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劝学》补充阅读材料 - 《站在荀子墓前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9-11 10:03: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站在荀子墓前的思考

王洪伟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原生态的越是最具生命力的。荀子无疑是古楚兰陵文化的开拓者,其积极思想光耀古今,教化千载,对于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劝学苍山”有着独特而深远的意义。作为苍山一中“传承荀子伟大教育思想,建设融创并进特色学校”课题组的子课题成员,我怀着对荀老夫子无比的崇敬心情,专程到荀子墓拜谒,濡染心性,以示“传承荀子教育思想、突出兰陵文化熏陶、培育全面发展人才”之决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时值暮春,到处莺歌燕舞,芳草萋萋,为了一份敬仰和虔诚,我乘单骑沐暖阳、临春风独自去兰陵拜谒荀子墓。按“礼”的方式,我徒步百米甬道,两侧石雕神像、手植松柏庄严肃穆,迎面而来的是高高耸起的大土丘,占地近一亩,周边用青石围砌,髙约一米,上面杂草丛生,前面两座石碑:左侧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立“补建荀子墓碑”,右侧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立“楚兰陵令荀卿之墓”碑;1997年,该墓地被确立为省级文化保护单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看着眼前荒芜的景象,一阵酸楚涌上心头:“古冢潇潇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子墓。当时文彩凌星虹,此日茺凉卧烟露。卧烟露兮愁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野花发尽无人到,唯有蛛丝罗墓门。”此《荀子墓》诗为明代宗二年(1451年)进士李烨所题。时至今日,荀子墓的荒芜与孤寂还是如此强烈地让我与李给事(中)感同身受。“倡性恶主张礼法三十二篇光照古今,承孔孟发展儒学两千余年功参天地”的荀公,在历史上一度受到排挤和抑制,如同今天所看到的——他最后栖身的坟地,是那样耐人寻味,令我不禁陷入了深深地沉思……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而不轻利;孟子专法先王,荀子兼法后王;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二子持义虽殊,而同为儒家宗师,初无轩轾也。汉文帝时孟子列于学官,立博士传授,推崇有加,而荀子以与孟子微异其撰,既扬孟必抑荀,轩轾之判,自此始矣!”梁启雄之言,善也。汉代的统治者,普遍认为:孟子师子思(孔子嫡孙),子思师曾子,曾子系孔子的得意门生——孝文化的核心人物;他们的儒学一眿相承,是儒学思想的正宗传人。后世尊称孟子为亚圣,与宗圣曾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并称“孔门四圣”,在曲阜及各地孔庙配享孔子。而战国末期的荀子,虽然融各家之长,在百家争鸣中独树一帜,高扬儒家大旗,与时俱进,发展了儒家思想,并在教学实践中“隆礼重法”。但因其弟子韩非与李斯为法家之代表,加之“性恶论”貌似与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相抵触,因而被指为旁门左道,非儒学正统;尤因秦始皇焚书坑儒,李斯为辅相,致荀子多为后代所诟病,《荀子》遂被历代人云亦云的陋儒弃之高阁,尤以宋明之间扬孟抑荀之风为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思想中的“性恶”与“重法”等思想,虽为后儒所忌,为后王所讳,未能进入庙堂受拜祭之礼,但他作为古代著名哲人,不仅受到历代学者的崇敬,同时也受到当代学界广大识者的尊敬。荀学,由于长期被封建学者排除在儒家著作之外,而得以保全当时质朴而深刻的思想,如同一块流落山间的美玉,正等待我们去开垦,去欣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谭嗣同对荀子的评价:“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

梁启超对荀子的评价:“两千年政治,既皆出于荀子矣,而所谓学术者,不外汉学、宋学两大派,而其实皆出于荀子,然则两千来,只能谓之荀学世界,不能谓之礼学世界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毛泽东则指出:“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秦始皇用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子的学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显然,众多学者和伟人对荀子推崇备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荀子光辉思想的重新认识,也是对一度遭到历史不公待遇的荀公的一种莫大安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从“显学”走向了衰落,荀子看到了儒家思想丰富深厚的内涵和它的不切实际,决心改造它,不仅深入研究儒家经典,而且从墨家、道家以至诸子百家中汲取营养,把“畏天命”改造为“制天命而用之”。把“食、色性也”阐发为“性恶”说。恩格斯在《反杜林论》里说过,如果说性善与性恶都是唯心的,那么性恶更接近于唯物。荀子把“内省”“诚意”改造为十分接近唯物论的认识论,把感官感知的和“心”所“佂知”的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同时又需要面对当时纷繁的现实。荀子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不仅给儒家思想打造了一个新的出发点,为后来儒家思想被汉武帝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尊崇,以至后来成为历朝国家的思想理论基础。荀子以孔子“仁”为核心,重视“礼”,重视人为地努力,重视圣人对世人的教化,并反对神秘主义,反对墨家的鬼神之说,这些都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被统治者掩盖的儒家思想的精华。荀子的学生韩非以“法、术、势”把法家思想集大成,成为秦始皇开天辟地的立国之本。他的另一学生李斯更直接参与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国家的建立。荀子不是法家,但他的思想开法家之先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与“性恶论”至今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大家都意识到今天的现实是:中国是一个没有太深的宗教传统的国家。没有宗教,好处是注重实际,缺点是没有敬畏。“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人性自我,也是无恶不作的渊薮,因为上面再也没有约束了。在这样一个没有浓厚宗教传统,而又加速转入大型时代的国度,制度与法制,当然是根本,但又是不够的,儒学中的诗书礼乐之教化是不是可以在世道人心方面,发挥一点点作用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今天的青少年正求“乐”若渴,你不让他诗书礼乐,他就怪力乱神。《荀子》作为本地乡土教材,在苍山一中的教育影响是得天独厚的,依然不失其庄严正大的理性内涵与生命本然的正当要求。在当代道德与文化正处危机之时,《荀子》的发掘与学以致用是重建“士文明”的要义,兹事体大,应从学生做起,“化性起伪”,将来的中国公民素质、社会风气、世道人心,才会有点希望。因而,“荀学”一名,退可守,进可攻,何乐不为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由于信仰的缺失,拜金主义的膨胀,加之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的拉大,幸福生活指数的下降,生存压力过大以及尊严的撕扯等等,造成人心失衡,心理问题成了社会特定阶段的痼疾,很容易萌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前段时间出现的针对校园的多起恶性事件,是社会问题长期积聚爆发的火山口。除了社会各界重视,学校自身加强防范外,还是要从源头上加以解决,否则,针对弱势群体的犯罪将成为活火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正如荀子所言:“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性恶》)。意即: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后天的作为。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喜好财利,依从这种本性,人们都争抢掠夺,谦让的品德因此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从这种本性,就会残杀陷害他人,忠诚守信的品德因此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声色的欲望,有喜欢美好音乐、美色的本能,依从这种本性,就会产生淫荡混乱,礼义法度因此就消失了。那么,放纵人的本性,依从人的情欲,就一定导致争抢掠夺,一定出现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而最终出现暴乱。因此一定需要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推辞谦让,遵守礼法,而国家最终走向安定太平。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道理就很明显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们后天的作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豪不掩饰的阐述了自己“性恶论”的观点,也是他政治思想的出发点。荀子一方面重视对人们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非常重视政治的作用,提出了“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政治主张,其目的在于改变人性之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又在《大略》指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尚贤使能,主张政治清明,强调“礼”应以使人信服为本,同时告诫君“为政不以礼,政不行”“治民不以礼,动斯陷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我凝望着荀子墓,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万般思考中回过神来,向着景仰的先哲栖身之所默默地三鞠躬。先师之言,意犹在耳:“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山东省苍山县第一中学教师)

赢得身前身后名——拜谒荀子墓

八月上旬的一天,齐鲁大地骄阳似火,酷热难耐。我借到山东日照参加一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机会,转道临沂,在临沂市委的冯华昕和刘勋建先生以及山东省委党校的张友谊教授的陪同下,驱车数十公里,穿小道过乡村,一路颠簸,拜谒了心仪已久的荀子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学大师,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曾游学于齐国,由于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多次被推举为稷下学宫的祭酒。稷下学宫,相当于中国最早的社会科学院,祭酒,相当于院长,荀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科院院长。荀子主持稷下讲坛长达24年之久。公元前255年,荀子受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 国春申君黄歇之聘,两次出任楚国兰陵令,前后达18年之久。在任期间,荀子勤于国政,施惠于民,政平民安,国强民富。公元前238年,春君被害,荀子遭到了罢免。于是定居在兰陵,从事讲学著书立说,著名的韩非、李斯等皆为其弟子,约公元前230年左右逝世,享年84岁。荀子的著作及其一些名句名篇在当今社会仍然还时常为人们所咏吟和诵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墓位于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东南约一公里处,苍山县位于苏鲁交界处、沂蒙山区南缘,素有“中国大蒜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之美誉。过去,我只知道荀子葬在兰陵,但很少把兰陵与临沂与苍山联系起来。兰陵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更主要是有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客中行》中所描述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我们到达荀子墓时,没想到县里、乡镇的十余位同志已经等在那里。下车寒暄后,顶着烈日,大家一边擦着汗,一边听女讲解员在介绍荀子以及荀子墓的情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也许是由于紧张的缘故,也许是平时来这里的人太少的缘故,这位女讲解员的知识储备显然不足,介绍起来磕磕绊绊。我宽慰她说,没关系,别紧张,她便越发紧张了。后来我才知道,我来的时候,君已向基层同志介绍说,我是研究荀子的专家。专家实在是不敢当,但当我听完介绍后,我还是把荀子与孔孟思想的关系,荀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简略地向周围的人做了介绍,这时,我自己俨然成了一名解说员。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天接近中午,阳光依然灼热,四周的庄稼无力地耷拉着叶子,显得疲惫而无奈。我提出随便走走看看,顺便照些照片。当我环顾荀子墓四周,再想想近在咫尺的曲阜“三孔”,感觉历史似乎太不公平,同为一代思想大家,身后境遇竟如此不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墓周围田野空旷,花草疯长,显然平时很少打理,荀子默默地躺在那里,荒凉、寂寞、孤单。荀子墓东西大约长10,南北宽约8,四周有一些树木衬托,与庄稼地毗邻而居。据说荀子墓原来比较大,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人为破坏,有四分之三被平为耕地。1990年县政府筹资进行重修,墓地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在封土周围用青石垒砌,高1,周长1570。墓前有两块石碑:一块是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所立,碑额篆书为“补建荀子墓碑”,碑文及署名已模糊不清;另一块是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山东巡抚周馥所立,上刻有“楚兰陵令荀卿之墓”。据碑文载知,宋徽宗政和年间(1111--1116年)曾修过此墓。宋徽宗赵佶非常敬重荀子,曾下令建造荀子庙,后经兵燹,年久失修,早已倾圮。明朝诗人李晔曾来兰陵拜谒荀子墓,见此情景,遂赋诗一首,以表达心中之感慨和惆怅,“古冢萧萧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卿墓。当时文采凌星虹,此日荒凉卧烟雾。卧烟雾,秋黄昏,苍苍荆棘如云屯。野花发尽无人到,惟有蛛丝罗墓门。”想必现在的荀子墓比那时的“古冢萧萧鞠狐兔”、“惟有蛛丝罗墓门”要好得多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墓1977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我问荀子作为中国思想史上这么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没什么在苍山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时,县乡同志回答说,原来限于经济原因,对荀子以及其他一些文化名人并不重视,现在认识到尊重历史文化,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因此,县里已下决心对包括荀子在内的历史文化名人加以整理、研究和保护,并准备成立荀子书院、荀子博物馆,并准备召开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荀子与中国文化研讨会,弘扬荀子思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的确,在当前的中国哲学及传统文化研究中,对荀子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孔孟,这一方面是由于荀子思想与孔孟思想之间存在不同之处,更重要的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人们往往把孔孟与儒家思想联系起来,而把荀子排斥在外,殊不知,没有荀子对孔孟思想内圣化倾向的扭转,没有荀子的隆礼重法,没有荀子把儒家思想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没有荀子对儒家经典的传授,也许就没有儒家思想的今天。因此,研究儒家思想、中国文化,荀子是重要的一环。现在苍山县的领导认识到了荀子本身所蕴涵着的重大文化信息和价值,是一件十分可贺可喜的事情,但愿苍山县的荀子书院、荀子博物馆能够办成,但愿对荀子的研究能上一个新台阶,我衷心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a55646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b.html

《鲁人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劝学》补充阅读材料 - 《站在荀子墓前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