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一六八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发布时间:2020-04-12 06:42: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二年级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今天,一个新的领域在揭开第六感——道德感(是非观念)的面纱。人们的道德直觉已经在实验室里、互联网上和大脑扫描中被抽离出来加以研究,人们更试图以博弈论、神经科学和进化论生物学来分析道德直觉。

②“有两种东西,我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就越是使我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爱慕和敬畏,”康德写道,“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如今人们越探索道德准绳,心里就越发感到敬畏,至于是否还能爱慕就不得而知了。道德感(是非观念)原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结构,不仅如此,它还体现出了自身进化的历史和它的神经生物学的基础。

③要承认人的心理有专门的一部分作用于道德,就得先认识到人们对事物的既定的道德评价与他们对其他事物的成见是截然不同的两样东西。道德化()是一种心理状态,就像一个开关,可开可关。当这种道德开关被打开的时候,一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便驾驭了我们的思考。这种思维模式使我们将某些行为视作是不道德的,而不仅仅是难如人意的,或不合时宜的,又或者是不太明智的。

④道德感的首要特征是:被援引为规则的道德信条通常被视作是普适通用的。比方说,禁止劫掠、禁止谋杀,这不会被人们视作一种当地风俗,而更具普适而客观的公允。

⑤道德感的另一项特征是:人们觉得那些犯下不道德罪行的人理应受到惩罚。对那些违反道德律的人施加人身伤害仿佛是天经地义的;相反,让他们“侥幸脱逃”才是一种过错。因此人们可以毫无不安地奉上帝之名或假国家之权来伤害那些他们认为不道德的人。伯特兰·罗素曾写道:“让道学家们兴奋不已的,莫过于心安理得地对人施以残暴——也正因此他们才发明了地狱。”

⑥我们都体会过当心中的道德开关被打开时的感觉——正义之光在闪耀,愤怒火焰在燃烧,有种力量在感召。心理学家罗津( )曾经设计了一组对照,研究举止相仿却具有不同的“道德触发法则”的两类人,以此来探索触发道德感的开关之所在。健康素食主义者为了实际的目的而避免食用肉类,比如为了降低胆固醇,避免摄入毒素。而道德素食主义者禁食肉类则是出于伦理的原因:不做屠夫的帮凶。而当他们被问及对肉食行为的感受时,罗津指出,道德动机的不同引发了见解的重重差异。道德素食主义者倾向于视肉类为污秽之物,他们也更倾向于认为人人都应当是素食主义者,他们还会给他们的饮食习惯添上德行的色彩,比如坚信素食可以使人远离兽性,不起恶念等。

(选自史蒂芬·平克《道德本能》)

1.从原文看,下列对“道德感”有关内容的解说,的一项是 (3分)

A.道德感就是人们常说的是非观念,过去人们虽然知晓它的存在,但是未曾进行过深入的科学研究。

B.道德感的结构相当复杂,这导致宗教等特殊团体有时会利用道德感来伤害他们所认为不道德的人。

C.道德感一般不存在种族、国家、阶层的差异,它具有全人类的普遍性,而不是一时一地的个别性。

D.道德感强调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惩罚,人们在受到道德感的激励时,心中往往会充满正义的力量。

2.从原文看,下列对画线句子的理解,的一项是 (3分)

A.道德化心理状态形成之前,人们是从愿望等角度分析看待具体问题的。

B.道德化心理状态形成之后,人们是从道德的角度思考判断具体问题的。

C.道德化决定道德感的存在与否,在它形成之前并不存在道德感的概念。

D.道德化决定道德感的呈现与否,在它形成之后人们开始进行道德评价。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家已在实验室里通过神经科学等方法研究道德直觉,以期揭开道德感的面纱。

B.康德曾经爱慕和敬畏的道德感,现在已经失去值得爱慕这一特性,但仍令人敬畏。

C.地狱的存在并非只是出于宗教的幻想,它的存在还曾被用来加强道德感的权威性。

D.两类不同素食主义者在行为和观点上的巨大差别,有助于人们探索道德感的奥秘。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物类之相摩,近而异门户者,众而难识也。故或类之而非,或不类之而是;或若然而不然者,或不若然而然者。

谚曰:“鸢堕腐鼠,而虞氏亡。”何谓也?曰:虞氏,梁之大富人也。家充盈殷富,金钱无量,财货无赀。升高楼,临大路,设乐陈酒。游侠相随而行楼下,飞鸢堕其腐鼠而中游侠。游侠相与言曰:“虞氏富乐之日久矣,而常有轻易人之志。吾不敢侵犯,而辱我以腐鼠。如此不报,无以立务于天下。请与公僇力一志,悉率徒属,而必以灭其家。”此所谓类之而非者也。

何谓非类而是?屈建告石乞曰:“白公胜将为乱。”石乞曰:“不然。白公胜卑身下士,不敢骄贤。大斗斛以出,轻斤两以。而乃论之以不宜也?”屈建曰:“此乃所以反也。”居三年,白公胜果为乱,杀令尹子椒、司马子期。此所谓弗类而是者也。

何谓若然而不然?子发为上蔡令,民有罪当刑。狱断论定,决令尹前,子发喟然有凄怆之心。罪人已刑而不忘其恩。此其后,子发盘罪威王而出奔,刑者遂袭恩者,恩者逃之于城下之庐。追者至,踹足而怒,曰:“子发视决吾罪而被吾刑,使我得其肉而食之,其知厌乎!”追者以为然而不索其内,果活子发。此所谓若然而不然者。

何谓不然而若然者?昔越王勾践卑下吴王夫差,请身为臣,妻为妾;奉四时之祭祀,而入春秋之贡职;委社稷,效民力;隐居为蔽,而战为锋行。礼甚卑,辞甚,其离叛之心远矣。然而甲卒三千人,以禽夫差于姑胥。此四策者,不可不审也。

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若使人之怀于内者,与所见于外者,若合符节,天下无亡国败家矣。夫狐之捕雉也,必先卑体耳,以待其来也。雉见而信之,故可得而禽也。使狐瞋目植睹,见必杀之势,雉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夫人伪之相欺也,非直禽兽之诈计也。物类相似若然,而不可从外论者,众而难识矣。是故不可不察也。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①相摩:相互联系。②袭:掩藏。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的一项是 (3分)

A.飞鸢堕其腐鼠而中游侠 适:恰好

B.轻斤两以 内:买入

C.礼甚卑,辞甚 服:信服

D.必先卑体 弥:低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而辱我以腐鼠 今其智反不能及

B. 狱断论定,决令尹前 从径道亡,归璧

C.鸢堕腐鼠,而虞氏亡 不积小流,无成江海

D.天下无亡国败家矣 出无敌国外患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一项是 (3分)

A.各种事物既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又分属不同门类而有所区别,对它们的本质要仔细辨别探究。

B.虞人遭遇灾难,出于偶然因素,所以赢得人们同情;而白公胜假仁假义包藏祸心,就令人愤慨。

C.子发的叹息出于真挚的同情,得到受刑者的帮助;而勾践的卑躬屈膝,也为复仇觅得了机会。

D.文章拿狐狸捕捉野雉作对比,意在说明人的虚伪狡诈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也更需要留心观察。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请与公僇力一志,悉率徒属,而必以灭其家。(3分)

译文:

(2)委社稷,效民力;隐居为蔽,而战为锋行。(3分)

译文:

(3)夫事之所以难知者,以其窜端匿迹,立私于公,倚邪于正,而以胜惑人之心者也。(4分)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虞美人草

姜夔

夜阑浩歌起,玉帐生悲风。

江东可千里,弃妾蓬蒿中。

化石那解语,作草犹可舞。

陌上望骓来,翻愁不相顾。

【注】①传说垓下之围,“姬遂自刎。姬葬处,生草能舞,人呼为虞美人草”。②妾:指虞姬。③那:通“哪”。 ④翻:通“反”。

8.这首诗抒发了抒情主人公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9.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①,②。③,④。

⑤,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乙:背绳墨以追曲兮, (屈原《离骚》)

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

,惟有幽人夜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教 父

赵 冬

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

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我对神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做礼拜和做弥撒。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子们都喜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

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闲暇时经常来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谈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两个舅舅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

外公的兴趣很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有一次去雪山打猎,一熬就是半个月,结果还真打死一头熊,一个人把熊用爬梨拉了回来。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狸蹄皮大衣,据说是件宝物。外公说穿上它就是在雪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冻不死。这件大衣是用好几百只红狐狸蹄皮缝制的,我猜,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钱的。

秋去冬来,北方的大地又覆盖了一层的皑皑的冰雪。天气冷得能冻掉行人的下巴颏,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顶。外公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听家人劝阻,拿着鱼具到江面上戳出一个冰窟窿,下网捞起鱼来,从清晨到黄昏,家人见这么久未归,便去人寻找。江面的冰上摆着鱼具,却不见了老人。

全家人慌慌张张地奔到江边,望着冰窟窿里蒸腾出的寒气哭号不停。人们都说,一定是老头子捞鱼不慎进冰窟窿里了。

由于未捞到尸首,外公的丧事也只好草草举行。尽管这样,还是赶来了许多人,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们大都受过外公的恩惠,希望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忙前忙后,里外张罗得最欢的要属老神父了。分家的时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对他说:“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在那边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他蹲在雪地里,一丝也不挂呀!我看见他身体直打颤,好可怜呢!”

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说:“孩啊,昨夜你爹又托梦给我,他说那边天冷,他快被冻死了……”

两个舅舅像两只傻鹅,呆呆地望着教父,不知如何是好。

翌日,教父又来到我家,告诉舅舅说外公梦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给捎过去。

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来大衣,让教父拿走了。

做礼拜的时候,教父满脸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着眼睛说:“你爹接到大衣穿上了,还夸你是个大孝子呢……”几句话说得大舅轻飘飘的。

可是,没过几天,外公突然活着回来了。四邻震惊不小,家人欢天喜地。

原来,那日外公在江面网鱼,几网下去,不见半点鱼腥,来了脾气。旁边正好有位老渔翁经过,便赌气扔下鱼具,随老渔翁到江下游用大网捞鱼去了……

从此,教父再也没到家里来过。外公到教堂几次,教父均以病相避。一连好几年,外公怕教父难为情,也就换了一个教堂做礼拜。

记得外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这件事。他躺在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大家说:“……唉,真没想到,一件破大衣,竟伤了一位……老朋友。罪过呀!……”

(选自《小小说欣赏》)

11.微型小说往往使用一两件物品作为道具在文中“兴风作浪”。请指出这篇小说中的道具是什么,简要分析它的作用。(4分)

答:

12.结合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开头两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4分)

答:

(2)小说结尾处画线句子的语言描写,表现了外公什么样的心理?(3分)

答:

13.小说充分运用了铺垫、伏笔的手法,请加以简要分析。(5分)

答:

14.有人说,这篇小说的主题与人性有关。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理解。(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请/碑 断/ 古/蒙细雨

B.妆/ / /乳未干

C.黑/ 落/ /博闻强

D.下/装 元/押 架/不容发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A.安徽中学生创意设计活动蓬勃开展,不仅,而且香飘千里,在国内外科技创新大赛中多次获得最高奖。

B.在那的岁月里,大家手挽着手放声高歌,虽然天寒地坼,风雪交加,依然熄灭不了心中的激情和青春的火焰。

C. 在都市人风行“以车代步”的今天,他们却是一群的人,自行车不仅仅是他们的交通工具,更成了一种乐趣。

D. 中学是沃土,而不是让人立刻成才的魔术箱,教育评价制度需要制度突围,需要的胆略,这几乎是全社会共识。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

A.幸福不是评出来的,不需要看榜单,不需要看数字,只有市民能真正感受到生活品质不断提升,他们自然就能听到幸福来敲门的声音。

B.就像任何伟大的建筑师一样,王澍的设计超越了当前对于建筑的争论,产生了没有时间限制、深深植根于自身环境又具有普遍性的建筑。

C.浦溪河流域出土文物中刻有具有典型大汶口晚期文化特征“日月(或鸟)”符号的陶缸残片,可能就是解开黄帝与黄山渊源之谜的钥匙。

D.在苹果强力冲击下,老牌劲旅黑莓去年在平板电脑领域表现得像个极为冲动的年轻人,功能不够完善等致命伤最终导致黑莓惨败收场。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4分)

①而且秋天所给与的感应是安定而沉着

②而秋天所给的希望是更悠远些

③因为人看了这位先生的面容时

④春天曾给人以希望

⑤它又给了人一支恐怖的鞭子

⑥也不由得不自已照一照镜子了

(1)材料中划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

答:

(2)请简要分析这段文字的作者对“秋”的感受。

答:

19.根据下面“影响城市居民对文化产品选择主要因素”的图表,回答提出的问题。(4分)

(1)图表反映了当今文化市场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答:

(2)进一步促进当今文化消费,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

20.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完成(1)~(2)(7分)

(1)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中的情景,要求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答:

(2)分别从正反两方面立意,阐述自己的观点。

正面立意:

正面立意: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个院落,四周是三四米高的围墙。而临近铁门处的围墙,从地面至一人多高处,各沿棱角剥去两边平滑的墙体,露出凹凸不平的内里,如一个巧夺天工的盆景。左手则润湿暗绿,草碧苔青,如江南山间溪畔的岩石;右手则枯干槁黄,土石嶙峋,如北疆死寂的戈壁。这两个墙角,有意无意地携起手来,又铸成一扇无形之门。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二年级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答题卷

满分150分 用时150分钟

请将选择题答案准确填涂到答题卡上!

7.(1)

(2)

(3)

8

9

10.(1) (2)

(3) (4)

(5) (6)

11.

12.(1)

(2)

13.

14.

18.(1)

(2)

19.(1)

(2)

20.(1)

(2)正面立意:

反面立意:

21、作文(60分)


合肥一六八中学高二年级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这导致”说明前后句存在因果关系,但这一点在文中缺少相关信息。A见第1段第1句“新的领域”;C见第4段“普适通用”、“普适”等词句;D见第5段第1句和第6段第1句。)

2.C(道德感始终存在,只是在“道德化开关”打开之前,暂时不起作用。)

3.C(见第5段后2句。A“已在实验室里通过神经科学等方法”中“已在”二字不妥,见第1段“人们更试图以博弈论、神经科学和进化论生物学来分析道德直觉”中“试图”二字;B“现在已经失去值得爱慕这一特性”不妥,第2段只说“至于是否还能爱慕就不得而知了”;D“在行为和观点上的巨大差别”中“行为”二字多余,第6段说“举止相仿”。)

4.C(服:顺从,温顺。)

5.A(A项均为转折连词,译为“竟然,却”;B项均为介词,前者译为“在”,后者译为“给”;C项前者为因果连词,译为“因此”,后者为目的连词,译为“用来……的方法”;D项均为假设连词,前者译为“那么”,后者译为“如果”。)

6.B(“出于偶然因素”只是一方面,“常有轻易人之志”才是根本原因;“所以赢得人们同情”,文中并未提及。)

7.(1)让我和你们齐心协力,率领所有的部下,一定要消灭虞家。(2)将国家交给吴王,让百姓为吴王效劳;平时不抛头露面,打仗时充当先锋。(3)事物之所以难以认识清楚,是因为其头绪和踪迹深藏隐匿着,而且人们有时又假公济私、让邪恶紧靠正义,还以纷乱的现象迷惑人心。

8.首联表达诀别之夜的悲戚伤感之情;颔联流露出对项羽自刎的惋惜和对自身不幸的哀怨之情;颈联通过描述自己命运的选择,表达了对项羽深深的爱恋之情;尾联想象有朝一日再见项羽却不能相识相顾的景象,刻画出内心的期待和忧愁之情。

9.示例一: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首联、颔联描写霸王别姬的悲惨场面和虞姬的心理活动,是实写;颈联、尾联描写虞姬想象自己化为虞美人草后的对项羽依恋和期盼,是虚写。示例二:这首诗通篇充满想象,以第一人称的自述,描述了虞姬生前死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令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虞姬对项羽的一往情深,从而产生出虚中见实、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10.甲:(1)策扶老以流憩 (2)时矫首而遐观 (3)云无心以出岫 (4)鸟倦飞而知还 (5)景翳翳以将入 (6)抚孤松而盘桓 乙:(1)竞周容以为度 (2)吞声踯躅不敢言 (3)川泽纡其骇瞩 (4)岩扉松径长寂寥 (5)栗深林兮惊层巅 (6)杳不知其所之也

11.道具:红狐皮大衣。作用:(1)构成小说的线索,连接整个故事情节,成为不断推动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2)借以表现人物形象:一方面表现外公的豪爽和宽容,另一方面戳穿教父的伪善和贪婪。

12.(1)开头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为引出下文外公与神父的“友谊”做了铺垫;也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具有独特地域色彩的背景;这种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与小说中教父的丑陋面目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加强了讽刺效果,使小说的主旨得到了强调和突出。(2)外公临终的话语中,有着对财富的鲜明鄙视,有着对财富伤人的深深自责;有着对老友的真诚眷念,有着对友谊中断的浓浓伤感;有着对人性脆弱的深刻理解,有着对教父宽恕原谅的博大胸怀。

13.(1)开头大力渲染外公和教父之间亲密无间的友情,以及两个舅舅对教父的爱戴和崇敬,为下文描写教父白日说梦而两个舅舅深信不疑作了铺垫;开头描写外公独自去雪山猎熊的勇敢无畏,为下文外公独自到江上捕鱼、之后又不告诉家人随老渔翁到下游捕鱼作了铺垫;开头渲染红狐皮大衣的珍贵和奇特,为下文描写教父想要骗走大衣埋下了伏笔;开头渲染外公豪爽、率真、憨直的性格,为临终时的自责和对教父的大度宽容作了铺垫。(2)这些铺垫、伏笔使小说更加自然合理,更为真实可信,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也使得小说的结构既摇曳生姿,更周密完整。

(说明:铺垫、伏笔对学生难以区分,因此合在一起考查。所谓伏笔,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使用伏笔应注意有伏必应,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所谓铺垫,可以理解为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它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14.(一)人物形象:(1)教父:①教父老奸巨猾,一开始就虚情假意,之后更利用别人对自己的“顶礼膜拜”诈骗财物,事后又怕受讥责,不肯直面错误。②教父本也善良真诚,只是一时把持不住,产生贪念而铸下大错,事后可能已经有所反省,不见外公正说明他有愧在心、羞愧难当。(以上两种答案任意选择一种)(2)外公兴趣广泛,勤劳执着,倔强勇敢,诚恳豪爽。最为重要的是看重友情,淳朴善良,胸怀博大,心灵高尚,这可以从他在教父骗走大衣后,仍然愿意同他交往看出,更可以从他临终时候的自责看出。(二)主题:(1)小说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人们迷信的教父和宗教的真面目,说明本文的主题表现人性之丑。(2)小说反映的“义与利的抉择”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面对的问题,这表现了人性的脆弱,令人悲悯,可谓人性之悲。(3)外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忠厚宽恕的传统美德。小说以教父的卑鄙来反衬外公的高尚,所以主题是弘扬人性之善、人性之美。(以上3点任意选择2点)

15.D(A项ěè,ǎào,měé;B项jìà,lěěi,ùù;C项mǒǒ,òáo,ìì;D项zài、è、ān)

16.D(A项,比喻成绩在本单位不受重视却在外单位受到重视的不正常现象。D项,指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气酷热,与后文矛盾。C项,指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不合语境,与下文“自行车”等内容相矛盾。D项,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符合语境。)

17.C(A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为“只要……就”。B项前后不呼应,应去掉“师”字,这样“就像任何伟大的建筑一样”,才能与“王澍的设计”相呼应。D项缺少介词,应为“以……惨败收场”。)

18.(1)④②①⑤③⑥ (2)示例:秋天让人体悟宁静的境界,让人沉思悠远的希望;秋天鞭策着人们奋发努力,也督促着人们反省自我。

19.(1)文化市场存在假冒伪劣现象,文化消费品价格较高,人们的消费理念仍然停留在实用性的层次。(2)生产出大量真正有价值的文化消费品,提高消费主体的审美水平与精神境界。

20.(1)略。(2)提示:正面立意可从梦想等角度着手,反面立意可从溺爱等角度着手。

21.参照2014年高考安徽卷作文评分标准。

【立意说明】(1)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世界,懂得“矛盾”的道理,懂得万事万物都可能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2)世间不仅需要相辅相成的事物,还需要相反相成的事物。不同的性格可能正好构成互补,不同的才干让我们更需要团结协作,合作互助。(3)要善于寻找生命的养分,否则,心灵的绿色就会逐渐枯萎。(4)要淡泊地面对生活,因为生命之门在繁华与荒芜之间,在快乐与忧伤之间。

【参考译文】

各种事物相互接近,(表面)相似但却属于不同门类,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又难以识别。所以有时看上去像一类却并非一类,有时看上去不是一类而实际上确属一类;有时好像是这样却不是这样,有时好像不是这样却真是这样。

谚语说:“老鹰嘴里掉下腐鼠,虞氏因此家败人亡。”这话怎么讲呢?这里说了一个故事:虞家原是梁国的一个富户。家里富足殷实,钱财多得无法计算。虞姓人家登上高楼,临近大道,摆排乐舞,设置酒席。一天,一群游侠结伴而行,经过楼下,一只老鹰飞过楼顶,将嘴里叼着的腐鼠掉落下来,正好落在一个游侠身上。那个游侠对同伴们说:“虞家富贵享乐的时间已很长了,平时对人常有轻慢无礼的心志。我们平时不敢冒犯他们,今天竟然用死鼠来侮辱我们。此仇不报,我们就无法在天下树立我们的英勇之名。让我和你们齐心协力,率领所有的部下,一定要消灭虞家。”这就是看上去像一类却并非一类(的例子)。

什么是看上去不是一类而实际上确属一类呢?屈建对石乞说:“白公胜将要作乱。”石乞说:“不会这样。白公胜平时谦恭下士,从不敢在贤人面前骄慢。他平时大斗斛卖出,以小秤买入。你怎能用不利于他的话来议论他呢?”屈建说:“这正是他要谋反的征兆。”过了三年,白公胜果然发动叛乱,杀死了令尹子椒、司马子期。这就是看上去不是一类而实际上却属一类(的例子)。

什么是好像是这样却不是这样呢?子发担任上蔡县令,有人犯了罪应依法判刑。案子审判定罪,在子发面前执行,子发感叹着流露出凄怆的神色。犯人受了刑后忘不了子发怜悯他的恩情。在这以后,子发得罪了楚威王而被迫出逃,那位受刑者于是掩护子发,让子发躲进城墙下的一间小屋内。追捕的公差赶到,受刑者跺脚发怒道:“子发亲自判决我的罪又让我受刑,纵然吃了他的肉,就能解了我的心头之恨吗?”追捕者信以为真,也就不再进小屋搜查,因此使子发得以活命。这就是好像是这样却不是这样(的例子)。

什么是好像不是这样却真是这样?以前越王勾践对吴王夫差卑躬屈膝、低三下四,请求让自己做臣子,让妻子做小妾;还向吴王进奉四季的祭祀用品,缴纳春秋两季的贡品礼物;将国家交给吴王,让百姓为吴王效劳;平时不抛头露面,打仗时充当先锋。对吴王的礼节很谦恭,言辞很温顺,他的反叛之心看起来根本没有。然而最终率领三千士兵在姑苏山上擒获夫差,灭了吴国。以上勾践麻痹夫差的四种策略,是不能不审察的。

事物之所以难以认识清楚,是因为其头绪和踪迹深藏隐匿着,而且人们有时又假公济私、让邪恶紧靠正义,还以纷乱的现象迷惑人心。假若人的内心世界和外表完全一致,就像“符”与“节”那样吻合,天下就不会发生家破亡国的悲剧了。狐狸捕捉野鸡时,一定先躬缩身子、垂下耳朵,等待野鸡到来。野鸡见到这副样子,也就信以为真,不加防范,所以被狐狸手到擒来。假使狐狸圆瞪怒眼,耸毛竖尾,摆出一副捕捉野鸡的架势,野鸡也必惊怕而远走高飞,避开凶神恶煞的狐狸了。而人的虚伪狡诈和相互欺骗,并不像禽兽那样直露。各类事物这样相似,因此不能仅从外表去看,这种情况是又多又难识别。因此就不能不谨慎审察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744af3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b.html

《合肥市第一六八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