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发布时间:2020-04-15 20:14: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一、单元整体解读

(一)本单元人文主题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二)本单元语文要素

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单元组成

10 古诗三首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12 为人民服务

13 金色的鱼钩

口语交际 即兴发言

习作 心愿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四)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具体分布

1.人文主题——革命文化单元,主要包括

坚贞不屈 视死如归 坚定信仰 为人民服务

教学中应该做到: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

2)在感悟内容的过程中,产生思想共鸣。

3)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美好的思想情感。

2.各篇目语文要素的分布

《古诗三首》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十六年前的回忆》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视死如归的品质。

《为人民服务》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为人民服务的理解。

《金色的鱼钩》关注人物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坚定的信仰。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先打腹稿,想想说哪几点,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习作《心愿》选择合适的方式,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心愿。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词句段运用》明晰托物言志的写法,进一步体悟外貌神态对于描写人物的作用。 《日积月累》积累名言警句。

二、教材的具体解读及教学建议

(一)《古诗三首》解读及学习建议

1.解读。

《马诗》借马书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之志。《石灰吟》借石灰写不怕牺牲、品行高洁。《竹石》借竹表正直倔强、高风亮节之气节。三首诗的共同特点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都是借一种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2.学习建议。

学习方法:以读为主,读思结合。

学习步骤:

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二读,熟悉诗人,了解背景。

三读,依据注释,读懂诗意。

四读,借助意象,读出志向。

五读,前后联系,明晰写法。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在读中建立“物”与“志”的联系,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十六年前的回忆》解读及学习建议

1.解读。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围绕主要人物李大钊,写了四件事,表现了李大钊视死如归的共产党人气节和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被捕前——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被捕

被捕时——父亲镇定沉着,保持惯有的严峻姿态

法庭上——与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父亲神情安定,机智应对

被害后——全家人无比悲痛,永远记住“428日”

2.学习建议。

1)抓时间词语,理清顺序。

2)重点研读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父亲的外貌、神态、言行,体会李大钊的视死如归、沉着泠静以及坚定的信仰。

3)将课文开头一段与最后两段联系起来阅读,进一步明确倒叙的写法以及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4)补充有关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坚定信仰,报效祖国。

设计意图: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统一起来,在外貌、神态、言行的分析研读过程中,感受李大钊的坚定信仰和不屈气节。】

(三)《为人民服务》解读及学习建议

1.解读。

《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毛泽东同志参加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发表的著名演讲。

文章首先提出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个观点,运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论述了生死观、批评观、团结观。

几十年来,“为人民服务”这个光辉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成为共产党人的座右铭。

2.学习建议。

1)课前预习,了解张思德的感人事迹。

2)通读课文,找出中心论点,并想想课文围绕这个论点讲了哪几层意思。

3)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体会共产党人的生死观。

4)研读第三自然段,标出关联词语,体会关联词语在句群连接中的作用。

5)整体把握,学习引用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

6)背诵23两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突出演讲稿的特点,抓中心论点,抓论证方法,紧扣议论文语言的逻辑性,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金色的鱼钩》解读及学习建议

1.解读。

这是一篇小说,讲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事,老班长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己,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先写了指导员派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再写老班长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最后写老班长英勇牺牲后,“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保存起来,以教育后代。

2.学习建议。

围绕课前提示的三个问题展开学习: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看出来的?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1)读课文,明内容。课文围绕老班长写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千辛万苦找食物,咽草根啃鱼骨头,耐心劝导小梁,命令战士喝鱼汤,奄奄一息让鱼汤。

2)品语言,知品质。评析老班长的言行,明白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外貌的瘦弱反衬出形象的高大。

3)析构思,解课题。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业绩,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写出了老班长的精神永放光芒,表现了“我”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设计意图:阅读课文,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时点拨,紧抓课题“金色”不放,理解了 “金色”,也就走进了老班长的内心。】

(五)口语交际《即兴发言》解读及教学建议

1.解读。

教材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日常生活中有些场合,需要我们作即兴发言。这是开展这次口语交际学习的原因,也是目的。

2)即兴发言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打腹稿,分场合,看对象,说清楚。态度自然大方。这是提示。

3)开展即兴发言活动。创设情境,在情境中组织学生围绕若干话题,进行即兴发言。这是教学活动。

2.教学建议。

1)教师课前结合班级实际、学校实际、社会实际,准备若干即兴发言题目。

2)组织猜谜等游戏,相机确定学生,随机抽取即兴发言题目。

3)教师通过叙述创设相应的情境,学生略做准备,当众即兴发言。

4)可以是获奖感言,可以是接受采访,可以是即兴演讲,也可以是毕业赠言,等等。

5)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以激励为主。

设计意图:用活动来激发兴趣,教给学生基本方法,创设情境加以引导。即兴发言是一种能力,要多加训练。】

(六)习作《心愿》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1.解读。

心愿就是希望将来能够实现的某种愿望,它包含两个要素,即渴望实现和尚未实现。

教材主要包括两部分,什么样的心愿——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选择适合的方式——记叙、书信、诗歌、日记、博文……

2.教学建议。

1)立意。学生交流自己的心愿,师生评析,让立意更深刻。例如“希望和爸爸妈妈一起过生日”就比“希望得到生日礼物”立意深刻。

2)选材。关于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愿望都可以进入习作,要在若干心愿之间进行选择。

3)构思。根据心愿选择合适的方式,与小朋友交流可以写成童话,与同学交流可以写成记叙文,与父母交流可以写成书信,与自己交流可以写成日记,还可以写成诗歌、博文等等。

4)习作。让心愿种在心的土壤里,培育它开出美丽的花朵。写完后注意读读改改,让意思更加清楚明白。

设计意图:与第三单元紧密联系,将心愿用“适合”的方式表达出来,体现习作训练的循序渐进。】

(七)《语文园地》解读及教学建议

1.解读

教材共三部分内容;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学习借物抒情以及运用外貌神态表现人物的方法。赋予事物以情感,让外貌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内心及品格。

3)积累名言警句。诵在口中,记在心里,用在笔下。

2.学习建议

1)《交流平台》提供的开头和结尾很有特点:《十六年前的回忆》首尾呼应,《藏戏》用问句开头,《匆匆》用问句结尾,《草原》开头寓情于景,《那个星期天》结尾情景合一。

学生说说积累了哪些好的开头和结尾,和大家分享。

2)《词句段运用》中第一部分古诗句。

三句话,第一句话赋予竹以人的性格——顽强,不随波逐流,第二句话赋予梅以人的性格——自好,不迎合世俗,第三句话赋予荷、菊以人的性格——乐观,愿积极向上。

补充两首诗,引导学生讨论。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词句段运用》中第二部分三句话。

第一句中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了李大钊在法庭上沉着镇定,临危不惧。

第二句中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了扁鼻子军官长相恐怖,手劲大,突出凶残。

第三句中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了骆驼祥子憨厚朴实,轻快干练,与后文形成对比。

外貌神态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

4)日积月累

读读、说说、背背、用用,以积累和运用为主。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比较、积累,将单元语文要素内化、人文主题深化,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2721ee4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a.html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