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坐”是座位改革唯一选择?

发布时间:2016-05-09 16:25: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团团坐”是座位改革唯一选择?

中国教育报2016.4.27作者:王梅莉

内容摘要:这也启示我们的老师:在探索高效课堂的时候要保持研究精神、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务必要优化使用有可能影响到高效课堂的教育资源,务必要从学生心理、生理、学理角度深思熟虑课改的科学性,务必注重发挥高效课堂内涵的作用而非陷入形式主义。

关键词:隐患;座位;高效课堂;学生;中学生

  “一堂40分钟的课,老师停下来强调纪律就要用去15分钟!”前两年,在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推广中小学学生课堂“团团坐”模式之际,家长曾在相关论坛上发出一篇题为“洪山区团团坐,还要害孩子们多久?”的帖子,引起了各方面的热议。

  在我看来,课堂座位管理模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合适的座位模式有可能使教学效果、学习效率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近来,中学课堂上“团团坐”的座位模式在家长、教师、学生之间有许多争议。面对公众对“团团坐”的质疑,一些学校简单地以成绩来回应,既没有阐明其学理支撑及其实施路径的科学性所在,更有可能掩盖其中存在的问题。

  “团团坐”存在的隐患

  笔者认为,从心理、生理、学理角度看,“团团坐”存在隐患。

  心理方面:第一,“团团坐”模式对中学生内心发展及大脑开发来说并不是最佳选择。其一,“团团坐”模式让学习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在学生之间完成,实际上强化的是知识探索中的集体探索,与学生个体自我意识的培养及自我调控的训练联系不十分紧密。其二,充分且无打扰的学习环境和时间段对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及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但“团团坐”场域中的学生被迫将精力分散到身边事物以及关系上,无形中增加了专注的成本,使其难以专注在自我内心的觉察及对问题的觉察之上。其三,对中学生的自制力和专注程度缺乏科学的了解。“团团坐”座位模式更容易形成视觉死角,为懈怠情绪以及小动作提供便利,然而这种诱惑对于意志力发展还不充分的中学生来说是难以抵挡的。2011年,“专注力课题组”曾对2846名中小学生进行专注力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专注力优秀的只占0.5%,良好的占5.2%,一般占31.3%,较差的占43.8%,很差的占19.2%,说明时下学生专注力缺失或不足已成为普遍现象,且数量呈现速增的趋势。让自制力不足和专注力缺失的学生身处干扰的环境,却要求他们高效能地学习,无异于缘木求鱼。中学生的心理如同刚抽出来的新枝,既需要一定的独立空间,又需要外力对之约束,这样才能成长得更直挺、更茁壮,但显然“团团坐”两方面给与的空间都不足。

  生理方面:中学生刚步入“人生两次生长高峰”的第二次高峰——青春发育期,有学者称之为“暴风骤雨”阶段,因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外形与性方面的蓬勃生长,情感充沛,然而却缺乏相应水平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然而,“团团坐”提供的是一个长期近距离接触的平台,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拉帮结派、情感摩擦、早恋等不良行为,对学生发展及学习造成不利影响。不仅如此,“团团坐”还会为学生的生理发育埋下隐患。一位家长曾经发出疑问:“团团坐,怎么看黑板?不都成了歪脖了吗?”其实他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团团坐”的时候,不良的坐姿、肌肉的松弛、突然的扭头不仅会造成精神的涣散,长期下去还会影响视力,甚至增加一些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学理方面:“团团坐”模式将学生的学习等同于一般人类的学习,忽视了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特性。中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在于直接创造社会价值,而是为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生产劳动奠定基础,因此系统的、严格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中学生来说十分必要。但是,“团团坐”模式中教师的作用被弱化,那么怎么确保接收信息的正确性,如何有效地疏通与帮助学生的试错行为?如果有关学习信息正确性的方面都存在隐患,那么何谈奠定坚固的学习基础呢?而且,在几个人构成的小圈子内,学生进行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是有限的,融合汇聚的成果也是有限的。他们水平相当,会缺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睿智点拨,缺乏独立空间及专注的环境以进行深入思考,缺乏经过实践论证的科学高效的方式来助推其进步。所以说,通过学生探索、交流、教师总结,可能会掌握所学知识,但离快速、高效、深入和持续的高效能学习目标还比较远。

  什么样的座位模式能打造高效课堂

  人们之所以说课堂神圣,是因为课堂让每个孩子最大程度地摘到果实,但“团团坐”不符合中学生心理、生理及学理的发展规律,反而制造太多干扰专注力的因素,阻碍了“让每个学生在每一分钟都往前走”的目标。

  那么什么样的座位模式可以打造适合中学生的高效能课堂呢?高效能座位模式必须综合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座位模式必须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学理发展规律。针对中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与专注力较差、需要打基础的特殊状况,界于开放与封闭环境之间的座位管理可以为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比较有利于规则的建立及对主动性的培养。第二,应有利于专注思考。课堂座位设置应该尽量避免太长时间的聚集、背景环境的嘈杂和不整洁的环境,排除干扰专注力的因素,营造有利于专注思考的空间。第三,好的座位管理应该更够灵活地为高质量的课堂服务。在课堂中使用固定、单一座位模式,学生只能享受有限的教育资源。所以,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调配课堂中的座位、学生、教师这三个因素,共享不同座位管理模式的优点。第四,座位管理模式要与学生的专注度以及恰当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配合在一起才能营造高效课堂。

  在中学生大班额班级课堂上,可以尝试“田字法”或“九宫格”的座位管理。即在传统面向讲台的“排排坐”“秧田型”座位模式的基础上,在课堂“十”字或“井”字的地方空出一定空间。一方面,这种座位管理在减少专注力干扰因素的同时形成自然的分组,便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由地对座位模式进行切换。比如,需要聆听和专注思考的时候,座位保持不变,需要团体交流的时候只需要前排同学转身向后就可以轻松实现,讨论完又可以及时地回归原来的状态。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进行教学和指导,那么教师睿智的人文关怀、注意力的支持、关注和期望会扩散到更大的范围。

  综上所述,单一的“团团坐”模式中,教师所期望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不一定因为这种座位形式而实现,相反“团团坐”模式却为高效学习制造很多隐患。这也启示我们的老师:在探索高效课堂的时候要保持研究精神、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务必要优化使用有可能影响到高效课堂的教育资源,务必要从学生心理、生理、学理角度深思熟虑课改的科学性,务必注重发挥高效课堂内涵的作用而非陷入形式主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5a4af0e89eb172dec63b75d.html

《“团团坐”是座位改革唯一选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