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义宝鬘004-1(前言4) - 能海法师

发布时间:2016-07-12 20:27: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宗义宝鬘》总第004-1讲——正法解行林能海法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宗义宝鬘》总第004-1讲(前言4)——正法解行林能海法师

四、概略介绍《宗义宝鬘》阐明各宗教义的次第

1、礼赞及序

2、总说佛教及外教之宗义

3、略说外教宗义之建立

4、总说佛教宗义之建立

5、详明佛教四大宗派宗义:(1)毗婆沙宗;(2)经部宗;(3)唯识宗(4)中观宗

每个部派都按照以下顺序来讲述:①定义;②分派;③释名;④主张;主张又分为根、道、果三科来依次阐明各宗的教义。其中①至③略带而过,④重点讲述。

如下图:

为什么《宗义宝鬘》依此次第阐明各宗的教义呢?接下来我在这里略略解释一下:

我们总是在说:我要解脱,要断无明。但是你要知道,对于解脱、无明的诠释,各部派均有不同。你只有学习了各部派的宗义,才可以了知各部派所诠释的解脱、无明的差别。

我们翻到《宗义宝鬘》23页,看第4行:「《宗义宝鬘》开头先申礼赞,次明外道与佛教之差别,再次略说印度外道诸派教义;最后,总论佛教教义并详明佛教的四大宗派。四大宗派中,首先介绍思想层次最浅的(最基础的)毗婆沙宗(一切有部)然后是经部宗、唯识宗,思想层次最高深的中观宗殿后。

依当时印度的月称论师、阿底峡尊者以及藏系传统佛教思想,都认为中观应成派的思想最高。

那么为什么说思想程度最基础的是毗婆沙宗,然后是经部宗、唯识宗,最后中观应成派的思想程度最高呢?

虽然印度、西藏的历代祖师大德解说中观应成派的思想程度最高,但对于学习宗义的学生来讲,不能不加思考,随声附和。做为学生本身,也必须在自己的心识有所体悟。前面我们也略略讲过「各部派不共的思想主张」,现在我们来略略地回顾一下:

从断障的角度来讲:

毗婆沙宗(一切有部)的思想主张:承许一切诸法皆实体有。也就是说不论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都必须安立在实体有作用的基础上,都是实体有(或者实质有、胜义有)。

经部宗的思想主张:小乘经部宗认为一切有为法不需要分别心名言安立,从其自体以实质有而存在。有因生果的刹那变化都是胜义谛,而唯赖分别心安立的就是世俗谛。经部宗破除了一切有部所安立的无为法唯有作用的实体有,主张无为法是唯分别心假立的法。

唯识宗的思想主张:唯识派破除了有部跟经部执持外境实有的这一分。他们承许一切诸法都是唯心识的变现。他们认为缘起依他起的因果法跟圆成实(空性)都是胜义有自性,而且承许法无我。

中观派的思想主张:中观派认为不论是世俗谛的依他起,还是胜义谛的圆成实,一切诸法都是胜义无自性。中观派又包括中观自续派和中观应成派。中观自续派认为诸法存在名言安立要有自性;中观应成派认为诸法存在名言安立一点自性都不能有,只是唯名言假立而已。

依我个人学习的体悟:诸法非为名言假立,或者只要有些许的自性,心识的执着就无法全然空掉。因此,通过对各部派思想主张的回顾、对比,我们就可以体悟出中观自续派、唯识派等等诸派,缘起法都承许要有些许的自性。如此而言,中观应成派的思想最高、最

我个人还有一种体悟,就是因为各部派所建立的无明,中观应成派是最细微的,毗婆沙宗是最粗分的。故毗婆沙宗的思想主张最基础,一直到中观应成派的思想主张是最高、最细微的。(我的这个体悟也请教过我的老师,我的老师也同意我这种看法。)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各部派所解释的解脱各有不同,而解脱无非是要断除无明。无明是个识体。只要识体一起作用,就一定会有其所对境(也就是心与境,谈心绝对离不开境,谈境也离不开心)。因此,无明也绝对有无明的所对境(或者是耽着境)。各部派对无明的耽着境的解释是有所不同的。

那么,各部派对无明的执持境又是怎么解释的呢?

以唯识派来讲:他们认为耽着离心识外有实有所成立的外境,就是无明的所对境(耽着境)。这个在《解深密经》中讲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性」。亦即不观待分别心由自性有所成立的外境皆不存在。因此,只要耽着离心识外有自性有所成立的事物,在唯识派来讲,就叫无明;以中观应成派来讲:一切诸法是唯名言假立。如果非为名言假立,于识体前方还要有一点点自性。耽着此自性的识体,在中观应成派来讲就叫无明的耽着境。从以上中观应成派跟唯识派对无明的略释、对比来看,中观应成派对无明的诠释比唯识派更高、更细。

总之,毗婆沙宗所建立的诸法开始是了解最粗分、最基本的无明。接下来经部宗所说的无明比毗婆沙宗还要更细;又,唯识宗所说的无明比经部宗所说的无明还要更细;同样的,中观自续派比唯识派所说的无明还要更细;最后中观应成派所说的无明是最微细的。只有中观应成派所安立的空性,才能真正断掉生死的根本——无明。故说中观应成派的思想主张是最高、最细微的。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既然如此,我们直接学习中观应成派就可以了,为何还要从思想层次最基础的毗婆沙宗开始,然后经部、唯识,一直到中观应成派,以这样的次第而来学习呢?

虽然站在中观应成派来看,中观自续派及中观自续派以下的下部派,所建立的无明都是粗分的无明,他们所建立的道次第都没有办法真正断除无明。但是你要了解中观应成派最微细的无明,必须要有中观自续派及中观自续派以下部派粗分无明的基础。

也就是说,你要了解中观应成派微细的无明耽着境,必须先要了解中观自续派所建立的无明的耽着境。同样道理,要了解中观派所说的无明耽着境,必须要了解唯识派所建立的无明耽着境;要了解唯识派所说的无明的耽着境,必须要了解经部宗如何建立一切法;要了解经部宗所建立的一切法,必须从最基本的毗婆沙宗所建立的一切法入手。总而言之,虽然毗婆沙宗所建立的一切法,站在大乘部派来讲,都是无明的耽着境,都是要破除的但是毗婆沙宗所建立的一切法,是开始了解粗分无明这个识体的基础。故如果不按次第学习,就有可能堕入断灭见。

修学佛法最危险的是堕入断灭见。经论中皆说「宁可执有,不可断无」。所谓执有,就是把一切法安立为自性有。如此就能严守戒律,行持十善业。所谓断无,就是一切法都不存在,变成断灭见。如此就会由于在心识无法安立缘起因果导致对持守戒律、行持善业松懈不严谨。所以,当时印度中观应成派的祖师大德及现在西藏的祖师大德,都不轻易开示中观应成派所安立的空正见。因为中观应成派承许一切诸法为分别心假立,所以此见解如果没有从中观自续派及自续派以下各部派所建立的缘起因果入手,则容易堕入断灭见。

我们学一切法,不论是世俗谛还是胜义谛,都要从最基础的毗婆沙宗开始入手,而且每个宗派对此法的诠释,我们都要思惟、对比、抉择。然而,现在很多自认为是利根的修行者,舍弃下部派的学修,直接就学修中观应成派。这样就会很容易堕入断灭见。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自认是修大乘的,但是对生起菩提心的两支教授传承,却均不知道其内义。最多仅仅知道名相而已。因此你要从有部开始,然后经部、唯识,一直学到最后中观应成派。要以这样的次第学习,才不至于堕入断灭见。

同样道理,你要进入大小乘资粮道,也必须学习宗义。以我来讲,我《菩提道次第广论》从头到尾学了五六十遍,而且还天天讨论,经常帮别人解释。可是什么叫资粮道我都搞不懂。自从学习了宗义我才明白,噢,原来还有资粮道,还要进入资粮道,还要缘行苦。那什么叫行苦……等等。这些我都是学习了宗义以后才体悟到的。再比如:我们学习上士道的七支因果之知母。很多人虽然也在讲轮回的有情都曾当过我们的母亲,可他都是站在世间感性的角度,以贪着心来解释、思惟、学修的。论是出家众、在家众都一样,都是把自己母亲的照片放在自己的书桌上,天天观修。然后非常感动。这种行为站在世间法来讲,确实非常值得赞叹,但却天天修的是贪心。所以我们要知道佛法里面大乘思想的知母并不是贪心。你要把贪心跟慈心分清楚。这些没有学习《广论》的毗钵舍那、没有学习宗义你就不清楚。所以,如果宗义没有学的话,你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修不起来,也学不起来,甚至有时候认知都会有错误。因此你学修《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下士、中士、上士,欲进入大小乘资粮道,最好是结合宗义而来学修。而学修宗义,从毗婆沙宗打下基础,一直到最高中观应成派的学修,是有必要的。

继续看原文:

每一个宗派的介绍,都分别从「定义」、「分派」、「释名」、「主张」等四方面去阐明。

那么何谓「定义」?即是指各部派派名的定义;每个部派又分很多派,称为「分派」。比如:唯识派有随理行唯识派及随教行唯识派;何谓「释名」?就是解释派名的定义。比如唯识派。此中「唯」字是属于遮遣法。遮掉什么呢?遮掉离开心识外以实有所成立的事物,把实有的外境遮除掉。这个叫「唯」字。又,承许一切诸法就是唯有识体上的习气所变现。所以合起来叫唯识;何谓「主张」?以唯识派来讲,是以一切诸法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来成立唯识无外境,作为其主张的。承许这样宗见的派别叫「唯识派」。具有唯识无外境为其主要宗见的补特伽罗,就叫「唯识师」。

「唯」字是属于遮遣法。为什么要讲这个遮遣法呢?因为要了解事物只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成立法,一个是遮遣法。

所谓的成立法,就是不需要用理由以遮遣的作用来了解,而是直接就能成立、了知的法。比如以瓶子做实例来做介绍:我们的眼识直接就能见到瓶子,不需要用理由以遮遣的方式去了解,所以瓶子叫成立法,直接可以成立的。

然而瓶子上的无常,眼识就没办法直接了知。那如何了知瓶子上的无常呢?就必须用第六意识的分别心,依着清净的正理以遮遣的作用,把常遮除掉,才能在我们心识上生起无常刹那生灭的作用。我们才能体悟无常。因此,瓶子上的无常或者说无常都是属于遮遣法,而不是成立法。同样道理,空性乃至整个《菩提道次第广论》的下士、中士、上士所诠的法类,也都必须用遮遣法去理解而不是成立法。而遮遣法又分为非遮和无遮。刚才举的认识瓶子上无常的例子,是属于非遮。现在大家不明白不要急,这在以后会详细讲解。

如果这个法是遮遣法而我们用成立法去了解它的话,那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如果你的认知是错误的,任凭你怎么修行都不可能真正获得果位。对于空性来讲,也必须依第六意识的分别心,依着清净正理思惟观察,把空性的反面这分自性有遮除掉,而显现无自性(无实有),此分就是空性。对于空性的认知是属于无遮。

然而抉择通达空性的理路,各派别亦有不同。唯识有唯识抉择通达空性的理路,中观有中观抉择通达空性理路。他们均是依各部派抉择通达空性的理路,遮除掉各部派所安立的无明所颠倒耽着的那个实有之境(执持境)之后,而通达各部派所安立的空性境。此时,颠倒错乱的识体就会转成正确的识体。

好,我们继续看原文:

前三部份,论中都是寥寥数语,扼要带过,重点摆在宗派的基本「主张」(知见、见解)上。宗派的主张下分根、道、果三科.「以根(见解)修行,循道证果」是佛教修学的通轨,因此,《宗义宝鬘》也依此次第阐明各宗的教义。

前三部份」就是定义、分派、释名。这三部分在「论中」,《宗义宝鬘》中,「都是寥寥数语,扼要带过」,都是略略地带过而已,重点没有放在这里,「重点摆在宗派的基本主张上。

第四个「宗派的主张」,主张就是见解、知见,它又「分根、道、果」,或者说因、道、果「三科」。在汉系就是信、解、行、证。虽然有不同,他们的内涵事实上都是一样,只是开合不同而已。也就是说,你把知见建立好,这个就是「」;然后在心识上「」着这个见解去思惟修而转变识体,这个叫「」,最基本的就是入资粮道;最后究竟获得三乘的无学位,就是「」。「以根(见解)修行,循道证果是佛教修学的通轨」,各个部派、大小乘都是一样。「因此,《宗义宝鬘》也依此次第阐明各宗的教义。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

回向:胜菩提心极珍贵诸未生者令生起令已发者不衰退辗转增上恒滋长

阿弥陀佛!

===正法解行林能海法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08a369e53a580216fcfefb.html

《宗义宝鬘004-1(前言4) - 能海法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