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散文三篇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冬至节散文三篇
冬至节散文三篇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第一公文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至节散文三篇,请大家参阅!(篇一)第一次见到冬至的时候,我才四个月零二十天,冬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根本不知。
莫说冬至,就连冬天的模样也全然不在眼里,窗外是否有寒风掠过,天空是否有飞雪坠落,一概浑然不知。
天黑得很早,我早早地就睡了,睡一年中最长的觉。睡了几十个年头,冬至的夜依然是最长的夜。
也许,这世界上的事物都陷在某种设计里,按着既定的程序和规律存在着,运动着,就像二十四节气的长廊,走过,便是一年。谁能够打乱它们的顺序,谁又可以阻止它们的循环往复?没有,一直都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的吧。冬至日短,冬天空旷。
光秃的枝桠冷意索索,风的抽打构成了冗长的时间之鸣,所有的色彩都藏到了季节的深处。
大街上人影稀疏,一些人缩着脖子行色匆匆,另一些人则站在街边哈着热气使劲地跺脚,似乎想要踩出一些回声,又似乎不是。光总是有些暗,除非有雪色来相衬。
空气里也总有一些浮尘在流动,或者落下,呼吸里缺了水分,这世界变得越来越干燥了,若有几分雪的润泽便好了。这样想着的时候,雪就不知不觉地下起来了。

看来雪也知道转天就是冬季,才急赶着来赴这一年一次的约。雪从很高的天空而来,飘飘渺渺,像是裹在冬天冷硬骨头上的脂肪,暄软,细柔,香气暗隐,远处依然有青山隐隐,乡村依然有炊烟袅袅,城市依然有浮生清欢,这样的捧场,不是每年都有。隔着窗户看雪,雪是朦胧的,冬也是朦胧的。
朦胧里我看到许多个走过去的冬至,一样的日历,一样的被撕下,轻飘飘落入凡尘。
还有不一样的天气,不一样的感觉,被记下,记在流年的深处。从没想过,何以至冬。
过着过着就到了,过着过着就过去了。
再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去背二十四节气歌,再也不会掐着指头算日子。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区区二十八个字,很轻易地就把一圈年轮读完了,一圈一圈又一圈,总有冬至在,不迟,不早,恰巧卡在最短的白天、最长的夜里。事实上,冬至并没有固定在那一天,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过了冬,就日见天长了。
这么说来,冬至倒更像是一个分水岭,这边,那边,一点都不含糊。
幸运的是,冬至还是一个节日,而且是个活节

国人的节日大多与舌尖有关,说它们是舌尖上的节日一点也不会过分。
冬至当然要以吃来过,而且必须要吃,吃饺子。
据说不吃饺子会被冻掉耳朵,有没有人因此而被冻掉耳朵,不得而知,但大家对不吃的后果都深信不疑。
所以,冬季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响起剁馅的声音,靠着经验,凭着想象,各种各样的饺子馅纷纷出笼,给萧瑟的冬天增加了一些说不出的暖意。
坐在冬至的怀里,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看着渐渐蒸腾起来的热气,忽然想起了那些被浪费掉的时光,想起藏在岁月里的一些细节。为了一只苹果爬树,为了一块头巾赌气,为了一本小说在课堂上走神,为了一场电影扔下饭碗,为了一次赖床被拧耳朵,为了赶下时髦把裤角放宽或者收紧,为了一双鞋垫昼夜不舍地绣啊绣,为了一件毛衣织了又拆,拆了又织,那些散漫的时光,那些散落的点滴,串起了我庸常的人生,没有光华四射,却也幸福安宁。
(篇二)有遁世者说:我在世上已经了无牵挂,只对于时序节令的推移,还不能忘怀。
”——《徒然草》梅花满树,又是一年冬至。
早晨醒来,第一个念头就是今天冬至,脑海中响起了一首曲子,莫扎特的《魔笛》,同时响起的还有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20021172220分,这个平静小镇中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一个普通的

中年男人沉浸在莫扎特临终前最后一部也是最为辉煌的一部歌剧《魔笛》的吟唱声中。
这样的一句台词来自于电视剧《冬至》
冬至,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于节气时令的变化,我们总是很敏感的。
时令变了,皮肤感触到的温度变了,眼中看到的风景也变了,从枝桠新抽一直看到黄叶满地。
徒然草中写道:我在世上已经了无牵挂,只对于时序节令的推移,还不能忘怀。
不能忘怀的,是看到眼中,记在心里的自然的美丽吧。明刘基有首诗:日薄云阴雪在山,夜寒溪静客舟还。乾坤簸荡逾三载,风俗乖张似百蛮。废井衰芜霜后白,空村乔木晓余殷。独怜节序逢冬至,不得安息学闭关。
诗中闭关的意思就是闭门谢客,断绝往来,不为尘世所扰。如此说来,不知闭关者是否可以算是遁世者。时序节令的推移可以使他们感到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又是一年芳草绿。
今天讲到了一首皇甫松的《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游。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可以想见到的江南风光,可以想到的大胆热情却又娇羞可爱的江南姑娘。
这首诗使我想起了《天龙八部》一书《向来痴》一章中后半部分阿碧的出场:便在此时,只听得(矣欠乃声响,湖面绿波上飘来一叶小舟,一个绿杉少女手执双桨,缓缓划水而来,口中唱着小曲,听那曲子是: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晚来弄水船头滩,笑脱红裙裹鸭儿。
歌声娇柔无邪,欢悦动心水面上全是菱叶和红菱,清波之中,菱绿叶,鲜艳非凡。
见过荷塘,但是这样的景象我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只能想象了。
于是,在冬至之日,在朔风呼啸彻骨寒之时,我向往着一个江南采莲的梦。
(篇三)往年,到了冬至这一天,老母亲就会对我说——冬至节一过,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长一根线了。我就会问她为啥子。
她说这个你都不晓得哦,冬至节一过,太阳就要走回头路了。这个应该是不错,尽管没有书面的解释准确,但我还是愿意听老母亲这样子重复的一年一年的讲。
对于冬至节得玄妙,在易经里面就可以找到答案。代表冬至节的是《地雷复》卦。

卦象的意思就是一阳复始。阳气逐渐上升,天气渐渐变暖。
然后卦爻全部反过来的时候,就是乾宫里的第二卦《天风姤》,这就预示着一阴开始了,而《姤》卦恰好代表着夏至这个节。也是表示极热的夏天到了极致,物极必返。阴气由此而生,慢慢地季节将向着秋天推进。
这自然界奇妙的现象,却是蕴含了盛极而衰,衰极而盛的哲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对于冬至节的记忆是从何时就有的。我推测该是从老母亲那儿知道的。
老母亲是个农民,关于农事的二十四节气那是相当的熟悉。随时就能诵出来。还带顺口溜。
啥时节干啥农活,下种,收割都不是事。就像独眼龙看告示,一目了然。
至于冬至节是不是像书上说的吃羊肉,我是没印象了。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的农村能吃上猪肉都很不错了。且那时老家根本没人喂羊。不过吃狗肉倒是有的。
这个冬至节吃狗肉一说好像跟那个刘邦有关系,说是他的一个将领在冬至这天给他炖了一锅狗肉,大叫味道鲜美。

后来就有了这个习惯。反正这些都是传说,不可全信。文章本来早几天就打算写的。
但是不知道为何,任我搜刮枯肠,也还是呕不出几句像样的句子。无奈之下也只好作罢。
在我的印象里,老家是不怎么重视这个冬至节的。但是我始终想知道,这个节日到底怎么来的。于是上网一查。结果故事还不少。
下面节录如下: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对于这个伟大的节日,当然也少不了伟大的文人骚客们的咏叹。其中诗词就有不少。
翻阅众多,最后还是最喜白居易的一首《邯郸冬至夜思家》他在诗中这样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读者这样的句子,想着诗人当时的心境,心里也是有些戚戚然。但是与之不同的倒是白居易当时是在任上,作官。而我却是一个流浪在外的打工老仔。想来举家在外几年,不曾回家看望老父老母。
前几天还在电话里提到冬至节快到了,要注意莫感冒了。这不一晃眼就过去了。
唉!只是不知道没有儿子在身边的老母亲还会不会念叨——冬至节一过,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长了一根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6082aa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f.html

《冬至节散文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