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知识重点

发布时间:2019-09-24 20:46: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 现代体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

2、 体质,人体的质量。具体说,指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3、 体质的范畴:体格、体能、人体的适应能力、心理状态

4、 学前儿童骨骼特点:骨骼的坚固性差,可塑性较大,较容易发生弯曲和变形。

5、 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6、 第二心脏:当人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毛细血管就会在肌肉有节奏的收缩和放松的这种动力作用下全部呈扩张状态,致使血流量大大增加,使物质交换增快,新城代谢增强,也加快了血液循环的速度,因此肌肉在运动的过程中是心脏的最好助手。

7、 学前儿童关节的特点:关节的臼窝较浅,关节的肌肉较柔嫩、韧带较松,使得幼儿关节的牢固性较差、

8、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9、 A力量:反映了肌肉活动时收缩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肌肉组织本身的机能状态

B耐力:肌肉活动持续的长短,依赖心肺系统的持久功能

C速度:肌肉收缩与放松交替的快慢程度,主要与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有关

D柔韧性:跨关节的肌肉、韧带、肌腱的伸展性,这一定程度上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所支配

E灵敏性: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调节功能

10幼儿身体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必须与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健康紧密相联系,避免进行对幼儿身体有任何伤害的身体运动;必须考虑到幼儿身体素质的特点,避免运动员化、成人化、小学化

11力量素质:力量,人体运动的基础。肌肉收缩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也可以理解为克服阻力的一种能力

12耐力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有氧耐力:有氧气供给的肌肉活动中,呼吸循环机能的持久能力

无氧耐力:缺乏氧气供给的状态下,肌肉收缩的持久机能

13动作练习,是实现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任务的基本手段。

适合学前儿童动作练习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基本动作的练习、体操练习、体育游戏活动、运动器械活动。

14、婴儿体操的锻炼应从小开始,坚持不断,有简单到复杂,活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15、幼儿体操动作的类型:徒手体操,机械体操

16徒手体操:徒手操、模仿操、拍手操、韵律操、武术操

17排队和变换队形练习中的口令,一般由预令和动令所组成

18、组织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基本原则:日常性、适量性、多样性、身体全面协调发展

19生理指标测定法:心率、血压、尿蛋白、血红蛋白、心电图

21幼儿体育课的基本结构:开始部分(10%)、基本部分(70%——80%)、结束部分(10%

22、身高体重指数=体重\身高*100

身高胸围指数=胸围\身高*100

上身长下身长比值=上身长\下身长=坐高\身高-坐高

头围胸围比值=头围\胸围

简答题

23为什么说幼儿越小,心率就越快?幼儿心肌的收缩力较弱,心脏容量较小,每搏输出量也较少,心脏的发育不够完善,而幼儿的新陈代谢又十分旺盛,因此,只有靠加快心脏搏动的频率才能增大心输出量以适应机体的需要

24幼儿的运动卫生:运动要适量、要循序渐进;避免让幼儿参加憋气的静力性力量活动;激烈的运动后不要立即静止不动;避免在尘土飞扬、空气混浊的地方进行户外体育活动

25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目的: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任务: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开展适合于学前儿童的身体运动,促使幼儿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的活动能力,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幼儿机体的适应能力,以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通过身体运动,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发展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与个性,以增进幼儿心理的健康

26调整素质基本要素包括平衡能力、速度、柔韧性、灵敏性、协调能力

原因:这些能力要素都与身体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密切相关,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调节功能。又因为幼儿的身体素质是通过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体现出来。归为一类,更能突出的体现幼儿身体素质与神经系统调节、控制功能之间多角度、多层次、复杂的统一关系;由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局限,这些能力在幼儿期应该综合的、全面的加以培养,不应该过分强调某些能力的培养,也不应该忽视。归为一类,可以消除和避免偏激现象,有利于幼儿身体机能全面、协调发展;这些能力要素与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在特征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不可能与其中任何一项归为一类。

27学前儿童走步动作的基本要求:上体保持正直,肩部肌肉放松;两手臂前后适度的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稍弯曲;两脚落地时要轻,脚尖稍向正前方,避免“内八字步”或外八字步,步幅大小要适宜、均匀;有精神、有节奏的走;在集体走步时学会保持前后适宜的距离

28跑步的特点:两脚有一个同时离地面的阶段,成为腾空阶段;走步始终有一个脚需要支撑地面。

跑的每一步可以具体分为脚着地的支撑阶段和两脚离地的腾空阶段。在支撑阶段中包括落地与后蹬。跑步的快慢取决于后蹬时的动作,一般来说,脚蹬地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前进速度也就越快。

29幼儿体操练习的目的:活动和锻炼幼儿的肌肉、关节和韧带,促进幼儿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等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幼儿正确的身体姿势和一定的节奏感,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

30体育游戏的概念:也称运动游戏或活动性游戏。具体三层含义:以各种身体动作的练习为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各种基本动作的练习、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以及运动技术动作的练习;以游戏为基本形式,一般具有一定的情节、角度、角色、规则、娱乐性和竞赛性;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为主要目的。

论述题

1、 简述人体技能的形成规律

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它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或理解为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的动作。A、粗略掌握动作阶段(大脑皮层中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都呈现出扩散的状态,条件反射的暂时性神经联系不稳定、不精确,出现泛化现象。这个阶段的动作动作通常表现为:动作比较僵硬、紧张、不协调、不准确,缺乏灵活的控制能力,多余的动作较多,动作起来比较费力、不够自然。这一阶段在认识上是处于感知表象阶段,主要是依靠视觉表象来控制和调节动作。因此,在学习动作技能的初期,教师要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进行必要的示范与讲解,使幼儿对动作的整体性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知觉和印象。同时,提供给幼儿较多的练习机会,让幼儿亲自去体验和实践)b、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尤其是抑制过程得到了发展而逐渐增强,使动作由泛化进入分化,此阶段成为“分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幼儿紧张的动作或多余的动作明显减少,大部分的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身体的控制能力有所增强,能较顺利、较正确地完成整个动作,逐步成了动作概念。应让幼儿多进行实践和练习,注意对幼儿错误动作的纠正,帮助幼儿逐步掌握动作的细节部分,促进分化抑制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幼儿动作的节奏感,使幼儿能轻松自如的、协调正确的完成动作,促使动作日渐完善)c、动作的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集中和精确,从而形成了较为巩固的动力定型。表现为:幼儿能较准确、熟练、协调、省力的完成动作,甚至能出现动作的自动化。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已形成的动力定型,经常地加以复习和巩固,设置各种变化的环境和条件,使幼儿能在各种变化的条件下自如的运用这些动作技能,提高幼儿动作的适应性)

2、 如何根据幼儿的骨骼肌肉身体特点来组织一堂体育课

1) 适当的身体运动,能使幼儿的骨骼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的转变:a、使幼儿骨骼变得更加坚固;促使幼儿的骨骼向纵向方面增长。B、训练儿童协调性、平衡性、柔韧性、机敏性、节奏感。

2) 学前儿童肌肉组织相对较少,肌肉纤维细嫩,肌肉含水分较多,故肌肉的力量较弱,肌肉的能量储备也较差。增强幼儿脊柱周围大肌肉群的力量,有助于幼儿脊柱的正常发育,因此,我们在注意幼儿的营养供给、培养幼儿正确多的身体姿势、避免让幼儿负重或长时间停留在某一姿势上的同时,还应让幼儿参加适当的身体运动。提高幼儿颈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

3) 避免进行不恰当的臂力练习;尽量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进行跳跃活动;不要让幼儿玩“斗鸡”的游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712d6da76eeaeaad1f330fd.html

《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知识重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