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发布时间:2014-01-03 10:23: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专业:旅游与管理

学号:1120403217

姓名:陈存红

浅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从计划经济慢慢走向市场经济。经年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越来越联系密切。随着经济的变化,中国开始或多或少的借鉴西方的经济发展思想。在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时候,平凡的使用调节经济的两个手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西方在近年来,特别是经济危机以来和欧债危机以来,很多的学者把这种危机的影响原因归于政府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不合理的使用。西方很多学者也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是否应该实行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货币学派的学者认为财政政策存在严重的弊端,所以政府采用财政政策不但没有作用还对经济有害,而坚持以货币政策作为单一规则。而凯恩斯主义对于以前解决经济萧条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认为,由于价格,工资粘性,市场做出调整的时间很长所以财政政策是很有必要地对于调控经济。货币政策存在利弊,中国和别的国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和影响存在差异,盲目的采用西方的经济手段是不合理的。所以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又必要地。

政府又采用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对我国的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也能看出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有积极地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所以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了解,认识,分析对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正确了解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了解我国的发展的问题有助我们的学习经济学,金融学提升自己的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其次关注我国的发展问题,了解我国发展也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要求。

关键词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 成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回顾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及其效应,有助于了解我国宏观经济的现实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洞悉进一步的改革的方向,也可以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者提供好的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及成效分析

() 1978 1984

1. 政策背景与政策回顾

这个时期为我国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准备阶段。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79年中央正式提出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改革 、整顿、提高”的方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选择了“双松”的配合模式 , 也导致了财政赤字和物价的飞涨。1981 年开始对经济进行调整,采取了“紧财政、松货币”的配合 ,实现了财政、信贷平衡和物价稳定,但相对较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又导致了国民经济的疲软和萧何。1983 年开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实行“双松”。

2. 配合成效分析

1979 年采取的“双松” 政策配合导致财政赤字和物价飞涨的原因在于,在“双松”政策下,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负来扩大社会总需求。因此 ,这一时期出现财政赤字, 1979年财政赤字就高达170. 6 亿 元,1980年财 127. 5 亿元。这就使得货币政策跟着扩张,为此1979 年银行增发货币 135 亿元,增加贷款 565 亿元。巨额的财政赤字迫使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使市场价格迅速上升,从而导致物价上涨。1981 年采取“紧财政松货币”的配合,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中占主导地位,货币政策只是作为财政政策的配套服务工具,通过行政干预严格控制投资规模,货币政策采取有选择增加货币量供应,实行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从而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实现了财政、信贷平衡和物价稳定,但相对较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又导致了国民经济的疲软和萧条。1983 年实行“双松”配合。财政方面,财政支出连年大幅增长,1983 年和 1984 年的财政支出增长率分别为8%14. 6% , 且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率。货币和信贷的投放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财政货币政策的“双松”配合带来了经济的强劲增长,致使我国出现了投资消费双膨胀。

() 1985 1991

1. 政策背景与政策回顾

1983 年的“双松”政策导致了1984年的经济过热,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经济过热。针对如此严峻的宏观经济问题,1985 1986 年我国实行“双紧”政策配合 ,经济过热现象得到控制,投资消费都在降温。由于地方政府加速经济增长的强烈愿望以及对投资的热情,1986 年下半年我国的货币政策开始“稳中求松”导致了经济升温。1988 年物价改革闯关,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达到18. 5% ,导致居民对物价上涨的心理预期紧张大量挤兑银行存款。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政府在1989 年下半年起实行了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与财政政策。

2. 配合成效分析

1985 年我国实行“双紧”政策,从而抑制了经济过热。1989 年实行“双紧”政策 , 由于调控过度使得经济由“过热”陷入“过冷”。“双紧 ”的财政政策方面的具体政策内容为控制财政支出、压缩固定资产投资、严格管理消费基金的发放,货币政策方面为加强了现金管理和信贷规模限制,两次上调储蓄存款金额与固定资产贷款利率,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上调各专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等多种“降温”措施,全面紧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这些措施可以看出主要是一种行政管理。

() 1992 1997

1. 政策背景与政策回顾

1992年,要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在南巡讲话的鼓励下,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投资过热,很快出现了经济过热,1993 年为了抑制经济过热,中央决定通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过三年的宏观调控,有力地促进了中央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经济持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国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政府果断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基本实现了经济“软着陆”。

2. 政策效果分析

1992 1993 年上半年实际上的“双松”政策之所以导致经济过热现象出现 , 主要原因仍然是:地方财政的盲目扩张和银行信贷的扩张,1993 年中央决定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过三年的宏观调控,政府果断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挤压了过热经济的泡沫成分,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基本实现了经济“软着陆”。 1993 年后财税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强化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和清理减免税;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和社会集团购买力的过快增长;积极发行国债,有力地促进了中央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在货币政策方面,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压缩信贷规模。从这些政策来看,仍然主要是依赖行政管理模式,但是由于1994年之前财政赤字主要通过向银行借款透支解决,而 1995 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 》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因此这一时期财政赤字部分不再主要依靠透支解决,这无疑有助于解决伴随财政扩张产生的物价飞涨及通货膨胀现象,也有助于割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计划经济基础下的内在联系。

() 1998 2002

1. 政策背景与政策回顾

1997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周边地区始终处于动荡、调整过程之中,东南亚各国 ,俄罗斯等相继出现金融危机,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下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有效需求不足一度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 为了缓解日益明显的需求不足压力,国家对财政货币政策作了相应调整,由原来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变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 配合效果分析

1998 2002年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取得了不错效果,在全球经济增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在这一时期保持了7%的经济增长率,可谓一枝独秀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这一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具体措施是:一是通过发行建设国债 ,直 资。1998 2002 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 6600亿元,国债项目总投资规模32800亿元,到 2002 年累计完成投资24600亿元。二是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居民消费需求。1999 年以来,我国连续三次较大规模地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月均水平由1998年的400元提高到2001年的823元。三是发挥税收政策的作。1998 1999 年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而为了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银行为国债项目配套贷款达1. 32万亿元,为国债资金的两倍;央行连续多次降低存款贷款基准利,同时中央银行大幅度下调存款比率金,1998 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由原来的13%下调到8% 。尽管这些政策总体而言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好的效果主要应归功于财政政策和与财政配合的达1. 32 万亿元的配套贷款。央行的多次降息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银行仍然“惜贷”并没有对经济的增长起到多大的拉动作用。这固然有经济萧条时期货币政策成效较差这一原因,但与我国国有银行的独立性不强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滞后有关,和微观经济主体不成熟相关。这一时期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滞后和微观经济主体的滞后,导致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性较差。从这些主要政策可以看出我国财政赤字已经主要靠国债来解决,货币政策也改变了过去那种只靠控制贷款数量和贷款规模的行政管理的单一方式,这是可喜的变化

() 2003 2007

1. 政策背景与政策回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顺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需要,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这一时期由于发达国家的需求减弱,就要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通过扩大内部需求来避免外部需求下降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2004 年出现经济过热,提出了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2. 政策效果分析

这一时期的前期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配合。赤字财政部分依靠发行国债来筹集。这一政策配合基本延续了前面的政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4 年后则采用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2004 年后货币政策较多的采用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基准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则开始注重运用区别的税收政策支持或抑制国家鼓励和不鼓励的行业,抑制经济过热,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这样的政策配合控制住了通货膨胀,也保持了经济的较高增长速度。提高准备金率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很少动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这一方式会引起货币供给的剧烈震动,他们经常性的采用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较为灵活有效的方式。这一时期经常性的采用这一工具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发达,难以有效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的方式,也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并不完善。对比上一世纪财政政策主要依靠预算和国债,这一时期财政政策的具体化运用体现了我国使用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措施的逐步完善。

二、分析结论及建议

() 分析结论

1.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一般是财政政策扩张时,货币政策也被迫扩张,货币政策主要以控制贷款规模为主。这是由于我国当时宏观经济的基础仍然是计划经济,也没有独立的央行 ,财政政策的扩张是通过向央行透支实现的。同时缺乏现代经济下以逐利为目的自我约束的微观经济主体也使得宏观调控当局只能控制贷款规模,从而控制货币总体供应量。随着央行的建立和禁止向央行透支,微观经济主体的逐渐走向成熟 , 扩张的财政政策就只能靠发行国债来实现,货币政策也从行政管理方式转向依靠调整准备金率 ,基准利率等经济手段为主一种的间接调控。这体现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同时也应看到,经常性的调整准备金率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发达,货币政策的传导性差。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 ,而在我国税收政策仍然不是主要财政政策手段,这也说明我国的微观经济主体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主体。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仍然不是一个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国家。

2. 宏观经济管理水平逐渐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宏观经济总是在大起大落之中发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总是在双松和双紧之间徘徊。这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政策的赤字化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宏观管理当局的政策前瞻性、预见性差,因此就造成了政策后果完全发生之后才想到用政策措施进行阻止。1992 年后,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不仅成功是我国经济实现了软着陆,而且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后世界经济增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在 1997 2002 年间保持7%以上的稳定增长,2002 2007 年我国经济也维持了 9%以上的较高的持续增长。可以看出国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水平逐渐提高。

() 建议

1)注意相机抉择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不同的政策手段如何进行搭配,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这是一个政策运用技巧问题。政府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灵活地决定。经济政策配合中的相机抉择就是政府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各种调节措施的特点及政策调控目标,机动地决定和选择配合方式。不同的政策搭配模式各有利弊。如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种双扩张政策在短时期内增加社会总需求,见效迅速,但运用时须慎重,其适用的条件是:大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劳动力就业不足,市场疲软。当然,这种配合如果不妥当,则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与双扩张政策相反,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相配合则适用于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期。但双紧缩政策如果长期使用,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增加失业,美国曾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采取了双紧配合的经济政策,其结果是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但又提高了失业率。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可减少财政赤字,刺激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这种政策配合不当会使经济陷入滞胀。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有助于刺激总需求,同时又抑制通货膨胀。但这种配合在扩大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并未足够地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却使利率上升,国民收入减少,最终导致赤字居高不下。不同的政策搭配模式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局限性要求政府应针对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审时度势,灵活适当地采取相机抉择。

2两大政策的配合运用应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

要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统筹安排,包括两大政策目标的协调。以往我国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方面,主要通过关注总需求管理,致力于实行经济总量稳定。我们知道,在凯恩斯主义政策理念影响下,财政与金融的协作问题,主要研究在封闭体系的自由利率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如何通过有效配合来促进总需求水平的稳定。对于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这样的政策选择是相对有效的。然而对中国这样面临发展与转轨双重任务的经济体来说,则显得过于单一。长远来看,两大政策的协调运用,除了要努力实现社会总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之外,还必须关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开放条件下的金融制度优化等层面。

3)注意的问题

第一,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要求国债发行与中央银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结合。也就是说,在财政大量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应同时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国债以维护国债价格,防止利率水平上升。

第二,政策时效的协调配合。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把政策时滞分两类三种,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外部时滞三种,其中前两种时滞又称为内部时滞。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也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的搭配。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渡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

第三,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功能的协调配合还体现在:“适当的或积极的货币政策”.应以不违背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为前提,这样可以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贷款风险。财政政策的投资范围不应与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完全重合。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项目还是应该以财政政策投资为主,而竞争性投资项目只能是货币政策的投资范围,否则就会形成盲目投资,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四,调控主体、层次、方式的协调配合。由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控主体上的差异,决定了两大政策在调控层次上亦有不同,由于货币政策权力的高度集中,货币政策往往只包括两个层次,即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23]宏观层面是指货币政策通过对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因素的影响,直接调控社会总供求、就业、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中观层指信贷政策,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发展需要,调整信贷资金存量和增量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而财政政策由于政府的多层次性及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形成了多层次的调节体系,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是国家通过预算、税率等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中观层则主要是通过财政的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等,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解决公平、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微观层则是指通过财政补贴、转移性支付中形成个人收入部分对居民和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还可以从宏观调控目标、结构调整和需求调节方面的协调配合三方面进行分析。

1 祝宝良 .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定量分析 北京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5.

2 郭庆旺 ,赵志耘 ,何乘才 积极财政政策及其货币政策的配合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

3 邓子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当代财经,2006

4 于艳萍 ,郭鹏飞 ,钱争鸣 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与价格波动的影响的动态效应研究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

5 高鸿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2010

6 黄达 货币金融学(第四版) 人民大学2010

7 曼昆 经济学原理 北京大学200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8e94e3290c69ec3d5bb7589.html

《浅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