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年)[模板]

发布时间:2020-05-18 23:29: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XX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年)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桂发〔2015〕17号)和《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国家、自治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XX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破解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治理体制机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多样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我市加快建设“四个城市”,勇当广西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排头兵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以机制建设为重点,构建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2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坚持教育公平,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坚持优化结构,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各级各类学校布局,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三)改革目标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构建更加科学完备、规范有序、公平高效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法治化轨道。到2020年,在全区率先普及更高水平的十五年基本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显著提升,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服务南宁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成为与南宁首府定位相匹配的教育发展高地,在全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改革任务

(一)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教育公平

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修订《XX市中小学幼儿园用地保护条例》,优化中小学幼儿园的设置及最低用地指标,合理配置中小学校及幼儿园规模;根据城市发展及人口变化趋势,以城市总规、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编制《XX市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调整与实施方案》,合理布点城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修订《XX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完善中小学校用地及校舍、校园环境、运动场等方面的建设标准,科学配置中小学校各项设施。规划建设南宁国际学校。

2完善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改进师德教育方式方法,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教师职业水平不断提高。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继续开展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评选表彰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增强正能量。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完善中小学教师编制动态管理机制,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强化县(区)域内中小学教师资源统筹力度。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优化奖励性绩效工作分配方式,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激励作用。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努力改善乡村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3创新教师素质提升机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每五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深入推进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坚持按需培训、有效培训的原则,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大力推进教师培训“互联网+”行动,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教师培训能力建设,深化县区教师培训机构改革,促进资源整合,强化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完善科学规范的培训制度,组建结构合理的培训管理队伍,推动教师培训向内涵式发展。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完善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加快名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育人才小高地和特级教师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促进骨干名师、名校长队伍不断壮大。

4全力保障公平受教育机会加快发展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保障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教育资金和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普遍向农民工随迁子女开放,在不断提高公办中小学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例的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普惠性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全面落实留守儿童关爱责任。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从入园幼儿到大学新生享受教育资助政策,并给予最高档次资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学实施15年免费教育,即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对考取普通高等院校和就读于中高职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给予政策补助,全力推进“雨露计划”,做到“应补尽补”。落实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本地待遇,依法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

5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实现全市中小学校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具备条件的教学点实现宽带网络接入。大力提升中小学出口带宽,推进“无线校园”建设,夯实“智慧校园”建设基础。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积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普及应用。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活动,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加快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具有南宁特色的教育信息化数据,整合教育管理、教育资源、学生信息、成长记录的关键数据制定数字化资源标准。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数字化教育体系,丰富教学资源,开展网络研修,拓展教育交流渠道,提升教育管理、行政办公、家校沟通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

6扩大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探索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建设面向东盟国家的国际教育基地。积极开拓以东盟国家为重点的国际教育市场,着力推进“留学绿城”计划。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育合作,丰富中高职院校面向东盟国家所需的专业设置,加强东盟小语种及服务中国—东盟经济建设发展的各类专业建设。加快推进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建设,到2020年,把桂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建成“立足广西、辐射全国、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和青少年交流的平台,建成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平台,建成中国西南中南及东盟国家行业企业人才培训基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以“中心”为平台,建设桂港澳台青少年文化交流和创新创业基地,并将“基地”全面升级为国家级交流平台。推进香港、澳门青少年国情体验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力争中国—东盟联合大学落户南宁。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7创新德育工作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各类教育课程体系,融入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有机融合,鼓励和支持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积极推进文明校园评比,强化劳动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努力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全面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8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落实自治区《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实施意见》,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开展体育教师优质课和教学技能比赛,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工作,完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举办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比赛,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为突破口,构建足球联赛体系。开展民族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支持建设XX市体育运动学校(五合校区)。

9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学生艺术团队的创新力度,开发具有地域特色艺术节目、作品、课程。推动中小学校建立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机制,提高、加强全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实施中小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制度,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美育工作自评,向社会公示自评结果。建立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列入年终绩效考评。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普及高雅艺术。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艺术教师培训工作,提高偏远地区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10推进语言文字工作改革发展。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XX市语言文字规划纲要,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规范使用;持续开展国家语言文字评估“回头看”工作,巩固国家语言文字评估成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加强普通话测试站建设,扎实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评工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样的诵写讲活动,重点办好校园中华经典诵读和汉字听写大赛等品牌赛事活动,促进学生品德养成和素质提升;推进和完善语言资源保护工作。

11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加强区域及学校课程领导团队建设,着力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推进学校课程计划的研制和校本化实施,鼓励并资助学校特色学科建设和特色课程开发;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形成XX市教育的课程品牌与特色项目,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构建中小学协同高等师范院校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新机制,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合作探究,重视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制定学校课程建设评价制度,推进课程建设与共享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逐步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生涯等方面的辅导。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发展。推进学校课堂文化构建和学科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推动学校针对性地解决重点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突出学生学的主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12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科学确立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划片的范围,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政策。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坚持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合理分配优质学校招生名额,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注册入学。认真落实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全面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加强考试招生基础能力建设,完善信息发布制度,进一步规范考试招生工作。

(三)改革教育发展方式,优化教育结构

13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合理规划城乡公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布局。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重点增加XX区和城乡结合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数量。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健全学前教育教研网络,充分发挥城市优质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的辐射指导作用。指导有条件的幼儿园创建各级示范幼儿园,深入推进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县区、开发区政府领导下的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学前教育机构综合治理机制。

14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相对稳定,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2016年,XX区XX县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发展督导评估。2017年,XX区XX区XX区XX县XX县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发展督导评估。2018年,XX县实现通过自治区义务教育发展督导评估的目标。力争在2019年年底以前,全市所有县(区)通过国家认定,全面实现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15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继续实施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完善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联动发展机制,建立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督导验收和检查制度。加快推进普通高中基础能力建设,扩大校均规模,努力消除高中大班额现象。建立与高考改革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加快推进普通高中现代化示范学校建设,鼓励创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和星级特色普通高中,推动每一所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拓宽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渠道。逐步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建立优质高中帮扶薄弱高中制度,整体提升乡村高中办学水平。

16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开展中高职贯通办学、城乡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普职融通办学。鼓励在幼小阶段开展职业认知教育,开展初中阶段职业教育渗透。支持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合作。搭建中职与应用本科人才贯通培养“立交桥”。推进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在培养方案、专业开发、课程共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强化实习实训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各方联动合作育人模式。深入实施《XX市统筹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工作方案》,推进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鼓励县级中等专业学校探索建设综合高中,实现普通教育、升学预备和职业教育三重目标。

17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加快推进南宁教育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区外名牌大学合作,支持区内高等院校以及民办高校、中高职学校入驻园区,将园区建设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文化交流中心。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下坚实基础。支持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西高校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的建设工作。支持南宁学院围绕XX市重点产业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全国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力争升格为南宁大学。支持建设南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推动市属高职院校围绕南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行业重点领域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培养紧缺急需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建设高校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教学实践基地、实训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区。围绕现代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设置高校新专业,打造特色精品专业。建立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企业高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制度,逐步使市属高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超过90%。

18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条件保障和教育质量。完善特殊教育基本设施。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促进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高中教育两头延伸。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为义务教育阶段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积极探索孤独症儿童教育模式,鼓励特教学校和有条件的普通学校开办孤独症特教班。推进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验,进一步加强教育与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合作,依托盲、聋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等,为残疾学生提供康复服务。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编制配比,大力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全员培训。

19规范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制度,完善民办学校法人登记和法人治理结构,加大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土地划拨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宣传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依法落实用地、税收、规费、融资等优惠政策,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通过独资、合资、股份、托管等多种方式办学。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实现特色化发展。建设一批品牌化、连锁化的民办教育集团。健全民办学校内部治理机构,落实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健全民办学校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民办学校退出机制。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督导评估,健全民办学校办学许可、年检等信息公开制度,推进依法办学、阳光办学。加强民办教育行业协会等组织建设。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建立民办学校教师人才档案,实行资格准入制审核,民办学校教师在教师资格认定、落户、职称评聘、业务培训、考核评价等方面给予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

20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职业教育、老年教育、流动人口教育和在职岗位教育。加快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学校、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建设“市、县(区)、街道(乡镇)、居委会(村屯)”四级社区教育学校,建设和完善南宁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市社区教育学院和市社区教育学校的龙头作用,打造具有南宁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牵头、社会资助、社区自主、市民参与”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到2018年,基本实现XX区社区教育全覆盖;到2020年,基本实现县城社区教育全覆盖,建成一批学习型示范区(县)、街道(乡镇),打造具有南宁特色的学习型城市。

(四)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激发办学活力

21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基于教育战略规划的市级统筹机制。结合人口新政策,编制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市级统筹,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新型城镇化进程合理调整基础教育布局结构。支持基础教育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集团化办学,整体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推进XX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内部衔接和外部对接。推行基于清单管理的教育管理模式。制定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方案,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理清政府管理和学校自主管理的责权边界,更多运用法规、规划、标准、政策和公共财政、信息服务等手段引导和支持学校发展。建立严格控制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项目评审、教育评估、人才评价和检查事项,减少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行政干预。

22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体系。依法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高职院校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和专业办学制度改革。加强中小学校章程和配套制度建设,健全章程核准后的执行和监督评价机制,全面实现学校依据章程自主办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中小学校务委员会制度。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

23建立科学、规范、公正的教育评价制度。增强教育督导实效,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强化归口管理职责,建立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政机制、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规范办学的督学体制和评估监测体系。实施督学责任区和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强化经常性、过程性督导检查。建立督导评估结果公告制度,完善教育监管、考核和问责机制,提高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和实效性。支持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价,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教育中介机构或非经营性教育服务机构。

(五)改革教育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24善基于依法治教的教育治理体系。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需要,及时推进地方性教育法规立法工作。推进各级教育部门依法行政的意识与能力建设。系统梳理并公布本部门行政管理权力清单和规范性文件清单,健全和公开行政管理流程和内部工作程序。完善校内重大事项集体决策规则。将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管理体制的法治化,作为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方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依法治校。创新教育系统普法的内容与形式,加强和改善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切实增强法治教育的实效。建立学校法律顾问制度。

25深化经费保障机制。落实教育作为重要民生项目的要求,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对预算执行中超收部分,优先安排教育。压缩在党政机关“三公”经费和修建楼堂馆所的经费主要用于教育,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并全额用于教育事业。按照现行管理体制以及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强化县级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投入责任。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实行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并逐步提高,逐步实现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制定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探索高中贷款财政贴息补偿机制。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范围;完善高等教育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加大高等教育投入。进一步拓宽投入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落实好国家及自治区现行的支持教育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政府购买民办学校教育服务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用地保障机制。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市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具体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全市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委宣传部、市编办、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确保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建立重大教育改革市、县两级推进机制,强化上下对接左右联动,确保改革符合中央和自治区、市委的总体部署。

(二)明确职责任务。各部门要与市教育局密切配合、主动对接、形成合力,制定完善改革任务中所涉及到的人、财、物等相关政策方面的具体事项,整体推进改革工作。各单位要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担当意识,明确落实每一项改革任务的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

(三)强化监督检查。教育综合改革所涉及的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制定分阶段目标,建立工作台帐、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工作动态信息交流报送等工作机制,及时将改革工作动态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报送市教育局。

(四)营造良好环境。各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各地教育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典型经验和做法,让全社会了解教育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采取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推进会等方式,搭建各地各校教育改革信息沟通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成效和制度收益。

(五)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协调、督促各部门认真落实支持教育领域改革的职责,动员和争取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党的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中共XX市委员会办公厅 201773印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a30176fdf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8f.html

《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6—2020年)[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