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西的民俗旅游

发布时间:2012-02-12 17:29: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山西的民俗旅游

人常说:“三千年文化看陕西,五千年文化看山西。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中部,东西两侧有太行山、吕梁山,南北两端是中条山、恒山,黄河流经西南省境,地形比较封闭,这也给山西人的性格带来很大的影响。这里是人类祖先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晋南地区还长期处于黄河流域中原文化圈的中心地带,北方地区则属于北方文化圈的边缘地带,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在这里碰撞、交流、融合,形成了非常富有地域特色的三晋文化。这些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形成了山西独特的汉民族民俗文化——黄河文化黄土文化

一、山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

山西民俗旅游资源包括饮食、建筑、喜庆节日、岁时节令、手工技艺、文学艺术、土特产品等。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质朴的民间性、鲜明的地方性、资源的丰富多样性等特点。

(一)饮食民俗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大自然情有独钟的造化,使三晋大地成为世界上生长杂粮品种最全的地域。山西人的饮食风俗,有着浓郁的黄土高原气息和传统的生活特色,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积淀之深厚,令世人瞩目。

1.丰富多样的面食山西盛产高粱、莜麦、荞麦、豆类、玉米、小麦、谷子等数十种粮食,通过农家妇女的慧心巧手,可以制作出数以千计的面食来。各种造型的面食,既可口,又诱人。汤面类主要有刀削面、剔尖、揪片、转盘刀拨面、擀面、猫耳朵、饸饹等十几种,不仅外形不同,口感各异,而且和菜肴相配更加营养丰富。炸焖面类:煎饼、锅贴水煎包、麻花、油糕等二十几种。蒸类:高粱面鱼、大同烧麦等。享有胜誉的太谷饼,冷食酥而不硬、软而皮。山西比较著名的风味名吃有太原“头脑”,平遥牛肉、太谷饼、临猗酱玉瓜、闻喜煮饼、芮城麻片、稷山麻花、高平烧豆腐、介休贯馅糖、忻州瓦酥、平阳泡泡糕等。最近几年山西省政府连续举办了四届山西国际面食文化节,展现山西面食的多彩魅力,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美味可口的菜肴在山西的饮食习惯中,菜肴与主食同时出现。菜肴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味美爽口,最负盛名的山西特色菜肴有:大碗酥鸡,入口松化而不失鲜嫩;山西的过油肉曾获烹调比赛金奖,爽口、够鲜;五花猪脸外观晶莹剔透,吃起来油而不腻;烩菜是山西特色地方菜肴,由粉条、土豆、肉丸等杂烩而成,味道十分鲜美。还有属于杂粮的乔面碗托,更是既营养又精道可口,可以冷烹也可以热炒。

山西特殊的地理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菜资源,野菜分布范围广,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食法多样,因此野菜在山西也是一种别具风味的菜肴之一。

3.酒乡醋都山西是中国制醋的大本营,全省有一百多家醋坊。著名的除清徐老陈醋外,还有陵川玉泉老陈醋、壶关辛寨老陈醋、榆次南堡老陈醋。品种有老陈醋、双醋、陈醋、醋、晋醋、味醋、熏醋等。清徐被誉为“中国醋都”,山西老陈醋更是名列中国四大名醋之首,无醋不成味,制醋、吃醋成为山西非常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山西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汾酒的酿制创始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以及悠久的历史也成为了山西地域文化特色的一张名片。除了汾酒、竹叶青,山西还有祁县“六曲香”,潞城“桑洛酒”、平顺“甘泉酒”、代州“黄酒”,太原高粱白等名酒。

(二)婚丧嫁娶和岁时节令

1.婚丧嫁娶生、婚、丧是人生的三大事,山西也不例外,长期以来形成了隆重的仪式,活动也特别讲究。从出生开始,经过的节日有满月、百天、周岁及本命年等,一般这些节日都要发请柬、收贺礼、请客聚餐。结婚是三件大事之中讲究最多的,从相亲、定亲、娶亲到拜堂闹洞房、回门等期间的礼仪非常隆重、考究。山西的丧礼也独具特色,就其穿来说,人在未死之前就要准备四季穿的上下身衣服,上面还绣有寿花,举行丧礼时,子女及其小辈亲戚从头到脚一身白色,以表孝敬。敬献的物品也很讲究,12碗8桌的换饭,色泽鲜艳、品种丰富、味道独特。

2.岁时节令主要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虽是典型的中华岁时节令,但庆祝方式却又独具特色。例如晋中的“寒食节”,这一天当地不仅寒食禁火,大人还要为孩子们捏制“寒燕儿”;五月端午吃粽子;七月十五做面人;元宵节时各地有闹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

(三)民间建筑

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据统计,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地方特征非常鲜明,有只见炊烟不见人家的地院、古堡式村居建筑、历史古城、民居旧宅等。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还要数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大院,有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王家大院等。这些大院深邃富丽,建筑技艺精湛,其中的砖雕、木雕尤为出色,建筑布局、结构则深刻的体现出中国固有的传统道德和儒家礼俗。2007年国家文物局拟定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将晋商大院列为第三位,近些年来由于影视旅游以及晋商大院旅游的带动,山西大院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新兴的旅游热点。

另外,房屋与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特点、所处环境密切相关,修建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山西窑洞是最典型的代表且独树一帜。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零散分布在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山区,以黄土为材料,在靠山或傍土的地方挖洞成窑,挡风避沙,冬暖夏凉。

(四)手工技艺

山西剪纸在民间也广为流传且伴随着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用于人生礼仪的剪纸,主要是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向往与追求,比如结婚时的“喜喜”字就表示喜上加喜的意思。吕梁地区的剪纸质朴、粗犷、雄浑;晋南剪纸刀笔遒劲、酣畅淋漓;雁北广灵、灵剪纸凝重而艳丽,既有塞外之野趣,又有关内之秀;而地处山西腹地的晋中剪纸,则呈圆润秀丽、纤巧精细的风格。

山西面塑也是一种民间文化,在民间叫“面花”,是作为仪礼、岁时等民俗节日馈赠、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或标志。面塑的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可以说大自然有的无所不有,动物、植物、人等,以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和睦友爱等意思。

草编同样是流传于山西民间的一种技艺,草编材料来自大自然,有麦秆、柳条、玉米皮、藤条等。草编有生活生产用品,也有玩具饰物,在民间小的有佩带饰物、手玩小件、笼子,还有摆放水果的竹篮;大的有箩筐、挎篓等,它们为农家用具,造型优美,形象生动。

(五)文艺精品

1.山西,是中国戏曲发源地之一。现主要存有四大剧种:晋剧、蒲剧、上党梆子和北路梆子。晋剧,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其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上党梆子音调高亢明朗,粗犷朴实;北路梆子有着慷慨激越的边塞风格。另外山西的道情戏、山西的皮影戏等也深受城乡劳动人民的喜爱。

2.山西民歌,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地方人的心理、情感和愿望。这些民歌题材广泛,反映内容深刻,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晋西北的“山曲”、太行山的“开花调”、忻州一带的“卷席片”都是劳动人民在山间田野或崖畔、场院随时可唱的一种短歌,形式短小、单纯;秧歌品种繁多,如河曲的“二人”、左权的“小花戏”、以及和顺的“风台小戏”等。套曲多系歌唱历史人物或历史传说故事,如左权的“大腔”、兴县的“昆曲”、离石的“弹唱”等。

3.山西民间锣鼓被誉为“中国第一鼓”。山西的鼓品种不下几十种,上溯到远古文化的“土鼓”,“鼍鼓”,下及现在大到周盈丈几的帅鼓,小到几寸的手鼓,应有尽有,种类繁多。主要种类有:威风锣鼓、花敲鼓、牙鼓、花鼓、转身鼓、扇鼓、黄河锣鼓、五虎爬山、太原锣鼓等,达18种之多,各具特色。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威风锣鼓,主要流行在晋南的洪洞、霍州、临汾、襄汾、河津等地,

4.山西社火社火是广义上的一种庙会,是一种以歌舞杂耍以娱神娱人的活动。社火,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始终发挥着“文化社区”的作用。山西的社火,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晋南花鼓、曲沃任庄扇鼓、运城贵家营一带的龙灯魔女舞、陵川赵活池村的五鬼盘叉亦名“小鬼捉刘氏”,晋城、高平、沁水、陵川等县的九连灯,特别是晋西北沿黄河一带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普遍举行的“九曲黄河灯”亦名“九曲黄河阵”、“串黄河”、“灯游会”以及“地灯”、“平安灯”、“九曲阵”、“迷魂阵”等。

二、目前山西民俗旅游的开发现状

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其民俗旅游资源更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未充分开发利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发的广度、深度不够

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经济大省。这种状况决定了山西旅游资源大量不合理地被闲置和浪费,影响了山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山西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全省各地,且各具特色,目前真正开发的仅晋中的几个大院,其余的几乎没有得到开发。只有把分散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挖掘出来,与当地已成的自然人文景观相结合,这样才能解决广度的问题。例如,还有山西的刺绣、草编等手工艺品只流传于民间,没有打入市场,这都是开发广度、深度不够的表现。

(二)宣传的力度不够

宣传对旅游业是至关重要的,民俗旅游尤其要借重宣传。由于民俗所具有的地方性、民间性,当地民俗不易为外人所知。宣传滞后会使山西民俗旅游资源不为人道,使山西民俗旅游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影响山西旅游业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民俗旅游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山西,参与到山西的民俗旅游中来。

(三)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民俗旅游也是一种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要长盛不衰,关键在于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江苏无锡市华西村开发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活动等,它们创意新颖,文化内涵突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山西民俗旅游资源项项独特,在开发民俗旅游时应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要让游客实际体验山西独特的民俗文化。

三、山西民俗旅游的创新思维

山西民俗旅游的开发对于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和山西经济文化的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展现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和黄土文化,而且可以推进省内外及中外文化交流。只要改变开发观念,山西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定能形成山西旅游新的增长点。在具体的开发中,一定要进行巧妙构思和独特设计,形成山西民俗的特色,

1.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山西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从思想上打破常规,大胆创新。首先打破旅游淡季无作为的思维,把开发的目光盯住旅游淡季,依据民俗旅游的特点,设计一些新颖独特的旅游项目,再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游客到山西做客。其次要树立整体思维。山西的民俗旅游要打破常规,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路,提高游客的旅游效率。另外我们应树立动态旅游开发思维,多设计一些动态民俗旅游项目,让游客参与其中真正感受民俗旅游的乐趣。如在一些景点设计规划“山西美食一条街”,使游客游览之余可品尝山西独特的风味小吃;还可推出“民歌比拼赛”等让游客亲身处于活动中,体验和再现当时的情境,

2.方式创新山西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特色明显,这种优势使山西民俗旅游的开发可以具有多种方式。方式的创新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旅游路线设计方式、旅游内容安排方式等,在旅游开发方面可以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单独投资开发或共同投资开发的方式,使旅游资源尽快成为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山西民俗旅游,可以形成“丁村-乔家堡-河边民俗博物馆”为中心的线路;山西民居旅游,可以形成“吕梁窑洞-平陆地院-晋商大院”为中心的线路等。

3.科技创新民俗旅游在大多数人看来,也许没有多少高科技的内容,但科技创新仍应是民俗旅游开发的应有之义。民俗旅游开发的科技创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旅游资源本身的科技含量开发,如山西晋商大院古建筑,包含着不少科技成分,这种科技成分的挖掘不仅可使旅游者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科技智慧,也可促成我们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借鉴、吸收和传承。另一方面,使用现代科技手段,表现或再现中国古代民俗,这对于游客了解和理解古代民俗,增加旅游兴趣,促进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民俗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资源,其价值在现代旅游中正日益展现出来,可以说,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项目之一。山西旅游必须走民俗文化旅游的新路,也只有这样,才能将山西旅游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真正实现山西旅游资源大省到旅游经济强省的转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7ce2e19fad6195f312ba63b.html

《浅谈山西的民俗旅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