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现状分析情况

发布时间:2019-01-23 09:20: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留守儿童现状分析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待引起政府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xx县中小学在校留守儿童共有1854人,占在校儿童24268人的7.64%,主要集中在xxxxxx三个乡镇。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分析

1、监护人自身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失。

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外出打工的父母一般每年回家1—2次,在家停留的时间较短。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的家长回家频率低,与留守儿童沟通的交流较少更说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加之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就连一些年轻的农村家长也难以很好地辅导学生,更不用说老年人了。并且,由于监护人的素质偏低,也造成了学校与监护人沟通上的困难。老师们更担心,随着打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留守儿童会进一步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影响的将不再是少数人的素质,而将是未来农村建设者这个大群体的素质。

2、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呈两极分化,普遍较差。

父母外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这种情况让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十分担心,在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学校,这种情况已经影响了班级、学校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脾气暴躁。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这种情况虽然在留守儿童中所占比例小,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辨证的。如何将留守儿童的不利处境转化为积极因素,是需要探讨的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3、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少数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2—13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如某二年级学生赵某父母双双打工,原本就内向的她在学校就更不爱讲话了,上课常常发呆,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经常独自一人躲在一个角落;六年级学生李某,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自己一个人生活,经常独来独往,从不与同学、老师讲话,极端的封闭。

4、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喝酒、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如五年级学生张某在父亲外出打工多年里,由于长期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他在家里不听代养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老师反映他不是干坏事,就是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等现象发生;学生李某,由于家庭困难,父亲到缅甸打工,他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但由于父亲长期不在身边,他不但不听母亲话,而且经常顶撞老师,花钱大手大脚,有时甚至敲诈低年级同学的钱财。

5、监护管理力不够强,部份生活条件偏差。

留守儿童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或拖付亲朋好友照管,甚至有的留守儿童没有监护人,独自一人生活。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太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尽到了责任。甚至部分监护人,因为忙于农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也照料不周。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比如建兴乡有一个男学生,父母都到景洪打工,跟外婆生活在一起,据他的班主任反映,他每隔一段时间,便以各种理由向外婆要钱,然后到外面大手花钱,直到钱用完后才会回家。由此可见,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由于年老体弱、溺爱孙辈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特别是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安全保护意识不强,也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使孩子的生存状况存在诸多隐忧。

6、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但父母却离开他们,对他们的错误行为无法及时纠正,隔代监护人的管教并不奏效,再加上年幼儿童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留守儿童身上就会出现一些失范行为,容易养成不良的道德感念和行为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例如:撒谎欺骗,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直接的关爱和呵护,很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近年来,留守儿童被拐卖或伤害的案例呈上升趋势,这些孩子的人身权益和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使留守儿童“离开父母不离爱”,学校以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结合家访,为留守儿童学生开设了各种兴趣小组,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读书活动”“关爱留守儿童主题黑板报”等活动,使其生活学习更加充实,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让他们爱上学校,融入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健康成长。

二、建议

1、提高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

社会、政府各部门应通力合作,为留守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留守学生得到应有的管理照顾与关爱,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建立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救助机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监管制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经常组织开展交心、谈心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成长平台。

2、努力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留守学生最需要最渴望的就是亲情的抚慰,无论学校采取怎样的情感关爱都无法从本质上真正取代亲情。要想使留守学生不再受渴求亲情抚慰的煎熬,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父母不再远离家乡去打工。因此,政府要做好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工作,让农民留在自己的家乡,做好土地这篇文章,让他们通过种植、养植、加工也能发家致富;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吸引农民工返乡打工,减少留守学生的数量。

3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长效激励机制。

对留守儿童中寄宿学生的教育研究不应该只是一个时段的问题,应该要有一个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和长效的激励机制。

总之,加强山区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提高贫困山区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及学校的通力配合、共同参与。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机制,搭好教育平台,使“山区留守儿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呵护。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ab3832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6.html

《留守儿童现状分析情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