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2-03 00:14: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找次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利用天平,通过观察、猜测、图示、推理等活动,理解找次品问题的基本原理,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过程与方法 找次品活动为载体,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用图示或文字表示找次品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原理

1.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例1:有3瓶钙片,其中一瓶少了3片。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

2)理解题意。 学生可能会说:倒出来数一数,或掂一掂、称一称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解释:生产或生活中有时需要从几个物体中找特别重或特别轻的一个,在数学中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找次品问题。 如果两个物体的差异很大、很明显,可以用数一数或掂一掂的方法。如果差异不明显或物体数量很多(例如有30瓶钙片),用数一数或掂一掂的方法可能不准确或不方便,此时可以用天平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次品

【设计意图】理解问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当学生面对例1,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数一数或掂一掂,因为他们缺少使用天平的生活经验,所以让他们了解的局限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2.合情推理,理解原理。

1)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天平,并让学生想象: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一支粉笔,在天平的右边放一本数学书,天平会怎么样?为什么? 学生回答:天平的左边高,右边低。因为数学书比粉笔重。 教师继续追问:如果在天平的左边放一本数学书,在天平的右边也放一本数学书,现在天平会怎么样?为什么? 学生回答:天平会平衡,因为左右两边一样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出示:天平平衡,两边一样重;天平不平,下沉那边重。 【设计意图】学生没有使用天平的经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观察丰富表象扫除学习障碍,为进一步学习找次品做好准备。特别地,对两种情况的概括有利于学生探究找次品的方法。

2)如何利用天平找次品? 如果只有两瓶钙片,放在天平上称一次就知道哪一瓶少了3片,因为它会轻一点。现在有3瓶,那么要称几次呢?为什么? 学生:称一次。左右两边各放1瓶,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那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天平翘起的一端所放的是次品。

【设计意图】根据天平的情况推断出剩下一瓶的情况,是解决找次品问题的关键。此处将实验演示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原理。

3.交流图示,掌握方法。

你能想办法把用天平找次品的过程,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1)可以用一个加一条短横线表示天平,用长方形表示钙片。

2)为了方便,还可以给每瓶钙片加上编号。 学生完成后,将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图示是对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的一种方式,通过图示使找次品的方法具有概括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例1教学后及时进行方法的总结,可以分散本课的难点,有利于学生发现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

探索规律,优化策略

1 课件出示例2 8个零件里有1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教师: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学生:如果运气好一次就能找到次品,所以至少一次。 学生:一次不能保证找出次品,因为如果运气不好,就找不到次品了。

学生:每次称2个零件,4次保证找出次品。

教师: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是什么意思?

学生:既要保证找出次品,又要次数最少。

【设计意图】这个讨论是非常必要的,学生第一次遇到这类问题,可能不能兼顾两端,说一次的同学忽视了保证,说“4的同学没有考虑到至少。通过同学间的互相交流,否定错误,澄清认识,确定研究方向,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走错路,少走弯路,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2.探索规律。

1)分组探究,并将探索的情况填入下表。

2)全班交流。

分别请称4次、3次、2次的小组代表介绍本组的方法(此时学生对使用复杂的图示介绍方法可能还有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进行图示,为学生做出正确示范)。每次每边称1个的小组为什么需要的次数比较多? 学生:每次称的零件数量太少。

每次每边称4个的小组为什么反而不如每次每边称3个的小组完成得快?

学生:每次每边称3个,称一次就可以将次品确定在更小的范围内。

【设计意图】问题和问题迫使学生去思考采用不同方法造成次数不同的原因,避免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为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学生不太容易发现尽量三等分这个最优化的策略。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例1,发现利用天平不仅可以对天平两端的零件进行判断,而且可以对没有称量的那一部分做出判断。

3)概括最优化策略。

如果9个零件中有1个次品(次品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怎么称? 学生:平均分成三份,每边3个,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剩下的3个零件中;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在天平下沉一端所放的3个零件中。然后再每边称1个,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就是剩下的那1个零件;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就是天平下沉一端所放的那个零件。

你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将所有零件平均分成三部分,保证找到次品需要的次数最少。用你发现的规律找出10个、11个零件中的1个次品(次品重一些),看看是不是保证找出次品的次数也是最少的?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将找的过程用图示法记录下来,最后借助实物投影与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两次操作得出结论属于不完全概括,属于猜测,而且在小学阶段也无法严密证明,只能通过大量的事实加以验证。验证的过程既可以加深理解,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运用水平,并通过交流提高熟练程度。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5瓶钙片中有1瓶是次品(轻一些),完成下面找次品的过程。

2.有15盒饼干,其中的14盒质量相同,另有1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可以保证找出这盒饼干?

教师提示:将15盒饼干三等分,每份5盒,称一次可以确定那盒少了几块的饼干在哪5盒当中。然后参考前一题的方法找出这盒饼干。

3.有28瓶水,其中27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教师提示:将28瓶水按照9瓶、9瓶、10瓶分为三份,称一次可以确定这瓶盐水在哪一份当中。如果是在某个9瓶当中,则继续三等分找出这瓶盐水;如果在10瓶当中,可以考虑按照33瓶、4瓶的方法继续分组,找出这瓶盐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对练习二十七中的练习与做一做的顺序进行了微调,是为了体现由易到难的教学顺序。数量越大,操作和思考的过程就越复杂,对学生而言难度也越大。特别是例2后面的做一做对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一是因为要称4次,二是因为28不能平均分成三等份,所以进行了调整。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1)今天研究了什么问题? 2)找次品的最优化策略是什么?

2.知识拓展。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都是已知次品比较重或比较轻,如果不知道它比较重还是比较轻,你还能找出次品吗?请有兴趣的同学回家思考。

【设计意图】教材中的找次品是一种理想化的问题,把不知次品轻重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cd7505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4.html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找次品》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