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6-06-20 13:29: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洪泽县新区中学 陈玉梅

内容摘要:实验在化学课程实施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列举自己在教学中的实例从创设实验问题新情境,创新演示实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等几方面入手去做,这样可以激发和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特别是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是农村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一种主要策略

关键词:实验教学 探究 兴趣 创新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长知识,在“探究”中创新。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概念,巩固化学知识,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化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充分突出化学实验的优势,能有效地开展化学探究性学习课题。沪教版的教材将无毒、无害、操作性强的实验都设置在“活动与探究”模块中,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走进科学探究中,让学生借助化学实验,揭示物质变化的规律,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具体教学过程设计通常包括以下个步骤:确定学习内容、选择探究类型、确定探究水平和组织形式、活动设计与材料准备

1确定学习内容

不可能所有的化学知识都以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这样做是不值得的,是低效率的,并且也会使人感到枯燥。应该选择学科领域中的核心内容和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的知识或技能,对学科学习是基础性的内容;如催化剂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等。而且所选择的内容的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所在,难度应适合于其力水平并具有一定挑战性。

2选择探究类型

①观察。观察是化学学习常采用的探究类型,包括展示性观察(观察实验、模型、图表等)和现场考察(考察工厂、研究机构、社区等)两种类型。

②调查。调查是研究者围绕一定的问题,通过访谈、问卷、测试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和数据,并据此认识事物的研究方法。如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化肥及其使用情况火灾原因及其防火和灭火方法等,就可以先组织安排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③实验。实验是一种用于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化学探究学习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亲自设计实验探究方案。如燃烧条件的探究。等

④模拟。模拟是通过制作研究对象的模型,并观察这一模型的行为方式或者对模型进行操作和分析来理解研究对象的特征。我们常通过电脑模拟一些化学实验,特别是一些目前中学仪器设备难以完成的实验或耗费时间长、比较危险的实验。

3确定探究水平和组织形式

根据所要探究的内容与课标要求和与生活生产的联系确定探究水平,再采用师生对话(启发式、辅导式)、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个别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探究。

4活动设计与材料准备

对所需材料作好充分的准备,在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总之,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反思。

中学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90%以上。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

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看,长期、单一地选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显然是极不妥当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创造得到发展,而只能使人的头脑成为仓库。而且这种情形与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背道而驰,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新课标在教育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分列出来,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不是只重结果,也不只是进行单一智力的培养。这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培养实验教学中的化学科学素质。

在基础教育中,化学科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这些知识涉及面广,但难度适中或倾向简单,化学实验教学即有得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习学生形成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获得比较熟悉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策略激发学生的探究呢?

、依据农村初中实际,因地制宜组织实施。

1时间安排上,课内课外相结合;

课内主要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提供有关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进行有关的课题实验小实验,开展交流研讨、汇报展示和相互评价等活动;实施中的信息采集、观测、实验、调查访谈、查找资料和咨询论证等大量实验活动,则要在课外时间来完成。

2教学空间上,校内校外相结合,以校内为主;

初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活动中容易出现危险,必须的校外实验活动也由指导教师或家长给予控制与跟踪指导。

3、组织方式上,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的学习组织结构,人员组成一般以学生自愿结合为主,教师给予一定的调控(使情趣、能力不同的学生相互搭配)。

二、采取分层推进的策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生了解的甚少,要想使探究性学习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不断优化的过程。因而,我们采取了分层推进的实施策略。

1示范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示范研究就是首先由教师选择课题并按照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带领学生中的骨干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然后让这些学生骨干分别带领其他学生按老师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示范研究的目的是要为学生建立探究性学习的感性体验,起到探究性学习的启蒙作用。

例如,在空气组成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红磷燃烧的实验进行分析后,提出问题:红磷为什么会停止燃烧?以此为课题,教师在课外活动组织部分学生骨干组成研究小组,制定了如下研究方案:

1、课题假设

①可能是瓶内与红磷反应的气体用完了或是红磷反应完了;

②瓶内气体均为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但不是二氧化碳

2、实验方案

按教材准备两套实验装置,将做完红磷燃烧实验的一个瓶上的燃烧匙取下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并向瓶中伸入燃烧的木条,检验有无红磷及瓶中是否还有氧气;将另一个做完实验的瓶上换一个带导管的瓶塞,向水槽注入水,使瓶中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瓶中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3、实验结论:

①红磷停止燃烧是因为支持燃烧的气体已经消耗完;

②瓶内剩余气体不是二氧化碳。

2引导研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初步学会探究性学习

引导研究就是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背景,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研究的课题,然后由教师给出研究过程的基本框架,其中较难的一些环节由教师帮助完成,较容易的研究内容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例如,关于分子模型的制作的课题研究中,教师给学生展示几种分子结构模型,并指导学生了解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及有关模型大小、方向等知识。

通过引导研究,可使学生获得亲身的科学体验,并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种定向而有序的研究方式,缩小了研究范围,降低了研究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把学到的化学知识与要探索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能帮助学生把研究愿望变为现实,提高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创设实验问题新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需适时创设难易适中,梯度合理的系列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激发学生的思考欲,诱发其创新思维意识。

如:通过对化学实验能采用的方法、仪器和药品等方面进行创造性筛选,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例如在。如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实验教学中,我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4.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5.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分组来做这五个实验,然后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交流之后,同学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从而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至于在装置的选取方面,为了适应新教材的探究式教学需要,我在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准备的仪器有铁架台、大试管、集气瓶、水槽、酒精灯、长颈漏斗、普通漏斗、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带导管双孔橡皮塞、注射器、医用装生理盐水的瓶子((250ml)  底部有孔的试管、具支试管、广口瓶、U形管等,以备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选用,也在课前发动学生自己构思,自己发掘新的材料来组装发生装置,我发现学生在设计时,首先是通过模仿、移植现有的实验方案,然后通过独立思考、探索逐渐在设计中体现自己的个性,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同学积极踊跃设计好多装置。 最后让学生将改进的实验与书本上的方法比较对照,分析对比,并诱发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它的改进方案。通过以上的改进,可使仪器本身造价低,装置简单,同时节约了药品。

实践证明,注重实验的创新与探索,给学生留出思维空间,增加学生独立设计,独立操作实验的机会,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经过两年的对比性分析,得出了一些数据,以一个普通班人数为50人作参考,直接进行演示,在该单元的测试中,能正确答出二氧化碳制取装置选取的题目的同学为50%。同样的题目,学生接受过探究性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他们所答的正确率就上升到75%

、积极做好家庭小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主要策略。

家庭小实验能给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增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学习、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从设计实验程序到完善实验细节,化学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爱好,调动学生注重联系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密切关注课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就利于指导学生观察操作,收集资料,主动探究,同时还要合理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教师要注重家庭实验实效,以下是近两年来对学生家庭小实验的统计实验内容整体印象:

1 自制简易净水器 98%的学生完成,学生最有成就感。

2 铅笔芯的导电性实验 完成率50%以下,原因有待考证。

3 不完全燃烧蜡烛,制炭黑实验 95%的学生完成材料易得,效果好。

4 探究鸡蛋壳里可能含有的物质 98%的学生完成 用醋与蛋壳反应慢。

5 自制汽水 50%学生大多数有成果,但一般不敢喝自己的作品。

6制作叶脉书签 30%学生最感兴趣,成品展示最集中。

7 自制植物指示剂 25%学生最感兴趣完成。

8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95%的学生完成。

9饼干、海苔干燥剂(CaO)与水的放热反应 60%的学生完成。

10PH试纸测身边的化学物质,如盐水,糖水…… 90%的学生完成很多学生在实验中,找到了许多实验材料以及仪器的替代品,既价廉物美,又安全可行,如输液管、药丸壳、小药瓶、牙签、微型注射器等,更可贵的是学生真正体会到 “有用的化学的实用价值,因为兴趣,有了学习的热情,有了主动的态度,也就有了探索的精神。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 增加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实践证明: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时代对化学教师的召唤,也是每一个化学教师的共同心愿。

[主要参考文献]

[1]胡振虹:《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光明出版社 2008

[2]刘克文:《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4]尹英志:《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付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造教育初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dcbe2df90f76c661371ae2.html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