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立意走向深刻的四种思维方法

发布时间:2023-12-31 20:04: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让立意走向深刻的四种思维方法
作者:彭丽卿
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8年第10
马正平说:写作就是立意和立意的语言秩序化(形式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写作就是包括确定立意和展开立意两部分。确定立意有两个要求:一是准确,即不偏题;二是深刻,即不俗气。或许有人说,立意没有高下之分,但是从阅卷实际来看,立意还是有高下之别。一般来说,大众化立意往往没有思维力度,思维简单肤浅,难以给读者启迪,而那些高思维含量的立意,才被认为是深刻立意。笔者总结出四种思维方法,让作文的立意走向深刻。 一、综合超越法
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从哲学角度来说,对立只是暂时的、表面的,而统一才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我们要真正认清事物,就不能只局限于事物的局部,而要从全局出发,从整体考虑,高屋建瓴,全面认知事物的特性,使自己的心灵胸襟由狭隘走向高远、博大,令自己的认知从局部走向全体、大气,这样的思维具有穿越性,这种思维方式属于综合思维。
有些作文题叙述的是一组多元的态度、观点或做法,表面上来看,它们彼此不相容,甚至对立,无法统一,但若是能从全局出发,挖掘这组对立态度、观点或做法的共性,找寻它们共同的出发点、目的、性质等,突破简单判断的大众化思维,超越传统的思维模式,就可以实现立意的超越性。此类作文题如:2015年上海卷作文的主题是柔软和坚硬,2016年浙江卷作文的主题是对虚拟世界的三种不同态度,2016年江苏卷作文谈话该长还是短。这些作文题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呈现了多种貌似对立的看法或做法。在审题立意时,很多考生只是单纯地做价值判断,倾向于某一个方面的看法或做法,这种只立足于局部区域的立意即便不偏题,其深度也不够,或者说立意的惊异度不够。若是能挖掘这些看法或做法的共因、共点、共旨,立意思维会具有高含金量。以2015年上海卷作文题为例,本道题叙述了人内心具有坚硬和柔软的东西,立意中心写坚硬柔软任意一者,都不偏题,但思维肤浅。若是能挖掘这两者的共性,综合这两者的内容,可以深度立意为:无论是柔软还是坚硬,以适度为好,适度才能造就一种幸福、自适的人生。
有些作文题叙述的是一组有内在关联的材料。它们或有一脉相承的时间关联,或有严密的层递关联,或有合理的并列关联。此类作文题如:2016年全国Ⅱ卷作文谈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2017年浙江卷作文谈人生要读三本大书2018年全国Ⅲ卷作文列举三句历史印记和时代色彩浓的标语。这些作文题主要陈述三种类型、三条路径或三句标语,审题立意时,不少考生只倾向于其中的一方,或紧扣一句,立意的容量未免单薄些。若是能综合整体,挖掘材料内的有机关联,找出共性或逻辑性,就可以升华立意。以2018年全国Ⅲ卷作文题为例,本道题由三句标语组成,写作既可以每句标语来写,也可两句或三句标语综合起来写,审题难度不大,但是又很容易掉入平庸化的圈套。比如有些考生的立意简单肤浅,如要有强烈的时间意识”“要有强烈的环保意识”“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这些立意的思维张力显然单薄。若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能综合这三句,挖掘它们的内在逻辑,就可以立意为要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有效率至的发展思想,也需要有青山绿水共为邻的发展理念。这样的立意不仅切合题意,也更为深刻,其超越性不言而喻。
这种超越简单的判断,综合起来确定立意的方法,不仅可以确保立意不偏不倚,还可以使立意更大气,更具有穿透力。这种立意的思维句径有:无论……还是……关键是……”“…………不是要点,最为关键的是……”“…………它们的共同点是……”“……,需……,也需要……”,等。 二、一分为二法
众所周知,事物是纷繁复杂的。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时绝不可简单化、一元化,而要以二元乃至多元的视角去剖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避免了认知的片面化、肤浅化,全面、辩证地认知事物。具体来说,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既要认识到它的优点,也不要避讳它的缺点;既意识到表面的状态,也挖掘到实际的状态。这种思维方式符合人的正常认知系统,这种思维结构由平面转向立体,使思维认知更为饱满。
对于事件类或现象类材料的作文题,往往可以运用一分为二法来立意。这些事件或现象本身暗含着思辨性、商讨性,没有形成定论,可以有质疑、反思的空间。此类作文题如:2015年全国Ⅰ卷作文陈述的事件是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手机,2015年四川卷作文题谈论现象学做老实和聪明2017年天津卷作文题谈论现象重读长辈这部书2017年全国Ⅲ卷作文题谈论现象我的高考。这些作文题都给考生提供了思辨的空间,这类事件或现象既有值得肯定、称赞之处,也有值得商榷之地。可不少考生只从表面思考,从眼前考虑,只认知到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事物的另一个方面。若是能以一分为二的视角看事物,就能全面客观地了解事物,思维更为丰富,认知更为深刻。以2017年全国Ⅲ卷作文题为例,本道题主要陈述40年高考的变化和意义,对于高考改革这类社会现象,我们可以理性地思考,发现高考有正面的评价,但也有负面的声音,这样就不妨可以立意为:高考虽催生出繁多的教育乱象,但依然具有不朽的个人价值和社会意义。这个立意要比单纯地对高考唱赞歌的立意要深刻。同理,对2015年全国Ⅰ卷作文题,也可以得出深刻的立意:女儿想办法让父亲开车不打手机,其想法初衷是好的,但其做法可以不够智慧,不符合人之 常情。
这种以二元视角来确定立意的方法,可以使立意更有思维张力,也更为客观真实,使认知走向深处。这种立意的思维句径有:“……,想法很……,但做法值得……”“……,虽貌……,实则……”“……,开始看作是……,整体上来讲,并非……”“……,但不能一味……”,等。 三、认可递进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不可否認,事物的存在有其合理之处,是客观的、必然的。而我们在认知事物时很可能仅仅停留于当下,止步于眼前,未能认识到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这样的认知当然比较短浅。心理学中有一个墨菲定律,认为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若是能以当下的事物为认知起点,对事物进一步拓展、探究下去,开辟新的认知领域,就会有更深更广的发现和认知,也能产生具有普适性的真知。这种思维方式属于递进思维。
对于主题类的作文题,可以运用认可递进法来立意。这些主题蕴含着丰富的思考空间,因为它只陈述了部分内容,但还有一些未知思维空间有待于开发。此类作文题如:2012年浙江卷作文主题是坐在路边鼓掌2014年江苏卷作文主题是青春不朽2017年江苏卷作文主题是2018年全国Ⅰ卷作文主题是个人梦想与时代进步。这些作文题基本都是主题类作文题,为考生提供思维的引子,更多的思维空间有待于考生智慧性地开拓。可很多考生在立意时只是单纯呼吁,而缺乏理性深层思考,这种呼吁式的立意当然难以给读者留下痕迹。以2018年全国Ⅰ卷作文题为例,本道题叙述了我国新时代几件重大事件,分析了个人梦想与时代前进的关系。不少考生立意只是停留于实现个人梦想以推动时代进步这一层次,立意层次肤浅。若是运用认可递进法,先认可表层现象,再进一步挖掘,可以找到拓展深化的思维空间,于是可以立意为:不仅要有梦想,更要有以自己的奋斗和创新来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这样的立意体现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以认可递进法来立意,可以将思维推进一步,拓宽了思维空间,也提升文章的基调和格调。这种立意的思维句径有:“……,最重要的是……”“……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诚可贵,……价更高“……诚可恶,……更可怕”“虽然……,但是……”,等。 四、深度追问法
我们知道,世界是社会现象的组合体。而新材料作文呈现给我们的往往是一些有深度的社会现象,这些社会现象看上去是简单的、纯粹的,但蕴含着丰富的思考空间。要将立意的境界推进一步,可以借助追问的思维路径。具体来说,至少有两种常用的分析路径:因果分析和措施分析。
因果分析即溯因推果,以果溯因,寻找问题的多种原因;措施分析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两种分析路径都可准确把握写作的方向,还可将思维的聚焦点向深处漫溯。这种思维方式属追问 思维。
对于现象类新材料作文题,也可以运用深度追问法来立意,扩充立意的思维空间,寻找立意更精准更深刻的角度。这类作文题如:2016年山东卷作文题陈述书店的人文关怀,2016天津卷作文题陈述青春阅读的现象,2016年全国Ⅰ卷作文题是关于成绩评价的漫画,2016全国Ⅲ卷作文题叙述小羽创业并成为致富带头人的现象,2018年全国Ⅱ卷作文题叙述沃德注意弹痕少的部位的现象。这些作文题基本都在陈述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往往有相应的结果,不少考生只看到结果,对结果持有一定的情感态度,但没意识到结果背后的玄机。若是往下追问一番,以追因作为立意的出发点,就会有更深的认知。以2016年全国Ⅲ卷作文题为例,一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考生的立意只是赞成小羽的创业做法,立意较为粗糙,若是追问为什么小羽能成为致富带头人,从内外角度找原因,立意明显要深刻得多。有些作文材料也有明显的情感倾向,可以用追问措施来将立意推向深处,比如2018年全国Ⅱ卷作文题,若立意为:赞同沃德思考问题很全面。这样的立意扣题但简单,而若追问沃德如何做到全面思考弹痕问题的,以此角度立意来谋篇布局,则会有新颖的认知发现。
以深度追问法来立意,立意点落在深处的原因或措施,将行文的展开点深化一层,避免那种俗套化的简单立意。这种立意的思维句径有:为什么……”“……为何……”“……如何做……”“……时代里,怎样才能……”,等。
深刻性是高考新材料作文评价的一个重要尺度。要想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首先必须在作文立意的深刻性上用心、用力,立意可以展示作者思维境界的高度,是写作者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現。虽然高考新材料作文题的立意是多元的,但审题时必须紧扣材料核心展开理性分析,通过一定的思维路径——综合思维、对比思维、递进思维、追问思维,确定较为深刻的立意,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52841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104561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a.html

《让立意走向深刻的四种思维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