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0年高考通关目标1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0

发布时间:2011-01-22 14:51: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0年高考语文通关目标1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关口提示【考纲知识精解读】

《考试大纲》规定:“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它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读通、读懂,能够概括其主要内容或含意;二是能够理解分句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够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能够体会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它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保留节目”,从2002年起将文言文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采用主观题的形式,有利于更加深入、细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原文。文言文的翻译是整个文言文的综合运用,它以理解句意为基础,以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目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考查手段。
    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题型仍然是主观题,设置在第Ⅱ卷中。命题材料尽管不在课本范围内,但是命题人不会故意为难考生,难度不会太大,注意突出“浅易”的特点,而十分注重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文言文翻译虽然是全句的理解,但是命题人总是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并将其设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这些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重要的实词、重要的虚词、古今异义词、固定结构;第二类是规律性的——偏义现象、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

关口金题——【高考金题速传真】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07年高考四川卷)
    贺仁杰,字宽甫,京兆人。父贲,有材略,善攻战,数从军有功。尝治室于毁垣中,得白金七千五百两,谓其妻郑曰:“语云:匹夫无故获千金,必有非常之祸。”时世祖以皇太弟受诏征云南,驻军六盘山,乃持五千两往献之。世祖曰:“天以赐汝,焉用献!”对曰:“殿下新封秦,金出秦地,此天以授殿下,臣不敢私,愿以助军。”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即召入宿卫。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仁杰从世祖,南征云南,北征乃颜,皆著劳绩。后与董文忠居中事上,同志协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多所裨益,而言不外泄,帝深爱之。帝一日召仁杰至榻前,出白金,谓之曰:“此汝父六盘所献者,闻汝母来,可持以归养。”辞不许,乃归白母,尽散之宗族。帝欲选民间童女充后宫;有司买物,多非其土产;山后盐禁,久为民害,皆奏罢之。民为之立祠。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特授正议大夫、上都留守。尚书省立,桑哥用事,奏上都留守司钱谷多失实。召留守忽剌忽耳及仁杰廷辨,仁杰曰:“臣汉人,不能禁吏戢奸,致钱谷多耗伤,臣之罪。”忽剌忽耳曰:“臣为长,印在臣手,事未有不关白而能行者,臣之罪。”帝曰:“以爵让人者有之,未有争引咎归己者。”置勿问。仁杰在官五十余年,为留守者居半,车驾春秋行幸,出入供亿[注],未尝致上怒。其妻刘没,帝欲为娶贵族,因辞,乃娶民间女,已而丧明,念世祖旧臣,夫妻相敬如初,未尝置媵妾。大德九年,年七十二,请老,归第。后成祖崩,仁宗入清内欲有所咨访,诏赴阙,行至樊桥而卒。
(节选自《元史·贺仁杰传》)
    【注】供亿:供给,供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可用下面的歌诀:忠实原文,不违原意;掌握实词,活用虚词;辨析词义,弄清语序;遇到难句,前后联系;固有名词,不必翻译。翻译①句,应注意“怒”,是动词的为动用法,可译为“为……发怒”。“白”为动词,可译为“禀告、告诉”。“执”为动词,可译为“捉拿、逮捕”。“以”为介词,译为“因为”。“旧”是形容词作名词,译为“老臣”。翻译②句,应注意“阙”是通假词,通“缺”,译为“空缺”。“以”为介词,译为“用”。“顾”为动词,译为“看”。“无以”固定短语,译为“没有用来……”。“易”为动词,译为“替代、替换”。
    【答案】①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后)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②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有十来个,(但)都不被(皇帝)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了。”

通关技巧【备考方略巧点拨】


    高考文言文翻译,理解是基础,方法是技巧,表达是难点。因此,我们在训练时,一是要懂得要求——信、达雅。所谓“信、达、雅”,就是准确、通顺、明白,既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又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二是要理解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意译,则是按原文的表达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根据原文的句子特点灵活处理。三是要掌握方法——留、换、补、略、调、贯。“留”即保留(照录)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1)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一般人都理解,可保留不译(硬要译,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可以不译。(2)时、地、人、事、官职、书名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代文言词汇。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将词类活用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如“吾子久淹于敝邑”。“吾子”是敬词,如今天的“先生”;“淹”可用“停留”或“留守”换译;“敝”是谦词,“敝邑”即“我们国家”。“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或隐含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使句意完整通畅。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将“焉”后省略的“而未至”(有能力到达却没有到达)补进去翻译才连贯,否则文脉不畅(足以至焉,怎么会“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呢)。“略”即把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也”,删去即可。“调”即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①介宾短语后置句,介宾短语要移到谓语动词之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应翻译为“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②定语后置句,定语要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应翻译为“求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回复的人,没有找到”。③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中的“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很不聪明”。④宾语前置句,宾语要移至动词或介词之后。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忌不自信”,应翻译为“邹忌不相信自己”。“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往往用于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尤其是碰到文言句中带修辞色彩的说法,用典的地方。①对比喻的翻译,尽量保留此比喻,如果不便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的“金城千里”可译成“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②对借代的翻译,一般只需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将“缙绅”、“三尺”、“纨绔”可以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需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表达就可以了,如将“会猎”、“更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
    为了方便考生复习,我们可以将文言文翻译的要点整理成口诀,以供参考。口诀是:通读全文,领会大意;句不离文,词不离句,联想推敲,辨别仔细;字字落实,注重直译;补充省略,调整语序;专有名词,不必翻译;语句通顺,忠实原意,慎重检查,作答完毕。

通关雷区——【考场失误细琢磨】


    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高,赋分多,如果不仔细对待,往往就会出现错误。纵观近几年高考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不明词类活用而出错。例如:2004年全国卷Ⅲ“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很多同学把“贤”、“愚”翻译成“贤明”、“愚蠢”,就是不懂得“贤”和“愚”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可译为“有才德的人”、“愚笨的人”。这种情况,可结合我们已学过的课文《师说》中的“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对比分析,由已知推未知。
    2)不明古今异义词而出错。例如:2006年湖北模拟题“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中的“颜色”,不是指衣服的颜色,而是指他母亲的脸色。对于此题,我们要注意积累相关的知识,结合课文《五人墓碑记》中“颜色不少变”之意,即可理解。
    3)不明修辞手法而出错。例如:“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中的“旌麾”,有的同学把它理解成“旗帜”,这是本义,而句中运用了借代的手法,用“军队的标志(旗帜)”来代替“军队”。所以,在文言文中,那些含有借代和借喻的句子,在翻译时要将代体和喻体还原为本体。
    4)不明虚词的作用而出错。文言虚词有的必须译出,如“之”、“其”有实词义项;“而”、“之”、“以”在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对换;有的语气词也可互换。文言虚词有的不必译出。①起语法作用的。如“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又如“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者”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于”作状语后置的标志。②表停顿作用的,如:“近者奉辞伐罪”的“者”。③起衬字作用的,如“顷之,烟炎张天”的“之”。④发语词,如“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的“夫”。


通关演习——【高考冲刺大通关】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给画线的文字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论酒刺政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选自西汉·刘向《新序·刺奢》)
    断句: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
    翻译: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毋择献鹄
    魏文侯使舍人毋择献鹄(天鹅)于齐侯。毋择行道失之,徒献空笼。见齐侯曰:“寡使臣毋择献鹄,道饥渴,臣出而饮食之。鹄飞冲天,遂不复反。念思非无钱以买鹄也,恶有为其君使,轻易其币(礼物)者乎?念思非不能拔剑刎颈,腐肉暴骨于中野也,为吾君贵鹄而贱士也;念思非不敢走陈蔡之间也,恶绝两君之使。故不敢爱身逃死,来献空笼,唯主君斧质之诛。”齐侯大悦,曰:“寡人今者得兹言,三贤于鹄远矣。寡人都郊地百里,愿献于大夫为汤沐邑。”
(选自《说苑·奉使》)
    ①毋择行道失之,徒献空笼。
    译文:                                         
    ②道饥渴,臣出而饮食之。
    译文:                                         

    ③念思非无钱以买鹄也,恶有为其君使,轻易其币者乎?
    译文: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进学之道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归功)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①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译文:                                                                   
    ②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译文: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商鞅治秦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畏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黥:黥面之刑。劓:割鼻之刑。傅:教导、辅佐王子的人)。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①罚不畏强大,赏不私亲近。
    译文:                                                    
    ②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译文: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数胜亡国


    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而数胜。”武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其独以亡,何故也?”对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疲民,而国不亡者,天下鲜矣。”
(节选自《淮南子·道应训》)


    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疲民,而国不亡者,天下鲜矣。
    译文: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明义而肥


    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今先王之义胜,故肥。”
(《韩非子·喻老》)【注】臞(qú):瘦。(1)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
    译文:                                              

2)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臞。
    译文:                                                 

3)今先王之义胜,故肥。
    译文: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巧言释罪


    汉上官桀为未央厩令,武帝尝体不安,及愈,见马,马多瘦,上大怒:“令以我不复见马邪?”欲下吏。桀顿首曰:“臣闻圣体不安,日夜忧惧,意诚不在马。”言未卒,泣数行下。上以为忠,由是亲近,至于受遗诏辅少主。
    义纵为右内史,上幸鼎湖,病久,已而卒起,幸甘泉,道不治,上怒曰:“纵以我为不行此道乎?”衔之,遂坐以它事弃市。二人者其始获罪一也,桀以一言之故超用,而纵及诛,可谓幸不幸矣。
(宋·洪迈《容斋随笔》)
1)上大怒:“令以我不复见马邪?”欲下吏。

译文:                                                                   

2)已而卒起,幸甘泉,道不治。

译文:                                                                  

3)衔之,遂坐以它事弃市。

译文:                                                                      

8.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有道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译文:                                                       

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译文:                                                          
    9.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俭侈论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译文:                                                                     

2)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译文:                                                               
    10.将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勿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译文:11.将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防邪近正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以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就中正也。
    译文:                                                                                                                                                    
    12.将下面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邹忌答难


    昔者邹忌以鼓琴见齐宣王,宣王善之……遂拜以为相。稷下先生淳于髡之属七十二人,皆轻忌,以谓设以辞,邹忌不能及。乃相与俱往见邹忌。淳于髡之徒礼倨,邹忌之礼卑。淳于髡等曰:“狐白之裘,补之以弊羊皮,何如?”邹忌曰:“敬诺,请不敢杂贤以不肖。”淳于髡等曰:“方内而员釭,如何?”邹忌曰:“敬诺,请谨门内,不敢留宾客。”淳于髡等曰:“三人共牧一羊,羊不得食,人亦不得息,何如?”邹忌曰:“敬诺,减吏省员,使无扰民也。”淳于髡等三称,邹忌三知之,如应响。淳于髡等辞屈而去。
    译文:                                                                     


通关目标14
【通关演习】1.断句:桀纣之亡也筑遇汤武筑今天下尽纣也筑而君纣也筑桀纣并世筑焉能相亡 翻译:桀纣灭亡是因为遇到了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贤君,现在天下都是夏桀王,你是商纣王,桀纣同时存在,怎么可能互相灭亡呢?2.①毋择在路上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仅仅献了一只空笼子。②半路上天鹅又饿又渴,我放它出来让它喝点水吃点东西。③我心想不是没有钱再买一只天鹅,只是觉得哪有作为国君的使者,却随意地更换(国君的)礼物呢?3.①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清闲却事半功倍,紧接着又归功于老师。②用小的力量敲击鸣声也小,用大的力量敲击鸣声相应也大。4.①处罚不忌避有权势的人,奖赏不偏爱亲近的人。②满一年之后,没有人拾取路上遗失的物品,老百姓也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5.多次打仗就会使老百姓疲惫,多次打胜仗就会使国君骄傲。用骄傲的国君统率疲劳的百姓,而使国家不灭亡的情况,是天下少有的。6.1)我在家里学习先王做人做事的道理,就觉得无比光荣;走到外面看到富贵人家的生活乐趣,也觉得无比光荣。(荣之:以之为荣)(2)两种思想在胸中斗争,还未见到谁胜谁负(谁胜谁负,还没有见到分晓),所以人也瘦了。(3)最近先王的道义终于战胜了一己的私欲,所以人也就胖了。7.1)皇上大怒道:“厩令上官桀认为我不能再看到官马了吗?”打算交给官吏治罪。(2)不久突然起驾前往(到、去)甘泉宫,道路没被清理。(3)武帝内心恨义纵,于是借故治他的罪,并把他斩首示众。8.1)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法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2)君子一旦离开了仁道,怎能成就好名声呢?9.1)俭朴,是有德之人同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2)君子少欲望,就不受物质欲望的牵制,那么做事就能够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小人少欲望,就能够整饬自己,节约用度,远离罪恶,丰厚家业。10.周成王封周公的儿子伯禽去鲁国做国君。周公告诫伯禽说:“你去吧,只是不要凭借鲁国国君的地位对有才能的人傲慢无礼。我是父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成王的叔父,又辅佐天子,我的地位在天下也不算低了。然而,我洗一回头发,要握起头发好几次,吃一顿饭,要吐出来好几次,为的是赶着去接待宾客。就是这样,我仍然担心失掉天下的人才。我听说,德高望重、受人尊敬而又能用恭谨来固守它的人能获得荣耀。领土广大而又能勤俭来保持它的人能求得平安。俸禄丰厚、爵位显赫而又能用谦卑来保住它的人能取得高贵。人口众多、兵马强壮而能用警备之心来保守它的人能取得胜利。聪明智慧而又能用自以为愚钝的态度来保守它的人,能洞达事理。学识渊博、强于记忆而又能用自以为浅薄的态度保持它的人,能显示出明智。这六个方面都是谦恭的美德。最尊贵的天子,占有天子这样的富裕,就是因为他具有这六方面的美德。不谦恭而失去天下,连自身也遭到灭亡,桀、纣就是这样的人。难道还不应该警惕吗?11.南方有种鸟,叫做蒙鸠。(它)用羽筑窝,用头发编织牢固,把它挂在芦苇上。风吹芦苇折断,鸟蛋打烂,雏鸟摔死。造成这样的恶果不是因窝筑得不牢固完美,而是因为筑巢选择的地方不好。西方有一种小树,名叫射干,(它的)树干只有四寸长,生长在高山的峰巅,在它下面有万丈深渊。它能居高临下,并不是由于树干长得高大,而是因为它所生长的地方高。蓬草生在大麻中间,不必去搀扶它自然会长得笔直;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兰槐的根叫做芷,如果把它浸在脏水中,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君子居住一定要选择乡里,出外一定要结交贤士,这样才能防止走邪路,使自己永走正道。12.从前邹忌靠弹琴谒见齐宣王,宣王待他很好……于是就拜他做了齐国的宰相。淳于髡之类的七十个稷下先生都轻视他,以为他们如果说话语意隐晦含糊一些,邹忌必定回答不上来。于是他们就一同前往见邹忌。淳于髡这帮人态度傲慢无礼,邹忌则礼仪谦卑,淳于髡等人说:“纯白的狐皮大衣上补上一块破羊皮,你看怎么样?”邹忌说:“我谨表赞同,请相信我不敢把没有才德的人掺杂在贤良有识之士的中间。”淳于髡说:“方枘而圆孔,你看怎么样?”邹忌说:“我谨表赞同,请相信我会谨守宫门,决不敢擅留宾客。”淳于髡等人又说:“三个人一同放牧一只羊,羊得不到饲养,人也得不到休息,你看怎么样?”邹忌说:“我谨表赞同,我会裁减多余的官吏,不让冗吏骚扰百姓。”淳于髡等人多次提问留难,邹忌也多次明白他们的用意,答应迅速,就像回声一样。淳于髡等人无话可说,只好离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98f917001f69e314332948f.html

《[语文]2010年高考通关目标1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