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音乐心理学百年历史与发展前景鸟瞰

发布时间:2020-06-13 00:58: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趣在声乐艺术上的综合反映 。由于不同的地理 、政治 、文化 、经济等历史背景 ,与西欧的声乐艺术在结构形态

以及审美习惯上有着质的差异 ,这种差异决定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尽管这种演唱并不尽善尽美 ,也尚无

系统理论 ,但这并不影响它成其为中国独立的声乐学派 。因为 ,这是我们民族自己“心上的歌”,代表着中华

民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审美心态 。忽视了民族审美心理相吻合的艺术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所独具的鲜明个性

特征 ,就没有了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了 ,也不可能对中国民族声乐做出全面和科学地认识 。

①稽康《声无哀乐论》

②《乐记》

③《论语八 》

④《荀慧主演剧散论》

⑤《闲情偶寄》

⑥《文心雕龙》

⑦王骥德《方诸馆曲律》

 1897 年 ,美国依阿华大学从耶鲁大学引进一位

31 岁的博士 ———被后人称为“音乐心理学之父”的

卡尔爱弥尔西肖尔 ( Carl Emil Seashore) 。在西肖

尔领导下 ,该校心理实验室成为实验音乐心理学的

发祥地 。100 年来 ,音乐心理学已成为西方高校中

音乐学 、音乐教育学和音乐治疗学等专业的核心学

科 。在我国 ,它又是一切同音乐与人发生联系的学

术领域亟待了解和建设的新学科 。20 世纪末 ,梳

理 、评述这个学科的历程及现状 ,对其发展的问题和

前景略做判断 ,是这门学科在我国初建时期的必要

工作 。

  不同心理学派与音乐心理研究范畴的发展轨迹

  科学研究中 ,心理学受不同学派理论观点和方

法的左右可谓最甚 。所谓“用 1 个问题问 10 位物理

学家 ,其答案为 1 ;问 10 位心理学家 ,其答案为 10”

正说破这个道理 。西方百年音乐心理学发展史的读

透点也在于此 。对 20 世纪音乐心理学发展的阐释 ,

只有与其所持的理论观点和相联系 ,才能把握其范

畴的性质和概括范围 。

一 、构造主义与音乐心理声学

1879 年 ,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

理实验室 ,心理学与哲学分离成立独立科学 。心理

学家产生的基础 ,是欧洲科学主义时代精神笼罩下

的机械主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 ,以及德国的

感觉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 。视世界乃至人为可肢解

的机器的哲学观和科学发展中形成的解剖与测量技

术 ,激励着冯特的科学心理学在创建初始把“笼统”

的整体心理还原成“最基本”的元素逐一分析 ,以研

究心理是由多少及什么基本元素 (原子)“构造”而成

的 ,构造主义由此得名 。冯特曾有一名美国学生斯

克里普彻 ( E. W. Scripture) 。他于 1891 年获冯特的

学位 ,次年返美领导耶鲁实验室 。他继承构造主义

精神 ,热情地坚信诉诸于仪器和图表精如物理测量

的新心理学诞生在即 。1891 年起 ,西肖尔来该室攻

读博士 ,师从斯克里普彻 。1895 年 ,西肖尔获耶鲁

博士学位 ,在该校心理实验室任助教 2 年 。心理学

史大师波林 ( E. G. Boring) 评价西肖尔是斯克里普彻

手下“最为出色”的研究者 。1897 年起 ,西肖尔在依

阿华大学度过 40 余年的音乐心理实验生涯 。从耶

鲁实验室带来的构造主义基本精神鲜明地体现在此

间他为音乐心理学制定的 20 条原则中 ( 1938. PP.

29 - 32) 。其精髓是 ,音乐传播之根本是经还原 ( re2

duced) 和可测的声波的 4 种物理变量 :频率 、强度 、

时值和波形 ,与之对应的心理变量是音高 、响度 、音

长和音色 。这两组变量之间的心物关系是解决一切

音乐心理现象的根本基础 。

元素 (原子) 论和还原的心物变量关系 ! 西肖尔

为实验音乐心理学开创的原理和方法是彻底的结构

主义 ,研究范畴的性质是心理物理学之下的心理声

学 (psychop hysics) 。

除上述 4 对变量外 ,西肖尔系统测量了颤音 、协

和 、声量 、各类管弦乐器 、人声的声学特征 ,以图为这

些现象和媒体美学意义的阐释提供所谓心理学的依

据 ,并编制出第一套以基本的心理声学变量为内容

的《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量》(1919) ,以期为音乐职业

咨询和教育提供评价方面的客观工具 。

西肖尔曾被《美国科学家》( 1903 , PP。141 -

143) 列为 50 名着名心理学家的第 39 位 。他创立了

实验音乐心理学 ,培养了 Schoen , Kwalwasser 等一

批追随者 。然而他所涉及的不是音乐心理学的全

部 ,只是其中一个基础范畴 ———音乐心理声学 。明

确这个性质 ,是把握西肖尔及其追随者成果的概括

范围之度的关键 。

二 、行为主义与音乐治疗和音乐行为研究

行为主义是现代心理学最大的学派 ,在巴甫洛

夫经典条件作用的基础上 ,由华生开创 。新老行为

主义的共同点是以可观察的外在行为为研究对象 ,

拒绝意识 ,其功用是预测和控制行为 。这样 ,预测和

控制行为的规则及原理成为行为主义者探索的重要

范畴 ———格思里提出接近条件作用 ;桑代克提出联

结 ;赫尔提出假设一演绎 S - R ;托尔曼提出目的性

行为主义 ;斯彭斯提出量化 S - R。行为主义最后一

个也是最着名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形成以操作条件作

用为核心的一系列行为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如强化

程序等 ,使之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 、特殊教育 、课堂

和工业管理等领域 。在这个时代 ,音乐心理学已不

是西肖尔在世纪初所抱怨的心理学和音乐学两方

“撒手”的学科 (1919) ,大心理学和学科心理学之间

的交流密切 ,加之行为主义的研究对象有明确的界

定 ,方法具备可操作性 ,研究意义又具有应用的诱

力 ,50 - 80 年代 ,行为主义的基本概念成为音乐心

理学界成熟的知识和技术 。1950 年 ,美国音乐治疗

学会成立时 ,要求把音乐心理学类课程作为音乐治

疗专业课程的核心学科 ,使当时的心理学主流之一

行为主义与音乐治疗交织在一起 。1968 年 “音乐,

治疗学之父”加斯顿 ( Gaston) 主编《音乐治疗学》,由

该学会 59 位重要人物撰稿的这部着作处处洋溢出

行为主义的精神 。1975 年 ,马德森 ( Madsen) 主编的

《音乐行为研究》中 ,文献目录和摘要所列 50 年代以

来的研究多达 110 项 。该书选载的 20 项实验报告

所涉及的 148 个关键术语 ,以“行为术语汇编”形式

加详释附于书末 ,基本覆盖了行为主义至此的全面

成果 。这些研究的共同点是运用行为矫正技术和操

作学习的概念 ,把各种音乐及其活动作为强化物有

效地用于音乐治疗 、特殊教育 、其他学科学习 、课堂

和社会行为管理 。70 年代起 , 音乐行为研究陡增

———Greer (1978) 回顾了 109 项研究 ,Madsen

的索引则逾 400 。

上述音乐行为研究的方法遵循斯金纳的基本原

则 :避免假设 ,不以证实某种理论为出发点 ,注重刺

激和反应之间关系的经验性资料 。同西肖尔的音乐

心理声学研究相似的是 ,它们只求零碎 、具体问题的

描述 ,不找算也不做深远的讨论 。

三 、格式塔心理学与音乐整体知觉原则

格式塔心理学于 1912 年始创于德国 , 30 年代

前后因创始人韦特海墨 、苛勒和考夫卡的移居在美

国发展 。它反对构造主义“砖和灰泥”式的元素论 ,

主张经验的整体性 ,强调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先于

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组织原则

是整体的基本原则 。在学习上主张顿悟 ,反对行为

主义的试误 。

斯班德在《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论及格

式塔心理学时说 ,音乐在该理论中从未获得一席之

地 。此言在当时就实验研究而论是对的 ,格式塔学

派的对象主要是视觉 。这种影响在早期是通过默赛

尔 (Mursell)阐释的 。在《音乐心理学》(1937) 卷首 ,

他明确表示格式塔阐释音乐心理的合理性 。此外 ,

格式塔学派对构造主义元素论的批判 ,典型地表白

在默赛尔和西肖尔先后于 1937 年 10 月和 12 月在

《音乐教育者杂志》的论战 。前者是对《西肖尔音乐

才能测量》在预测效度上的彻底否定 ,因为这些元素

并不构成真正的整体音乐活动 ;后者则戏称对手是

万能药式的全能 (omnibus) 心理学 ,并断言基于这种

理论的可信的音乐测量工具永无问世之日 。

默赛尔和西肖尔相比 ,前者更近事实中整体的

音乐 ,但流于泛论而无实验的建树 ;后者把音乐心理

瓦解为原子式的心物关系却成为名符其实的实验心

理学家 。

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以完形趋向为

原理的知觉原则 :相邻 、类似 、简约 、闭合 、好的连续 、

共同命运等 。这些基于视觉的知觉组织原则在音乐

中的较集中的阐释范例 ,见 Franklin (1972) 。

四 、日内瓦学派的发展阶段理论与音乐发展心

理学

日内瓦学派以 20 世纪影响最大的发展理论学

家皮亚杰为核心 。皮亚杰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儿童

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形成儿童智慧发展阶段理

论 ,创立发生认识论等 。他的发展阶段理论对音乐

发展心理学影响最甚 。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划为

感知运动 、前运算 、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 4 个阶段 。

其中 ,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根本区别在于

是否具备守恒概念 。在经典的皮亚杰守恒任务中 ,

一个矮杯的水倒入高杯 ,前运算阶段的幼儿会说水

变多了 ;一块泥团搓长 ,他们会认为泥比原来多了

两排数量相等的棋子排列空间不同 ,他们会说两排

棋子数量不同 。他们不能从两个维度去推理 ,一个

维度的变化抵消另一维度的变化 ,即不能守恒 。儿

童完成守恒概念需要具备同一 、补偿和可逆三种思

维论证 。由于音乐广义和狭义的结构对认知也存在

着类似守恒思维的要求 ,例如 , 主题的节奏保持恒

定 ,曲调在音程关系上发生紧缩 、扩张 、倒影等变化 ,

这些确实要求对这类一个维度恒定而另一维度变化

之间关系的洞察 。加之儿童音乐发展的探索具有在

课程设计和教学效率上的应用价值 ,发展阶段理论

及守恒概念开始吸引音乐认知发展的研究 。1963

年 ,芙莱德尔 ( Zimmerman 婚前) 在她的博士论文《儿

童对皮亚杰式音乐守恒任务的反应》中 ,首次把皮亚

杰的理论应用于儿童认知发展研究 ,音乐发展心理

研究由此萌发并持续 30 余年 。研究 ( Zimmerman ,

Boswell , Hargreaves , Peer , Serafine , McDonald 等)

的课题包括对皮亚杰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在音乐领域

的验证 ,各种音乐要素“守恒”概念的发展 ,儿童音乐

思维发展的特征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等 。它们为勾

勒音乐发展心理的全面图景积累了很广的实验和观

察资料 ,并被音乐教育中的课程设计和教学理论采

纳 。另外 ,一些研究又超越了音乐发展心理研究的

范畴 ,涉及了更广义的问题 。例如 , Serafine 在 1979

- 83 耶鲁博士后研究基础上的着述 (1988) ,实际上

已开始沿袭皮亚杰用发生认识论阐述知识的心理发

生这个哲学范畴的路线 ,用音乐作为认知 ( Music as

cognition) 的立论涉足了音乐的起源和本质问题 。

她批驳了 300 年来有关音乐及其心理的特质说 、传

播和表情论 、行为论 、自然属性论和声音刺激论的观

点 ,用其音乐发展心理实验的全面资料概括出特定

文化风格和泛风格这两种水平的心理发展中的音乐

认知加工形式 ,进而论证了音乐认知发生的历史风

格 、变迁和普遍获得 ,开拓了音乐认知发生的哲学研

究范畴 。

五 、信息论的兴起与心理美学

40 年代末 ,申农提出信息论 。信息论因其高度

的概括和广泛的外延进入众多学科 。心理美学对信

息论的重要响应 ,首先反映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

穆尔斯 (A. Moles) 1958 年的《信息论与审美知觉》。

穆尔斯基于信息论的一般概念 ,发展了便于应用在

实验美学的一系列理论前提 ,包括他称之为黑格尔

式的辩证两极机制 ,以及对信息论中适于机械论的

心物学倾向的格式塔形质改造 。60 年代后以加拿

大柏莱因 (Berlyne , 1971 , 1974) 为首的新实验美学

(他的准确术语是心理生物美学) 利用信息论在讯息

定量方面的冗余 、不确定等概念 ,进一步把穆尔斯的

两极机制和形质的观念修改为艺术刺激图型的对照

特质 ———熟悉/ 新奇 ,稳定/ 变易 ,简单/ 复杂等 ,以界

定和操纵实验的刺激变量 ,使实验美学不仅在实验

变量上受到量化的控制 ,又不失形式的完整性 ,提高

了心理美学实验内涵的广度 。

在实验的因变量方面 ,新实验美学显然还借鉴

了新行为主义 、心理生理学 、语义学的测量手段 。例

如 ,用音乐听赏行为 (探索时间 、听赏选择等) 的观察

来阐释定向时间 、注意和知觉好奇的强度以及诱因

价值指标 ;用心理生理测量来阐释唤醒水平 ;用语义

差异量表的测量结果对刺激图型对照特质进行心理

度量的描述 。

笔者把新实验美学归入心理美学范畴 ,除柏莱

因自己的意见外 ,是因为它最终的研究对象毕竟是

心理现象 ———音乐行为 、音乐情绪 、以及认知对刺激

的对照特质的辩析 。

六 、认知心理学与音乐认知研究

认知心理学于 50 年代中期兴起 ,70 年代后成

为主流 。一些美国心理学家称之为继行为主义后的

第二次革命 。它把心理学的对象从行为主义的外显

行为转向内部的高级心理过程 ———注意 、知觉 、表

象 、记忆 、思维和语言等 。在认知心理学中 ,信息加

工论是主流 ,认为认知即信息加工 ,其过程包括感觉

输入的变换 、简约 、加工 、储存和使用 。信息加工的

观点可用模型示之 。模型是一种类比 ,采用数学公

式 、图表 、计算机模拟或精约的语句 ,表示人类心理

的主要过程和结构 。另外 ,认知心理学还受到语言

学 、控制论 、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的强烈影响 ,并发

展了行为主义的严格实验 。80 年代 ,一批音乐认知

心理学着作产生 (表 1) 。它们记载着在认知心理学

的观点和方法影响下对音乐知觉 、记忆和思维的新

研究概念 ———旋律 、节奏 、和声知觉表征的数学模型

和自然语言的语法模型 ;音乐知觉图式 ;音乐结构的

知觉组织机制 ;音乐表演中的知觉反馈等 。其中 ,用

模型类比音乐认知的过程和机制提供了进一步弄清

内部音乐心理状态的初步轮廓 。

  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特征和矛盾以及前景

  音乐心理学的百年历史说明 ,音乐心理学一直

是在追随大心理学的各种发展 。各派心理学遇到困

难和矛盾也成为音乐心理学的一般问题 。构造主义

的元素论是便于实验的 ,实验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

独立 。广义而论 ,没有实验则没有心理学 。西肖尔

曾在《音乐心理学》(1939) 前言中一语道破这个学科

的特征“: Not psychology but to psychologize”。于是 ,

以西肖尔为代表的音乐心理声学产生 。而心理声学

的对象仅仅是音乐中最微观的物质意义的声学变量

与最低心理水平的感觉之间的关系 。这样 ,心理声

学一方面确实是音乐心理学最基本的范畴 ,又是一

种主要的研究范式 ,但却无法回答音乐心理在心物

学层面以上的任何问题 。行为主义面对心灵的“不

可测”性转向外显行为 ,导致音乐行为研究 ,它坚持

严格和可操作的实验 ,在控制行为的研究课题上逐

一追求微观具体的答案 (例如 ,在学习中 ,作为强化

物 ,音乐优于糖果) ,但它们无法回答行为发生背后

任何内部问题 :动机 、情绪和认知等 。格式塔作为认

知心理学的先声 ,有其合理性 。不幸的是 ,它只被音

乐心理学者当作原则做了有限的口头泛论 ,而无实

验的建树 。发展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成长中的实验对

音乐教育的应用价值似乎最为明显 。然而 ,音乐发

展心理学本身只能说处于资料的积累阶段 ,就理论

的“经济性原则”(概括程度) 而论 ,它远未形成足以

与皮亚杰相提并论的理论观点 。信息论鞭策出新实

验美学 ,又因代表人物柏莱因的早逝受挫 。认知心

理学使音乐心理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层境界 ,其发

展有待吸收该学派的最新观点和方法 。

音乐现象是人的现象 ,音乐学的发展要把研究

对象指向人 。这足以衡量音乐心理学所负期望之

重 。然而 ,毫不夸张 ,心理学对象之复杂是其他一切

学科所不可比的 。人的心理之复杂致使心理学自建

立以来一直处于不断破旧立新的状态 ,缺乏一种系

统 、可交流的理论 。心理学家布鲁纳在第 15 届国际

心理学大会上甚至说 :“Trut h has no place in psy2

chology。”故而至今仍有人认为心理学尚处于前科学

阶段 。如此看来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理论和方法

的不适应是心理学的根本矛盾 。而音乐心理学又因

音乐与人类 、民族 、社会 、历史 、宗教等广义的文化的

纠葛面临更为复杂的挑战 ,因为西方音乐心理学传

统是以有限的西方音乐材料为主流的 。

回顾和分析音乐心理学的过去之余 ,思考这个

学科的前景 ,它面临挑战 ,同时又面临大心理学许多

新观点和新方法改善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应用机会 。

例如 ,在研究对象上 ,认知心理学现已利用生理学的

分离研究范式对阈上和阈下意识进行分离 ,进入阈

下意识的研究 。而音乐的非所指 ( non - referential)

性的大量心理活动 ,如音乐创作过程 ,似乎恰好适于

这一范畴 。在研究方法上 ,元分析 ( meta - analysis)

是对心理声学和行为研究范式见木不见林的资料堆

砌进行系统整理 ,以便形成更高概括的有效方法 ;由

计算机和数码技术促成的连续反应数码接口 ( CR2

D I) 技术是解决以往言词报告 、心理生理测量等方法

中刺激 、反应和报告记录及其再现不同步问题的有

效工具 (见笔者《黄钟》1996. 1 译文) ;多维量表技术

是解决以往单一维度的两极量表与音乐刺激和心理

过程多维性的有效工具 (见笔者《中国音乐学》1995.

4 译文) ;而跨文化的世界音乐心理研究则为音乐心

理摆脱单一西方文化 —方法 ,使音乐心理学进入多

元文化及使研究在对象 、文化和意识形态意义上开

拓了更广的前景 (见笔者《中国音乐》1996 增刊和

《乐府新声》1996. 2 译文) 。

  余   论

笔者在标题中把音乐心理学冠以实验二字并把

西肖尔入依阿华实验室之年修改为该学科的发端是

出于这样的考虑 :心理学 (至少在目前) 是一种方法

性学科 ,尽管思辩必不可少 ,但只论不做永远不能产

生这门学科 。这一点 ,对于音乐心理学在我国的学

科建设也同样适用 。

附录

  主要文献和涉及涉畴

音乐心理学是十足的西方式学术 ,文献多为西

文 ,鉴于国内尚未编纂出系统的索引 ,而它对研究者

又十分有用 ,本文先将音乐心理学的主要期刊和索

引集 、主要着作按其涉及的主要研究范畴加以整理

列下 。

一 、主要期刊

依据 美 国 的 计 算 机 辅 助 信 息 检 索 服 务 系 统

(CA IRSS) 音乐系统 ,音乐心理学的专门期刊和半数

以上文稿与其相关的期刊如下 :

全国音乐治疗会议汇编 (美)

英国音乐治疗杂志

全国音乐治疗协会简报 (美)

加拿大音乐治疗协会杂志

音乐教育的贡献 (美)

音乐教育研究理事会简报 (美)

实验音乐心理学研究杂志 (美)

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研究学会

杂志 (英)

心理音乐学 (美)

二 、文献索引集

音乐心理学的文献索引现有两集 。其一是美国

全国音乐治疗协会有 1976 年出版的“第一疗音乐行

为和音乐反应的实验 、临床研究”大型综合性音乐心

理学文献《音乐治疗学索引 ———卷一》,伊格尔 ( C.

T. Eagle) 主编 。它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和编纂 ,覆

盖 30 个国家 1960 - 75 年 400 种期刊的 2100 项研

究 ,涉及关键词 6000 余 。第二部同类文献《音乐心

理学索引 ———卷二》1978 年出版 ,伊格尔主编 ,易名

《音乐心理学索引》。其副标题表达了音乐心理学的

多学科性质和研究范围 ———《音乐对行为影响的科

际 ( Interdisciplinary) 国际索引》。音乐心理学被该书

界定为“伞性”术语 。该书仍用计算机检索 , 覆盖

1976 - 77 年 30 个国家 400 种期刊的 2300 项研究

关键词 7000。1980 年 ,美国全国音乐治疗协会出版

《音乐心理学手册》,由 12 位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撰

稿 ,引用文献 2198 种 。该书称 “发表音乐心理学文:

献的刊物至少有 800 种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8777ae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3.html

《实验音乐心理学百年历史与发展前景鸟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