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专题复习

发布时间:2015-02-09 08:03: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城市化专题复习

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城市

材料一:唐朝时期,帝国都城长安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约有居民200万。宋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城市文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在13世纪末,南宋都城杭州居民人数超过100万。他们支撑着数以百计的饭店、旅馆、茶馆、妓院、乐坊、戏院、娱乐会所、园林、市场、作坊,以及专门经营丝绸、珠宝、瓷器、漆器及其它商品的商铺。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见,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大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唐宋城市的不同特点。

材料二: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重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12分)

材料三: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经过的交通要地兴起了一座座繁盛的城镇。子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向西,敦煌、楼兰、龟兹等,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丝绸之路上。

唐宋时期,海上“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除早已发展起来的广州之外,泉州、明州(今宁波)、杭州、扬州、登州(今蓬莱)等都繁盛一时。各港口城市“蕃客”(来自波斯、阿拉伯、印度和欧洲各国的客商)云集,船舶数不胜数,货物堆积如山。

3)结合以上内容和所学知识总结推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因素

(一)中国古代城市

(2)特点: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6分)

背景:江南地区农副业迅速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 ( 6 分)

3政治中心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对外贸易和交通的繁荣发达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农民人身依附减轻

(二)中国近代城市

材料一: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

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12分)

材料二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到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摘自皮明麻《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三 时至今日,农村破产,日益激烈,农民痛苦,日益深刻,各乡村普遍出现了一种杌枸不安的现象。农民莫不纷纷离村,徙居城市。

——摘自董汝舟《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之检讨》[来源:||]

(2)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6分)

材料四:《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

国家

总人口(单位:万人)

农村人口百分比

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

1800

48%

52%

中国

43200

89%

11%

材料五: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个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二等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二)中国近代城市

(1)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代商业的推动;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6)

影响:改变城市布局;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加速自然经济的瓦解;引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6)

2)西方列强侵略下,通商口岸被迫开放;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小农经济日益破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6分)

(3)中国:列强经济侵略,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破产农民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4)

英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社会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4)

(三)中国现代城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城市人口只有5765万人,城市化水平仅为10.6%,不仅远远低于当时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28%,而且还低于当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6%

材料二:1978——2000年,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各,城市化水平由17.9%提高到36.1%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材料三:我国现有的663个建制市中有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较低,近70%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改善人居环境,建设节约资源型、生态型城市成为实施城市化战略的主要任务之一。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城市化的角度来观察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亦有黄金发展”或“矛盾凸现”,的双重表现。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中国现代城市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推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乡镇企业推动了城市化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2角度①黄金发展:乡镇企业成为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重要途径;大批农民进城经商;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型,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城市居民衣食住行等发生深刻变化或城市发展带动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高。(6分。答对其中3点可给满分)

角度②“矛盾凸现”:城市化进程加快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城市面临资源、环境、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巨大压力(6分,言之有理皆可给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3ae601ca98271fe900ef91c.html

《中国城市化专题复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