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I)卷

发布时间:2020-05-05 04:52: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I)卷

一、 诗歌鉴赏 (共4题;共62分)

1. (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江 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①。

青山缭绕②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注】① 徊:徘徊。②缭绕:环绕。

(1)

有人说“晚云含雨却低徊”中“低徊”的是诗人自己。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2)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富有怎样的哲理?

2. (10分) (2017九上·宜兴期中)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江上

王安石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注】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利后,辞去相位退居金陵后,一日游长江有感而作。

(1) 本诗中一个“漾”字含义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2) 读诗,你能揣测一下作者此时的心境吗?

3. (32分) 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写军队生活和阅兵场面。

B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投入战斗。

C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征战的场面。

D . 全词通过描写破敌成功的理想到老却落空的现实,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抨击了当权者偏安江左、不图进取的苟安国策。

(2) “醉里挑灯看剑”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3) “可怜白发生”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4) 为什么说这首词是“以壮衬悲”?

(5) 此词反映作者抱负的是哪两句?

(6) 本词描写的梦境有何特点?

(7) 这首词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

4. (10分)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②六月应更热,赤亭③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④ , 岂能愁见轮台⑤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⑥ , 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⑦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火山:火焰山。③赤亭:地名。在今新疆哈密西南。④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⑤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⑥酒家垆(lú):酒家。⑦祗:同“只”。

(1) 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

(2) 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

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5. (13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秭、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出师表》节选)

【乙】

高祖①日:“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④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⑤;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⑥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

【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⑤子房:西汉谋士张良。⑥连:率领。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悉:________

②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晓:________

③战胜而不予人功。        予: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②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 下面对【甲】【乙】两个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希望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言辞恳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B . 乙文中,司马迁通过对话描写,将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刻画了高祖睿智英明的形象。

C . 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祥举荐郭攸之、费神、董允等管理“营中”之事,向宠管理“宫中”之事,安排得十分细致周到。

D . 乙文中高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张良、萧何、韩信各自的长处,并让他们各得其所。

(4) 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6. (14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挟①太山以超北海,语②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③ , 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④ ,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注释】①挟:(用胳膊)挟着。②语(yù):告诉。③折枝:按摩肢体。④王(wàng):统一天下。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不独亲其亲________

②男有分,女有归________

③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________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 大道之行也        王之不王    

B . 是谓大同          是智也    

C . 为长者折枝        通计一舟,为人五    

D . 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王之不王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4) 请在【乙】文中摘录出与“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句。

(5) ①【甲】文提出“大道之行”的目的是实现________的理想社会。

②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主张的真正目的是________。(用【乙】文的语句回答)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7. (17分) (2019九下·温岭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你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斤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 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块,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 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 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 呐!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得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 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 轻轻地啐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棵一棵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有删改)

(1) 结合全文,说说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

(2) 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 联系你的阅读经验,探究“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

(4) 下列选项中对小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农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 . 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C . 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D . 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8. (20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①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 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01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现代文阅读答案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现代文阅读答案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本文有删改)

(1)

沙尘暴对自然环境有哪些有利的地方?请分点回答。

(2)

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徒弟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3)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错误,请简述理由。

①虽然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其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活动有紧密联系。

②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沙尘暴给一些地区带来丰富的土壤,有很大的益处。

(4)

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地认识沙尘暴?

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

9. (3分) (2017·大石桥模拟) 名著阅读。

(1)

关于作品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 《水浒传》 中,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一路小心谨慎,处处提防,但是在黄泥岗中计,生辰纲被吴用等人劫去。

B . 《童年》:小说从阿廖沙随母亲去投奔外祖母写起,到外祖父叫他到“人间”混饭吃结束,讲述了阿廖沙从五岁到十五岁这一时间的童年生活。

C . 《红岩》: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江姐高声喊道: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才乞求自由……

D . 《繁星 春水》的三大主题是:亲情、童真、大自然。

(2)

《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________,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对________的爱。

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作文。

请以“__________让我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称和师生姓名;④字数在600-1000之间。



参考答案

一、 诗歌鉴赏 (共4题;共62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5、答案:略

6、答案:略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

7、答案:略

8、答案:略

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

9、答案:略

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答案: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613028df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b.html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I)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