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复习重点

发布时间:2012-06-16 09:19: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绪论

1、 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生物的分界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核生物﹙细菌、蓝藻﹚真菌界

两界:动物界、植物界;三界: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四界:动、植、原、真核生物界;五界:动、植、原、真核、真菌界;六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古细菌界、真细菌界;八界:古细菌界、真细菌界、古真核生物界、原生动物界、藻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

3、 物种:在一定的自然分布区,一定数量的同种动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上非常相似,且雌雄个体可以自然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种群组成。

4、 亚种:是种以后的分类等级,是种内个体在地理上充分隔离后所形成的群体,不同亚种具有一定的形态、生理、遗传等特性和地理分布,不同亚种长期分布在不同的生态区域内,也成“地理亚种”、“生态种群”

5、 双名法是以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了的文字连在一起,表示一个物种的学名。是现行国际上一致采用的中的命名法,由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8年提出。属名在前,种名在后。

23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与原生动物门

1、 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2、 肌肉组织中骨骼肌一般受意志支配,为随意肌;心肌除有收缩性、兴奋性、传导性外还能够自动有节律性的收缩,不受意志支配,是不随意肌

3、 类器官:由细胞质分化出类似高等动物的器官

4、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体形结构多样化;伪足、鞭毛和纤毛为运动胞器;营养方式多样化﹙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腐生性营养,可能出简答题p24﹚;生殖方式多样性﹙无性生殖包括二分裂、复分裂、出芽生殖;有性生殖包括配子生殖和接合生殖。可能出简答题p24﹚;协调与应激性;包囊形成;栖息地

5、 原生动物的分类:鞭毛纲,代表动物:绿眼虫肉足纲,代表动物:大变形虫孢子纲,代表动物:疟原虫纤毛纲,代表动物:草履虫

6、 五大寄生虫和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黑热病、丝虫病和钩虫病

4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1端细胞法;原口动物以此法形成中胚层,即在原口的两侧,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一个原始的中胚层细胞,形成中胚层细胞索伸入内外胚层之间。最初细胞索结实,为中胚层带,以后中胚层带的中央裂开形成体腔。

2肠体腔法:后口动物有此法形成中胚层。在原肠背面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起,称为体腔囊。体腔囊脱离内胚层后,在内外胚层之间扩大成为中胚层。其中的空腔即为体腔。

5腔肠动物门

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辐射对成体制;两胚层及原始消化腔;原始的神经组织——神经网;水螅型个体出芽或横裂无性生殖,水母型个体有性生殖,有世代交替现象;

2、腔肠动物的两种体型:水螅型水母型

3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有许多切面可将身体分为镜面对称的两部分。

4两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将身体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5、腔肠动物的神经组织特点:神经形成了一个网络;没有神经中枢;信息传递慢而且不定向

6、生殖的世代交替: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交替出现的想象

7、腔肠动物的分类:水螅纲,代表动物有:水螅、筒螅、桃花水母、钩手水母、薮枝螅、僧帽水母;钵水母纲:代表动物有:海月水母、海蜇;珊瑚纲

6扁形动物门

1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为镜像对称的两部分。

2、两侧对称出现的意义:这种体制既适合于游泳运动有适合于在物体上爬行,使动物在生活方式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创造了进入新环境----陆地的条件。

3中胚层出现的意义:中胚层的发生,减轻了外、内胚层的某些负担,为动物体结构进一步复杂与完善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动物器官 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

4原肾管的结构:原肾管由外胚层内焰形成,是具有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每一小分支的末端为盲端,只有排泄管一端开口于体外。原肾管由焰细胞、排泄管和排泄孔组成。

5梯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向前端集中形成“脑”及由“脑”向后分出若干纵行的神精索,在纵走的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在高等种类,纵神精索减少,以一对腹神精索较发达。使整个神经系统形成了阶梯的形状,故称为梯形神经系统。

6、扁形动物门的分类:涡虫纲,代表动物:枝肠涡虫、中口涡虫、切头虫,多肠涡虫、三角涡虫;吸虫纲:华枝睾华虫、肝片吸虫、布氏姜片吸虫、日本血吸虫;绦虫纲:猪带绦虫﹙猪带绦虫是我国主要的人体寄生虫﹚、牛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

7绦虫的结构头节颈节未成熟节成熟节孕卵节

8、有囊尾蚴寄生的猪肉,俗称“米猪肉”或“豆猪肉”

9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体制为两侧对称;出现了中胚层;体壁为皮肤肌肉囊;不完全消化系统;原肾管式排泄系统;梯形神经系统;形成了生殖系统

7原腔动物

1.原腔动物又称假体腔动物或线形动物包括棘头动物,轮虫动物,腹毛动物动吻动物,线虫动物,线形动物和内肛动物七个类群,它们在进化上处于同一阶段,具有一些旁的门类所没有的共同特征。2.原体腔的出现的进步意义1)为体内器官系统的运动与发展提供了空间。(2)体腔液能更有效地运输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调节与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3)体腔液作为一种流体骨骼,能保持身体的一定形态与运动。

3.排泄系统:属原肾管型,排泄管呈‘H’型。

4.生殖系统:雌雄异体,雌性有一个‘Y’型的生殖系统。

5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体形大多数为两侧对称的长圆筒形;体表被以非细胞结构的角质膜;体壁和消化道之间具原体腔;发育完善的消化道;原肾管型排泄;雌雄异体且异形。

6真假体腔的区别

7、 卵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发育的过程叫卵生,卵生的特点是,在胚胎发育中,全靠卵自身所含的卵黄作为营养。

卵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卵黄供给。

8环节动物门

1.同律分节:除前两节和最后一节外,其余各体节的形态基本相同。

2.进化意义:分节现象的出现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标志。为异律分节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多数环节动物的体节不仅外形相似,体节与体节间以体内的隔膜分隔,而且排泄、神经、血管等内部器官亦按节排列,对于加强新陈代谢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始终在密闭的血管中流动,没有进入到组织间隙中。

4.开管式循环:血液不是始终在血管中流动。

5.蚯蚓为雌雄同体。且为异体受精。

6.环节动物门分类:分为多毛纲,代表动物有:沙蚕。寡毛纲,代表动物:环毛蚓(蚓类)。蛭纲:水蛭

7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同律分节;次生体腔;刚毛和疣足是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闭管式循环系统;后肾管型排泄系统;链状神经系统;体腔膜形成生殖系统;直接发育和间接(变态)发育。

8直接发育:动物从出生到成年不经过变态,幼年与成体只在大小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程度上有差异,而形态差异不大。间接(变态)发育:动物从出生到成年经过幼虫期,要进行一次或多次变态发育过程。

9软体动物门

1.身体划分内脏团外套膜贝壳

2.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第二大门

3.软体动物是动物界中最早出现专职呼吸器官的类群。

4.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体制为两侧对称或不对称;身体的划分;消化系统:具有了专门的消化腺和消化器官;呼吸系统;体腔与循环系统:真体腔不发达,闭管式或开管式循环系统;排泄系统﹙排泄器官为后肾管﹚;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形式多样的神经系统;生殖和发育﹙大多雌雄同体,少数雌雄异体,但均为异体受精

5.软体动物门的分类:单板纲,代表动物:新蝶贝;无板纲﹙全体蠕虫状,无贝壳。外套膜发达,体表具石灰质细棘,腹面中央通常有一腹沟。肠为直管状,齿舌有或无,个体发育中有担轮幼虫期﹚,代表动物:毛皮贝、新月贝、龙女簪;多板纲:石鳖,锉石鳖;腹足纲;蜗牛、玉螺、蚱蜢螺、钉螺、椎实螺,掘足纲;角贝,瓣鳃纲:无齿蚌、贻贝、牡蛎、扇贝、三角帆蚌、丽蚌;头足纲:乌贼、曼氏无冒乌贼、金乌贼、鹦鹉螺、潘氏旋壳乌贼、太平洋斯氏柔鱼、玄妙微鳍乌贼

6.按循环系统分:

按神经系统分:

系统分:

10节肢动物门

1、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异律分节和附肢分节﹙p122﹚;发达坚实的外骨骼;强劲有力的横纹肌;开管式循环系统;呼吸器官的多样性;多样的排泄器官;独特的消化器官;灵敏的感觉器官和更趋集中的神经系统;生殖和发育,水生种类多体外受精,陆生种类体内受精,多为卵生,大多雌雄异体,间接发育较普遍;保护色、拟态等重要的生物学现象

2、 异律分节:躯体不同部位的体节形态和机能不同。

3、 各类节肢动物有了相应的呼吸器官。水生种类为书鳃,陆生的为气管书肺,两者兼有。

4、 节肢动物门的分类:原节肢动物亚门有爪纲也称原气管纲:栉蚕;真节肢动物亚门三叶虫纲:三叶虫,肢口纲:鲎,蛛形纲:蜘蛛、蝎、蜱、螨,甲壳纲:﹙日本沼虾﹚、多足纲:马陆、蜈蚣,昆虫纲:东亚飞蝗(例子很多P154—P158;

5、 甲壳纲的特征:体由头胸部腹部构成;蜘蛛纲的特征:蜘蛛目头胸部腹部之间以腹柄相连;昆虫纲的特征:身体分为三部分

6、 昆虫纲雌雄二型和多型现象:指同种昆虫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有显著的差异,这种现象很普遍。如介壳虫的雌虫球形或片状,常固定在植物上,无翅;但雄虫有翅,能自由飞翔等P151

7、 不完全变态分为三个虫期,即卵期、幼虫期、成虫期。完全变态分为四个虫期,即卵期、幼虫期、蛹期及成虫期。

11棘皮动物门

1、 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次生性的五辐射对称﹙身体典型的划分为五个相等的部分﹚;体表具棘和皮鳃,有内骨骼;体腔发达,具有特殊的水管系统;以肠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壁,为后口动物

2、 后口动物的定义:口的位置不是胚孔而是与之相反的一端另生而成的。在胚孔的对侧,内外两胚层融合、穿孔,最后成为动物的口。

3、 棘皮动物的分类海星纲如罗氏海盘车、海燕;蛇尾纲如日本蛇尾、筐蛇尾;海胆纲如马粪海胆、心形海胆等;海参纲(两侧对称)如刺参等;海百合纲如中华海洋齿等

13脊索动物门

1、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脊索;背管神经;咽鳃裂。

次要特征:腹位心脏;肛后尾;中胚层形成内骨骼,随动物体的发育而不断 长;

一般特征:两侧对称;三胚层,真体腔;后口;身体分节。

2、脊索动物门分类:无头类(原索动物):1)尾索动物亚门(2)头索动物亚门;有头类3)脊椎动物亚门

3、各类代表动物:

尾索动物亚门:海鞘、住囊虫、柄海鞘、菊海鞘、尊海鞘。

头索动物亚门:文昌鱼、偏文昌鱼

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各纲代表动物见后)

4经过变态,失去了脊索和背神经管等一些重要的结构,形体 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称为逆行变态

5、脊椎动物亚门主要特征:出现了明显的头部;脊柱代替了脊索;除圆口类外,都具有上下颌;除圆口类外,都有成对的附肢;以鳃或肺呼吸;心脏结构进一步完善;构造复杂的肾脏代替了简单的肾管。

6、原生性水生种类:在系统发展上最多只达到鱼类阶段的动物。

次生性水生种类:在系统上已经超过了鱼类阶段,由于适应环境又回到水中生活的动物种类,但使用肺呼吸,如鲸、海豹。

7、无颌类:无上下颌,包括圆口纲

颌口类:口在头的前端,由可活动的上下颌支持,这是脊椎动物从鱼纲开始出现的结构,包括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动物

8、无羊膜类:圆口纲、两栖纲

羊膜类:是指脊椎动物中在胚胎过程产生羊膜的种类,包括: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9、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动物。包括: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

恒温动物:在温度变化的环境中,体温维持在较窄范围内变化的动物。包括鸟纲、哺乳纲

14圆口纲

1、圆口纲的主要特征:没有上下颌;只有奇鳍,没有偶鳍;皮肤裸露无鳞片;脊索终生存在;躯干部肌肉具有分节现象;舌活塞式运动,引导食物入口;呼吸器官是鳃囊;血液循环途径为单循环;成体中肾排泄;生殖腺分化为原始状态;无脑弯曲,内耳只有1个或2个半规管。

2、分类:

七鳃鳗目:日本七鳃鳗、东北七鳃鳗、雷氏七鳃鳗

盲鳗目:蒲氏黏盲鳗、深海黏盲鳗、陈氏副盲鳗、杨氏副盲鳗、台湾副盲鳗

3、圆口纲的进步又不完善的结构皮肤裸露,表皮由多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发达的单细胞腺,真皮为有规则排列的结缔组织,有韧性,身体主要的支持结构仍为脊索,但已经出现了雏形的脊椎骨,背神经管已经分化为脑了脊髓,但不发达。

15 鱼纲

1.鱼是体背鳞片,以鳃呼吸,鳍运动,用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

2.鱼纲的进步性特征:

①具有了上下颌

②具成对附肢

③脊柱代替了脊索

④具1对鼻孔,内耳有3

3.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基本特征:

外形:绝大多数鱼为流线型或纺锤形,体轴比例为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这种体型能减少游泳时的阻力,因而这种体型的鱼一般生活于水上层,比较善于游泳,如鲤、青鱼、鲨、鲐、鳡等。平扁型背腹轴缩短,左右轴延长。多伏在水底,行动较迟缓,但也常袭击底栖动物,如鳐和魟等。侧扁型背腹轴相对增加而左右轴更短,栖息于水的中上层,游泳较慢,不敏捷,很少长距离迁移,多活动于缓流处,如鳊、鲳、蝴蝶鱼等。棍棒形头尾轴延长,背腹轴和左右轴都很短,适应于穴居,常钻入泥土或水底沙石中,如黄鳝、鳗鲡、带鱼等。此外,有些鱼类有些特殊的体型,如比目鱼、“左鲆右鲽”;海马没有尾鳍。 鱼类的身体可以分为头、躯干、尾,鱼类没有颈部。最后1对鳃裂或鳃盖骨后方为躯干的开始,躯干部具有运动器官和皮肤感觉器等。肛门或尾鳍的起点一般作为躯干和尾的分界线。

皮肤及其衍生物:鱼类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及其衍生物组成。表皮和真皮都很薄,均含有多层细胞。皮肤下疏松基地组织少,故鱼类的皮肤与肌肉相接甚紧密。

骨骼系统:中轴骨:分为头骨和脊柱。附肢骨:包括偶鳍骨和奇鳍骨。

肌肉系统;⑤消化系统;⑥呼吸系统;⑦循环系统:

排泄系统:成体鱼类中肾一对,狭长,位于胸腹腔的背部,紧贴脊柱。每一肾的前端为一头肾,头肾是拟淋巴腺,已无泌尿功能。终肾的最宽处是在与鳔的中部相接触的一段,再往后变得很细。两肾各有一输尿管,在后端合二为一,扩大形成膀胱,末端通至泄殖窦,以泄殖孔开口于肛门后方。

肾脏除泌尿外,还有调节体内水分平衡的功能。淡水鱼体液的盐分浓度大于外界环境,属高渗溶液,所以水分会不断地有外界环境进入体内,其肾脏便不断地排出大量尿液,使体内的水分保持恒定。所以,淡水鱼的肾小球发达,泌尿功能强,排尿量大。海产硬骨鱼体液的盐分浓度小于外界环境,属低渗溶液,所以体内的水分会不断地渗透到体外,鱼必须大量吞饮海水,而多余的盐分则靠鳃上的泌盐细胞排出。海产软骨鱼血液中的尿素浓度较高,可通过排尿量控制尿素浓度的方法与海水保持渗透压平衡。

除肾脏外,鳃也能排除代谢废物,是辅助的排泄器官。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生殖和洄游:鱼类的生殖系统由生殖腺和疏导管组成。

洄游可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

4.鳞的种类:盾鳞、硬鳞、圆鳞、栉鳞

5.鱼的尾型:原尾型、歪尾型、正尾型

6.鱼的体型:纺锤形、侧扁型、平扁型、棍棒形

7.鱼类的分类

①软骨鱼类:

a.板鳃亚纲:

鲨形总目:六鳃鲨目、虎鲨目、鼠鲨目、真鲨目、角鲨目、锯鲨目、扁鲨目

代表动物:嗜人鲨、日本扁鲨、双髻鲨、姥鲨、鲸鲨

b.鳐形总目:锯鳐目、鳐形目、电鳐目、鲼目

代表动物:孔鳐、犁头鳐、赤魟、蝠鲼

c.全头亚纲:银鲛目:黑线银鲛

②硬骨鱼类

a.内鼻孔亚纲:

总鳍总目:腔棘鱼目:矛尾鱼

肺鱼总目:单鳔肺鱼目:澳洲肺鱼

双鳔肺鱼目:美洲肺鱼、非洲肺鱼

b.辐鳍亚纲:

硬鳞总目:鲟形目:中华鲟

多鳍鱼目;多鳍鱼

弓鳍鱼目:弓鳍鱼

雀鳝目;扁口雀鳝

鲱形总目:海鲢目 鼠鱚目 鲱形目 鲑形目 灯笼鱼目

代表动物:鲱、鼠鱚、大马哈鱼、鲥、银鱼、东北狗鱼、哲罗鱼、香鱼

鳗鲡总目:鳗鲡目:海鳗、鳗鲡

鲤形总目:鲤形目、鲇形目

代表动物:鲤、鲫、青鱼、草鱼、鲢、鳙、泥鳅、鲇、团头鲂

银汉鱼总目:鳉形目、银汉鱼目、颌针鱼目

代表动物:青鳉、食蚊鱼、扁颌针鱼

鲑鲈总目:鲑鲈目、鳕形目

代表动物:大头鳕、江鳕

鲈形总目:刺鱼目、鲻鱼目、合鳃目、鲈形目、鲉形目、鲽形目、鲀形目

代表动物:日本海马、黄鳝、长身鳜、带鱼、鳜、圆尾斗鱼、乌鳢、河鲀、牙鲆

蟾鱼总目:鮟鱇目:黄鮟鱇

8.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16两栖纲

1、两栖纲动物登陆面临的新矛盾:在陆地上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防止体内的水分蒸发;在陆地上繁殖;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所必须的温度条件;适应陆生的神经和感官。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对陆地环境的初步适应:体型(见3);皮肤系统:皮肤裸露,富含腺体,缺乏角质或骨质的外覆盖物;骨骼系统:骨骼更坚韧,活动性更好,对身体的支持作用更强;肌肉系统:适应陆生模式;消化系统:出现了能动的肌肉质舌,口腔内出现口腔腺,胃粘膜内有大量管状胃腺;呼吸系统:不完善的肺呼吸和呼吸的多样性;循环系统:不完全双循环;排泄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从水生到陆生发生巨大变化;生殖与发育:多体外受精且水中进行,体外受精时有抱对现象,变态发育。

3、身体分为:头、躯干、尾和四肢四部分。体型分为三型,蚓螈型、鲵螈型和蛙蟾型。

4、咽式呼吸:借助于口咽腔底部的升降,将空气压入肺部完成呼吸运动。

5、不完全双循环:两栖类的心室没有分隔成两室,心室中的血液有混合现象,因此肺循环和体循环还不能完全分开,所以称之为不完全双循环。

6、两栖纲的分类及代表:

无足目(又称蚓螈目或裸蛇目):双带鱼螈、版纳鱼螈

有尾目:极北小鲵、新疆北鲵、山溪鲵、红瘰疣螈、黑斑肥螈、东方蝾螈、泥螈、洞螈、两栖螈、鳗螈、多褶无肺螈

无尾目:东方铃蟾、峨眉髭蟾、花背蟾蜍、大蟾蜍、华西雨蛙、中国林蛙、金线侧泽蛙、虎纹蛙、绿臭蛙、棘胸蛙、九龙棘蛙、北方狭口蛙、斑腿树蛙、海蛙、饰纹姬蛙

17爬行纲

1、爬行纲的主要特征:外形(见2);皮肤:具角质鳞、干燥和缺乏皮肤腺;骨骼系统:骨骼比较坚固,骨化程度高,对于在陆地上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和提供强大的运动能力是非常重要;肌肉系统:出现了肋间肌和皮肤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胸腹式呼吸;循环系统:不完全双循环;排泄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生殖与发育。

2、身体一般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演化出三种体型:蜥蜴型、蛇型、龟鳖型。

3腰带也由髂骨、坐骨和耻骨构成,左右坐、耻骨在腹中线联合,形成闭锁式骨盆(同封闭式骨盆,见19章)具有闭锁式骨盆的动物:①哺乳类;②鸟类;③爬行类;④哺乳类和爬行类

4借助胸廓的扩张和缩小使气体吸入或排出,为胸腹式呼吸。

5、羊膜卵的进化意义:由两栖动物产无羊膜卵转变为爬行动物产羊膜卵,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进步。羊膜卵使羊膜动物彻底摆脱了个体发育中对水的依赖,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一些平常生活于水中的爬行动物,如龟鳖类等,在繁殖期间也是到陆地上产卵。

6、爬行纲分类及代表动物

喙头目:楔齿蜥(仅存)、正原蜥

龟鳖目:平胸龟、乌龟、黄喉拟水龟、海龟、玳瑁、棱皮龟、憋、斑鼋

蜥蜴目:多疣壁虎、大壁虎、斑飞蜥、蓝尾石龙子、北草蜥、脆蛇蜥、鳄蜥、圆鼻巨蜥、短尾毒蜥、珠背毒蜥

蛇目:钩盲蛇、蟒、黄脊游蛇、赤链蛇、乌梢蛇、中国水蛇、黑眉锦蛇、眼镜蛇、银环蛇、长吻海蛇、草原蝰、蝮蛇、尖吻蝮、烙铁头、竹叶青

鳄目(结构最高等的):扬子鳄(我国特产,一级保护动物)、密西西比鳄

18鸟纲

1.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

2.鸟类适合飞翔的一系列特征:

(1)外形:鸟类体呈纺锤形,体外被覆羽毛,流线型的外廓,从而减少了飞行中的阻力。颈长而灵活弥补前肢变成翼后的不便;尾短,躯干紧密结实,有利于飞行的稳定。前肢变为有飞翼的羽,用于击打空气并承受空气的反作用力;尾端着生有扇状的正羽,在飞翔中起着舵的作用,降落时也可帮助减速。

(2)羽毛:皮肤薄、松而且缺乏腺体,便于肌肉剧烈运动 。多数鸟类有唯一的皮肤腺,它能分泌油脂等以保护羽毛,并可防水因而水禽(鸭、雁等)的尾脂腺特别发达。羽毛是鸟类的最显著特征,其轻而韧,在维持体温和飞行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骨骼:骨骼轻而坚固,骨骼内具有充满气体的腔隙,大多为气质骨。头骨、脊柱、骨盘、肢骨的骨块有愈合现象,肢骨与带骨有较大的变形。

(4)呼吸系统:鸟类呼吸系统十分特化,表现在有发达的气囊系统与废气管相通连,并产生了独特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

吸气,氧气通过中支气管(初级支气管)后,一部分直接进入后气囊(储存起来);同时,另一部分氧气经次级支气管(被支气管)和三级支气管,在微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

呼气,肺内二氧化碳经由前气囊排出体外;后气囊中储存的氧气经“返回支”进入微气管再次进行气体交换,再经前气囊、气管排出体外。

因此,鸟类不论吸气还是呼气,肺内均能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

肺内气体流动:鸟类呼气吸气时,气体在肺内均为单向流动,即从背支气管→平行支气管→腹支气管,称为“d-p-v”系统。

鸟类栖止时,主要靠胸骨、肋骨运动来改变胸腔容积,引起肺、气囊的扩大和缩小,以完成气体代谢。飞翔时,主要靠气囊的伸缩来协助完成呼吸,因为胸骨作为扇翅肌肉的起点,需趋于稳定,以保持飞行的平衡。飞行时,扬翅使气囊扩张,空气经肺吸入;扇翅时气囊压缩,空气再次经肺而出,飞行越快,扇翅越猛烈,气体交换也就越快,确保了飞行时的高氧气消耗。

(5)消化系统:鸟类消化力强,消化过程十分迅速,只是鸟类活动性强、新陈代谢旺盛的物质基础。

(6)完全双循环系统

(7)体液的调节和排泄;鸟类排泄系统由肾、输尿管、泄殖腔孔组成。排泄物大多为尿酸,长呈半凝固的白色结晶,溶水性差。海生和干旱盐碱地区的鸟类发展了肾外排泄器官盐腺。

(8)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鸟类的神经系统较爬行类发达。有脑神经12对。视觉最发达,听觉次之,嗅觉退化。

(9)生殖系统:鸟类产大型的羊膜卵,均为体内受精。生殖过程较复杂,有占区、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

3.羽毛的类型:

(1)正羽:包括飞羽和尾羽,分布在翅上尾上,由羽轴和羽片构成…

(2)绒羽:分布在正羽下方,羽轴纤细、羽小支钩状突不发达,不能构成羽片,呈棉花状,构成隔热层。

(3)纤羽:呈毛发状,杂生在正羽、绒羽中,具有触觉功能。

4. 开放式骨盆:腰带由髂骨、坐骨、耻骨愈合而成,并和愈合荐骨愈合成一体,使后肢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左右耻骨在腹中线不联结,而一起向侧后方伸展,构成特有的“开放式骨盆”,这与产大型有硬壳的卵有密切的关系。

5.(简答)鸟类的进步性特征:

(1)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37.0~44.6℃),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2)具有迅速的飞翔能力,能借主动的迁徙来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3)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更好地协调各种复杂行为。

(4)具有更完善的繁殖方式和行为(占区、筑巢、孵卵、育雏等),保证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现存鸟类分类;

(1)平胸总目:

美洲鸵鸟目:美洲鸵鸟(唯一闭合式骨盆鸟类)

鹤鸵目:澳洲鸵鸟(鸸鹋)

无翼目:几维鸟

䳍形目:鸨尾䳍

(2)企鹅总目:王企鹅….

(3)突胸总目:

潜鸟目:红喉潜鸟

䴙䴘目:小䴙䴘

鸌形目(信天翁目);短尾信天翁

鹈形目:鸬鹚、小军舰鸟、鹈鹕、红脚鲣鸟、白鹈鹕

鹳形目;黑鹳、东方白鹳、苍鹭、大白鹭、朱鹮

雁形目;大天鹅、鸿雁、绿头鸭、斑头雁

隼形目:苍鹰、金雕、秃鹫、鸢、红隼、红脚隼

鸡形目:绿孔雀、环颈雉、褐马鸡、蓝马鸡、花尾榛鸡、红腹锦鸡、斑翅山鹑、岩雷鸟、白鹇、鹌鹑、石鸡、鹧鸪

鹤形目:丹顶鹤、白骨顶、黑颈鹤(我国特产)、大鸨

鸻形目;白腰草鹬、金眶鸻

鸥形目:红嘴鸥、燕鸥(海燕)

鸽形目:毛腿鸽、原鸽、山斑鸠

鹦形目:大紫胸鹦鹉、虎皮鹦鹉、小葵花鹦鹉

鹃形目:大杜鹃、四声杜鹃(农林益鸟)

鸮形目:红角鸮、短耳鸮、雕鸮、长耳鸮(农林益鸟)

夜鹰目:普通夜鹰

雨燕目:金丝燕、楼燕、蜂鸟

咬鹃目:红腹咬鹃

佛法僧目:普通翠鸟、戴胜、冠斑犀鸟

鴷形目(啄木鸟目):大斑啄木鸟、绿啄木鸟

雀形目:家燕、大山雀、银喉长尾山雀、寿带、红尾伯劳、黄眉柳莺、喜鹊、太平鸟、画眉、绣眼鸟、松鸦、麻雀、北红尾鸲、黄胸鹀()

6. 祖先:

家鸡——原鸡 家鸭——绿头鸭和斑嘴鸭 家鹅——鸿雁(原鹅)

家鸽——原鸽

19 哺乳纲

1、 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哺乳的脊椎动物,是结构最复杂、机能最完善、进化水平最高的动物类群。进步性: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有效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高而恒定的体温(25~37℃),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四肢经扭转位于身体腹面,能在陆地上快速运动。

2、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和胎生毛和其他皮肤衍生物支持和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器官内分泌系统

3、 胎生: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方式,即胎儿借胎盘与母体联系并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排出代谢废物,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妊娠)而成为胎儿时才产出。

4、 胎生的结构基础是胎盘。受精卵在进入母体子宫后,植入子宫壁中,其绒毛膜和尿囊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形成胎盘

5、 哺乳动物的皮肤腺主要有皮脂腺、汗腺、乳腺和味腺(臭腺和香腺)。

6、 封闭式骨盆:髂骨与荐骨牢固结合,耻骨和坐骨在腹中线结合,形成封闭式骨盆。

7、 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原兽亚纲:针鼹、鸭嘴兽

后兽亚纲(袋类):有袋目:灰袋鼠、树袋熊

真兽亚纲:食虫目:东北刺猬、大臭鼩、大缺齿鼹

攀鼩目:北树鼩

翼手目:棕果蝠、东亚蝙蝠

灵长目:节尾狐猴、懒猴、猕猴、金丝猴、黑长臂猿、白眉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人

贫齿目:大食蚁兽、懒犰狳

鳞甲目:穿山甲

兔形目:达乌尔属兔、草兔、雪兔

啮齿目:花鼠、北松鼠、达乌尔黄鼠、草原旱獭、复齿鼯鼠、河狸、黑线仓鼠、中华鼢鼠、东北鼢鼠、麝鼠、黑线姬鼠、小家鼠、褐家鼠、黄胸鼠、三趾跳鼠、内蒙羽尾跳鼠

鲸目:真海豚、白鳍豚、江豚、抹香鲸、蓝鲸、小鳁鲸

食肉目:狼、赤狐、豺、貉、黑熊、棕熊、大熊猫、黄鼬、水獭、紫貂、狗獾、虎、狮、金钱豹、猞猁、花面狸(果子狸)、斑海豹

长鼻目:亚洲象、非洲象

奇蹄目:蒙古野驴、野马、印度犀、白犀

偶蹄目:野猪、河马、野双峰驼、原麝、梅花鹿、麋鹿、马鹿、狍、长颈鹿、印度野牛、羚牛、北山羊、岩羊、盘羊、藏羚羊、黄羊、被驯化的种类:黄牛、水牛、牦牛、山羊、绵羊

7、一些祖先:蒙古野驴和野马分别为驴和马的祖先、野猪是家猪的祖先,

论述题

1、试述无脊索动物排泄系统的演化:细胞排泄,原肾管,后肾管,马氏管

2、试述无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网状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

3、结合水路环境差异,总结动物从水生过度到陆生面临的矛盾,并说明脊椎动物是如何逐步解决的。

4、从减轻体重加强飞翔力量两方面分析鸟类的各器官、系统对飞翔生活的适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a5e648ba0116c175f0e488e.html

《普通动物学复习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