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完整word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完整word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的全部内容。


(完整word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摘要幼儿德育在当前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如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质,是社会面临的问题.柯尔伯格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对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进行探讨,通过借鉴柯尔伯格的理论,教育者认识到在幼儿德育中应在了解幼儿自身发展的规律上,通过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然进行道德教育,从而更好地指导幼儿德育活动的具体实施.关键词柯尔伯格道德发展认知幼儿德育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987)是美国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的创办者和领导者,其倡导的认知发展学派的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发展哲学与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验在世界各地受到极大关注.①他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指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与个体的认知水平是密切相连的,这一理论对当前的幼儿德育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1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
柯尔伯格对道德教育的研究深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影.皮亚杰认为,儿童开始学习说话以后,要经历直观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等三个重要的推理阶段.②基于对此的借鉴,柯尔伯格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由于认知结构的不一致,就相应表现为不同的道德水平,据此他把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即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1前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儿童凭借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够区分是非好坏,但他是依据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与自身的利益关系来解释好坏的,

(完整word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着眼于具体的个人认识.这个水平可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在这一阶段中的个体认为正确的标准是不违反以惩罚为后果的各种准则,不伤害他人的身体和财产,即以行为对自己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阶段二: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正确的行为就是那些可以满足个人需要,有时也可以满足他人需要的行为。人们之间内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儿童知道了公平、互换和平等分配,但是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的.交换就是“你帮我抓痒,我也帮你抓痒”,而不是根据忠义、感恩或公平来进行的。③
1.2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按照个人的家庭、集团或国家所期望的去行事就被认为它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管它所产生的后果如何。这种态度不仅服从于个人的期望和社会的秩序,而且是主动去维护、支持和辩护这种秩序,并以与这种秩序有关的个人或团体自居。在这个水平上,有两个阶段:
阶段三: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者“好孩子”为定向.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其中许多符合大多数人心日中定型了的形象的或“自然的"行为.第一次把“他的用意是好的”作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了,好孩子就会获得别人的赞许.
阶段四: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认识到个体的行为是服从权威、固定的规则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他们通过履行各种现实的义务,来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
1.3后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儿童在努力脱离掌握集团的原则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从而去确定有效的和可用的道德价位和原则,其道德水平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开始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这个水平也有两个阶段:

(完整word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阶段5: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正确的行为往往取决于一般的个人权利和已为整个社会批判考核而予以同意的标淮。儿童清晰地意识到个人的意见和价位是相对的,从而相应地强调要求有一个取得―致同意的程序和规则.除了在宪法上民主地同意了的事物,权利是关于个人的价值相意见的事,所以其结果是强调法律的观点,但同时也强调要根据对社会是否有用的理性考虑来改变法律的可能性环境.在法律领域之外,自由同意和契约乃是遵守职责的一个具有联结作用的因素。
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良心作出的决定就是正确的,而所谓根据良心作出的决定就是指根据自己选择的具有逻辑全面性、普遍性相融贯性的伦理原则作出的道德决定。实质,这些原则就是普遍的公正原则、互惠原则、人权平等原则和尊重个人的原则。④
2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探讨
柯尔伯格把儿童个体的道德水平按照顺序分成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各个发展阶段是不能跨越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个体表现出不同的道德水平,它完整地勾勒出了个体道德发展的趋势。
21柯尔伯格注重个体的道德认知的发展,并指出个体的道德水平是与其认知阶段相适应的
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孩子们的水平来定位他们的道德发展阶段,不能高于或低于这个水平,那种不符合幼儿现有道德水平的教育是不能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教育者要完全了解个体正处于哪一种发展阶段,根据幼儿现有阶段的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逐步提高幼儿道德水平。⑤
22强调以理服人,反对道德灌输
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他倡导的是一种非灌输性道德教育,他认为灌输

(完整word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教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是一种无视学生主,目中无人的教育.他反对用强制刻板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主张尊重个体的道德意志。教育者通过某种方式,激发个体内部意识,以达到道德发展的下一阶段,促使个体的思维通过自然发展来达到教育目的.柯尔伯格认为,要促使幼儿道德水平的提高,只能采用引起幼儿道德冲突的方法,让幼儿在道德冲突中学会解决问题,实现道德发展.他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诱发孩子的认知冲突,激发幼儿的道德兴趣,从而达到提高道德认知的效果。⑥
2.3个体的道德提高与思维发展是相统一的
柯尔伯格认为不能以教授儿童不能理解或不愿接受的特定的具体的道德信条和规则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应特别重视发展儿童的道德思维能力,个体的逻辑思维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新的道德思维方式是从内部发展出来的,而不能从外部强加给儿童。柯尔伯格提出必须在学生中引起真正的道德冲突和意见不一,他设计出的道德两难问题,促使幼儿为了解决当前困惑,不得不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以达到道德发展的下一阶段,通过激发个体的道德认知冲突,引发个体的道德思考,实现个体自身发展。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研究幼儿德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柯尔伯格的理论也有不完善的地,如他在编制儿童道德两难故事时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他虽然论证了儿童道德判断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对道德判断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道德行为的重视。⑦
3用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指导幼儿德育
好的道德品质要从小开始培养,在幼儿发展过程中,道德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幼儿德育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幼儿施加道德影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活动,是幼儿教育的基石。⑧柯尔伯格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这对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完整word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31教师要充分认识幼儿认知水平,避免道德教育成人化幼儿由于认识水平有限,一般处于第一种水平即前习俗个体,此时,各种准则和社会期望对于自我来说是一些外在的东西.们在生活中往往根据自身的满足程度来判断对与错,能给自己带来快感的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对的,他们是不能感受到社会规则对他们的约束力的。教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就要以幼儿的认知水平来教会孩子认识生活中的事实,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例如当看到一个流浪的孩子偷吃别人家的食物时,儿童是不会意识到偷窃行为是违法的,他们只能觉得这个孩子肯定是饿了,这个行为没有什么不对的。老师在这个时候就要积极引导孩子们,让他们领悟到偷东西是不对的,因为拿别人的东西首先要和别人说一声的,别人同意了才能拿,拿了别人的东西还要还回来的,而故事中的孩子没有和别人说,就吃了食物,是不对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不能通过法律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因为此时的学生心目中是没有法律这个概念的,只能在儿童认知范围内让他们理解对与错。当然,讲道理也要在幼儿认知的范围内,不能以成人的视角来说理。
32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平等
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不同而被少部分人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在主体人格上的不平等,片面强调道德的灌输,致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被忽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被片面夸大,而没有认识到任何教育活动如果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充分发挥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加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内化,引领学生迈进更高一级的道德阶段.⑨传统的硬性灌输教育,背离了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不符合幼儿身心特点。柯尔伯格设计的一系列反映社会现实的道德两难问题,通过平等的道德对话,从内心激发幼儿道德冲突,实现道德水平的提高。作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总以长辈的身份来

(完整word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
教育孩子,例如在看待一些问题上,不能以“我说这就是错的”、“老师说他这样做是对的"等口吻和孩子说话,而要认真仔细地给孩子分析讲道理,让孩子充分认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3.3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幼儿道德冲突
幼儿的道德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不仅需要儿童间的相互关注,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引导.个体道德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年龄特点,幼儿思维具有形象的特点,师和家长应用具体形象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德育的规则,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融合德育。⑩培养创造性首先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教育者应把幼儿面临的道德问题作为需要解决的困惑呈现出来,为幼儿创设能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景,激励幼儿积极主动对问题和困难进行讨论,从内心激发幼儿道德冲突。例如,在教孩子们节约用水时,仅仅通过告诉孩子们我国很多地方严重缺水的现状,人们没有水喝,没有水做饭,孩子们往往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们没有缺水的体验。在实际教育中,老师可以结合实际,告诉孩子们今天停水了,然后让孩子们在没有水的前提下学习生活,在接受现实考验后,幼儿对水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会主动节约用水.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强制、服从、单纯说教的传统道德模式进行了积极有力地批判,这对当前加强幼儿道德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作为教育者,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幼儿所处的认知水平,积极创设良好氛围,引导幼儿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078a0b158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4.html

《(推荐下载)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幼儿德育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