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0-04-29 15:00: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题

时间的脚印

课型

自读课

课时

2课时

设计者

学习目标

1. 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内容,理清思路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品味生动有趣的语言。

3.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

重点

理清文章基本内容,理解说明顺序

难点

品味语言,培养探索精神。

个性补改

第一课时

1、导入活动,激趣引思

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无处不在,与每个人密切相关,但它看不到、触不着。但每个生物种都在时间的流逝中进行着生命的更迭,古往今来人们对时间的流逝发出了慨叹……那么还有什么可以记录时间的更替?那么今天我们走进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跟随作者去探寻时间的踪迹!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踪迹( ) 低洼( ) 崩落( )裂缝( ) 烘烤( ) 腐蚀( ) 孔隙( ) 渗入( ) 刨刮( ) 沙砾( ) 楔形( ) 掸去( )

浑浊( ) 山麓( ) 沟壑( )沉淀( ) 遗体( ) 琥珀( ) 犀牛( ) 龟裂( )帷幕( ) 钟鼎文( )

2.解释下列词语。

【踪迹】

【山麓】

【沟壑】

【胶结】

【龟裂】

【帷幕】

【腐蚀】

【粗糙】

【刨刮】

【浑浊】

【沉淀】

【海枯石烂】

3.作家作品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中国著名科普作家。代表作品有《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我们居住的星球》等科普读物。

4.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动。本文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事理说明文。 它所谈的时间,本质上是一个地质学概念。作者把时间的概念,从日常的感觉延伸到自然界中,引出了关于时间的又一种境界。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标题是“时间的脚印”,通过阅读,你认为本文的写作对象是时间吗?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 文中有哪些段落独句成段?他们有哪些作用?

3. 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各层次的大意。

4. 本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1、复习提问(听写词语)

二、导入新课:本文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记录时间的作用、方式以及读懂“时间的脚印”对人类的重大意义。这节课我们接着探究课文。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文章开头引用一首小诗有什么作用?

2. 自由读1—4自然段,说一说:

1)现在的人们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2)中国古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

3)本文中提到的岩石有什么作用?

3.自由读5—21自然段,分组讨论:

1)岩石的运动规律是什么?

2)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提示:根据8-18自然段)

3)人们是怎样根据岩石来判断时间的?(提示:读第19-21自然段,可从岩层厚度、排列顺序、地壳运动等方面思考。)

4.自由读22—29自然段,分组讨论:

1)从哪几方面说明了岩石可以保存历史遗迹?

2) 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3)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5.细细品味最后一段,说一说:读懂岩石记录有什么重大意义?

四、悟读品味,体会说明方法

 1、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2.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3.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4.在山麓、沟壑、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淀下来的结果。

5.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

6.根据计算,大约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五、精读积累,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准确、严密;形象、生动,请结合语句加以赏析

1、本文的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特点。

(1)根据计算,大约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2)在受到重压的时候,有一些物质填充到泥沙中的孔隙里去,就使泥沙胶结得更紧密了。

2、本文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也力求生动、形象。

(1)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2)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3)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4)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在最下面。

六、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以充满智慧的笔触,将岩石能够记录时间的原因以及怎样记录时间向我们进行了介绍,并以丰富的实例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引起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启示人们珍惜时间,并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附随堂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线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腐蚀(shí) 山麓(lù) 钟鼎文(dǐng)

B.掸去(dǎn) 沟壑(hè) 堆积(duī)

C.帷幕(wéi) 沙砾(lì) 楔形文字(qì)

D.低洼(wā) 沟壑(hè) 粗糙(cāo)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

B.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涯上崩落下来的!

C.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D.如雨打沙滩的遗迹,水波使水底泥沙掀起的波痕,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裂的形象……

3.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时间的脚印》通过介绍岩石的分解和形成等,告诉我们时间也会留下脚印。

B.本文采用时间顺序来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作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C.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使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准确简明。

D.作为一篇科普作品,本文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从形式到内容再到语言表达都尽量靠近读者,使读者愿意读、喜欢读。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②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③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④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⑤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⑥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1.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这是一篇___________说明文,作者___________。文章根据大量的事实和科学原理,对岩石_____________,岩石_________,岩石__________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深奥的科学道理说得清楚明白,有声有色。

2.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攻击”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 ②段在说明风沙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4. ⑥段在说明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5. 作者在说明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6.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7.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述选段内容。

三、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

昆明的气候

昆明为什么会四季如春呢?这是由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决定的。昆明处在北纬30°以南的地区,终年接受太阳光热较多,而且均匀。夏季受西南风和东南风的暖湿气流影响,阴雨天多,日照少,地面温度不易上升;加上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气温随高度而降低,所以夏季温度不会很高。冬季昆明等地上空盛行西风。这股_______________的气流把附近印度半岛的干暖空气引导过来。另外,昆明地处云南东部,云南北部和东部的高大山脉又能_______________北方冷空气南下,因而晴天多,空气干燥,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夏季不热,冬季不冷,四季的气温也就比较均匀了。

1.依次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

A.强劲阻塞 B.强健阻挡 C.强劲阻挡 D.强健阻塞

2.能准确概括本文说明内容的是下列哪一项?( )

A.昆明四季如春。

B.昆明夏季不热,冬季不冷。

C.昆明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D.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

3.文中昆明“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云贵高原”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目的是说明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昆明的什么地形特点使得这个地方冬季不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

5.从内容看,本文属于哪一类说明文?( )

A.事物说明文 B.事理说明文

《时间的脚印》学案 答案:

第一课时

二、1.zōng、wā、bēnɡ、fènɡ、hōnɡ、fǔ shí、xì、shèn、bào、lì、xiē、dǎn、zhuó

Lù,hè,diàn,yí,hǔ pò,xī,jūn,wéi,dǐnɡ

2.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山麓:山脚。 沟壑:山沟

胶结:糨糊、胶等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腐蚀: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

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刨刮:刮平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沉淀: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

海枯石烂:海水干枯,石头粉粹,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三、1.不是时间,本文主要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文章对岩石为什么能记录时间,岩石怎样记录时间,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2.独立成段的有:5、7、18、22、24、27段

(1)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呢?(5)

承上启下,由人类记录时间的方式,引出岩石记录时间方式的探寻。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7)

开启下文,说明岩石“毁灭”的过程。

(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18)

总括上文,总结了岩石“毁灭”之后再度“新生”的过程。

(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22)

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启下,解读下文有关岩石上的历史痕迹。

(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24)

概括评价上一段的叙述内容。

(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7)

承上文,化石的作用;启下文,说明化石是怎样帮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的。

7.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一层(5-21)岩石的厚度和生成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许多痕迹。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造福人类。

8. 本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了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这种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行说明的顺序,就是逻辑顺序。

第二课时

三、1.引用诗歌作题记,把时间拟人化,既照应了题目,引出了说明对象,同时也形象地暗示了时间每走过一个时代都会留下踪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1)钟表和日历。 2)铜壶滴漏。 3)它是大自然用来记录时间的。

3.1)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

2)你能根据书上的有关内容概述石烂到新生的过程吗?(提示:根据8-18自然段)

岩石小石子 沙砾、泥土沉淀 重压 胶结 新岩石

3)岩层厚度:1米厚(3000—10000年);

排列顺序: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地壳运动:平卧的岩层变得歪斜甚至直立。

4.1)从“死”的石头上,我们可以看到地壳的活动;

石头颜色的不同,说明地球上的变化;

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有着丰富的记录;

自然界某些转眼就消逝的活动,在石头上也留下了痕迹。

2) (1)地壳的活动; (2)气候的变化;

(3)古代生物的状况; (4)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5)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3)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5.读懂大自然的记录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而且可以帮助人类探寻地下“宝藏”,有无穷的大自然的奥妙存在。

四、悟读品味,体会说明方法

 1、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风沙比作砂轮,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沙等自然力对岩石的侵蚀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2.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冰河的移动比作铁扫帚扫过地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冰河对石头的破坏作用。“刨刮”一词表现了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巨大。

3. 举例子、作比较。以建筑兰新铁路时,人们炸掉山头为例,具体地说明了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将人对岩石的破坏速度与地质作用的速度进行比较,突出了人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不容忽视。

 4.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的两个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泥沙沉淀所带来的影响,具有说服力。

5.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介绍三叶虫化石的分布,说明化石是历史的证人,也说明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需要的时间之长。

6.列数字。用概数准确地说明了形成1米厚的岩石需要的时间,使读者对岩石的形成速度有个大致的概念。

五、1、(1)“大约”表示约数,说明它后面的时间是估计的,不是准确的;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 000到10 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有一些”指“一部分”,表范围限制,表示只是一部分物质填充到泥沙的孔隙中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这一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1) “攻击”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攻击”是进攻的意思,它使阳光、霜雪、风、雨等有了行为意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时刻受到破坏,语言极富表现力。

(2)“攻击”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攻击”是进攻的意思,它使阳光、霜雪、风、雨等有了行为意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时刻受到破坏,语言极富表现力。

(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石块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岩石被分解后的不同命运,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这个“躺”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平卧的岩石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岩石平卧地底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情形。这个字体现出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特征。

附随堂同步答案:

一、 1.C 解析:楔—xiē。

2.B 解析:涯—崖。

3.B 解析:本文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二、 1.事理 陶世龙 为什么能记录时间 怎样记录时间 记录时间的意义

2.①段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确实有“海枯石烂”的时候,从而为岩石能够记录时间这一现象提供了可能性的依据。“攻击”一词在这里强调了各种因素对岩石的破坏程度之深。

3.打比方。

4.举例子。

5.分类别。

6.“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7.说明了空气、水、生物、人对岩石的各种破坏作用。

三、 1.C

2.D

3.列数字、夏季温度不会很高的一个原因

4.昆明地处云南东部,云南北部和东部的高大山脉又能阻挡北方冷空气南下。

5.B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3add5c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d6.html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精品导学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