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自我救赎》观后感 - 由影片《自我救赎》谈文艺作品如何传递正能量(最终稿)

发布时间:2016-11-25 13:21: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影片《自我救赎》谈文艺作品如何传递正能量

张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电影《自我救赎》正是根植于现实生活这个源头而上升为文学作品的。

该影片讲述的是:一个让上司拉下水的受贿者,在政策的高压及党的召唤下,几经挣扎,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的故事故事的内容紧跟中央步伐,接地气提士气影片中演员的设置与表演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同时在思想与艺术双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扩大了正能量的传播场,提高了正能量的传播力。

一、影片《自我救赎》创作理念好,呼唤人性的良知回归

正如中国检察官文联影视协会会长马丽莉所言,电影《自我救赎》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的一个文艺实践。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进程中,必须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影片的创作理念好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创作主题好,反腐倡廉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百姓关注的社会话题。影片正是在这一主题下把故事放在某国企化工厂的爆炸中展开,描述国企中存在的腐败问题。第二是故事好,影片以男主角杨文学的自我救赎为故事线索,通过杨文学的上司、同事、工友、妻子、父亲等多位角色的精彩演绎,让生活中的故事变为艺术上的好故事;第三是创作角度独特,影片摒弃以往反腐影视作品多从惩治角度去表现,电影从自我发现角度,讲述了人性良知的回归和灵魂的洗礼;第四是艺术表达立意好,影片通过用主人公杨文学自我叙述和旁白手法,来展现杨文学由心存侥幸拿钱,到身心自责,主动投案的整个自赎过程,整个故事的立意高,表达流畅符合社会审美。(《中国检察报 116日)

二、影片《自我救赎》角度选材好,展现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梳理目前的影视作品可以发现,国内只有较少的反腐题材的影视作品,比如影片《生死抉择》、《新中国第一大案》、《北极雪》等了了数部。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反腐没有禁区,影视创作也不该有盲区,中纪委“打虎”题材也可以多创作一些反腐题材影视已经缺席14

电影《自我救赎》在试影后,相关人员观看了《自我救赎》后认为,影片从生活中的故事开始演绎,定位准确,内容丰富,很好地展现了社会的复杂性、多面性,特别具有教育意义。比如在调查爆炸案的过程中,庞市长敏锐感觉到事故背后存在问题,请求检察机关一查到底,而调查的化工厂的领导班子成员中就有他的外甥。一边是亲情,一边是人民的利益,面对如此的社会复杂性,影片的叙事非常清晰,立场明确。

三、影片《自我救赎》传递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提到,优秀作品“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影片《自我救赎》通过反腐故事弘扬正气,传递发挥正能量。电影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在医院病房里,杨文学的父亲和他的交谈,杨父语重心长的对他说:“文学,我不盼你能当多大官,发多大财,只要你平平安安就行。家里再缺钱,这种钱决不能要!”这一细节和语言道出了天下多少父母对孩子的朴实要求,温暖了多少人的内心。也正是因为这次医院谈话,才使得杨文学之后重新唤起了对理想的美好向往,毅然走向自我救赎之路。一个人一生最难的就是在绝望之中寻找希望,在挫折的黑暗之中寻找光明。发展中的中国,如今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今后无论遇到什么,想想电影里的故事,永远不要放弃对光明与自由的追求,永远不要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5e2532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6.html

《电影《自我救赎》观后感 - 由影片《自我救赎》谈文艺作品如何传递正能量(最终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