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活动

发布时间:2012-06-19 13:58: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手工艺活动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中学手工制作在中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学生自我发展,完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美术借助手工艺这一形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文章介绍了中学美术中的手工活动对文化的传承,学生能力的成长和表现的评价环节,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手工活动;手工艺传承;学生发展;学生评价

中学手工制作在美术教学中是技术性的动手操作,强调创意与实践以及技术意识的培养。因此在中学美术《标准》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手工活动中,学生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要素,表达个人的意愿、情感和感受,同时将内心的冲动、体验、态度、评价转化成一种外在的、可见的形象或符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杜威的“做中学”是贯穿近百年来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思想。在杜威“做中学”思想之中折射出了两个原型活动的影子:手工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手工艺活动”作为一类“做”的原型,后来就演变成强调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各种动手活动以及项目式活动。

由此可见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中,手工艺活动的加入是十分必要的。

一、手工艺活动与民间艺术的传承

初中美术手工教学,是通过手工制作的教学形式,以知识和技能为中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创精神和技术意识。它主要包括折纸、剪纸、布贴、泥塑、版画、废旧物品重新组装等,其中多数是民间传统艺术。

我国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手工艺品有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几千年来出现许多精彩纷呈的手工艺品种类,从剪纸、年画、皮影,到织绣布艺,到雕刻雕塑、陶瓷漆器,精美的手工艺品与浓郁的地域特色、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的人文情怀息息相关,水乳交融,种种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现状是什么呢?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像退潮的大海,每时每刻都在迅速消失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五国驻京办事处文化官员爱得蒙·木卡拉先生曾发表过这样的看法:“我发现中国的许多年轻人并不尊重本国的民族文化,因为他们很少接触,并不了解本民族的丰富文化遗产,缺乏对其价值的正确认识……”

我们能做点什么呢?把美术课堂作为桥梁,让学生经过了解手工艺术,认识手工艺术,模制手工艺品、创造手工艺品这一过程,使学生有成就感,有使命感。教学内容上应该根据不同年级选择不同的手工艺品种,低年级可以选择较简单的泥塑剪纸,高年级可选择较复杂的陶瓷纺织等,有些更为复杂的手工艺则可以进行欣赏。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迅速,变化急剧的关键期,这时期的青少年感情充沛、思想活跃、富于好奇心,但思想单纯、容易激动,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其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可塑性十分强。而民族艺术经历了数百万年的风雨,虽然遭受西方文明的多次冲击也不泯灭,并从未间断,体现了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是世界上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文化。

中国的教育首先是中华民族的教育,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加强民族工艺教育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其民族自尊和自信。

二、手工艺活动与学生的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认为: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只有让孩子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手工活动是典型的手脑并用,手眼协调,有利于全面开发学生大脑和创造力。人美版15册《我得小天地》一课,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设计制作纸模型,希望通过这个纸模型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此次作业时要求2-3人合作完成;房屋设计要有创意;房间的色彩,家居的摆放,布艺的搭配要有艺术性;色彩的搭配要协调;同时要运用的本册第七课《纸的立体组合》一课中的纸造型的折、卷技法。制作过程中学生在熟悉材料性能和特点的同时,在对材料的选择、搭配、设计、制作过程中,他们的艺术素养、独创精神、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就不经意的显现出来。手工教学为培养学生独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自由发挥和自主表现的空间。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每个人都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生命存在智能。这几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手工作品以其风格的独特性、制作的独特性,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优势智能的最大发展空间。在具体的手工制作过程中,学生会因每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程度、智能的不同组合而进行不同的,甚至是独创性的手工制作。如绘画占优势的学生会在手工作品中加入许多绘画,善于观察的学生会表现出别人看不到的细节,善于动手的学生会利用精致的做工来表现造型,有创造力的学生会化腐朽为神奇。因此,教师在手工制作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因材施教。例如:在纸工动物的教学中,让学生用各色的卡纸制作动物,可采用剪、画、卷、贴等方法制作平面、立体、浮雕式的纸工作品。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技能后,纷纷选用自己的最擅长、最喜欢的方式来制作纸工动物。有的画,有的剪,有的贴,有的卷折。虽然制作的工艺、效果不同,但每一幅纸工作品都让人激动。

三、手工艺活动与评价

美术被称为“无错误的学科”,这种态度非常符合素质教育,同时也对建立手工教学评价体系指出了方向。中学美术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形成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因此,作业的评价应成为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机制。应从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兴趣爱好——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几部分入手,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阶段性评价——教师综合评价几部分来实现。

学生作为课堂的一部分,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评价和肯定,对合作伙伴的认同和作用都需要一个正确的分析。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有助于学生正确分析自己,学习别人,提高自己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养成。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能力,逐步完善自己。在人美版14册《标志设计》一课,我要求学生为自己的班级设计一枚班徽,设计完后再为自己的设计附上评语说明,同学们积极完成作业并到讲台上展示作品,为选择班会积极辩论,整个课堂非常活跃。

罗曼罗兰说:“不要只在乎事情的结果,只要曾经努力”。有过程就有发展,评价时不能只重视结果,还要从每个环节进行评价,让学生从每一个环节体验成功,树立自信。阶段性评价,是教师或同学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的言语、举动等行为表现,进行及时的动态性评价。”例如人美版17册《发现与创造》一课,要求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造,这个过程中从材料册选定,图纸的设计,制作过程中针对学生每一迸发的创新火花,即时捕捉到,进行评价,以激励更多同学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这对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好处的。

在手工教学活动中,学生作品中显示的独特的想像力和个性特征,是应得到尊重且应受到赞赏的,教师若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看学生的作业,只会使学生徒然沮丧、甚至夭折他们的自信心和原创力。在教学上严格的说是不应该有任何限制的,学生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在题材、方法、表现效果上的差异和多样性是可贵的,因为它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遵循激励、客观、审美的原则,采用欣赏的态度赏识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进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兴趣。

手工制作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部分,学生通过手工制作使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得到了运用,为学校或班级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份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美术课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教育部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美术教学评价》.余琳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3]《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杨景芝.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b2990f3f61fb7360b4c65f0.html

《手工艺活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