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启示》教案

发布时间:2016-09-03 15:59: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细菌的启示》教

教学内容分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当代视线的第一篇《细菌的启示》,是一篇围绕细菌而展开的分析、议论及启示,是郑也夫在非典期间在中国人民大学做的一篇精彩的演讲稿。他通过对细菌的介绍和说明,把自己睿智、执着、从容的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流露出来了,他振奋听众精神意志、同心协力共抗非典危机的鉴定意志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

2.理清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3.了解细菌的特征以及与人的启示。

4.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精神。培养勇敢面对危机、克服危机的精神品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如何将抽象,陌生的科学知识化为明白易懂的感性表达。

2.了解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3.引导学生把握本文的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类社会中的寄生态度的认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2003年春天的SARS,带给每个中国人的不仅仅是恐慌。那段日子里,人们谈色变。你觉得细菌可怕吗?今天就让我们重新审视SARS、细菌,看能得到什么启示。

二、学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

1、引导学生交流读到的信息(学生通过阅读能把握住细菌的性质和特征;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即可。)

2、帮助明确明确:这篇演讲稿作者主要从认识细菌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两方面告诉我们细菌并不可怕。

三、思路透析

()“认识细菌部分

1、学生阅读本部分,了解细菌的性质和特征。

2、交流细菌的性质和特征

生物界元老

无所不在

发挥重要作用

不可毁灭性

寄生

(二) “细菌对人类进步观的挑战部分

1.朗读本部分,思考细菌对人类有哪些挑战?

2.交流见解

3.点析重点句段

(“当我们从生物的世界到人类的社会…….开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

“在非典期间……谢谢大家可归纳为,作者演讲的目的。)

4.教师小结: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细菌,认识了细菌,并牢记——细菌并不可怕。

四、布置作业: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请说出你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本篇演讲的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1.学生小组交流

2.班内交流,帮助点析

1)大量的通俗口语表达,包括通篇为简洁明快的语言、使用为数不少的传神的口语词汇和明快的口语短句。

2)使用听众熟悉的、典雅、贴切乃至传神的书面词汇。

3)因大词小用和事物间的巧妙联系等产生风趣幽默感。

4 由于简短、明快、风趣、设问、感叹等,使其充满对话、交流的语气。

二、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

让学生找出句子来分析,师生共同交流

1.作者在演讲中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生动的比喻。

2.文中大量设问句的运用。

3.作者通过许多生动而新鲜的例子来引起鸣众和读者的兴趣。

4.文中很多处运用数据来论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例:

1)文章第一段,从时间上讲,细菌存在的历史最古老,但是作者不说古老,而说细菌是地球上的元老元老这个字眼,本来是指人类政治、社会集团中资格最老、影响力最强者。这和细菌有根本的不同,但是,用了这个词语,特别强调其年代久远,不可小觑,带有一种轻松、调侃的意味。

2)细菌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讲细菌的知识,难免抽象。作为科普文章,作者尽可能把它具体化、感性化。如讲到寄生这样抽象的科学概念,作者用了一种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小结:尽可能让抽象的科学道理和日常感觉缩短距离,是科普文章基本手法之一。

3)通常,我们把杀菌灭菌等等,经常挂在口头上。但是,作者告诉我们,从科学角度来说,消灭细菌是不可能的,而且在事实上:其实人类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彻底消灭细菌,人类也没有能力办到。

把日常生活经验和科学道理放在直接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中,从心理学来说,这是引起好奇、关注的手法。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来说,就是从感性经验提出理性问题的方法。

4)严格来说,人类并不需要消灭全部细菌,因为有些细菌是有益的。这里的关键词语是有害的有益的,有了这二者,论点就比较严密了。这里有一个形成论点的技巧,当你发现初始的论点不够准确,涵盖面过分宽的时候,就用得着这种方法,就是把论点加以限制。在前面加上限定的词语:不是要消灭全部细菌,而是一部分,有害的一部分。

5抗生素的事例。

这个例证,举得很有智慧。本来论据的任务,就是对前面的论点加以说明。但是,这个论据却不但是说明,而且把论点发展了。这个材料,是一个历史经验的总结:二十世纪初,抗生素代的到来,给人类造成了错觉,以为人类对细菌的斗争已经大获全胜。但是,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

这个历史经验的材料好处是,不但说明了前面的论点,而且提出了下面的问题,把更深刻的科学原理的一系列因果揭示出来了:1,由于细菌产生了抗体;2,抗体的产生是由于细菌基因复制总是有变化;3,复制的速度又是很快的,而人类繁殖却很缓慢。

小结:强调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感觉的不同。

三、品味本文精彩的句或词

学生精读课文,并把文中精彩的语句或词语找出来,分组讨论并交流,最后说说这些语句或词语的精妙之处。

这个环节较为灵活,只要注意(1)学生言之有理(2)教师不要轻易给学生泼冷水

四、小结

1、引导学生谈收获及学习本文后自己的启示

2、引导归结

1)科学就是对常识的颠覆,对常识的批判,就是对人的启蒙。这样的文章,可贵在于,首先,把读者从进化为高的成见或迷信中解放出来;其次,以形象的语言,对话性的交流,作雄辩的表述,让读者享受到一种演讲术的交流感、现场感。

2)这篇演讲让我们认识了细菌,也明白了细菌与人类进步的关系。请同学们课外也就自己的一些感悟写一篇作文来演讲,题目自拟,题材不限定。

五、探究本篇演讲的主题

明晰:通过对有关病毒、寄生的科学知识的生动介绍,希望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健康的心态,以精神意志上的从容应对,对待人类面临的病患危难。

六、拓展交流

当有如非典之类的灾害,你会怎样做?把你的想法告诉同伴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485128b27284b73f34250a7.html

《《细菌的启示》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