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腔洋调

发布时间:2013-01-14 12:16: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洋腔洋调”的表现形式及造成的原因

(一) 表现形式

“洋腔洋调”是指外国学生在用汉语进行口头表达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语音语调错误。

语音是语言系统的物质外壳,语言表达中的各种信息(词汇、语义、语法、语用等),都会通过语音这个外壳表现出来。因此,语音、语调和语义是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体,只要其中任何一部分出现偏差,都会出现“洋腔洋调”。

外国成年人学习汉语时的“洋腔洋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表现在外国学生汉语口语表达的单字音节、语流音变、语调模式和音义配合关系等各个层面。

(以下是对几个层面的具体解说

1单字音节层面

外国学生的“洋腔洋调”在声调、声母、和韵母等方面都有表现,具体来说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读错汉语的音节成为另一个音。如:外国学生很容易把汉语的清音bdg念成浊音。第二种是用自己母语里相似的音来代替汉语的因素,这种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容易把汉语的[i]发成松元音。第三种是发音“过头”,也就是某一个因素的发音部位偏离或发音发放不当。如:外国学生发汉语的圆唇元音时,开口度过大或过小,也都会造成“洋腔洋调”。

2、语流音变层面

汉语的语流音变有连续变调、轻声和儿化等多种方式,每一种情形内部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现,有些语流音变是有规律的,而有些又没有规律,这种复杂的情况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掌握起来自然相当不容易。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会把汉语的“很好”发成英语的……,其中的三声变调是其困难所在。

3、语调模式层面

把握好汉语语调模式的关键是把握声调与语调的关系。

由于英语是非声调语言,而汉语是声调语言,英语和汉语的语调模式不同,所以很多英美学生在进入汉语语流后,以其母语的语调来代替汉语的声调,使声调错误急剧上升,并且语调也不对,表现在他们往往把句中的每个音节都发成中平调,因而使句子没有抑扬顿挫之感,又缺少汉语节拍的制约,所以说出来的话显得呆板、不自然。

4、语调与语义的配置关系层面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配置完全吻合,才能准确的传情达意,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

如:“想起来了”这句话,不同的重音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可表示回忆起某事,也可表示要起床。

(二) 原因

1、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面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他们不仅母语各不相同,而且文化水平、知识素养、接受能力以及努力程度等,更是千差万别,他们在汉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产生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洋腔洋调”。总体来说,学习者母语语音系统的干扰和影响是产生“洋腔洋调”的最主要原因。

2、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语音特征。一般说来,每个人支队自己母语里有区别意义的音位特别敏感并容易分辨、发出,而对本民族语言中没有的音位则很难。于是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他们便会忽略目的语某些音位中的一个或数个区别性特征,把目的语的音位与其母语的等同起来,并按照其母语音位的发音模式去发目的语的音位。这种用母语语音代替目的语语音的现象,便是“洋腔洋调”的最直接表现。如:汉语中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对立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但这种对立在英语中则不能区别意义,因此,英美学生便往往把汉语的送气音发成不送气音。

3、 同世界上的许多语言,特别是印欧语言比较起来,汉语的最大特点是有声调。汉语最为声调语言,对母语是语调语言的学生来讲非常困难。把汉语声调与母语语调相混淆,是外国学生“洋腔洋调”产生的根本原因。

4、 学习者由于掌握目的语知识的不足,把所学的不充分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结果也会产生一些“洋腔洋调”。如:把半三声变成全三声,把连续的几个三声一律读成全三声,就是对三声变调规则泛化使用的结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cf886ceaa00b52acfc7ca45.html

《洋腔洋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