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等高线地形图 专题卷(全国适用)+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2018-03-19 11:16: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专题2 等高线地形图

(2017四川成都测试)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  )

                   

A.西北流向东南 B.正东流向正西

C.东南流向西北 D.西南流向东北

2.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

A.465 m B.455 m

C.445 m D.435 m

3.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20 m B.29 m

C.39 m D.40 m

答案:1.D 2.B 3.C

解析:1,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D项正确。第2,河流两侧等高线数值相等,图中等高距为10,可判断山峰高度为450~460,B项正确。第3,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n-1)×dH<(n+1)×d,n表示重合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10,可计算出20H<40,C项正确。

(2017江苏镇江测试)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西部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的低山、丘陵地带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和太阳能面板清洁度有关。据此完成第4~6题。

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支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落差超过1 400

B.河获得的雨水补给量最多

C.河春季流量比夏季大

D.河有凌汛现象

5.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点安置太阳能板,其发电效率最高的是 (  )

A. B.

C. D.

6.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  )

A.太阳辐射强 B.日照时数多

C.用地成本低 D.面板清扫频次少

答案:4.B 5.B 6.D

解析:4,河穿过6条等高线,等高距为200,故落差为1000~1400;河流向与夏季风走向基本平行,地形雨丰富,且有支流汇入,补给量应最多;该地位于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集中于夏季;地河流虽然由低纬向高纬流,但流经山区,落差大,流速快,不易结冰,难以形成凌汛。第5,发电效率最高的地点光照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图中乙地位于山脊南坡(河谷北坡),为向阳坡,光照充足;丙、丁两地均位于山地(山脊)北坡,为阴坡,不易获得光照;甲坡朝向东北方向,光照时间短于乙坡。因此四地中发电效率最高的是乙地。第6,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A项错;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晴天多,日照时数多,B项错;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土地面积辽阔,人口密度小,土地价格低,C项错;该地位于西北风的背风坡,风沙影响较小,而甘肃河西走廊地区风沙天气多,太阳能面板清洁度差,D项正确。

(2017湖南师大检测)在台湾学界,把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下图为台湾岛紫蝶幽谷分布及紫斑蝶北返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9题。

7.“紫蝶幽谷均分布在(  )

A.南部沿海地区

B.山脉南段两侧的低海拔地区

C.高山峡谷地区

D.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区

8.紫斑蝶选择山谷越冬,主要是该地(  )

A.降水丰富

B.人烟稀少

C.背风温暖

D.花蜜充足

9.紫斑蝶北返时间最可能在(  )

A.1月下旬 B.9月中旬

C.5月下旬 D.3月中旬

答案:7.B 8.C 9.D

解析:7,读图可知,紫蝶幽谷均分布在纬度较低的南部山脉两侧地区,海拔在100米左右,地势较低。第8,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紫蝶幽谷分布在海拔100米左右的地区,地势低,人口较多;该岛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降水较少;紫斑蝶不以花蜜为食;图中显示紫蝶幽谷分布区位于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而且背风地区较为温暖,利于越冬。第9,由图中紫斑蝶的迁徙路线可知,紫斑蝶冬季在南部越冬,以避寒冷,所以应该春季北迁,秋季南迁,3月中旬在春季,9月中旬在秋季。

(2017山东潍坊模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绘制了旅途中某河流域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假设图中PQ距离为5cm。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P地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2',Q处宿营时,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4',次日观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时,国际标准时间为4时。P地经度及该图比例尺是(  )

A.90°E 137 000

B.130°E 174 000

C.120°E 137 000

D.120°E 174 000

11.能正确反映沿MN线地形剖面图和地层分布状况的是(  )

答案:10.D 11.A

解析:10,太阳位于正南方表明地方时为12,国际标准时间为4表明当地比0°经线早8个小时,计算得到当地的经度是东经120°。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P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2',可知P地纬度为36°52'N,Q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4',说明Q地的纬度为36°54',PQ两地纬度相差2',根据纬度之间的距离计算可知,PQ两地的实际距离为3.7km。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计算可知比例尺为174000,故选D项。第11,N海拔应该为50m,M海拔应该为50~60m,a~e岩层越来越老,说明M是背斜顶部,N是向斜的顶部,岩层向M方向倾斜,故选A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fc131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e.html

《2018届二轮等高线地形图 专题卷(全国适用)+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