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教案北师大版

发布时间:2020-04-26 00:27: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4.琵琶行(节选)

1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4、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学设计体现三个方面的特色:

1 、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本教学设计中,安排了两次阅读活动,一是初读课文,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思考有关问题,并尝试概述课文情节,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在引导学生赏析课文,品味鉴赏课文中的环境美、用语言描述的音乐美、人物的情感美时,在教师示范赏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深层次地研读课文。这样安排,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投入到阅读实践中去,用学生的阅读代替教师的讲解,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教给学生文言诗文的学习方法,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本教学设计中,一是安排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等掌握字词,疏通文意,通过概述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二是通过师生的平等交流对话,让学生初步领悟如何赏析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并以教师的鉴赏方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和表达。三是在学生自主欣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评论,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生交流评议的过程,既是相互取长补短,共享学习资源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提高文文欣赏能力的过程。

3 、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本教学设计中安排学生赏析《十面埋伏》等琵琶名曲,写听后感,既让学生将课文中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加以迁移运用,举一反三,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3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难点: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新设计

【教学设想】

《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千古名篇。因此,教学中不必过份拘泥于字词教学,字词知识可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掌握。课堂教学应围绕下列三个环节进行:通过诵读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语言品味音乐美。最后对比阅读及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墨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板书课题《琵琶行并序》

活动2【讲授】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

简介作者与作品提示(在同学们按预习提示要求讲述后,老师补充)
1、作者: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

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

作品:《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适时补充文体常识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活动3【活动】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 、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考题

(1)字词正音 :

pén( 江名 ) g ǔ ( 商人 ) sì( 名词,思绪 ) cáo( 声音粗重 )

f ǎ ng( ) 虾蟆 hámó diàn( 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 ) bì( 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 ) 呕哑 ōuyā( 象声词,乐声嘈杂 ) 嘲哳 zhāozhā( 象声词,声音细碎 )

(2)小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3)小序已经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写诗合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4)概括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当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 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闻听琵琶女弹奏琵琶、讲述身世,并为她作了这首《琵琶行》。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 )

(5)理清诗歌思路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琵琶女弹了琵琶曲之后,诗人白居易为她翻作《琵琶行》。)

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两个。诗人、琵琶女。)

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 、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

3 、教师小结。

(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借用注释、工具书等,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和整体把握文意的能力。)

活动4【讲授】品味鉴赏,体景悟情

品味鉴赏,体景悟情

1 、赏

有感情朗读课文,划出叙述景物环境的句子,讨论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受秋凉袭不断,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月色中无不弥漫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忧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再次出现做好了准备。其它如: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明月江水寒黄芦苦竹绕宅生等。)

2 、品

(1)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邀相见,再闻琵琶诉沦落,三闻琵琶湿青衫。)

(2)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如此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

(虽未明写,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 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a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b 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c 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

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请同学们用曲线图来表示音乐的发展变化。(旋律变化,心潮起伏。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三闻琵琶,为何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相通,心灵相融。)

3 、悟

音乐是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露,那我们一起去体会琵琶女的琵琶声中的

(1)勾划出文中能体现声中之情的诗句。

(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主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

(2)如何理解无限事平生不得志幽愁恨生?(过渡到琵琶女的身世)

(3)根据课文,学生先朗读,后讨论,理解声中之情

(琵琶女是一卖艺之女,年轻时因美貌和超群的音乐才华受众人瞩目。然年长色衰,才华无人赏识,下嫁商妇,独守空船,故平生不得志恨生是一种怀才不遇惆怅幽愁是一种落漠和孤独。)

4 、识知音

(1)学生讨论:我们通过了解琵琶女的身世,才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可是诗人却在知她遭遇之前就已听出了她的曲中之情,为什么?(过渡到诗人的处境:白居易是贬官,政治抱负不得施展,与琵琶女有相同的不得志。贬谪将辞行醉不成欢惨将别心情与琵琶女一样幽愁

(2)交流总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多向对话交流,不仅使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品味文言文意蕴的阅读鉴赏能力。)

活动5【练习】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贝多芬说: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能够为我们创造和展示一个神奇而美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会涌现出许多美妙的想象,再呈儿时编织过的金色的梦,你会忘却生活中的种种不快,任凭温柔的微风抚弄;你会一改往昔的沉静,只觉得热血在沸腾……如果你细心地寻觅,你会惊讶地发现,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物质竟然如此简单,它只是几个最普通的符号。这些简单而又神奇的符号,就是音乐世界。

古今中外,有关音乐的佳话不胜枚举,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本诗中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请你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音乐的理解来个性化地解读《十面埋伏》等琵琶名曲,运用课文中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写一篇听后感,在全班交流。

(用富有启发性的引言,激励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地鉴赏音乐,让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情感体验、生活阅历来感悟音乐,运用课文中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起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活动6【测试】小结

小结:

音乐成了沟通二人情感的媒介,两人的命运相似,都被遗弃,相似的命运和相似的音乐理解让他们的达到了情感的和谐,成为知音。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活动7【作业】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1、欣赏你最喜欢的一首歌,然后写一个300字左右的语段来描摹这首歌。

2、同步作业《琵琶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c7b4ca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1.html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教案北师大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