、NH4Cl、ZnCl2 D.KNO3、FeCl3、NaCl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pH=12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解:pH=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的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A、三种物质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也不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所以在溶液中可以共存,且没有显色的物质,故正确;

B、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氯离子和银离子会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故B错误;

C、铵根离子会合氢氧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和水而不能共存,故C错误;

D、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农业上常用做复合肥的盐是 硝酸钾 ;最简单有机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word/media/image46.gifCO2+2H2O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元素的简单分类;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甲烷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农业上常用做复合肥的盐是硝酸钾;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甲烷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铝;硝酸钾;CH4+2O2word/media/image47.gifCO2+2H2O.

 

14.“水是生命之源”,饮用酸碱性太大或硬度太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 pH试纸 测定水的酸碱度;生活中可通过的 加热煮沸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硬水与软水.

【分析】根据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日常生活软化硬水的方法(煮沸)进行解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溶液的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一般用pH来表示,测定水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pH试纸;加热煮沸.

 

15.河南烩面是中国五大面食之一,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糖类 ,调味所用的食盐NaCl是由 离子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常见的食品中含有的营养素的种类分析笼包子中富含的营养素;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解答】解: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NaCl是由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糖类;离子.

 

16.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所选药品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一点即可),该实验对装置的要求是 装置气密性要好 (答一点即可).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

【分析】从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红磷的量要足,装置气密性要好,等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等.

【解答】解: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为保证实验的成功,要注意以下几点:红磷的量要足,装置气密性要好,等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答案: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装置气密性要好.

 

17.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铝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2)水沸腾时可将烧水的壶盖顶开,用微观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3)工业上可以Cl2与NaOH溶液作用制取漂白粉:Cl2+2NaOHNaCl+NaClO+H2O.与此类似,可用Cl2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反应来制取漂白粉,试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铝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进行解答;

(2)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根据Cl2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进行解答.

【解答】解:(1)铝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所以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故填:铝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2)水沸腾时可将烧水的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填: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

(3)Cl2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故答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18.已知A﹣D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A的化学式是 NaOH ,请写出D的一种用途 改良酸性土壤 

(2)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Ca(OH)2=CaCO3↓+2NaOH ;D与BC反应的生成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word/media/image16.gif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A﹣D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B是盐酸,C是一种钠盐,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A会转化成C,所以A是氢氧化钠,C是碳酸钠,D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D是氢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会与盐酸反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D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所以B是盐酸,C是一种钠盐,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A会转化成C,所以A是氢氧化钠,C是碳酸钠,D会与碳酸钠反应,所以D是氢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会与盐酸反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是NaOH,D是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2)C与D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D与B、C反应的生成物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1)NaOH,改良酸性土壤;

(2)Na2CO3+Ca(OH)2=CaCO3+2NaOH,Ca(OH)2+CO2=CaCO3+H2O.

 

三、简答题:共12分.

19.运载火箭的发射使用液氢燃料,下表是某种制备氢气的反应,A与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

(1)氢能源的优点有哪些?

(2)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H2 ,该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8:9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

【分析】根据氢能源的优点即可作答;

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图中所涉及的反应由CH4分子与H2O分子发生反应,生成CO分子和H2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N2+2CO2,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回答.

【解答】解:(1)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氢气的燃烧值高;工业上制取氢气是通过电解水得到的,而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可以从水中提取氢气,说明资源广泛;

(2)依据ABCD四物质的分子结构情况可知四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CH4、H2O、CO、H2.则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word/media/image57.gifCO+3H2

D是氢气属于单质,该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1×4):(1×2+16)=16:18=8:9;

故答案为:(1)无污染、燃烧值高、资源广泛;(2)H2;8:9;

 

20.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

(1)写出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word/media/image59.gif2H2O+O2↑(合理即可).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word/media/image46.gifFe3O4

故答案为:(1)2H2O2word/media/image59.gif2H2O+O2↑(合理即可);(2)3Fe+2O2word/media/image46.gifFe3O4

 

21.某学校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word/media/image32.gif

(1)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B中出现的现象有什么?写出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为避免CO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CO,B装置后边应连接的装置是 E (填序号).

(3)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什么?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可燃性气体不纯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B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word/media/image46.gif2Fe+3CO2

(2)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B装置后边应连接的装置是E.

(3)CO具有可燃性,与玻璃管中的空气混合受热会发生爆炸,因此应先通CO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然后再点燃加热氧化铁的酒精灯,故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O再加热.

故答案为:(1)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Fe2O3+3COword/media/image62.gif2Fe+3CO2;(2)E;(3)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2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铝和铁的混合物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1)制取氢气时应采用与 b 相同的发生装置.

a.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实验完毕后,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过滤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请分析滤液中的溶质成分 Al2(SO43、ZnSO4 (写化学式),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FeSO4═ZnSO4+Fe、Fe+H2SO4═FeSO4+H2↑ 

【考点】氢气的制取和检验;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在实验室用铝和铁的混合物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进行分析解答.

(2)用铝和铁的混合物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所得溶液为硫酸铝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可能含有硫酸;实验完毕后,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过滤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锌,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在实验室用铝和铁的混合物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制取氢气时应采用与b相同的发生装置.

(2)用铝和铁的混合物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所得溶液为硫酸铝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可能含有硫酸;实验完毕后,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锌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过滤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可能含有锌,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铝、硫酸锌,其化学式分别是Al2(SO43、ZnSO4;可能含有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FeSO4ZnSO4+Fe、Fe+H2SO4FeSO4+H2↑.

故答案为:(1)b;(2)Al2(SO43、ZnSO4;Zn+FeSO4ZnSO4+Fe、Fe+H2SO4FeSO4+H2↑.

 

四、综合应用题:10分.

23.化学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是 B (填序号).

A.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水,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止水夹未加紧

(2)甲同学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将稀盐酸慢慢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分析:

①中和反应过程中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

②AB段溶液的pH值逐渐 减小 (选填“增大”或“减小”).

③C处溶液中的溶质为 NaCl,HCl (填化学式).

④为验证C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同学提出可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进行验证.甲同学不合理,甲同学的理由是什么?

(3)乙同学探究金属钠的性质:金属钠非常活跃,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可燃性物体,将一小块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丙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取10g样品,加入50g稀盐酸使其完全反应后剩余溶液总质量为57.8g,求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word/media/image64.gif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空气组成的测定;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分析】(1)A、根据俯视视读数偏大,量取的实际体积偏小解答;

B、根据水和碱性溶液的pH判断;

C、根据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止水夹未加紧,实验中逸出了一部分气体,最终进入瓶内的水增多分析解答;

(2)①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上升,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②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碱性减弱,pH减小;

③C处的溶液中既有反应物,又有过量的稀盐酸;

④根据盐酸、氯化钠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分析方案错误的原因.

(3)钠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溶液呈碱性,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4)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可以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钠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

(1)A、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导致索所取的水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

B、用水润湿后的pH试纸测定某碱性溶液的pH,相当于把碱性溶液稀释,其pH会变小;

C、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若止水夹没有夹紧,则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因实验中逸出了一部分气体,所以最终进入瓶内的水增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2)①由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0.在B点前后温度是两种情况,B点温度最高,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由图是可知,从A到B过程中,氢氧化钠逐渐减少,碱性减弱,故pH值逐渐减小;

③C处的溶质有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还有过量的稀盐酸.

④由于NaCl与AgNO3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有HCl存在,所以实验方案错误.

(3)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为: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既有Na与H2O反应现象,又有NaOH与FeCl3反应现象.所以现象为:钠浮在液面上,与溶液剧烈反应,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有气泡冒出,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4)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50g﹣﹣57.8g=2.2g,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2.2g

word/media/image66.gif

x=5.3g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47%

答案:

(1)B;

(2)①放热;②减小(或变小);③NaCl、HCl;④由于NaCl与AgNO3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有HCl存在;

(3)有大量气泡生成,有红褐色沉淀生成;3NaOH+FeCl3Fe(OH)3+3NaCl;

(4)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a6d1da744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4d.html

《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